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植物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35-02

一、科学设置植物生物学教学计划,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1.科学设置植物生物学教学计划。针对高校植物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修订实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适当调整植物生物学的实践教学方安排,适当增加植物生物学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按照植物生物学理论教学进展和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将原来的开展野外实习时间调整到第二学习,采取这样的措施后,既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密切结合,还能有效缓解学生学习方面的压力,进而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并消化知识,和其他基础性课程进行有效协调。

2.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生物学教学除了基础实验外,对具体生物实验内容根据特定的梯度来加以整合,例如植物细胞结构和质壁分离实验进行整合,种子活力和结构加以整合,还要对有丝分裂与根尖分区进行整合,尽量避免和别的课程出现重复,在学科内进行有序的衔接与互补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并且,还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想象力与整体思维。一般来说,是由职称高、学习高、知识面宽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方面的工作。这样的话,植物生物学实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增强人文关怀,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植物生物实践教学呈现多元化,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1.植物生物实践教学呈现多元化。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要突出设计性、综合性与创新研究性的实验,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时间,适当开放植物生物学实验室,积极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来设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展开全面探索;根据植物生物学教学情况,开展高低年级互助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毕业生论文设计、植物生物兴趣小组以及科技创新课题等多方面的科技活动带动学生对植物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关注学生对标本的收集、制作与鉴定,并且适当增加植物学与生态学调查方面的任务。采用点面有机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植物生物实践教学呈现多元化,对植物生物实践教学有直接性的推动作用。

2.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为了更好地体现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教师需要尽量减少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并根据教学进展增加研究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搭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舞台。学生在实验前需要提前进行预习,制定出相关的实验方案;积极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对比各种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和实验基本原理;采取必要的措施收集相关的新鲜材料,让学生从植物生物学实验的目标出发收集新鲜材料进行实验,并且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会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之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去解决问题;在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鉴定植物;如果是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的话,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相互讨论,并且敢于探索;而对于植物生物学中研究比较少的植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做好引导方面的工作,结合相关的知识要点和经济用途,让学生能全面认识植物生物学的各个方面,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切实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发挥教学基地功能,规范学生实习实训

发挥教学基地自身的功能,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整合。植物生物学是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植物生物学教学质量,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切实发挥好教学基地功能,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对校园内的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并且编写植物记录,制作电子地图与植物标志牌,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掌握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还能促进校园建设。通过开展类似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形成植物生物学教学实践课程体系,并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与衔接,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做到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一是,对与植物生物学相关的植物标本室、植物实验室进行开放,并且围绕要开展探究的课题实行自主实践活动,将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理论课与课外科技活动进行全面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植物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去开展植物名录调研、中草药调研、植物园认识植物等活动等,训练学生能全方位运用其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今后开展植物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紧密围绕植物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系统,充分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启发学生参与植物生物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内,例如参与教师申请的课题研究,这能全面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性素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高校内的院级科研项目,既培养了学生开展项目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逐渐完善植物生物学实践考核体系

植物生物学教学实践方面的考核包含实习与实验两个部分,实习单独计入学分内。实验考核的基本内容包含预习报告、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而教学实践考核主要包含实习期间的表现、采集与制作标本的数量与质量、考察实验标本的成绩等。也就是说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改革考核体系是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让学生去全面掌握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还能突出植物生物学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更多有价值的新思想,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综合素养。

总之,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可以科学设置植物生物学教学计划,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使植物生物实践教学呈现多元化,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学基地功能,规范学生实习实训,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做到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逐渐完善植物生物学实践考核体系等,既能全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植物生物学学习习惯,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对理论知识学习也非常有利,推动生物植物学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荣华,陈楚。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2]向珣,余小林,马云。《植物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与成果[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植物论文范文【第二篇】

1、改善水土流失,调节区域小气候

地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大量的氧气,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把地下水排放出去,从而达到调节空气湿度的目的,很好的调节了区域小气候,对区域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2、地被植物能够增加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增加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也就增加了园林地表的绿色覆盖率,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通过种植不同种类和不同外观特征的地被植物,使园林植物景观起到修饰环境的作用,能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不仅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环境的生态效益。

