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4篇
【导言】此例“健康心理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健康心理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心理咨询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是通过人的矛盾运动起作用的。”[1]这种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人的能动性对自然世界的客观反映,是将客观世界的某种属性内化为自身的概念结构、思维模式,并提升为人的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人的能动反映,还是人的内化行为,都要受制于人的现有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2]。因此,只有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研究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一、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比例偏低
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平均年龄21岁(17-23岁)的875名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咨询经历,接受过心理咨询的男女生比例仅有%,其中参与心理咨询的师范类学生(%)比例高于非师范类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工科学生(%),以及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高于来自双亲家庭的学生(%)[4]。另外,据张华等人对兰州市三所文、理、工科三个不同学科性质的531位同学的调查表明,当被问及有心理困惑采取何种手段解决问题时,仅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排除困惑,当被问到是否曾经参与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学从未参加过,%的学生偶尔参加,仅有%的学生经常参加,还有%的学生不了解学校是否组织过此种活动[5]。经郑安云对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六所大学的1200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当遇到心理问题时,希望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比例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大(%)。从来没有看过心理医生的比例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879%)、西安外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对西安这几所高校的调查数据表明:该地区寻求心理咨询的比例也普遍较低,而选择其他方式的同学占了一定数量。
二、地区及校际发展不平衡
根据刘蓉洁等人调查发现,各地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发展不平衡。各个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差别很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心理咨询机构除了专门的办公室外,还设有功能较为齐全的个别咨询室与活动监控室,只有不足30%的心理咨询机构是按照学生人数比例划拨的用于咨询与测评的专项费用,专项费用金额从元至10元不等。在调查中进一步了解到,各学校对心理咨询机构的经费投入相差悬殊,最低的每年投资2000元的专项经费,而最高投入经费已超过20万元。其中10所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专用个体的咨询室,8所心理咨询机构有专用的团体咨询室,还有个别咨询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用。其办公设备的配置也差距甚远,规模较大的机构除了常用的办公设备之外,还有脑电诱导仪、生物反馈仪等较为专业的心理治疗仪器[6]。据马忠范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挂靠在团委、学生处、医院等机构[7]。而刘蓉洁等调查发现,被测的高校中有84%的心理咨询机构挂靠在学工部(处)等部门;挂靠在相关院系的有11%;挂靠在思政教研室有5%[8]。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咨询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不高
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在美国,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包括认定咨询员(含学校咨询员)p临床心理士和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行业对临床心理士专业和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很高。美国心理学会在1983年对从事健康心理学工作的人员基本要求是:首先,博士学位是健康心理学的入门水平学位,其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除具有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外,还应具备相关的实习经历[9]。对认定咨询员的要求相关宽松,但必须是心理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且经过3000小时以上的临床实习后方能从业[10]。而日本对心理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也相当规范,据日本《临床心理士资格审查规定》,被审查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从业:第一,依据《学校教育法》,在大学期间修完心理学专业博士阶段的前期主要课程或修士课程且具备两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者。第二,依据《学校教育法》,在大学期间修完博士阶段与心理学专业边缘诸多学科的主要课程或修士①课程且须具有两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者。第三,在外国取得上述第一条或第二条中同等以上学历且具备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者。第四,医师免许执照获得者且具备两年以上心理临床工作经验。第五,在四年制本科阶段修完心理学或心理学边缘的诸多课程,毕业后有五年临床工作经验者[11]。我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任何一级心理咨询员,应具备相应的基本的文化条件,并接受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培训机构所进行的培训,要求从业者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与障碍心理学及与心理咨询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常识等[12]。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国外从事心理咨询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除了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学历背景做硬性规定外,还要求一定的临床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的心理咨询人员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仅从制度规定中就能发现端倪。
四、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期望值与实际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据胡伟国调查发现,有%的学生曾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过咨询。对于被问及咨询效果如何时,回答收效甚微和无效的学生占%。这表明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学校心理咨询的效率是很低的。而当被问用及对咨询师的信任程度时,有%的学生表示有所保留和不信任,可见来访的学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水平咨询效果的评价不高。他们满载期望而来,却失望而归,这充分反映出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宣传工作不到位,学校心理咨询师队伍专业素质不高,大学生个性化的咨询要求得不到满足等诸多的问题[13]。当被问及是否会听从咨询师的意见时,选择“肯定会”的占%,“有可能会”的占%,“肯定不会”的占%,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占%。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抱着折中(91%)和不确定(%)的态度,关于高校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对于咨询后的效果如何,选择“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后可以自己慢慢解决”为%,选择“当场解决问题”为%,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的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值均有明显的差距。
关于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人更倾向于自我约束和内向性[14]。我们的情绪不轻易外露,透露心声的时候一般也不针对陌生人,有问题很难主动寻找摆脱或解决的途径,但一旦鼓足勇气跨进心理咨询机构的大门,一方面希望通过宣泄郁闷,另一方面又依赖咨询员,希望咨询员参与其个人行为的决策或提供具体的处理方法[15]。如果咨询员一味借鉴西方主流的咨询模式(在西方广泛使用的来访者中心疗法,该疗充分相信来访者的个人潜能),该咨询模式的目的就是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以便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情感,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存在的问题。而当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师也采取“非指导性”原则的咨询方法时,如果来访的大学生得不到具体的指导,就会觉得认为咨询员“没水平”,当然咨询也没有效果可言。这是大学生从主观认识层面所造成的心理咨询的期望值与实际效果的差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大学生认真听从教育者的说教,不是简单听取受教育者的汇报和坦白,还要运用心理学的各种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交谈协商,帮助和指导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于如何改善上述现象,我将在后续文章中做详细论述。
注释:
①日本的硕士研究生被称为修士。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凡茜。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5):45-47.
