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精编8篇】
幼师品质教育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学习环境,提升教育质量,助力社会未来。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精编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一篇】
摘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本文通过研究西南联大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得出西南联大对当代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创新教育;启示。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学校。西南联大(包括之前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成立于1937年8月,到1946年秋季返平津复校,共9年时间。在艰苦卓越的9年时间里,弦歌不缀,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西南联大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
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6年,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约3800人。在他们中间,有1000多人先后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杰出成就。截止到1996年6月,西南联大的学生中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对西南联大研究了十年之久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一、西南联大的成功教育模式。
西南联大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培养出众多创新人才,与联大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一)继承和发扬“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
从三校沿革来看,三校校长都强调民主管理,实行教授治校。西南联大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常务委员会,原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实质上常委会的工作一直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主持。在一些办学的重大措施上,他注意听取有威望的教授的意见,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制度。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联大岁月一直得到坚持和发展。“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落实到联大教学环节中去。西南联大的教授、副教授多是二三十年代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人文和科学素养极高。自然科学方面有吴有训、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社会科学方面有朱自清、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陈寅格、冯友兰等著名学者。他们各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师承流派,教学风格各异。但由于学校提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他们都能发挥各自专长,开出多种选修课。这不仅调动了教师的任课积极性,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教学科研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抗战时期物质条件极差,西南联大教授们并未因此放松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西南联大物理系师生,包括清华两个研究所在内,在联大时期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共108篇。在战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多的科研成果是十分难得的。在教学中,尽管教授们授课风格各异,但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讲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由于当时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缺乏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但许多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西南地方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实际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设施的不足。
(三)注重文理兼修,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联大在教育目标上,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联大全校性的共同必修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一般包括: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伦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门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和1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地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数学、微积分)。原则上共同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不过各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文法学院对上述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门,理工学生对上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3门,工学院则可以不修中国通史。西南联大选修课门类众多,而且专业限制较少。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表选本学期的各门选修课,如果学分不足规定数,可以选本系或外系的课程,或从本人研究方向或兴趣出发选择有关课程。
(四)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联大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必修课、选修课并举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注重文理交叉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对选修课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方面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勤奋治学,永不停步。联大对基础课的要求非常严格。设有一年级生课业指导委员会。一年级结束时,有些系规定,某一两门基础课,成绩达不到某个标准(70分或65分不等)不能进入该系二年级。学校配备的基础课的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也有知名教授参加任课。理工科,特别是工科,课程负担重,每周都有考试,甚至周末也有考试,暑假也安排课程。考试评分极为严格,不及格率很高。因此,能够顺利完成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学习是很不容易的。理工学院除了在理论课程方面要求严格外,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化学系的定量分析实验,实验数据得不到一定的`精度,教师拒绝签字,必须重做。联大各系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宽阔,基础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要求,使学生受到了扎实的科学训练,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创新,可以开展边缘学科和新学科的研究,有较宽阔的发展前途。
(一)专博并济,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沿袭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专业门类划分过细,致使学生就业面窄,专业发展受限,不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脑思维科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过程是左右脑配合才是完成的,要提高创造力,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统一的能力。结合西南联大通才教育思想和人脑四象限模型,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通识教育,培养专博并济的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服务地方经济。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两项重要任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知识经济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高校从教,如果没有科研的实践,完全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就很难形成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就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教师科研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师培养的环境,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创新教育能力。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和构建有利于教师培养的环境与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专家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在职教师到高层次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进修。营造宽松的创造环境氛围,形成创造激励机制和建立创造评价制度。联大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从抗战开始前后学成归国的学者中新聘了一部分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而且重视对已有教师的学术提高,联大规定:教师在联大任职满五年,而学校又有意续聘的,教师提出申请并经过教授会同意,可以带薪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休假。
(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创造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必修与选修、主修与辅修、基础理论方面与实践能力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广泛自由选择的机会,以便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择业意向和实际,并促进他们各自的特长充分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及时改革、更新、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即时信息,以及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有关知识,扩大教材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在注重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而且要及时了解大量的科技新发展的即时信息,以掌握时代脉搏,跟上讯息万变的科学技术步伐。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
[3]高雪莲.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4]杨绍军.西南联大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二篇】
