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优秀10篇

美好 分享 时间: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一目标?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教育论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教育论文 篇1: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校园精神文化指导着大学生个性化教育。

一方面,高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学生个性化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个性界定的不明确,难免在追求个性化的道路上有些时候不小心会误入歧途。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熏陶、教育的功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土壤。另外,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尊重每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精神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激励作用。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围绕通过学习的发展目标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使每个校园人都能体验到这种文化氛围,产生一种自我增强的激励机制,激励大学生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保障。

首先,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极大的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指向而培育的一种规则性的文化,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理念和精神,反映了一所高校的管理思想和水平,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其次,良好的制度文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促使高校进行自主创新和观念结构的深层变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良好的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品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道德品行、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外在条件。

首先,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对生活在学校的大学生具有陶冶情操和规划自己行为的作用。美好的环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他们学习、去完善自我、追求美好自己我的内驱力。其次,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让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强化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比如,学校的雕塑等人文景观的设计,都体现了个性化的原则;学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让在校的学生领悟到校园个性美。

再次,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启动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在教育创新的今天,校园物质文化

二、基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个性化建设。

一是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个性和精神面貌,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是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备,引导全校师生接受思想引导,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改变教育理念,树立个性化的价值观与学生观。

一方面,要让学生树立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根据自己的。差异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创新意识,把理论学习积极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去继续吸收学习。

另一方面,要让管理者和教师树立个性化的学生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特点,善于发现并重视其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有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发展潜能很大,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只有树立起正确健康的个性化学生观,师生的关系才会从之前的害怕教师到后面的亦师亦友。

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心里有数。

其次,学校和学院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再次,学校适当的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好课程与实践的学时比例时间,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自己的需要。

最后,要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早日让学生成长成才。

2.促进校园制度文化个性化建设。

首先,管理制度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针对教学管理采取的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承认大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主要可从以下路径去探索: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既有刚性也有柔性,刚柔结合,管理的效果才更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关注大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对于大学生的特殊才能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对于大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帮助其矫正;帮助学生去不断的自我认识,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点。只有真正把学生个性化教育放在首位,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优化课程结构设置。高校要有自己专业特色的课程,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选课,既扩展了视野,又能修到分数;要把眼光看远,可以考虑校外资源的共享,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共享,对于其他学校的省部级国家级优秀课程,要多学习参考;对于校级品牌课程,要估计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去教授,让学生领略到大师的风范。

再次,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打破教师之前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不仅仅是为了期末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评奖评优,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要建立多元化的评教体系,把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测量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要敢于摒弃之前自己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教师在授课时要将自己个性比如敢于挑战和否定权威,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学生也会从教师身上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教师切忌不可照本宣科,毫无想法。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他们的成长背景环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也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多注意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发和运用自身的潜能,并为之奋斗。

4.加强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

首先,加强社团活动管理,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张扬和发展的平台。每个高校都有学生社团,社团是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而相聚在一起,个性与个性进行碰撞,个性得到张扬,碰出思想火花,这是一种青春的激情,社团是每个高校一道独立的风景,他们充满蓬勃朝气。

其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将一学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另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能够更加清楚的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继续保持优点,同时要慢慢的改掉缺点,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该职业与自身的潜能有较大的联系,这是一种幸福,为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教育学论文 篇2: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1.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2.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3.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 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具体分析,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诸多支持条件,其中教育科研的引导十分重要。教育学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他们而言,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其研究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研究课题,把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在工作过程不断检验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授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课程研究的辐射功能,一方面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基础教育课程实践。3.增强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然而,目前的改革往往重视在职教师成长而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既是未来教师的成长基地,又是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外部环境,教育学课程改革能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实现高质量教师的可持续供给,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教育思维,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来源,关注现实教育问题,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的诉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组成多个2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另外留出2%的灵活机动时间,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针对“大班上课”,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另有1%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

美术教育类论文 篇3:

美术教育类论文

教育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那么对于美术教育的知识与历史,大家知道哪些?