[3]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4]杨宏飞,刘佳。875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9):618.
[5]张华,祁畅,李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社科纵横,2009(1):157.
[6]刘蓉洁,石磊。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3):17.
[7]马钟范。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4):95.
[8]刘蓉洁,石磊。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3):18.
[9]胡佩成,等译。[美]: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0]张日N.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张日N.咨询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S].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3.
[13]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5.
[14][英]迈克,彭,等著。邹海燕,等译。《中国人的心理》.新华出版社,1990(155,137,20).
健康心理学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 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职业成熟;择业焦虑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职业成熟度(carrer Maturity)是个体职业发展中的一个评估性指标,由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Super在1953年首次提出,用于反映个体完成的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任务的程度。职业成熟度越高,个体就越容易做出适合的职业选择,相应地也越有利于个体获得职业成功与职业满意。反之,职业成熟度越低,个体就越难以做出适合的职业选择,进而迟滞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探讨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对大学毕业生更好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情商水平[1]、对父母的依恋[2]、人格[3]、职业价值观与情绪智力[4]、职业决策与自我效能感[5]、职业情感[6]、性别角色[7]、心理控制源[8]、自我同一性[9]、工作价值观以及工作适应状况[10]等因素与职业成熟度都有显著相关。北京大学的张智勇教授等人更是修订了韩国版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根据中国的本土特色,编制了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量表[11],该量表共有六个不同的因素——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以及职业参照,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
择业焦虑是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和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择业期间的焦虑情绪严重,它不仅影响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其顺利就业[12]。
以往研究探讨了择业焦虑的性别[13]、学历[14]以及入学有无工作经验[16]等特点,对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主要探讨了大学生适应性[15]、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效能[16]、大学生自我同一性[17]、大学生人格特质[18]以及职业成熟度[12]等对择业焦虑的影响,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公办院校大学毕业生。本研究把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作为自变量,以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为被试,一方面进一步探讨职业成熟度对择业焦虑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职业成熟度和择业焦虑两方面的比较,以期为民办高校的更好发展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1.研究被试与方法
被试
本研究从河南省两类高校大四学生中随机抽取学生348名,其中,有效被试300名,有效率为%。年龄范围为20-24岁,平均年龄是岁。具体被试分布状况如下(见表一)。
研究工具
职业成熟度量表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采用张智勇等人修订的韩国版的职业成熟度量表,共34个项目,分为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六个维度,采用五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职业成熟度越高。
择业焦虑水平问卷
1965年,美国杜克大学Zung等人编制了焦虑自评量表(SAS)。本研究所采取的择业焦虑自评量表就是在SAS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均已证明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本量表共有26个问题,采用1-4级计分,要求被试根据择业过程中最近一周的实际感受作答。计算分数时,把每个题目的分数相加得到一个粗分,再将粗分*,对所得分数进行四舍五入,把得到的整数作为标准分。在本研究中,得分在50分以上为焦虑明显,50分以下为焦虑不明显。
数据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2.不同群体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水平的差异性研究
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为±;其中,%的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各成分的平均得分都处在中等程度范围。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其职业目标(F(1,297)=)、职业自信(F(1,298)=)、职业价值(F(1,300)=)、职业自主(F(1,298)=)以及职业成熟度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办院校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成熟度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而职业自信和职业参照两个维度上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要稍高于公办公办高校大学毕业生,但差异不显著。(见表二)
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得分在29~98分之间,均值为,总体焦虑水平的标准差为±;其中,存在明显焦虑水平的大学毕业生达到%。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其择业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p
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水平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水平的相关分析发现,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474,p
3.讨论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在职业成熟度和择业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状况及差异比较情况
