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通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植物学论文(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植物学论文【第一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
>> 网友关注Web Views Expert Views Expert views 网友关注 General Views on Euphemism Views on Project Translation Views on Learning to Teach The Sinicization of Marist Views of Women My Views on the Eco―Tourism Planning How China views the US elections My views of self―made tests THE MARRIAGE VIEWS OF RIGZIN,AN ELDER FROM NAMSELING Views on the Character and Fate of Oedipus My views on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e view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bout English improving methods 网友 Web环境下认知风格对商品信息关注度的影响研究 20万网友关注的肾结石问题 “民国版”春游作文引关注网友直呼“汗颜” 最受网友关注万元笔记本推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网友关注 Web Views 网友关注 Web Views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不再空缺作者:lichunyan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十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七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这种遗憾不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国植物志》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146个单位参加,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完成。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包括9080幅图版,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243个,新种14312个提出了一些类群的新分类系统。《中国植物志》是中国植物资源的“国情报告”,增加了“经济用途”、“物候期”、“物种生境”、“地方名称”等,使植物志的成果更具实用价值,为了解我国野生植物的生存状态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它的编研是我国植物学发展的基石,是地方志及其他植物学著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国植物标本资源收集和保藏已达到世界水平,馆藏量从100万号增加到1700余万号。
Posted:2010-1-21
10:42:45游客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Posted:2010-1-21
10:43:31匿名lP::感动,填补中国国植物界的空白。
Posted:2010-1-21
10:43:33游客:四代科学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国植物志》啊~~~
Posted:2010-1-21
10:44:01匿名lP::精神可贵,却难能传承,原因何在?物质时代,诱惑太多,压力太大。
Posted:2010-1-21
10:44:5g匿名IP:: 把这个奖项评给中国植物志,实至名归向老一辈植物学家们致敬!
Posted:2010-1-21
植物学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践性;多重教
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彻底改变学生“记不住,易混淆,联系不上,不会用”的尴尬现状,我院创建了药用植物学实践性多重教学平台。
精心设计课堂实验
毕业实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毕业生信息反馈的情况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巩固和验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整理、发展中医药学以及开发新药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增加实验课时,应适当减少理论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机能性实验,将植物显微结构部分与中药材或中成药的显微鉴定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还特别强调课堂实验的规范性,从实验准备、学生操作、疑难问题解决、实验评价与考核等全过程进行监控,从根本上保证实验的效果。在讲植物解剖时,我们将其与显微实验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镜下观察,将观察到的物像描绘成较准确的显微结构图。课内实验常采取个人操作、小组讨论、典型指导、教师指导与学生介绍经验等方式。
我们努力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成立了“本草社”,鼓励热爱药用植物学的学生加入到该社团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行设计实验,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无花果的雌雄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描述差异较大,学生发现后对资料进行了检索,并动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校园实习,现场讲解与实践
我校内有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达三百余种,其中药圃是药用植物最为集中的地方。我校理论内容与实习内容同步进行,并用理论指导实习教学。例如,讲到唇形花冠和二强雄蕊的概念时,要求学生找到校园中哪些是唇形科植物、哪些植物具有二强雄蕊。
教师现场可讲解植物的名称、所属科属、拉丁学名以及药用部位。如在讲解杜仲时,折断枝、叶,让学生看到银白色胶丝,其药用部位为树皮,为补阳药,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药圃内一些药用价值小但观赏价值大的植物,我们将其与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学生对校园植物进行拍照,最后制成“中医药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课件,供学生学习参考之用。
登山采药,标本大赛
为配合我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节,也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规律,一般在五六月间举行一次登山采药活动。之前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先初步掌握采药及制作标本的原理与技巧。本着“广泛参与、增加知识、普及科学、发展兴趣”的原则,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登山采药活动中来。
在采药过程中,指导教师对每种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现代中医药研究价值作详细说明。对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摄影拍照,随后还举办了标本制作大赛,并对参赛获奖作品进行展示。
快乐的植物园实习
学校与植物园距离很近,园内名木花草上千种,且多为药用植物,是现场教学的良好场所。我校的植物园实习一般安排在绿树成荫的六七月份。植物园有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如讲授叶和茎的形态和类型时,学生可以现场观察。这样,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再如,讲到植物分类内容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牡丹的特征,而且还要学会区别牡丹与芍药,懂得牡丹园里为什么有芍药这一独特的景观。在牡丹园里,师生不仅会产生“俯瞰四时景,坐观国色香”的感觉,更会叹服“山的凝重与水的轻灵”和谐统一的自然蕴味。另外,植物园里还有观赏温室、水上世界、日本园、音乐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师要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教学对象,并尽可能地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加深印象。
现场观察后,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做好总结讨论。在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双方都获益匪浅。
野外实习,能力提升
我校每年都要组织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通过这次系统且集中的野外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广泛接触自然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学资源,认识药用植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利用各种各样的活材料使课堂所学的抽象分类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对药用植物科、属、种的实际鉴别能力。
教师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注意药用植物及其生态特点,不要让学生因野外景致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而分散精力。在组织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多看、多问、多记、多动手。每天我们都会带着标本夹上山,遇到好的植物大家都如获至宝,小心地制成标本保存起来。山上野果很多,每到一个地方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小小的惊喜,也给他们劳累之余带来一些乐趣,使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兴趣。
野外实习临近结束时学生易出现松懈情绪,因此要注意防止实习虎头蛇尾,认真做好实习的最后一项工作——实结。实结包括业务和思想两方面,主要是讨论野外实习的收获和体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给出改进意见。还可举办报告会(报告实习中取得的科研成绩)和展览会(展出学生的专题论文、植物标本及丰富多彩的实习照片等)。这样,不仅可充分反映实习成绩,还可使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知识。通过此次活动,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通过建立上述全方位、多层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性教学平台,对传统药用植物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实施等进行改革,为最终建立《药用植物学》课程开放性、多媒体、立体式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宝康,高越,柴逸峰,等。药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81-1082.