美术教育类论文《浅析黔东南苗族刺绣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思考》

摘要:

刺绣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现存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一门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章从黔东南苗族刺绣的现状出发,分析在地方高校了开设此类课程的意义,提出了在教学中的思考。

关键词:

苗族刺绣;传统手工艺;美术教育;教学

教育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在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中开设民族手工艺课程,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技艺的传承、发展。目的是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中、高应用型人才,为传承民族传统技艺服务。技艺的传承需要教育,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黔东南苗族刺绣的现状

黔东南苗族刺绣历史悠久,其样式、造型与手法都有着古老的传承,针法多样,主要为十二种类,分别是平绣、编绣、数纱绣、破线绣、锁绣、打籽绣、绞绣、叠绣、贴布绣、锡绣、马尾绣等。其造型多变,想象丰富,风格古朴,色彩鲜艳,图案饱满,展现的是一种古朴原始的民族特色,体展现了苗族人们较高的审美水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价格便宜,制作周期短的机绣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对传统手工刺绣工艺产品在以下方面形成致命冲击。

1.受到外来文化的渗入和影响,黔东南苗族传统的刺绣图案的造型、色彩构成及手工制作的流程都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如最具特色的龙纹、蝴蝶纹都由抽象的图形逐渐演变为具象图形,甚至还加入了其他民族的图案元素,色彩也从多层次转变为层次单一,这种转变直接影响了对民族文化历史、习俗上的研究价值。

2.传统刺绣工艺制作所需材料从种棉到纺织成布,需多种工序,但这种全棉且纹理清晰的自制土布也逐渐被工厂生产的各类布料所替代,更不用说蚕丝料了。这类材料的使用大大影响了绣品中苗族传统文化的思识形态的呈现。

3.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年青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导致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已不从事刺绣工艺的传承。当地的传统刺绣针法及制作流程,逐渐呈现消失的趋势。

二、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设置刺绣课程的现实意义

黔东南苗族刺绣是作为苗族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刺绣图案的造型、色彩体现了民族的历史、习俗、宗教信仰,其艺术性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蕴含了苗族人民对社会、生活、自然的理解,展示的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的审美理想,是极其真实的,最朴素的民族风情。

在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设置刺绣手工工艺课程,目的是既能传承传统的手工刺绣工艺,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专业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学制五年,刺绣为其核心课程之一。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实践,基本掌握传统刺绣工艺的制作技巧及流程,一方面完整的学习了传统的古老的刺绣工艺的制作流程,另一方面可在传承的基础上在图案、及制作材质上进行创新。这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技艺还可以深度挖掘和发扬本民族刺绣工艺的特色,提高当地的人文素养,促进劳动力转移,并为发展当地的特色旅游做出贡献。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培养了接班人,还拓宽了就业渠道。因此,在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设置民族传统刺绣技艺课程,是推动学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课题。

三、在刺绣课程教学中的思考

近年来,地方高校虽然对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进步仍然较为缓慢,不能适应目前区域经济对此类相关人才的需求。为了满足民族地方高校刺绣工艺传承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

1.师资问题急待解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属16个县,苗族人口众多,各个县的苗族服饰有所不同,刺绣的图案纹样、构图、色彩、针法、材料及制作流程也各有特色。地方高校目前实施的是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式。即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教学,让专任教师到民间采风学习。由于掌握传统技艺的老艺人大多用苗语表述,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出现沟通上的问题,传授技艺仍是古老的方法,很难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专任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心应手,技艺方面又存在不足。所以,需要两者相互学习交流,最后形成双师进行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传统教学模式、方法需要改进。苗族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都是长辈带晚辈的形式。当前,继续依靠这种教学的方式是行不通的,需要在传统传授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形式不拘泥于课堂,应加大参观、市场调研等教学环节的'课时量,带学生多看多了解苗族刺绣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市场对刺绣产品的供需要求,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还应做好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录像、录音的方法记录下刺绣工艺的制作流程,一方面作为资料保存,另一方面提供给学生作为教学参考使用。

3.需要在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改革中,适度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传统刺绣技艺的课程,因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所以教学的内容也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地域特色,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多方式、多渠道地发展传统刺绣技艺。

4.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应依托企业,发挥高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建立功能齐全的“产学研合作中心”,加大实施“实践教学” 与“市场需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力度;邀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学生回校传授创业经验,开设创业专栏,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精神;搭建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可以采用承接订单、来料加工、专门定制等方式对接市场,鼓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或学生团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创业项目的策划。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国当前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是应重视的问题,就黔东南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而言,探讨、摸索传统刺绣技艺的继承、发展,赋予美术教育新的内涵,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艺术[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2]叶继红。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M].群言出版社,.