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整体水平不高,职业成熟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平均水平。其中,公办院校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职业自主、亲友依赖和职业成熟度方面的平均得分高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职业自信和职业参照两个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仔细分析,导致这两类学校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以及其中五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1)民办高校的学生中家庭条件优越的比例较高,不少人是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父母对学生的未来的考虑的比较多,安排比较多,这导致民办高校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考虑的比较少,在校期间勤奋程度相对也比较低点,再加上他们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同学入学时起点就低很多,他们在未来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以及职业自主以及亲友依赖等四个方面的成熟度相对公办高校的学生要稍差点。但是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观察,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表现欲强烈,新奇感强,敢于操作,他们不虚荣,能放下身价,参加实践锻炼较多,人际关系较广,所以在职业自信以及职业参照方面的状况和公办高校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甚至稍好一些。(2)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相对于高职或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在求职中缺乏独当一面的实际经验,相对于公办高校的学生,在系统的理论学习方面可能也比较薄弱些,在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他们在未来职业目标、职业价值以及职业自主方面更可能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对亲友的依赖也相对更大一些。
综合以上分析,加大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势在必行。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焦虑水平状况及差异比较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择业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一定程度的焦虑水平具有动机作用,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体目标的实现;但过度的焦虑则会破坏个体的心理平衡,影响个体行为的发挥。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总体焦虑水平偏高,均值为,其中,存在明显焦虑水平的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要指导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技术,增强毕业生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另外,对这两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发现,公办高校择业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其原因可能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都已系统接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且都经历了专业实习,临近毕业的他们择业焦虑水平就显得相对较小些。因此,家庭和学校各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是很必要的。
职业成熟度与职业焦虑水平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成熟度总分与择业焦虑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职业成熟度越高,择业焦虑水平就越低。这与国内张玉柱[19]、谢文静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大学生未来的择业时,如果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职业准备状态,则在处理职业问题时就会表现的更加从容,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较低,从而也会表现出较少的焦虑。
参考文献
[1]孙萍,杨建平。大学生情商水平与职业成熟度相关分析[J]重庆医学,2011(9)
[2]程利娜,井军弟。高中生父母依恋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
[3]刘姗汝,赵燕等。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成熟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J]黑河学刊,2011(2)
[4]梁晓燕,安宏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2)
[5]廖美玲,朱溢毅。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10(3)
[6]李丽萍,丁禾。实习护生职业情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
[7]宋家龙,尚龙洋。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
[8]赵倩。心理控制源对大专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
[9]赵倩。大专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0(3)
[10]海小娣、马俊。职业成熟度、工作价值观与工作适应状况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
[11]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大学报,2006(9)
[12]张玉柱,陈中永。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9—102
[13]刘红霞。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7)
[14]邢颖。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2)
[15]任文芳,李嫱。大学生适应性与择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09(10)
[16]林洁。福州市硕士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硕士论文,2010(5)
[17]李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J]硕士论文,2009(3)
[18]康钊。334名大学生择业焦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校医,2009(4)
健康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摘要: 感戴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日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感戴的概念及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当今感戴研究的几个重要领域,对其研究成果做了介绍。我国国内感戴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应予以重要关注。并对其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domain ofPositive Psychology,and psychologist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from 20th century. Itis a new domain of psychology. The article indroduced the concept of gratitude and theories,and summed up the research domain and achievement of gratitude. The science of gratitud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感戴;综述;心理健康
Key words: gratitude;overview;health of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26-02
0引言
感戴(gratitude)即“感恩戴德”,该词来源于拉丁根gratia,译为优雅、高尚、感谢[1]。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笔者认为,感戴是一种积极情绪,是一个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体验到的那种感激的心情,并且试图做出回报。个体人格特征、性别、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会造成个体感戴倾向的不同。
