智慧中小学智慧教育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智慧中小学智慧教育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小学智慧教育1

智慧云平台的建设

要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真正落地,少不了应用平台的支撑、资源服务与管理、智能显示终端以及数据评价系统四个方面。

1.应用平台

目前普遍构建的都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拥有海量教育教学资源,能为学习者推送定制的教育服务,并能进行智能化教育管理的综合性智慧教育云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的应用平台通常为移动类APP,包括微课制作、作业平台、家校沟通工具等其他第三方应用软件。例如,无锡正在打造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如图1),涵盖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教研”等教育功能服务模块,并开发有相应的移动端APP,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的智慧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教育管理。

2.资源服务与管理

我们基于资源管理平台,建立了数字化教材、微课及多媒体课件、各类题库、拓展知识等资源库,可以在课前、课上、课后为智慧课堂提供、推送教学内容(如下页图2)。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资源涉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智能显示终端

智能显示终端可分为教师端工具和学生端工具两种。教师端――传统课堂的板书、投影仪已经变身为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多屏互动软件,而学生端以智能手机、iPad为主。例如,新东方的“OKAY智慧课堂”,整个系统采用两层结构,上层主要是云平台服务端,下层主要是各类应用端,包括学生Pad、无线AP、充电柜、校园服务器等(如图3)。

教师、学生都匹配有相应的“教”与“学”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智慧课堂的全过程沟通、高频互动、知识传递与扩展。

4.数据评价系统

实现动态学习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是成功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利用智慧云平台,可以对课前、课上、课后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价和数据分析,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评价,继而形成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下页图4)。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软硬件设备,但是有效实现智慧课堂目标的根本,如教师专业能力、灵活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掌控、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无法仅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就能解决的。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聚焦于学校教育、师生教与学、课堂活动的必然,也是课堂教学自身不断变革发展的结果,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语义角度,“智慧”是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以及现在、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成长。从教育角度,智慧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灌输过程。从信息化角度,智慧课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智慧化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大不相同。

“互联网+”下的智慧课堂,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互、深度融合,从先前的数字化阶段过渡到了“智慧化”的新阶段。智慧课堂实质上就是基于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是由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系统)、教师和学生(人)及其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活动)等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1]

具体来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目标相比,在课堂形态上,智慧课堂借助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营造更加开放、自主的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在资源推送方面,智慧课堂能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相应的APP、平台,并能有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定制的学习资源,方便学习者查漏补缺、提高优化。在教学方式上,智慧课堂有互联网技术的辅助,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协作、合作探究和教师参与、引导的方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师生关系和角色也彻底发生改变。在评价反馈上更为明显,依靠数据收集与分析,课前预习评测、课堂即时反馈调整、课后跟踪反馈,智慧课堂变革评价方式,从传统、主观的“笔纸评价”变为客观、全面的“数字评价”。

简而言之,智慧课堂就是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丰富的学习情境,促进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成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终身发展。

智慧课堂的几种实现模式

1.高效互动

在智慧课堂中,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即时,课堂互动高效、生动。同时,基于动态数据分析和即时教学评价,互动的深度、广度增加(如表1)。

除了课堂内的互动,在课外,师生还可以借助应用平台、移动APP进行课外交流,实现持续沟通,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

2.分层教学

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学习分析,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学习能力做出评估,然后将知识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继而向各小组推送相应的资源,实现一个班级里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如表2)。

另外,课上碍于时间和精力无法一一指导的,在课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近发展区”设计内容,进一步推送个别化的作业和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3.自主学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智慧中小学智慧教育》,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中小学智慧教育2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多元智慧

一、前言

多元智慧理论是Dr. Howard Gardner 于1983年出版的“智力架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来的观念,它打破了传统对智慧理论的二个基本假定:第一,人类的认知历程是一元化的;第二,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慧,就可以正确地描述每个个体。多元智慧理论对于人类认知历程的描述,采用更多元的途径,承认每个个体在认知方面的文化差异,指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具有各种发展的潜能和可能性,此种发展和学习上的无限性,提供教育学者更多思考的方向,在教育历程中,应该以更宽广的方式,指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独特性,进行适性的学习。其实,中国古代便是注重多元智慧的,因为古代讲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与现代多元智慧的精神不谋而合。在符合基本教学节数的原则下,学校得打破学习领域,实施大单元或统整主题式的教学。在新的学校课程中,健康与体育领域乃为七种学习领域之一,多元智慧理论恰好可以提供国内中学体育教师另一种教学的尝试。