教育论文 篇4: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形成动态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高中数学的内容与图形有关的较多,高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其理解难度较大的图形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原本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三视图时,以长方体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直观图有所了解,然后从这些生活物品中分离出的长方体直观图,让学生对长方体的高、长、宽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找出屏幕上长方体的高、长、宽,并进行三视图的绘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分析

1.对软件进行模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假如教师单纯地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图,学生很容易形成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相交的这一错误观念。教学时借助几何画板可为学生画出立体的空间四边形,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空间四边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空间四边形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使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增强,提高了其想象力和观察力,对异面直线的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入本节知识的内容,有时直接提出本节课程要学习的'知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才能主动学习,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将会降低教学的最终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将声音、动画和视频进行有效的结合,为学生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象棋发明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行思考,国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发明者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研究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三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再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情况,说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教育论文 篇5: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是艺术,音乐文化是音乐的精炼化。音乐文化在时代中洗礼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性。音乐文化将音乐艺术变成更为形态化的概念,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文化的内容丰富,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并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音乐教育,是指将音乐知识、音乐文化、音乐内涵传递给受教育者而进行的传递过程。其中,音乐教育从属于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存在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必然受到音乐文化的制约。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多元的、相互渗透的。音乐文化是进行音乐教育的载体,而音乐教育是对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离开音乐文化,就失去了内容和作用;音乐文化离开音乐教育,那么音乐就没有未�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总目标,指出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在《标准》中所阐释的,凸显了出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多元性、民族性、时代性。多元性是在多元文化上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产生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文化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更加种类丰富的音乐,并精炼为一定的教育形态。民族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生活风俗、民族风情,更有着不同的音乐。时代性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另一特征。 是人创造出音乐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状态,音乐更是如此。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音乐文化最为生动的存在便是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劳动中,劳动人民会喊几声号子;在工作中,工作者会听一点音乐放松;在娱乐中,人们会去KTV唱唱歌。因此,音乐教育可是渗透式的,就通过环境的熏陶、民间的活动、社会文化宣传等,都可以来传递音乐。然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渗透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传授到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技能、经验、内涵等。通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将最为精华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地传递给学习者,这种方式已� 一方面,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具体来说有着较为多样的途径,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能够帮助学习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得系统知识。这些系统知识,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直接保存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系统性,还保证了不同民族的音乐在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传承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应该有所选择的。具体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应该适应时代的社会需求与学习者的需求。如果教学内容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就很难被人们所接受,更别提未来的发展了。那么,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就所选择的应该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最珍贵、最重要的内容,要是能够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特战和内涵的内容。音乐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更是离不开音乐教育的传承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更是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一个保证!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产生、变化、保留、发展是永不停歇的构成,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音乐文化产生。音乐教育传播着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让文化能够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民族间流动与融合。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所背负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传播这么简单,而是在传播过程中促进者音乐文化的'内容系统化、信息更正等,最终实现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音乐教育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一活动时,他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有所不同,让音乐文化并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个创造,衍生出更多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等,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内涵。音乐文化始终处于传承与变迁的过程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促进音乐文化进一步融合与创造,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增强音乐文化的活力,从而促进本民族音乐的发展。因此,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中,需要更好地发挥传承作用,有效合理地借鉴和传播各类音乐文化,实现真正发挥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本民族音乐文化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事物发展中,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基础。就如同高楼建立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不然就会坍塌。同理,民族音乐文化的未来发展中,需要以优质的音乐教育为基础,才能发展得更好。优质的音乐教育中,学生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情怀,还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所包含的民族特性,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更为深刻的音乐认同,并为他们未来的创造打下了基础。尽管民族音乐文化的当务之急是继承,但要想在有更好的未来,就必须做好音乐教育。

教育论文 篇6:

" 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个文化的人(a cultured human being)。“文化”(cultura)首先意味着农作:对土壤及其作物的培育,对土壤的照料,以及按其本性对土壤品质的提升。“文化”衍生性地、且在今天主要地意味着对心灵的培育,按心灵的本性对其内在能力的照料和提升。就像土壤需要其培育者那样,心灵需要老师。但老师的产生可没有农夫那么容易。老师自己也是且必须是学生。但这种返回不能无限进行下去:最终必须要有一些不再作为学生的老师。这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是那些伟大的心灵,或者,为了避免在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的含混表述,就是那些最伟大的心灵。这些人实乃凤毛麟角。我们在任何课堂都不可能遇到他们。我们也不可能在任何其他地方遇到。一个时代有一位这样的人活着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然而学生们为其实践目的,无论其熟练程度如何,都可以而接近这些老师,接近这些最伟大的心灵,只要他们阅读那些伟大的书。因而自由教育由以适当的态度研读那些最伟大心灵留下的杰作构成——在这种研读中,较有经验的学生帮助那些经验较少者,包括那些初学者。

这并非一项易事,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我刚才提到的教育模式的话。那一模式需要一个长长的注释。许多生命都已经、并仍将消逝在对这些注释的写作中。例如,说伟大的书应该被“以适当的态度”研读是什么意思?此刻我只提一个对你们任何人都很显然的困难:最伟大的心灵在最重要的主题上并不都告诉我们相同的事情;他们的共存状况被彼此的分歧、甚至是极大量的分歧所占据。无论如何,它都显然导致了自由教育不能是单纯的灌输这一结果。我还要提另一个困难。“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的教育。”在什么文化中?我们回答说: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然而西方文化只是诸种文化之一。把我们自己限定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自由教育难道不会被指责为一种狭隘主义,而狭隘主义不是与自由教育的自由主义理念,与它的兼容并包,与它的心灵开放性不相容吗?我们的教育方式似乎不能适合这样的一代人,他们知道,事实上存在的不只是某一种人(西方人)的文化,存在的是各种文化。显然,文化如果能容许被用作复数,它就完全不同于作为特指(singulare tantum)的文化,后者只能用作单数。像人们所说的,文化现在不再是绝对的,而已� 认为文化能被用于复数意义也会有问题。这种含混性的结果是,人们已经或详或略地提出文化是任何人类群体中存在的任何行为模式。因此我们就不能不说存在着所谓的“郊区文化”或“青少年文化”,无论这些人的行为是守法或违法。换句话说,任何精神病院之外的人都可以称做文化的人(a cultured human being)。在探究的边缘就出现了像疯人院中的病人是否也有文化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将“文化”一词在今天的用法与它的原初意义作一个对照,它就好像某人可以说,对花园的培育可以由园子里的垃圾,由那些空的锡杯和威士忌酒瓶,由那些写满字的被随手扔在园中的废纸构成。既然得出的是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就认识到自己不知何故已经迷路了。因而让我们用这样的问题重新开始:此时此地,自由教育能够意味着什么?

自由教育是某种文学的[2](literate)教育:某种在书写(letter)之中或通过书写进行的教育。没有必要举例说明这种教养;每一位选民都知道现代民主制与之相辅相成[3]。为了理解这种需要,我们必须反思现代民主制度。什么是现代民主?有人曾说过,民主制是一种与德性相辅相成的政体:它是一种在其中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年人都禀有德性的政体,并且,既然德性要求智慧,它也是一种在其中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年人富于德性和智慧的政体,亦即一种在其中所有或绝大多数成年人拥有高水平理性的社会,即一种理性社会(rational society)。民主,简而言之,意味着一种扩展为普遍贵族制的贵族制。现代民主制还没有产生之前,对如此理解的民主制是否可能的疑问就已经提出来了。正如民主理论家中两位最伟大者之一所说的,“如果有一个由诸神构成群体,它的确能民主地统治它自己。而一个如此完善的政府对人类却不适合。”这一坚定而微弱的声音现在已变得如此响亮。