1现当代的感戴理论[2]
当代的关于感戴的理论主要有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
认知情绪理论最早提出这个看法的是亚当・斯密。他认为,感戴是一种积极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推动我们去为曾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给予回报。20世纪中期海德、韦纳等人完善了该理论。海德同意亚当・斯密提出的个体对帮助自己的人做出回报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个体从有意帮助他们的人那里得到帮助时,就会体验到感激心情。但是如果施惠者要求回报,会产生相反结果。
情感体验理论该理论认为像所有其他情感一样,感戴也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形式表现自己。罗森伯格提出,根据具体性、暂时稳定性、意识普遍性和情绪对其他心理系统的影响,可以把情感体验的一般形式描述为一种层次结构。
道德情感理论把感戴说成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说感戴的情绪和表达本身是道德的,而是说,感戴来自于并且能够激发人的道德行为。感戴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情绪反应。即对于所受到的恩惠,在受惠者内心中形成的对施惠者的感激之情,就是感戴。
麦卡洛等认为感戴有三种特殊的道德功能:道德晴雨表功能;道德动机功能道德强化物功能(当人们用言语或者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激心情的时候)。
2当代感戴的研究领域
当代对于感戴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感戴与人格、感戴与心理健康、感戴与亲社会行为、感戴与幸福感。
感戴与人格McCrae和Costa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五因素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根据对16P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人格因素的测量表,后又进行修订,并已成为当前所公认的大五人格特质的标准化测验量表(NEO一PI一R),测量表总共有240个题目。人格的这五个因素(宜人性、开放性、公正性、外倾性和情绪性)被称为大五因素模型,称为“大五人格”。
Saucier和Goldberg(1998)的研究发现,感戴与宜人性存在高相关,与开放性低相关。但与公正性、外倾性、情绪性相关系数极低,几乎为零。McCullough等(2002)的研究表明,感戴与宜人性、外倾性正性相关,与情绪性负性相关。
国内对感戴与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把人格作为中介变量,即教养方式通过人格间接作用于感戴。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宜人性与感戴的相关系数最高,与公正性、外倾性相关较低。情绪性呈负相关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回归分析的结果也同样说明了这个结果。
感戴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个体更易体会到感戴,也更容易体会到快乐,从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Laird等(2004)的研究发现,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习惯于感戴的个体较少的体验到抑郁、焦虑情绪,疾病的康复抱有更大的希望[3]。Emmons,Kneeze(2005)将感戴视为情绪和精神功能健康的表征。
国内在感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感戴与心理健康是积极相关的。感戴与精神病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即高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较少,而低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多。
感戴与亲社会行为感戴是一种积极的正性情绪。当前公认的看法是认为感戴是一种人际间情绪,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发生的。现有的国外研究结果都支持感戴能促使个体作出亲社会行为。如raham(1988)的研究表明,被帮助后产生感戴情绪的个体,在以后的人际互动中,更有可能对施惠者或他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Baron(1984)的研究发现,感戴可以阻止个体进行破坏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待于国内的学者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感戴与主观幸福感感戴与幸福感研究是研究热点,但是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戴倾向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基础。
当前国外研究有Emmons和McCullough(2003)曾进行过一些自我指导式的感戴训练,发现感戴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的评价自己的生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感;感戴的个体更易快乐,有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国内在对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结果提出,现阶段感戴学者们提出这样两种看法:①感戴影响个体的幸福感;②感戴与幸福感交互作用。她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
3感戴研究的意义与趋势
感戴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对人类感戴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后期研究的广泛开展,为进行新的研究奠定基础。有利于扩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实践意义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感戴倾向,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感戴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注重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理解当今关于感戴研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广泛深入的开展对学生的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而且研究表明感戴与心理健康存在积极正相关,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研究趋势目前感戴研究是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人感戴概念的研究,另一部分是中国人感戴量表的编制,包括大学生感戴量表的编制[3](当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马云献、扈岩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和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当前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能够借鉴的研究成果有限。要想发展国内的感戴研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对当前感戴的研究也应该细化,发展自己的感戴研究工具。比如感戴与亲子关系的研究、感戴与价值取向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
同时还应该丰富感戴的研究对象,比如对儿童感戴倾向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
注重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生活背景里的人对感戴的不同理解。
参考文献:
[1]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53-955.
[2]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6-9.
[3]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87-389.