语文文本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片面上的求知与求学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品词析句,口味鉴赏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从中去发现美、口味美,鉴赏美。如《赵州桥》一课,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让学生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口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生动。其中“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态。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所表现出的令人赞叹的创造智慧,继而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得到升华。
二、创设情景,再现情境美。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说诗意,教师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再现情境,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内外。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剖析形象,追求精神美。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所以剖析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美好内心的情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品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在危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时的刚毅的神态、果断的动作、坚毅的目光、激昂的话语无不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四、感情朗读,激审美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生产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例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离别时依恋、痛恨和内疚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深切的热爱祖国之情。同时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五、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了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老师播放诗人站立船头顺流而下的动画课件,再配上古筝曲的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凭着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口味。每当听一个学生读完,老师针对情况“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诗人的气质!”鼓励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自悟地学习。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三篇】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幼儿教师都忽略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潜意识认为幼儿的自信心是后天逐渐形成,无需刻意培养,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观念导致很多幼儿在成长中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肯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孤立情况,其心理也处于薄弱边缘,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对幼儿个人成长以及教育效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
幼儿阶段年龄偏小,对其自信心培养还需要从丰富多彩的活动着手,促使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幼儿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强素养。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心理特征设计便于操作和简单易懂的小游戏,也可利用每日户外活动开展和幼儿兴趣相符的趣味活动。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和借助积分形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由此一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团队增添光彩和肯定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例如幼儿可以在晴朗天气带领幼儿前往室外活动,开展送信或四人五腿等小游戏,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感受自己可以为团队做出的贡献。甚至幼儿园还可开展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幼儿相互合作,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教师还应为幼儿营造轻松自在氛围,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信。
二、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
幼儿形成性格、养成习惯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学前教育阶段,这一过程也是塑造幼儿性格和促进其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学前教育影响幼儿一生发展。但是传统灌输式教育让很多幼儿家长并不认可幼儿教育,部分家长选择放弃幼儿教育让儿童回家接受家庭教育。因为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成果,普遍忽略幼儿天性和自信心培养,长期以往会限制儿童身心发展。如果幼儿教师想要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鼓励幼儿参与幼儿教学活动当中,重视幼儿在教学感悟、体验以及实践,让幼儿不仅收获知识,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幼儿教育在于为幼儿后续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幼儿是幼儿教育课主人公,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和幼儿需求相符,选择活动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因素和实际认知情况,引导幼儿探索知识,调动幼儿求知欲望,重视沟通交流和引导,促使幼儿从“要我学”逐渐转向“我要学”,师生双方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由此才能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儿童释放天性。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逐渐启发幼儿积累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例如很多幼儿对颜色有较强烈的兴趣,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颜色会运用手指在地板或墙上等地方询问教,而教师在告知幼儿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应适当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指出,教育是深思熟虑、关怀备至以及小心翼翼触及学生心灵,唯有付出耐心和细心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获取知识。大部分幼儿都需要教师的赞美,可以说赞美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当幼儿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可给予对方适当的赞美,从而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知识,那么幼儿会感到满足,不仅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能在未来学习中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教师是幼儿自信心创造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那么就无法真正促使幼儿从学习中感受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健康成长是有利于教师增加幸福感的因素,通过在课堂上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使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张扬个性,必然会提高教师成就感。幼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以及尊敬和爱戴也能增加教师幸福,从而自身也会提升学习自信心。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幼儿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幼儿实时反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阿珍.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1x)。
2周琴.幼儿教育中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5(30).
3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4).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四篇】
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金融、能源、出口、制造等领域屡遭重创,全球股市跳水,企业大范围裁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客车制造业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金融危机:压缩投资,降低成本,实行区域性和差异化营销战略,以确保企业利润和扩大销售范围.
作者:吉学刚作者单位:刊名:商用汽车英文刊名:commercialvehicle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五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需要,实现公司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的协调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调整措施,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提升员工素质,保证永续发展。当前,诸多行业认为,对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和教育。奖金、荣誉等诸多福利,可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激发拼搏工作的热情,但是员工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员工自身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一个拥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像金子一样发光,做社会的有用人才。公司的员工,要想与时俱进,适应烟草行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就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公司开展的员工培训能够满足他们适应职场、适应形势的需要,体现了公司关爱员工、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2.提高员工素质是烟草公司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公司的卷烟销量逐年攀升,利润逐年增加,实现利税越来越高,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员工是公司发展的主力军,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因素,是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后劲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持,有利于推动公司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提高员工素质是建立一支勤勉敬业、高效廉洁、开拓进取员工队伍的需要。
