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文【汇集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以人为本论文【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一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302-0845(2006)12-0099-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总书记在200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既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任务和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指导地位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包涵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一向对阶级社会中那些摧残人、蔑视人的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他在1843年致卢格的信中说:“专制政体的原则总的来说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为人……这种制度的原则就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马克思在对其批判和揭露的同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论述。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就是要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既不同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区别于资产阶级学者的人本主义思想,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不仅是今天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而且坚持以人为本也是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活动,只要有组织和人的群体活动存在,管理就存在。而管理活动又是一项以人为主导的活动,人是在管理活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科学高效的管理不仅要合理配置好人力和物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处理好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内部以及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在管理中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最优配置,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合作协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工作,也具有管理工作的一般特性。正如总书记所说,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也是人,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处处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被管理者在学习、工作、事业、生活、爱情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热心地给予帮助解决,努力营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推向前进。
3.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基础之上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资本主义的人本理论虽然含有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内容,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从这些理论出发所提出的“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的科学管理方法,把人变成了“经济的人”、“机器的附属品”,根本谈不上对人真正的尊重和关心,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不仅决定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裸的金钱关系,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平等、团结友爱的同志式关系;而且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导地位,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最终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着物质条件。社会主义进行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依靠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坚持以人为本是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一般是指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定型化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有一定指导、参照作用的规范和样式。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经济建设中摸索建立的,曾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它主要依靠管理者个人才识、胆略发挥作用,缺少与管理系统外的信息交流,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难以摆脱经验型、封闭型管理;它过分强调各级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把群众只看做教育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力量,有单向性管理的局限;缺乏创新能力,教育方式单一、方法老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思维、新观念、新问题不断涌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加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和增强人的主体性,合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关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最终解放。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尊重人、依靠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管理要体现以人为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心,以人为价值取向。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人手:
1.重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主体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性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又受到个性发展的制约,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又显示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独特性和自由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加强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个性的培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由于过去过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多的依靠单位、依靠组织来进行,人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自己所在的组织,使自己更多地成为一个“单位人”、“组织人”,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却被丢到了无关紧要的位置,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使人们认清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高度重视被管理者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扼杀个性,压抑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水平。
2.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增强管理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一向十分关注人的利益满足的问题。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思想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列宁也曾指出:“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应该善于关心。”因此,时刻关心人们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正当利益和需要是把握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关注人的利益的实现的问题,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今天,这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离开利益去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然是空洞的、缺乏感染力的、毫无意义的,当然也是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维护和实现的片面做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克服对待利益的本能性和盲目性,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人们的正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和重视人们的正当的利益需求,贴近人们的实际、关心人们的生活、维护人们的权益、解决人们的困难,彻底改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坚持平等民主,提高人的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实行民主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都越来越重视民主管理,积极引导组织成员平等参与到管理中来。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多的依靠行政命令、组织权威来进行,缺少民主和人们的广泛参与,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作为管理的根本,把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帮助人、宽容人、同情人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坚决摒弃传统管理中那种“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和做法,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被管理者,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正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当中去,增强管理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所具有的聚智、知情、服众、顺气、化瘀的优势,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听取来之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各种突况,及时地进行正确的疏通和引导。可以采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被管理者广泛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来。通过人们广泛参与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锻炼和培养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收稿日期12006-04-28
作者简介:王永浩(1977-),男,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二篇】
1革新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校需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具体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管理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一所高校的生存根本,若没有学生这一教学对象,学校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主要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文化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故高校教学管理需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管理重点,并实施一系列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教学管理中以教师为本。对于高等院校来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和领导者,是开展和引导各项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和培养教师的人本思想,密切关注其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减轻其精神负担,并尽量为教师教学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工作环境,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其创造力,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为高校教学管理贡献自身的力量。
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当前环境下,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偏移、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师生互动性差以及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不相符等多种问题,且人才培养模式固定、单一,整体效果不佳,导致许多学生在结业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针对上述这种情况,各高等院校需及时转变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并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方法,激发其内在潜能与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围绕“学生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发挥社会与学校的共同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并通过多种不同的运行机制组合,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且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明确:学生课堂知识学习为基础,素质培养为核心,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素质培养等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学校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鼓励社会大众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3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师生行为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第三篇】