二、多元智慧理论的涵义

Gardner综合了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神经心理学和伟人的研究,截至目前发现人类至少具有八种智慧,兹简述其涵义如下:

1.语文智慧: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以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慧: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

3.空间智慧:能以三度空间来思考,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内在的空间世界表现出来。

4.肢体动觉智慧:善于运用肢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并运用身体的部分生产或改造事物。

5.音乐智慧: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人际智慧:觉察并区分他人情绪、动机、意向及感觉的能力。

7.内省智慧: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慧:能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型态、辨认并分类物体、且能洞悉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三、多元智慧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

多元智慧是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然而事实上,每项智慧都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智慧是独立存在的,智慧总是相互作用的。例如在一场球赛中,球员必须有很高的肢体动觉智慧来运球、投篮,而在传球、投篮时必须运用其空间智慧准确的将球传、投到正确的位置,同时也必须要有相当的人际智慧,才能和队友合作无间,必要时还得应用其语文智慧向裁判争取分数或罚球的机会。可见,体育课并非只有教导肢体动觉智慧。Gardner多元智慧理论,提示各教育阶段的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同时兼顾各项智慧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批判思考、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同时提供有利于八项智慧发展的学习情境,让每个人都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以下乃以中学体育教学为例,列举出各项智慧可能的教学策略,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课程设计的参考。

1.语文智慧:说故事、写报告、脑力激荡、录音、写心得;

2.逻辑数学智慧:计算与定量、分类与分等、有逻辑的回答、启发式教学法;

3.空间智慧:影像立体呈现、思维速写、图画比喻;

4.肢体动觉智慧:使用肢体语言/手势表达、肢体语言回答问题、课堂戏剧表演、概念动作化、操作练习;

5.音乐智慧:旋律、歌曲、倾听内在的音乐意象、心情音乐;

6.人际智慧:合作学习小组、模拟、小组出主意时间;

7.内省智慧:一分钟省思、个人经验的联系、情绪调整时刻;

8.自然观察者智慧:制作收藏品、田野调查。

四、多元智慧体育教学举例

任何教学方法的新型式,均必须从计划的改变开始,然后再进行实际教学、评估、修正、再教、再评估,以致建立教学的特殊型式。多元智慧提供教师一个全新的思考模式,可帮助他们于确定课程目标后,在发展单科的课程架构时,可以借由考虑各项智慧的问题,以协助教师尽可能包含多种智慧的活动,以中学体育课徒手操为范例,统整各项能力:

1.单元名称:自编一套徒手操

2.单元目标:让学生透过八项智慧的活动设计,能掌握一套简单的徒手操。

3.预期学习者的成果:学生会利用八项智慧,演示徒手操。

4.教室资源或材料:光盘与有关的图片。

5.学习活动:语文智慧(全班一起讨论广播体操的动作);逻辑数学智慧(对学生说明广播体操动作要领,让学生加以分类);空间智慧(利用图片,进一步说明广播体操动作);肢体动觉智慧(小组合作,创作一套徒手操,在课堂上演练);人际智慧(分成数个合作学习小组,创作动作);内省智慧(让学生发表感想,自我评量学习活动);自然观察者智慧(比较各组的优缺点)。

6.评量程序:各小组互评、各组演练。

五、中学体育教学落实多元智慧的方针

多元智慧教学理论的提出,扭转传统对人类智能及认知思考历程的观念。在教学上应该提供学习者更多选择\\的机会,降低来自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者本身限制而产生的各种挫折和焦虑感。让学生从学习历程中,发展自己兴趣与性向的特质,体会从有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智慧的乐趣。为使多元智慧得以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应从传统的观念中挣脱出来,作更新、更积极的反省思考,以传统理念为基础,开拓崭新的里程,提供中学体育教学者与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弹性空间。中学体育课程发展不再以固定的理论为取向,作单一的规划设计;教学设计不再以单向的目标为准,做固定的流程设计,如此,才能达到多元智慧发展的理想。基于此,下列几点可以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落实多元智慧的方针:

1.建立有利的情境:在多元智慧的冲击下,教育当局应适度的松绑给学校自力,学校应建立实施多元智慧体育教学的情境,如:建立学校人员、师生、家长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领导者的支持、学校行政的支援、提供适当的资源、建构专业的教师、充分的教师专业自主,让多元智慧的种子散播开来。