公司的任何决策都需要员工积极贯彻执行,都离不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我公司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取的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员工的培训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个人的力量的有限的,而集体和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高水平、高绩效的烟草公司员工队伍,促进勤勉敬业、高效廉洁、开拓进取员工队伍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新人,实现人才阶梯层次性成长,促进新老员工的快速融合,形成一个富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4.提高员工素质是建设生机勃勃企业文化的需要。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诸多政府机关也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域,成为推动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公司的制度是一种硬性管理,用惩罚等手段维护公司正常运转的秩序;而企业文化属于软性管理,通过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引导员工共同遵守群体的道德与行为规范,实现与硬性管理的互补,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新员工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生机勃勃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致力于企业建设,促进公司中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5.提高员工素质是应对烟草专卖行业挑战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追逐经济利益成为诸多企业、商户和个人的目标,少数违法分子不惜践踏国家的法律,制造、贩卖劣质假烟,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冲击了烟草市场,也影响了烟草公司的正常运行。由于如果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思想上容易出现麻痹大意,缺乏对事物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容易让个别违法分子钻了孔子。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烟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打击假冒伪劣的能力,应对烟草市场的新挑战。
6.提高新员工素质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加强员工素质建设,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在全国各行各业,由于职业素质较低导致干部员工失职、渎职、违法犯罪等现象比比皆是,结果造成了终生遗恨,影响了员工一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员工素质建设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增强责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工作的技能,培养锻炼成有用的人才。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六篇】
论文摘要:幼师生的生源状况,导致他们基础薄弱,出现学习困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采取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寻找活的教材,把数学教育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所从事的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由于幼师生的生源主要是没上普高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智力或心理障碍,对学习心生厌倦,或远远达不到初中毕业生应有的水准,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等能力较弱,常因听不懂课或跟不上而失学习信心,或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缺乏兴趣,认为这些课对今后的就业没有用处,故而上课不听,课后不练,更谈不上刻苦努力。幼师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导致他们出现学习困难现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以致丧失学习信心。
针对幼师生这种学习状况,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数学教育,“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真切感受身边数学的有趣与精彩。基于“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在幼师的数学教育中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敞开大门,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寻找活的教材,把数学教育内容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和塑造幼师生“向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的幼教工作者。
一、让幼师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用他们能理解的数学方法去发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经验的总结。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运算与法则,都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数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数学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周围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和数学问题,产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的欲望。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几何形体。如在学习几何部分时,要求幼师生仔细观察所在教室及周围的环境,找出构成它们的简单几何体。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我们的教室是长方体的,我们的电脑柜也是长方体的”、“我们教室窗户的护栏是圆柱体的”、“我们学校的蘑菇亭是由圆锥体和圆柱体构成的”、“人民广场超市入口的塔是棱锥体的”、“我们吃的可爱多冰激凌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学生时时都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教师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感知数学现象,既可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逐步提高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幼师生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对他们所开展的数学教育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求幼师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即培养幼师生“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意识,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幼师生的数学教学目标和选择内容时,同样要做到目标和内容生活化。
在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要学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这些内容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理念的渗透。如“集合”一章,除了要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常用数集、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幼师生学会观察生活中集合的应用,让幼师生知道幼儿数学教学中哪些是集合理念的渗透。
幼师生的理科基础较为薄弱,如果教学内容生硬抽象,会对幼师生的学习加大难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激发幼师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师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以贵阳市的标志性建筑——喷水池地下通道的出入口为例:喷水池的地下通道有8个出入口,从其中一个入口进而从另一个出口出,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由于学生对喷水池地下通道非常熟悉,谈到这个问题,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涌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幼师生身边熟悉的这一实例,充分调动了幼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学习排列组合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相关内容,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自然而然地通过身边的数学内容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三、大胆实践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有效促进幼师生进行实际的发现、探索和创造。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师生生活的教育内容,学生越喜欢,越感兴趣,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学生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更感轻松。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学习生活本身。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设计与幼师生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以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精心设计的数学教学情境,能使幼师生在其中受启迪和教育,环境亦能成为幼师生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充分、恰当利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适当的环境将数、形、序溶入其中,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使枯燥、系统、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幼师生的实践、探索、体验及与数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变得轻松有趣,有助于幼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今年毕业,毕业后第一年每月存入a元用于购买房屋,第二年每月存入2a元,……,第n年每月存入na元,按复利计算,第n+1年一共可获得多少元买房?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分期存款问题进行分析,加深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这样的情景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真情实景,容易引发幼师生的想象,且容易与他们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联系。不管是真实的生活情景,还是模拟的生活情景,都能使幼师生较自然、亲切地感受数学经验,从而获得真实的、属于自己的数学发现和体验。
四、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幼师生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学习有生动现实基础及将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才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为今后所从事的幼教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思考的脑袋,一颗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向往的心灵,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让幼师生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惊铎.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中国德育报,.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门树慧.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小学教材教学,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七篇】