3、使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更明显

地被植物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合理配置它的造型、色彩和质地,加上季相变化,能够使园林绿地景观色彩更加丰富。使园林设计景观呈现出立体感和线条感。地被植物能够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有助于降低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成本,对环境的美化功能显著。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配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何发挥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展现优美的景观,关键在于要恰当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并进行保护和配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为了更好的发挥地被植物的优势,在选择和应用地被植物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生态性的原则

园林绿化景观在选择和应用地被植物时首先要根据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要求、性质,并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的形态和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地被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生态性的原则,使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注意栽植密度,养护管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达到提高地被植物的成活率的目的。

2、因地制宜,合理栽培

不同的地被植物具有不同的习性和作用,在配置地被植物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地被植物的不同特点及习性,尤其是其对温度、气候、土壤、光照等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地被植物的种类,完善栽种和保护工作,确保地被植物健康生长。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件以及不同的景观需求合理选择适当的地被植物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全面了解所用的地被植物的品种、生长习性和应用优势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合理栽培。现实中很多技术人员的设计中存在很多弊病,进行盲目栽培,发挥不出地被植物的优势,影响景观效果。只有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栽培,才可能实现地被植物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经济性的原则

对于地被植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经济性,尽可能的选择具有地域特色以及区域文化特征乡土植被,乡土植被无论是在成活率、抗逆性以及造价上相比引进植被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对于地被植物的配置应该遵循乡土为主,将引种地被植物作为辅助配置丰富园林绿化景观中植物品种的配置。由于一般地被植物具有色彩亮丽的特征,通过协调配置各种地被植物可以形成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效果,同时由于地被植物处于最下层,还可以作为各种景观的衬托,在绿化景观中具有突出的造景功能。

4、坚持协调搭配原则

在配置地被植物时必须坚持协调搭配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地被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特征,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呈现出单调的绿色,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对各种地被植物进行协调配置,从而使园林景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另外,地被植物可以衬托其它的景观,在绿化景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化功能。要想建设节约型园林,就必须重视地被植物的应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地被植物,为了提高地被植物的种植水平,突出地被植物的生态景观效果,这就需要相关的园林设计人员从整体着眼,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的特点,遵守应用原则。

三、应用地被植物的配植方法

不同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对一些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地区在选择应用地被植物时具有很大空间,只有合理栽植适合本地区环境特点的地被植物才能凸显出园林的美感。应用地被植物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丰富绿地景色,使园林设计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艺术感受,进一步提高地被植物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园林绿化中,有的地区存在斜坡坡度较大,导致风力强劲,并且土质不是很好,园林不方便于管理,水源不充足等制约条件,可以通过种植地被植物来达到消除绿化死角、保持水土的作用;对一些人流量不大的地方和比较偏僻的景点处,可以减少地被植物种植量,从而起到弥补整体景观不足的作用;在园林的主要景观周围种植地被植物,可以达到增强立体景观效果、衬托景物的目的。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将地被植物和各类花草分层次的组合起来,能够增强园林的艺术感,同时起到衬托装饰园林的作用;在植被稀疏的地区种植合适的地被植物,可以选择开小碎花的植被,造出曲径通幽的园林意境;在面积较大,视野空旷的地区,适合发展成草坪,供游人散步休憩,显示草原魅力。

四、结语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1602

1引言

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2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崇尚自然。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景象(图1)。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盛华与瓶花两类。所谓“盛华”是指在阔口浅身的花器内,使用“剑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进行插制的插花作品。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基本构图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但没有不变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式自然结构。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

3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图2)。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4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注重外形美的同时,注重作品的内涵,使插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随着西方插花的引入,特别是礼仪插花的广泛应用,东方式插花也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插花艺术体系。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传统的插花艺术进行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本源,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插花艺术的基础。还应该在充分体现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插花其他插花的优点和精髓,使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缺点,弥补不足,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卜复明。花卉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迎迎。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插花插花艺术论文【第四篇】