健康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竞争性 过度竞争态度 良性竞争态度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个人的竞争动机、态度和行为对其社会适应、自我实现及身心健康都有重要影响。适应竞争、学会竞争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关于竞争的心理学研究方兴未艾。本文拟对以往竞争心理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竞争性的内涵、结构与测量
竞争性作为一种人格倾向,是个体在竞争意识、动机、认知、态度等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的综合[1]。目前研究者对竞争性的内涵、结构和测量方法的看法仍存在分歧。
Ryckman等用竞争态度来说明个体的一般竞争倾向,认为竞争态度可分为过度竞争态度和良性竞争态度两个维度,持过度竞争态度的个体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会不惜一切代价在竞争中获胜,甚至敌视、贬低和攻击竞争对手[2]。良性竞争态度的人不会过于看重输赢,他们更注重自我发现和提高,不会通过损害他人赢取胜利[3]。根据Ryckman对竞争态度的测量,陈国鹏等修订了中国版竞争态度量表,量表共27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态度”和“良性竞争态度”两个分量表[5]。研究证实,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同样存在“过度竞争”和“良性竞争”两个独立的维度[4]。
and 则认为竞争性的不同体现在动机方面,他的竞争/控制性量表把人们参与竞争的动机分成五个方面:为了提升个体的能力;渴望获得胜利;促使自己加倍努力;满足于竞争中的良好表现;挑战困难的兴趣[4]。
此外,还有学者强调竞争是动机、认知和态度的整体综合。如赵秋国认为竞争心理包括竞争心理观、竞争公平性、竞争道德、竞争策略、竞争目的五方面[1]。有的研究者则关注具体领域和具体人群的竞争性,如Bing对学业过度竞争、岑延远等对大学生竞争心理、隋雪等对小学生竞争心理的研究。
二、竞争性的发展
人们注意到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争夺物品。但皮亚杰指出,竞争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他认为,儿童要到四五岁才出现真正的竞争行为,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才能够理解赢输的规则,能够将自己与别人的活动结果进行比较,能够看出输赢[7]。研究还发现儿童竞争策略的发展早且优于合作策略,而且,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个体的竞争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意识到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8]。
三、过度竞争态度与良性竞争态度
当前,国内外大多数关于竞争性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竞争态度方面。除了进行量表的修订之外,研究者关注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态度与其他人格特质的关系
研究者发现,良性竞争态度和过度竞争态度得分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过度竞争态度得分高的个体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他们的成就需要、刺激寻求和角色冲突得分较高,而社会自尊水平较低[2]。良性竞争态度个体的自尊、归属需要得分较高,而在神经质、攻击性、支配性上得分较低[3]。
在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中,Ross R和Rausch M等发现,宜人性与过度竞争性存在负相关,与良性竞争不存在相关,外倾性与良性竞争存在正相关,与过度竞争不存在相关[6]。国内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良性竞争态度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9]。
(二)影响竞争态度的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文化水平、职业、性别等都会影响个体的竞争性水平。良性竞争态度高低分组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维度和父亲过分干涉维度差异显著;过度竞争态度高低分组在父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维度,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差异显著[10]。文化层次在高低两端的个体的过度竞争性低于大学水平的个体[4];个体在工作情境下的竞争性显著高于生活情景下的竞争性[11],那些变动比较频繁,而且直接指向目标和结果的工作会导致人们良性竞争态度的降低[4]。研究发现,竞争态度存在性别差异,但男性的良性竞争性是否显著高于女性,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4][19][12][13]。
(三)不同竞争态度者的认知特征
研究者注意到不同竞争态度的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认知过程。李亮使用间接测量方法,揭示竞争与合作倾向的内隐社会认知特征。实验发现,不同竞争态度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内隐的竞争性,证实了存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的“竞争优势心理”[7]。研究还发现过度竞争态度者存在负性认知偏向,过度竞争态度的中学生对学业生活事件具有更多的负性启动[13]。
(四)竞争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过度竞争态度得分高的个体的人际关系往往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Laner 等发现,过度竞争者在婚姻或恋爱生活中冲突水平高、满意度较低,倾向于不信任并控制同伴[12]。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还揭示了个体竞争水平与考试焦虑密切相关。学生的过度竞争态度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学生的良性竞争态度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3]。
四、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心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仍存在某些不足。
(一)以往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过度―良性竞争态度这一方面,缺乏对竞争性的结构的整体全面的把握。
(二)竞争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具有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改变。因此,在了解不同竞争水平个体的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对竞争导致的人际适应、情绪调节等课题进行继续深入探讨,可能更具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125-128.
[2]Ryckman M,Thornton Correlates of the Hyper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Validity Test s of Horney’s T heory of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4,62(1):84-94.
[3]M Rychman,M of a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ttitude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6,66(2):374-385.
[4]李林,陈国鹏,王卫。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竞争性。心理科学,2001,24(2):221-222.
[5]陈国鹏,李鹃,陆芳。《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的修订。心理科学,2003,26(2):332-333.
[6]Ross R,Rausch pet it 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Five-Factor Model: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h ieve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3,137(4):323-337.
[7]李亮。竞争态度的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李晓东。关于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1,(5):33-37.
[9]刘靖炜,刘爱书。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Vol 16,(4).
[10]王文秀,齐红山,孟燕,罗晴。不同竞争态度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Vol 16,(9).
[11]谢晓非,余媛媛,陈曦,陈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12]李莉。不同竞争态度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