2.看待学生的观点必须改变:中学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以及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增强自己的八种智慧,这样才可以打开自己的观察视野,从这八种智慧棱镜去观察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3.重视教师间的团队合作:在从事多元智慧体育教学时,由于是一种多元智慧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设计不同,最好透过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以探讨出教学的共识与聚集智慧教学的教学方式。

4.中学体育教师应自我专业成长:这是帮助教学的最大助力,教师可透过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或透过同事成长团体,发展与开展自己与同事的多元智慧,并透过教学合作模式,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呈现多元智慧的教学内容。

六、结语

中学体育教学理论贵在运用与实践,体育教学研究贵在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和解决方法,并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做更有效的连结。我们期待多元智慧教学能更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内涵,也期望透过多元智慧的运用,使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有更多样的教学接触和领会,徜徉在教学与学习的乐趣之中。牛顿说“如果我能够看的比别人远的话,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为期落实未来中学体育新课程,深盼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都能提供肩膀,共享教学资源,为改进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和评量,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郑利霞。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生评价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7(21).

[2] 刘树仁。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7(07).

[3] 马帅迪。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 百色学院学报,2007(03).

智慧中小学智慧教育3

当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我们开始憧憬智慧城市所构建的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推行教育信息化,实现智慧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智慧教育呢?我想,智慧教育首先是给我们创造了一种更好的教育理念,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改变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迎来全新的时代;其次,智慧教育应该给我们带来了更方便和快捷的教育,教育本来就应该与时俱进,当信息化进入我们的课堂,当智慧进入我们的信息化,我们的智慧教育带来的是你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

随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新息技术的崛起,以Ipad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终端的风行,传统教育被现代教育取代,那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特别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在内有不少学校都已经在开展智慧教育的试点。杭州胜利小学,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了电子移动教学的试点,通过应用先进的终端和定制教学软件,最大程度的解放了小学生的书包,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开展了智慧教育云项目区试点,通过云技术智能教室使设在甘泉中学与江宁学校的主分场两处班级实现了共享教育资源,开创了异地同步互动教学的新型模式。

有了智慧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改变。走进试点校园,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一摞摞厚厚的教课书和参考资料已经被一个轻便的电子终端所替代。这个重量不足1千克的电子终端,既是课本也是辅导书,既是笔记本也是作业本,学生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进行学习。身处校内时,他们可从学校的数字教育管理平台自主下载电子教材、课件、辅导材料和家庭作业;置身校外时,他们能够随时查询相关课程信息,完成复习、做作业并提交作业等内容,还可与老师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且当他们一踏入校园,校内的信息门户平台就覆盖了他们从入校、在校到离校的全过程。家长们则可以及时掌握孩子到离校信息,并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相关活动信息。

同时,通过建立的智慧教育平台,为很多山区的贫困学生创造了与大城市孩子共享教育资源的可能。他们足不出户,就可点播、在线观看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授课录影,了解前沿的教育信息,在学到知识之余,还能够直观地看到外面的世界。

以上种种,只是智慧教育带来改变的一些缩影,实际上,智慧教育所能带来的还有更多先进的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这些感到,智慧教育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实施智慧教育,正是时候。

中小学智慧教育4

李泽亚:是的,青羊区是成都市五个中心城区之一,区内经济基础雄厚、发展环境良好、历史底蕴厚重,这些有利条件为青羊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教学环境、氛围和资源。对于提升青羊素质教育品质,打造青羊素质教育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近年来,青羊区依托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在继承以前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为了智慧的教育”“智慧地进行教育”和“形成教育的智慧”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其一,“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超越”的教育。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智慧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这种超越品性而形成的教育机制。“智慧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超越现实社会的种种制约,从有限走向无限。

其二,“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教育。“智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内心的“慧”,并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慧”能,提高他们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智慧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既要为学生的智慧形成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追求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其三,“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善”的教育。“智慧教育”不仅关注人们对改造世界的工具性需求,而且也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智慧教育”要求教育者时刻保持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深刻领会一切知识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克服理性对于人文的僭越。

中国德育:我们也注意到,您多次提到青羊教育未来发展之“道”,就是办“智慧教育”,请问青羊区为什么要提出“智慧教育”,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李泽亚:“智慧教育”的提出是我们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元素汇聚而成的自然结果,是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回答。

