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大班教师随笔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推荐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至关重要,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难道不值得重视吗?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大班教师随笔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大班教师随笔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

傍晚,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被接走了,只留下了乐乐和天天、晨晨在区域里玩七巧板。只见他们把几块图形随意地摆来摆去,好象没有任何意图在拼搭。我有点着急了,真希望他们能拼出些什么,更希望他们有点讨论。可是过了很久,他们还是各自玩各自的。我终于按耐不住了,转身问身边的乐乐:“你在拼什么呢?”他好象被我吓了一跳,抬头一愣说:“不知道。”但一会儿,他来拉我说:“老师,这是我搭的太阳,好看吗?”天天看了一眼说:“老师这不象,想小兔子家的房顶。”晨晨凑过来说:“象一朵太阳花。”于是他们争了起来,还说了各自的理由。我幸亏没有打断他们的谈话,没有打断他们的思考,否则怎能听到他们的精彩谈话呢?

其实,给孩子安静思考的时间,就是为他们提供自我的发展空间,这样想来,有时我们的一些过于“积极”和过于“主动”的教育行为,是否恰恰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探索的机会呢?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2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为孩子的成长烦恼。我们总想着给孩子安排各种活动,让他们尽早接触各种学科以及拥有各种技能。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关注过孩子的思考与感受呢?是否放过他们一段安静的时间,让他们舒缓疲惫,思考未来的方向?孩子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各种技能的堆砌,更需要的是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世界、了解自己。

1. 孩子们需要思考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自信,并且在未来的社会中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能应对自如呢?

孩子需要的是思考的时间,这不仅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学会抗压。

2. 满足孩子思考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兴趣。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满足他们的思考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给他们一些静心的时间、放松的时间、玩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慢慢地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从容与自信。

3. 创新教育方式 — 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如何更好地创新教育方式,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实践已经证明,在课堂上帮助孩子发散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创新教育的好方法。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够让孩子在闲暇的时间自由地发挥和创新自己的创意。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特点及意愿进行更多相关的课外活动,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新思考,从而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这个话题,是每一个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需要我们家长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合理的生活和学习规划,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从而拥有更强的自信和能力,成为未来的强者。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3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旨在强调儿童发展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思考的环境。以下是对该主题的详细探讨:

1. 引言:介绍儿童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代教育中常忽视的问题。

2. 儿童思考的意义:解释儿童思考对于他们的认知、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思考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 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阐述为什么给予儿童足够的思考时间是必要的,而不是仅仅着重于填鸭式的教学。引用专家研究结果,说明孩子在思考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析和应用知识。

4. 创造思考的环境:提供一些建议,如将课堂设计成互动探索的场所,让孩子们有机会观察、提问和实践。讨论一些家庭和学校可以采取的方法,如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寻找答案的多样化方法等。

5. 培养批判思维:介绍批判思维在儿童思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列举相关技巧和例子,如提出问题、审查证据、比较观点等。

6.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强调与儿童沟通的重要性,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与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介绍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7. 融入游戏和互动:探讨游戏和互动对于儿童思考能力的促进作用。解说如何通过各种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借助科技工具:品评一些科技工具在帮助儿童思考能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科技应用的均衡使用方式,并加以示范。

9. 帮助孩子应对挫折:解释如何通过帮助孩子面对挫折,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学习,并发展坚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结论: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的重要性,以及为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讨论,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给予孩子思考时间的意义,并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儿童的思考能力发展。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4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钟爱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起首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气力。

只要咱们从孩子的实际起航,把孩子的今日和昨日比拟,你就会发明孩子是在不断成上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方才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此刻已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前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领悟热忱和思考探索的用心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勤领悟行为的养成没有疑难有着用心好处。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必须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当真、能用心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领悟用心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指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教师就要批注劳动的好处,鼎力大举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放纵,而是诸云云说:”_泛泛十分钟爱劳动,今日的劳动热忱还没全阐扬出来,但愿_成为小兄弟姐妹中最能干一位。”恁地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造就了幼儿自小钟爱劳动的好习气。

对孩子的鼓励,不必须务必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托的目光,亲切欣忭的笑貌,都会给孩子带来气力。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本身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开心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开心,不消你刺刺不休的数落孩子,他们本身会给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咱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忙孩子,咱们也但愿他们成功、进步,但是咱们也就应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好忘记留给他们时刻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咱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对待孩子的态度。我们期待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希望本文的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内容对你有帮助。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5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怎么教育?孩子不爱理家长怎么办?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家长怎么看待学校、怎么看待孩子的喜好和兴趣?

千万别小看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孩子成长中的关键节点可能就要错过,甚至给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埋下隐患。

下面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一些问题,看看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吧!

一、孩子青春期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对待。

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充满刺激和喜乐,也充满忧虑、惶惑和烦恼,学生最需要扶植,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叛逆期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家长的困扰。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这个时候你要回避和他直接的冲撞,有什么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和他的同伴,不要试图改变他。你就记住,多做饭,把饭做好一点,少说话,就这两句秘诀,你们母子或母女关系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孩子喜欢吃什么你肯定知道,你应该做他喜欢吃的,做好了叫他来吃饭。孩子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等待,过了这个阶段就什么困扰都没了,和他说话的日子还长着呢!