[2]邓雪华。《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课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237-238.
[3]袁王俊,韩远记。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4):24.
[4]钱彦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优化药用植物学教学[J].药学教育,2001,17(4):59.
[5]秦晓群,曾志成,张新平,文建国。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教育中心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思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5):525-527.
[6]许亮,王冰。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特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 155-156.
[7]王捷频,王剑波,谢艳华,等。浅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兴趣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27-528.
[8]秦民坚,余国奠,王旭红。加强直观教学 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J].药学实践杂志,2003,21(5):310-311.
[9]詹若挺,潘超美,黄海波,王宏。《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组织和实施[J].药学教育,2002,18(3):45-46.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1602
1引言
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2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崇尚自然。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景象(图1)。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盛华与瓶花两类。所谓“盛华”是指在阔口浅身的花器内,使用“剑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进行插制的插花作品。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基本构图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但没有不变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式自然结构。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
3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图2)。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4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注重外形美的同时,注重作品的内涵,使插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随着西方插花的引入,特别是礼仪插花的广泛应用,东方式插花也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插花艺术体系。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传统的插花艺术进行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本源,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插花艺术的基础。还应该在充分体现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插花其他插花的优点和精髓,使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缺点,弥补不足,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卜复明。花卉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迎迎。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植物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专题式教学 植物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学实验教学作为高师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高校本科阶段学习方法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建立以及继续学习深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各类社会人才(如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重要环节。①如何根据植物学专业课程特点,实施研究性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植物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时展的需要。
1 开展专题式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将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中,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师生之间处于民主、和谐、文明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即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专题性,即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析理,学习、巩固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教师采用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在高师本科阶段大三上学期专门开设植物学实验课程专题,是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开创性尝试。学生作为研究者,以专题性课题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生态保护等植物学课程内容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长,自主选题、合作探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研究体验和研究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以“问题”为中心,通过问题来学习;学生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而积极参与到研究中的实践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植物学的实验研究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相关要素。
理论教学
课程内容不在于知识的多寡、教材的重点难点,而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经过精心选择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开放性的一些文献;教学方法应该坚持多样性、灵活性、针对性,并注重对学生顺利开展研究地指导和帮助,而非机械、凝固、重复地讲授书本知识。
专题式授课主要克服了理论课程过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少,而专门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自由支配的,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合作研究所需的时间。植物学实验课程共54个课时,但理论课只安排一次。教师简要地阐述植物学实验专题课程目标、要求,介绍相关的研究热点、方向,培训学生如何开展、实施植物学实验专题研究。所谓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研究理念,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合作研究。
分组选题
成立3~5个人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最终确定研究题目。其中包括寻找课题,查阅文献,确定题目,准备开题等环节。选题包括两种:一是学生自行寻找;二则老师提供,即实在找不出课题,或者因为课题缺乏可行性,可以选择教师的课题作为小组研究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电话、QQ等联系方式与老师保持联系;从最初课题选择到最后论文撰写及学生实施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能够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选题的时间一般是两周。
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是促进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学习的重要环节。小组成员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开题报告地撰写。同时,小组代表以PPT向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展示本小组研究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前期准备、研究计划、写作大纲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内容,并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最后,教师通过审阅、答疑、点评各个小组的开题报告,指出研究课题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题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
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自主开展各项工作,完成课题计划。其包括:查阅文献,野外实地调查研究,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等。自主探究的过程是由课题小组学生团结合作、分工进行、共同完成,教师阶段检查和指导。
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分工,综合利用现代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自主、灵活利用课余零散时间、周末和假期时间,开展植物学实验专题研究,研究区域包括学校周边地区,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成果展示
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必须提交一份小组合作完成的课题论文和一份PPT演示的科研成果海报。利用计算机专门软件制作的科研论文海报,形式可以多样,只要客观反映论文研究成果即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认真评阅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并合理评定成绩;教师利用各种途径展示与宣传学生的科研成果——学生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辑或推荐优秀成果给有关报刊杂志公开发表,以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强调过程、注重能力。课程成绩的评定综合了开题答辩、论文写作、海报展示等多个方面;课程论文成绩不封顶,以鼓励学生无限的创造积极性。
3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
研究性学习以专题研究为导向,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富挑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学习、研究自己所喜欢的问题,使他们学其所好、用其所长,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及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成才欲望,使相对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1)教学观念的转变;(2)教学模式的转变;(3)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教师更多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授课模式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和学生在友好、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开展教与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同老师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密切,是学习和研究的合作伙伴。
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通过知、情、意的积极投入与主动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学习与生活相统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较好地锻炼,甚至对他们参加工作或考研读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形成科学思维,提升科研能力
学生经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课题选择,文献查阅,论文设计,论文写作等环节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得到很好培养。从查阅文献资料到选择研究课题,从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到灵活运用研究方法,从数据或资料采集到整理成文,甚至公开发表,经历了一个活生生的研究过程,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下一篇:数据安全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