首先,“智慧教育”的提出是青羊文化传承的历史必然。青羊区位于具有三千多年文明史的成都市,区内历史和文化资源丰富,以青羊宫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文殊院为代表的佛家文化、以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草堂文化和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金沙文化都对青羊区“智慧教育”的提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是一种人们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草堂文化和金沙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青羊区提出“智慧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自洽性,是在对区域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呼应和传承。

其次,“智慧教育”的提出是青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青羊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青羊区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青羊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设定的2020年教育目标:“到2020年,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达到国内发达地区中心城区水平,公平优质的教育惠及全民”。其中重点提高后者。要实现这些目标,促进社会进步,既要在区域层面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更需要在区域层面全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智慧教育”既是青羊区在当下推动教育深层内涵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主动思考,也是全面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战略选择。

中国德育:能不能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智慧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李泽亚:有人说,智慧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但这并不意味着智慧是不可以被解释的。我们认为,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教育”是通过自然的、适切的和动态的教育体制、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人格特质,实现个体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的过程。具体地说,“智慧教育”就是“为了智慧的教育”“智慧地进行教育”和“形成教育的智慧”。

“为了智慧的教育”是从教育目的上来说的。自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教育的异化造成了人的“有知识、无智慧”状态,个体习惯于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知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完全湮没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智慧教育”必须正确处理“智”与“慧”的关系,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和运用知识,不被知识所束缚。

“智慧地进行教育”是从教育形式上来说的。教育形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托,“智慧教育”需要有“智慧”的组织形式。“智慧教育”要给学生提供灵活、适切、动态的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智慧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而学习组织形式的安排便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因而“智慧教育”的组织形式应该突出学习形式的动态性,始终围绕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智慧来实施教育。

“形成教育的智慧”是从教育结果上来说的。智慧是对普遍规律的把握,因而“智慧教育”就需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做支撑。“智慧教育”要给学生提供综合性、多样化、精炼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既能够把握普遍的规律,对事物做出明智的分析和判断,又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发明和创造。

中国德育:青羊区率先从区域层面提出“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是着眼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智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李泽亚:“智慧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它特别强调智慧形成所需要的自然性、动态性环境,并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智慧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智慧教育”的核心强调个体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智慧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区别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传统的知识教育最多只能培养聪明的学生,却无法培养智慧的学生。“智慧教育”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

“智慧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根本转向,它跳出了知识为个人编织的罗网,真正实现了“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诉求。当前人们反映强烈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教师压力过重和学生创新力不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德育:“智慧教育”已成为青羊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青羊区在区域层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策略和行动?

李泽亚:为了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我们在确立了“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的教育理念后,就着手构建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教学三大横向支柱和智慧学区、智慧学校、智慧教师和智慧学生四大纵向体系,通过构建“三横四纵”的青羊“智慧教育”体系,大力推进青羊区的“智慧教育”。

先说说三大横向支柱。为促进“智慧教育”的有效实施,我区创新管理制度,实施智慧管理。一方面,青羊区教育局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办学的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发展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将学校置于“政府治理,自主办学,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中,使其走上高效发展的办学道路。青羊区在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全区层面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将构建智慧课堂作为青羊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总结提炼出以“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智慧课堂理念,在全区中小学中逐步构建起了“活动化、生态化、特色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智慧教学就是从知识的教学转变为生命的成长,从师本的教学转变为生本的教学。“智慧教育”的内容在于“精”而不在“多”,要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清思”的活动,从而跳出知识看知识,形成自己的洞察力和创新力。

下面再说说四大纵向体系。第一是构建智慧学区。青羊区在进行构建智慧学区的过程中,坚持以学习者智慧的养成和实现学习者个体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学习者的主动的认知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人格特质为源动力,使学习者形成共同的、持续的、自主的学习行为,目前已构建起了具有“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乐学”特性的智慧学区。第二是建设智慧学校。智慧学校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创新学校建设模式、完善教育设施、重组教学模式等手段,建立起来的一个科技、环保、人文的学校。第三是形塑智慧教师。我们对智慧教师的塑造在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慧德之师”,即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水准和职业道德,成为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导师;二是“慧能之师”,即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水准,具备转识成智的教育智慧。三是“慧美之师”,即教师要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境界。第四是培养智慧学生。“智慧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其教育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使每位学生都能建构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

23 547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