学习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插花艺术和创作作品前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些诗歌艺术知识。诗歌艺术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插花的主题表现,深化意境的创设,并且有助于构设插花命题,使插花作品更富诗情画意。特别是中国的咏花诗词对插花有着直接帮助,以花明志、借物咏情的构思与主题表现方法值得插花者深入学习与借鉴(图1)。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绘画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无论是构思、造型还是设色,基本上都是遵循中国画画论的原理和法则。比如,中国画画论和美学思想极其注重表现物象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气质,不满足于形似,而是强调以形传神,以景抒情,借物写心,追求“迁想妙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插花也以此为最高的艺术追求,要求不仅表现花材组合的形式美,而且更要强调花品花格之美,强调通过花材的自然美及其象征意义表现内在神韵之美(图2)。插花与绘画艺术有共同的美学原则、艺术语言和艺术追求;不同的是,绘画是在二维空间描绘形象,而插花是在三维空间创造形象,近似雕塑、盆景,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性。中国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深受中国画意与画风的影响。所以,学习插花,尤其是深入研究中国插花艺术,认真学习绘画知识和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插花构图时可用绘画的方法,先将造型画出来,然后按画插作,就能更准确地把握造型与花枝之间的协调性,更好地体会插花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色彩植物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色彩和特性,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与想象空间。四季更替和植物自身的新陈代谢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花从蓓蕾初绽到枯萎凋零,叶片从新芽翠叶到枯黄落地,颜色都在不断变化。—般说来,花朵初开时浓郁鲜艳,随后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失去原有美丽的色泽;叶片最初呈嫩绿色并带有鹅黄色,然后逐渐变为墨绿色,到生长末期转黄;果实也是如此。花卉的这种生理特征为插花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插花,在色彩的表现和应用上都是以和谐为重要原则。正如清代名画家方薰所言:“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以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中国传统插花遵循中国画画论的原理和法则,追求淡雅清新,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色彩以其特有的“雅”而独树一帜,起到以色彩传情达意的作用,给人以醒目、强烈的愉悦感受。

中国风格的探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插花风格,一味照搬沿袭并不可取。在插花创作时,应在承接传统插花风格的同时注入当代的设计元素,以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插花风格。是用旧木桶还是CD架,同一件器具,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守旧与时尚其实也只在一线之间。分寸的把握,就在品位。作为插花创作者,不可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上,而应当积极努力地去学习历史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什么是中国风格?笔者认为,中国风格应该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且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整体形象。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和顺应世界发展的审美设计潮流,从而建立起合适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而作为现代的中国,除了继承历史和文化,还要吸收外国好的新事物,表现新形态。现在的中国是面向世界的中国,插花作品的观众不仅是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加入中国元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同视觉效果的中国元素在插花的应用上也带来了不同的认知。在许多插花表演上,不少花艺师都在花艺创作中融入中国元素,诸如中国红、藤编团状造型等,中国元素的生动运用,为插花世界带来了一股新风,例如,“西关映像”局部这件插花作品,古老文化背景里藏着时尚元素,带着岁月的痕迹,不露声色地将古典与现代融合起来(图3)。如果说,西方式的插花曾是精致生活的标志,那么因新东方古典的优雅和宁静致远的处世哲学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称道,故如今中国式插花显得更有品位。“中国风格”不是将中国元素简单拼贴,而是要表现打动中国人心灵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血。它与符号无关,与时尚无关,只与中国人的精神源流和现实苦乐密切相关。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受到本地区本民族的地理环境位置、历史传统、文化素质、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创作中失去这些特质,也就无法或无从发扬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也就自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也不会受到海外观众的重视。那么现代的中国插花应该怎么做?就是先确立了自己,再充分地融合有利因素。因此,当前的插花创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民族的风格,去掉洋味,消除不洋不中的现象。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弄懂什么是模仿、什么是创新和如何继承与发扬等问题,必须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认真钻研中国古典插花艺术。模仿不是创新,创新必有本,而本就是本土(本地区本民族),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在优秀中华文化的哺育下,吸取营养、形成动力并认真学习外来艺术之长,取长补短,加以消化,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师古不泥反得古,创新有本始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逐渐形成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色,开拓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中国插花新体系。

48 1337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