这里有一种科学——政治科学,我是它成千的教授者之一——可以说它除了在民主的原初概念,或可称为民主的理念,与作为现实存在的民主之间进行对照之外没有其他的主题。按照一种极端的观点,亦即这一专业中的主流观点,民主的理念只是一个纯粹的幻想,唯一起作用的是民主(政府)的行为和其中之人的行为。现代民主,与普遍贵族制迥异,或许是一种大众统治(mass rule),但这并非事实,因为事实上大众并不能进行统治,而是统治于精英,即那些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处在上层或有很好的机会升到上层的人;对民主的平稳运作来说最重要的德性,正如大众被认定的那样,据说是选民的。冷漠,亦即公共精神的贫乏;并非真的地上的盐,而是现代民主制度的盐的[4],是那些除了体育杂志和滑稽剧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市民。民主因而的确不是大众统治, 而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被没有任何智识和道德努力,并因此极为廉价的最平庸的能力所占据的文化。但即使是大众文化也需要被称为新观念的事物的不断支持,而它们是那些被命名为创造性心灵的人的产品:因为甚至正在歌唱的广告节目也会失去其吸引力,如果它一遍遍重复而不更新的话。但是民主,即使它只被当成保护软弱的大众文化的硬壳,从长远来看也需要一些完全不同的品质:一种献身,一种专注,一种辽远,一种深邃。因此我们很容易地领会了此时此地自由教育意味着什么。自由教育是大众文化的解毒剂,它针对的是大众文化的腐蚀性影响,及其固有的只生产“没有精神的专家和没有心肝的纵欲者”[5]的倾向。自由教育是我们促使大众民主提升为原初意义上的民主所凭借的梯子。自由教育是在民主的大众社会中建立一种贵族制的必要努力。自由教育呼唤着大众民主中那些有耳能听[6]的成员,向他们呼唤人的卓越。

有人可能会说自由教育的方式仅仅是政治性的,因为它教条地假定了民主制就是好的。难道我们就不能从现代民主返回到过去吗?我们就不能回归自然,回归到原始部落的生活吗?我们不是为那些像美丽而庄严的森林中的坟墓一样成堆的印刷品而感到受挤压、恶心和退化吗?认为我们今天不可能回归自然因而说这种想法仅仅是浪漫主义,是不够的:难道将来的世代,在一场人为的大灾变之后,就不会被迫去过一种未开化的部落生活吗?难道我们对核战争的思考中就没有受这种预见的影响?显然,大众文化的可厌之处(包括对整个大自然的旅游观光)使这种回归自然的愿望变得可以理解。一个未开化的社会,在其最好状态中是由沿着原初立法者,亦即诸神、诸神之子或诸神的学生传下的古老习惯统治的社会;既然还不存在书写,后来的继承者就不能直接地与原初的立法者相联系;他们无法知道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是否偏离了原初立法者的意图,是否用仅仅人为的附加或减少去毁损那些神圣的消息;因此一个未开化的社会不能前后一贯地按其“最好即最古老”的原则去行为。只有立法者留下的书写才使他们向后代直接说话成为可能。因此,企图回到未开化状态是自相矛盾的。我们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最伟大的书活在一起。在此,正如在其他方面一样,我们最好从这些最伟大的心灵中选取一位作为我们的榜样,他因其共通感[7](common sense)而成为我们和这些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那个中介。苏格位底从不写书,但他读书。让我引证苏格拉底的一段论述吧,它几乎谈到了" 与我们的主题相关的所有应被提及的事情,带着一种属于古代的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卓越。“就像别人爱马、爱狗或爱鸟那样,我自己甚至更喜欢一位好的朋友……古老的贤人们通过把他们自身写进书中而留下的财富,我与我的朋友们一起展开它并穿行其上,而且如果我们看到了什么好东西,我们就拾起它并把它当做一次丰盛的收获,倘若我们因此能有益于他人的话。”传言这段话的人评论到:“当我听到这些时,对我来说不仅苏格拉底受到祝佑,而且他还将那些倾听他谈话的人引向了完美的贵族气质。”但这个传言是有缺陷的,因为它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有关的事情,比如苏格拉底怎么对待古贤人们书中的那些他无法判断其优劣的章节。从另一则传言中,我们知道欧里庇得斯有一次将赫拉克利特的著作送给苏格拉底,并问他对这本著作的意见。苏格拉底说:“我已经理解的部分是卓越而高贵的;我相信我所不能理解的部分同样是真实的;但为了理解这本著作,一个人肯定需要成为某种专门的潜海采珠者[8]。”