二是强化品牌认知,树立素质理念。“一切为大众”是大众出租公司一个内涵丰富的服务品牌。公司工会通过开展“大众人的价值取向”大讨论,以“十佳党员楷模”为评选契机,举办“我为大众作贡献”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品牌、事事讲服务、处处讲理念的企业文化氛围,以提升大众员工的道德素质。
班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班组建设为根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班组文化,再从班组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一整套适应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凝聚班组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优秀的企业文化要靠优秀的班组文化来实现,搞好班组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企业整体效益意义深远。
班组精神是班组的一面旗帜,能够充分展示班组的良好形象,增强班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众出租市中公司顾鑫时班组,就是众多班组中成功一例。该班组注重营造班组特色文化,突出“活力文化”建设,在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中,事事争一流,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班组每位成员被班组氛围所感染、感化,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生命的意义,大家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激励,携手并进。该班组每逢节假日,主动联系共康八村居委会,对该地区的特困家庭送去慰问品,受到好评;同时与汽车修理公司班组结对共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特色班组既是企业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建设要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这本身就是工会工作的主要职能。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工会有着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如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并积极做好职工的上访接待与关爱工作。
对待员工要体现一个“情”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管理人员为一线员工体现“两个一”,即送一杯水,说一句温馨的话。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体现了真情关爱员工,真心帮助员工,力求员工满意,以情动人、晓之以理,及时化解矛盾,形成共识。
工作上要着眼一个“细”字。把员工情结作为第一信号,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在工作中建立谈心、对话、接访日制度,倾听员工的反应和呼声,搭建一个与员工交流沟通的平台,从感情上给予慰藉、生活上给予关心、经济上给予帮助,以细致耐心的工作,让员工感受到真诚、真心、真意、有情。
态度上要突破一个“难”字。要迎着矛盾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回避,更不能拒绝,做到视员工利益无小事,用爱心和真诚帮助员工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力所能及地保证他们正当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帮困扶贫管理中,工会注重管理,重病人员台账清楚,救济款、补助款帐目由电脑储存,人员登记明确,统计方便有据,并做到跟踪管理,使救济款真正用在需要之处,尽力助困难职工一臂之力,真正体现“一人有难,大众相助”的大众人精神。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能够了解每位员工的具体需要,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每位员工将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浓厚氛围。工会可以有效畅通领导和职工的交流渠道,可以做职工的知心朋友,可以第一时间把职工的心声传递给企业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使领导及时搭准职工的脉搏,从深层次了解职工的所想所思,掌握职工的困难和所需,也可以利用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职工有和领导沟通的机会,使大家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通过正常的职代会制度,使本公司的经营情况向职工公开,从机制上为职工创造公平、公开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职工创造出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是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工作中所作出的最大成绩。
“企业文化”是一种魅力,是企业有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芒;“企业文化”是一种资本,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企业文化”更是一种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工程。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必将提升职工素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企业进步的合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幼师品质教育论文【第八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总结文本大意并最终总结出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压制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并能够产生独特的见解。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所谓概括能力,就是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将文本的意思概括出来。概括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如今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十分全面,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表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它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认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要正确地把握文本大意,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探究,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在日常学习中逐渐磨练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有大量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提高理解能力。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因为只有经过思考,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才可以学到知识。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告诉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文本大意,如何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并解答问题。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可以说是阅读能力的升华。学生通过理解与思考总结出文本大意,继而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共鸣,体会到文本的深层含义。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能吸取文本中的营养,在不断的熏陶中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为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也许在教师刚刚放手时很多学生会不习惯,但是要知道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因此教师要尽量压缩讲解时间,将其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分析、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在这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慢慢养成了。最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解答与指导,让学生理解阅读的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
(二)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阅读,主动思考,自主分析,遇到问题可以留待课上与老师、同学共同解决。在此过程中,师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也体会到了自学的快乐。
(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按部就班地讲解,因为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真正提高。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如下几点:其一,要弄清文本体裁,并通过朗读了解文本的大体框架与主要内容;其二,在了解文本框架后,要对局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以挖掘文意;其三,对阅读所得加以归纳,形成系统的结构,理解文本内涵。
(五)增强生生间与师生间的交流。
每个学生在阅读后的收获肯定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心得,将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与同学讨论。这样学生不仅收获了大量自己未发现的知识,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这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向课外拓展,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切实学会从阅读中获得知识,进而逐渐形成自学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所以,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应用多媒体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指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让学生在自学中感受收获的喜悦。
(一)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因为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有鉴于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通过思考、讨论想出办法,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
(二)谨防表面化和形式化。
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过分地重视课堂形式,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文本解读。例如,有的教师非常注意对小组讨论的题目的选择,要新颖,有意义,有一定的难度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却忽略了小组讨论的质量。
(三)注重阅读知识结构的构建。
相当多的人认为阅读教学最应彰显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因而把语文课看作是思想品德课。其实,加强阅读知识结构的构建,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玉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软件(教育现代化),(7)。
[2]王春梅。浅谈对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的探微[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8)。
[3]胡根林。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意义的自主构建---语文教育论着评析之十一[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3(11)。
上一篇:应用生物教育论文【汇编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