核心人才个人发展空间狭小
目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机制远远落后于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显现不出人才资源的价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选拔人才时,往往会论资排辈,致使一些高素质的新人因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排挤在外;在人才使用方面,由于企业为个人提供的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大大降低了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无法才尽其用,大大增加了失落感和受挫感。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就是核心人才纷纷跳槽。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如果企业要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关键在于必须充分体现人才自身价值,承认和尊重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于我国许多企业中,企业、部门和项目的业绩与员工的工资并未直接挂钩,其待遇和地位也与个人的贡献不成比例。正是激励机制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制订有效的奖励制度,所以,严重挫伤了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企业员工流失。
企业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如果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一致,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满意,进而增强其归属感。虽然我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它们片面追求统一化,重形式轻内容,教条僵化,所以,导致企业等级森严,员工的个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最终,因为广大员工无法认同企业文化,不仅挫伤了工作热情,还会降低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导致企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由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内耗巨大,缺乏做大事的合力,加之,在国企中,相当一部分领导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这样,不仅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还使得管理手段和活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认识、尊重人和“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本质。高速公路运营“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把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搭建好这个平台,才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才能促进其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速公路运营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快捷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去抢占市场制高点,从而进一步拓展高速公路运营的发展空间。要想实现这一切,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来完成。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以“以人为本”为首要原则。
重视人文关怀,激励员工工作热情
事业单位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其重视人文关怀方面。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还可以创造温馨和谐、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氛围。将“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将其与严格的工作制度结合起来,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才能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员工创造出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事业单位只有管之以法,以德服人,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
企业变革首先关注的是观念变革,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企业第一资本是人力资本的观念,同时,还要摒弃传统的分配机制,尽快建立与企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通常采用以激励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目的,其主要具备以下3个特点:①对于个人就业的方向、起点和待遇,关键在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②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拉大知识、管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薪酬之间的差距;③员工薪酬由其能力、业绩决定,而不是取决于职务。具体来说,在此过程中,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股金、股权等方式鼓励管理和技术人员以资金、自身人力资本入股企业,从而获取企业发展红利;采取灵活的措施,薪酬按照资本、劳动和效率来分配。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一旦拥有了人才,还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的培养,以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要打造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实现系统化和多元化,就必须将培训与项目结合起来,用工作带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可以采用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学校教育、职务和内部、外部培训等方式。为了降低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实施培训赔偿机制,与员工签订协议,明确其接受培训后的服务期限和违约补偿。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设立初级、提高和晋升等类别。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所需成本。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获得应有的回报,不仅储备了优秀人才,还使企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力。
培养员工的情感,实现情感的升华
员工的创新能力来源于情感的创新,其行动往往取决于情感的信号和调节机能。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应时刻以员工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这样一来,员工才能从服从管理者转变为信任、认同管理者,并实现自身优化。对于高速公路经营,应着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理念,树立“服务为中心”的意识,想司机之所想,急司机之所急,真诚服务,在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同时,净化自己的情感。
3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四篇】
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为引导
幼儿园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关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一)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价值观
努力促使教职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本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幼儿教育作奉献作为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同时,要注意教职工个人的精神追求与集体的“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一方面要鼓励、提倡教师尊重自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主见。有自主、自动、奋发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应该以高尚的、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熏陶年轻一代,成为儿童心目中良好的榜。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幼儿园文化品位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教师根据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发的业余进修,真正落实和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以人文关怀价值为基础
(一)以了解为前提,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了解教师的需求、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等等,要能切身去感受教师这一岗位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尊重、信任、依靠教师的基础上,重视和激发教师成就感的需要,做到依据教师特长特点,采取扬长避短的管理策略,尽量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又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力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得到发展。
(二)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在在执行幼儿园管理制度时,要尊重老师,老师有权利找领导反映情况,对某些事情做出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有义务耐心倾听,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听取老师合理化的建议。管理者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批评和指责的同时,也应该有安慰和倾听,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平息老师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形成正向合力,推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以优质服务来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幼儿园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认识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使老师们有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多挖掘她们的潜能,为她们的发展做好服务。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幼儿园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三、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保障
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
(一)上、下级有效衔接
制定管理制度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它发挥着调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管理者和群众双方的意见,要上下结合,互相理解,共同认可,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制。
(二)具体操作性强
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基本任务制定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搞花架子,制定的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如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作为基本条例,在服务承诺中使用“不求家长办私事、对晚接孩子家长一个样”等明确要求的语言等。
(三)注重日常工作的细节
幼儿教育工作,看起来是小孩的吃喝拉撒玩学,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细微、繁琐、至关重要的,只有把细小的事情件件做好了,才能确保孩子在园的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所以制度中要对涉及安全、饮食、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加以关注。
(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人性化制度应该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制定的,出发点是让老师们快乐地工作,只有老师们快乐了,孩子们才能快乐,才能提高保教质量,所以管理制度一定要从有利于发挥各位成员的积极性出发,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奖罚适度,在制定考核制度时,以端正老师思想为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重点,而不能让制度成为束缚教师的工具。
四、结语
总之,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包含在管理方法、手段、思想、体制等内容中,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能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幼儿园,就会极大地发挥幼儿园全体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园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2]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3]欧阳朝元。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探索,2007(01).
下一篇:议论文怎么写【推荐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