作为对完美的贵族气质和对人的优异的教育,自由教育由唤醒一个人自身的优异与卓越构成。而自由教育通过何种道路和方式唤醒我们身上的卓越?在此我们无法再更进一步地思考自由教育的含义了。我们听过柏拉图关于最高意义上的教育是哲学的提法。哲学是对智慧或对关于最重要的、最高的或最整全的事物的知识的追求;这种知识,按他的说法,是德性和幸福。但由于智慧不属于人,因此人的德性和幸福总是不完善的。尽管如此,哲学家,作为不完全智慧的人,还是被宣称为唯一真正的国王;他被宣称为拥有所有人类心灵能够达到的优异,因而是最高水平上的人。从这里我们必须得出我们不是哲学家的结论——因为我们无法获得这种最高形式的教育。我们一定不能被自己经常遇到一些自称哲学家的人所欺骗。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一个对管理的方便来说有必要的广义的表述。他们通常不过是说他们是哲学系的。而认为哲学系的就是哲学家,和认为艺术系的就是艺术家一样荒谬。我们不能成为哲学家,但我们可以热爱哲学;我们可以努力进行哲学化的思考。这种哲学化的思考首先和主要的途径,就是倾听伟大哲学家之间,或者,更普遍和更审慎地说,最伟大心灵之间的交谈,并因而就是研读那些伟大的著作。我们应当倾听的最伟大的心灵并不只是西方的。妨碍我们倾听印度和中国的伟大心灵的仅仅是一种不幸的被迫:我们不懂他们的语言,而且我们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语言。

再重复一遍:自由教育由倾听最伟大心灵之间的交谈构成。但这里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我们的帮助这种交谈就不会发生——我们必须实现这一交谈。最伟大的心灵在独白。 我们必须把他们的独白转换为一次对话,使他们“肩并肩”地进入这一“聚会”。甚至在写作对话录时,最伟大的心灵也仍在独白。如果我们看一看柏拉图的对话,就会发现没有1篇对话是发生在最高水平的心灵之间的:所有的柏拉图对话都是在一个较高的人和一个较低者之间进行。柏拉图显然认为一个人无法写出1篇在两个最高水平的人之间进行的对话。我们因而必须去做某些连最伟大的心灵都不能做到的事情。让我们直面这一困难——它是如此巨大以致于自由教育看来是荒谬的。既然最伟大的心灵们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彼此之间相互矛盾,他们就迫使我们在他们的独白中做出裁决;我们不可能对他们所说的任何东西都表示相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我们并不胜任做这种裁决者。

事情的真相被一种轻便的幻觉与我们隔开来。我们不知何故竟相信我们的观点比那些最伟大的心灵的观点更高、更优越——这既是因为我们的观点是我们时代的,而我们的时代,作为最伟大心灵所属时代的后来者,能被设想为优越于他们的时代;此外还因为我们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位就其角度而言是正确的,但不是像他所声称的那样是完全的真理:我们知道不存在完全真实的实质性观点,而只存在一个完全真实的形式性观点;这个形式性观点是一种洞察,即任何整全性观点都是相对于特定视角而言的,因此所有的整全性观点都是独断并因而没有一个是完全真实的[9]。向我们隐藏我们真实处境的轻便幻觉都导因于此:我们是,或能是比过去时代的最智慧者更聪明的。我们因此导向这样的角色,不是成为专注和温驯的听者,而是成为指挥或驯狮员。但我们仍必须面对让我们敬畏的境况,它由一种努力带来,在其中我们不仅是专注和温驯的听者,而且是裁决者,并且我们仍然不能胜任这一角色。对我来说,这种境况的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所有我们能够信任的完全权威的传统,丧失了给我们以权威性引导的习俗(nomos),因为我们的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相信一个完全理性的社会的可能性。我们这里的每一位都被迫用他自己的力量寻找方向,然而这些方向都是有缺陷的。

除了其固有之物外,我们不能从这一活动中获得其他的安慰。哲学,我们已经知道,必须谨防希望给人以启迪——它只能是一种内在的启迪。我们只有经常理解一点有意义的东西才能发挥我们的理解力,而这一理解活动可以伴以对理解的领会,对理解的理解,对意向的意向(noesis noeseos),并且它是如此优越、如此纯粹、如此高贵的一种经验,以致于亚里士多德把它归之于神。这种经验完全独立于我们主要的理解是令人愉快还是令人不快,是美丽还是丑陋。它使我们认识到,要想理解,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邪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必然的。它使我们能以上帝之城的好公民的精神接受发生于我们身上的邪恶,而且很可能是使我们伤心的邪恶。在意识到心灵的尊严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人的尊严的基础以及世界的善。不管我

自由教育,作为与最伟大心灵们的不断交流,是一种在温顺(modesty)而不只是谦卑 (humility)的最高形式之中的试验。它同时是一次勇敢的冒险:它要求我们完全冲破智识者的浮华世界,它和他们的敌人的世界完全相同,冲破它的喧嚣、它的浮躁、它的无思考和它的廉价。它要求我们勇敢,并意味着决心将所接受的观点都仅仅当成意见,或者把普通意见当成至少与最陌生和最不流行的意见一样可能出错的极端意见。自由教育是从庸俗中的解放。希腊人对庸俗有一个绝妙的词;他们称之为apeirokalia,形容其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而自由教育将赠予我们这样的经历,在美好之中。

注释:

[1] 本文(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是列奥·施特劳斯文集《自由主义:古代与现代》中的第1篇,可以视为进入施特劳斯思想的入门性文献。Liberal Education一词或可译为“通识教育”,但施特劳斯强调的是其中的唤醒个体的内在自由和卓越的含义,而不仅是对整体性知识的教诲含义。——译注

[2] literate一词可译作“读写的”。正如德里达所说的,“文学”是一种特定的近现代西方-欧洲的建制,它暗含着某种民主制或言论书写的自由机制,因而不是普遍性的,虽然它可以扩展到非西方国家。施特劳斯也在相似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译注。

[3]这一观点可以参见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关于法国大革命与当时法国文人及文学状况之间联系的论述。——译注。

[4]见《新约·马太福音·5-13》“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译注

[5]此处引文出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注

[6]见《新约·马太福音·11-15》:“有耳能听的,就应当听。”——译注

[7]此处不宜译为“常识”。按施特劳斯,常识不过是一种意见;而这里强调的是苏格拉底与我们的共通感。——译注

[8]原文为“diver”,或译作潜水者。但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的人们·论本雅明》中也用了这个词,特指潜海采珠者。意义像珍珠一样深藏海底,时间的秘密在等待那些挖掘并保存它的人。——译注

[9]这种相对主义是指尼采式的透视主义。——译注

教育论文 篇7:

1.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2.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3.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4.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5.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6.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7.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8.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10.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12.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13.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15.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16.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17.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音乐教育类论文 篇8:

《试论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

高职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合格的音乐专业人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取得更好的效果,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古典和流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但一些任课老师教学方法存在不足,未能巧妙地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为转变这种情况,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古典音乐知识学习,还要重视流行音乐教学。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音乐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高职音乐教学包括丰富的内容,既有古典音乐,也有流行音乐,既有中国音乐,也有西方音乐。这些教学内容各有自己的特点,对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不能忽视每一项内容,应该结合具体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能丰富教学内�

2.有效组织课堂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既重视古典音乐教学,也注重流行音乐教学,综合二者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同时尝试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与乐趣。

3.确保课堂教学效果。高职音乐教学担负着为整个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重任,通过采取有效改进和完善措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同时将古典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更好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更好从事教学和学习活动,增强高职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方法

由于一些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对高职音乐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未能将古典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起来。为转变这种情况,结合高职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水平,实践技能为目的,科学合理组织课堂活动。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古典和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起来,健全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2.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能更好开展教学活动,让古典和流行音乐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下去。例如,在京剧、古典戏曲、流行音乐学习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其表演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每个动作要点,演出技巧等,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更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能更好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保证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3.整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整合高职音乐教学内容,让古典和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掌握所学内容,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达到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

4.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尝试利用舞台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更好欣赏和讨论相关教学内容。重视课堂讨论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表演机会,带给学生以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

三、结束语

古典与流行音乐都是高职音乐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将二者巧妙结合起来,综合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更好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促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综合技能提升,陶冶学生情操,促进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效果提升。

小学音乐教育类论文 篇9:

小学音乐教育类论文

新课改中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创新教育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音乐的教育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将小学音乐课程上成语文、数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误区,阐述在新课改下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对策。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说小学音乐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小学音乐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阶段,音乐是名副其实的“副科”,而这个副科的名称,往往会使小学音乐的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教师没有认真努力,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更有甚至,一些学校直接将这些所谓的副科课程上成主科,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影响小学音乐课程开设的效果。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与学生相宜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往往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都是很随意地教学生几首歌曲,却往往忽视音乐里面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最终将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本身意义,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途径

音乐本是一门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音乐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要求实现音乐自身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 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师应当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创造人才为基本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意义的实现,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制能力、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生的弱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小学生的弱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重点的培育,巧妙运用音乐学科趣味性、教育性的功能,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发挥音乐的陶冶功能,让学生懂得用音乐舒缓情绪,调节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教学氛围,陶冶情操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很多教师都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开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既定的环境中能够趣味学习,实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美化音乐教室的方式,让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座椅的排列法如环形、半圆形等变换方式,增加音乐教学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美丽有趣的图画,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感染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背景音乐、情境音乐的演绎,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得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归一,最终促进学生良好音乐学习效果的实现。

(三)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音乐课程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选取学生喜欢的音乐,这样方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重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教师的教育而言,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先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能够将死气沉沉的教学上得趣味十足;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能够海阔天空让学生了解不少的知识。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总而言之,音乐是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阎小青.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王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论文 篇10:

一、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的必然要求

网络在带给大学生各种便利的同时,他们也不经意的成为了网络的受害者,网络色情、赌博,各种暴力、恐怖视频等等都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比如很多学生就因为模仿电影中的各种镜头而做出了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20xx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就是因为一名学生对暴力电影的模仿,结果造成了8人当场死亡的惨剧。再比如,很多大学生的电脑受到垃圾邮件、电脑病毒的影响,泄露了个人隐私或者受骗上当,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目前我国网络监管仍然不是很有力的情况下,我们要探索新方法,力求寻找有效的途径及时规避和消除互联网给校园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社会化就是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一系列转变,著名的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人往往是网络不道德行为的施行者,这� 所以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网络道德的教育。而实际上,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一个虚拟社会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转型,而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思想、有毒文化也会造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曲折理解,使其社会化转型偏离原有的轨道,因此,我们要通过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条件,确保其顺利实现社会化。

三、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各大职业院校网络技术以及各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化校园、数字一体化校园的应用越来越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课程的选择、查询,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等各种功能,可以说目前已逐步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网络化校园。而在这个网络化校园中,学生仍然是参与的主体,各种BBS,网络贴吧上面的版块都是大学中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大学生的喜怒哀乐,比如校园辩论会、校园舞蹈比赛,创业大赛,毕业前的依依惜别,选课的建议等等都是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发布积极向上健康的网络新闻,弘扬进取的网络文化精神,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我国的重要人力战略资源,是整个华夏社会的希望,而他们在网络上的各种不道德行为会直接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危害。20xx年,广州白云机场公安局就破获了全国民航辖区内第一起利用窃取他人银行卡资料、在互联网上盗窃他人存款的系列案件,而令人惊讶的使,抓获到的竟然是长沙一所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曾某及其同伙曹某,他们在虚荣心、贪图享受的心理作用下从多个银行卡中盗取了人民币5万余元,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伤害。可以说,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出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的底线,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纠正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探索原因,找到源头,采取一系列措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上所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是教育者单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综合努力,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传统道德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帮组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营造良好积极的网络文化,避免网络失德行为的发生。

23 3560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