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收拾一下自己的屋子,不要在乎那一点点时间。如果周边有一些特别优秀而且比他稍微大几岁的孩子,适当地让他们交流,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家的话他就听,你的话就不听,借别人的嘴说出你想跟他说出的话,这是一个间接教育的方法。

二、学校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地方,家长信任学校,但也要及时观察自己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环境,基本上这么几个,通俗来讲:家庭、社会、学校。所以家校之间的合作,非常非常重要。我自己曾经也是家长,作为家长我觉得第一点要对学校充分信任。学校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教育机构,老师是专职的教育者,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作为家长来讲首先从心理上应该非常的相信学校,相信老师。

当然不能因为相信学校了就不管孩子了,我们也得及时得观察自己的孩子,毕竟学校是一个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组织,无法保证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一直说因材施教,但是也不能每个人都能单独去辅导。那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跟学校沟通,跟老师建立联系,了解分析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一切很正常,家长觉得他很阳光,很快乐,学习也很自觉,这个时候就不用管,但如果他不是太自觉,有时候回来以后你感到情绪不太对,这个时候要及时跟老师沟通。

三、如何放手,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也是最难的一点,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来把握放手的程度,甚至是如何放手?做好一下三点最重要。

(1)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2)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3)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不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放任自由,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们科学的教育方式。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6

今天和大师的对话谈到了“关于获取知识”的几点建议,这些建议就可以很好解决我们目前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我们有时总是为孩子们很快忘记所学的知识而感到头疼。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平日在教学中,并没有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尤其目前在课堂上学知识基本上还是给孩子进行“灌输”,学到知识的目的还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试结束 ,这些知识旧基本上就没有用了。回想我们这些当年从考场上一路摸爬滚打的过来人,自己的脑海中还有多少课本知识存在,当年学到的知识也只是为了考试,想起来真是悲哀。

真正知识的获取是需要经过产生疑问、思考分析、解疑答惑等过程的,只有经过了这些对于“知识”的反复咀嚼,才会在脑海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活知识”,才会真正让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发展。

联想到我们目前的学科教学,语文、英语这些语言类的学习已经被“异化”了,让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至于物理等自然学科还显得相对好一些,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得出,在课堂教学中总要经历一些探究的过程。首先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些物理情境,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教师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猴子捞月亮,刘姥姥照镜子等。在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存在遗忘,教师可以不断进行启发引导,以便将学生断掉的思维链条衔接上。

另外在进行实验设计的环节,也是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这样一来获取的知识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今天和大师的对话,再一次说明了,只有给孩子们足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才是引导孩子们利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才是学习的最佳方式,这也是高超教学技巧的精髓。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7

家长要相信在给孩子的自由时间里,孩子们会选择自己奋斗的方向。自由时间越多,孩子越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不停地学习,从早到晚跟在孩子们后面,每一件事都要指指点点。无法忍受孩子有空闲的时候。孩子失去了仰望蓝天,享受阳光的快乐,甚至学习的时候,笔一停都要招来批评。这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他们自己思考的时间是多么重要。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用说树立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才能了,恐怕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吧。处在这种没有喘息之机的生活中,孩子们早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

不只如此,总是处在家长的监视之下,孩子会变得做事畏手畏脚,对世界有着极端的看法。

孩子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塑造自己。只有给了孩子适当自由的时间,孩子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父母不能剥夺孩子的自由,更不能去强加管制。无论谁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

真正的父爱母爱不是一把保护伞,而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己飞翔,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在困难中生存,学会坚强和独立。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8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孩子经常会说“妈妈,该怎么说”,“妈妈,我穿什么衣服?”“妈妈,你替我做……”这些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法就是请父母帮忙,帮助他们做思考,帮助他们做选择、判断。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从小能否进行有效的思考能力的锻炼。纵观世界上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思考。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亲子课中,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有时宝宝不回答,爱子心切的家长就会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宝宝,你是最棒的,快说……”,包括告诉孩子们正确答案等,殊不知,虽然孩子回答问题的速度快了,但在孩子回答问题后,当你再次进行询问时,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正确,效果不是很好。有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教师提出同一个问题,马上让宝宝来作答,宝宝回答问题的质量较差,简单没有层次性;提出问题后延长一段时间,请宝宝仔细思考再做回答时,这时会发现宝宝回答问题的质量较高,而且回答得头头是道,逻辑性也加强了。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此理论进行了尝试,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面对老师的提问,不要急于让宝宝回答,也不要将正确答案告知宝宝,而是留给宝宝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宝宝逐渐学会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宝宝的思维逻辑性,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9

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教育孩子意味着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有问题需要被修正,孩子犯错误需要被惩罚,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被禁止。很多家长在来访时,会不断地倾诉自己的“遭遇”,孩子如何不听话、叛逆、气人,仿佛他们是亲子冲突中的“受害者”。然而,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与他人,如:与配偶、同事、老板的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整自己来保持健康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通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接受他人。同样,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也需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来加强亲子关系、避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你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吗?

父母需要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研究显示,在人们对他人的接受程度与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接受自己本身的人更有可能容易接受其他人。而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人通常会难以容忍其他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能”,那么你需要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出一些方法来接纳自己。现在有的父母属于“间接自我接受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他的孩子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孩子背离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有可能无法接受他们。这些父母“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需要孩子以特定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好家长”。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父母是在利用他们的孩子为他们带来自我价值感。

他们是谁的孩子?

很多父母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某种预先设定的模式时为自己寻找理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吗?我们难道没有权利影响自己的孩子吗?”感到孩子归属于自己,并因此感到自己有权利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背离了父母预先的设定时。很多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这常常导致父母非常努力的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父母所定义的好孩子,或者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但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应允许对方与自己“分离”,这种分离的态度越强烈,这个人就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人,不会无法容忍他的独特性,也不会无法接受他行为的特殊性。

纪伯伦的一首诗,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点: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孩子。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父母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延伸,而是独立、独特的个体。

你真的喜欢孩子,还是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

有一些父母嘴上说喜欢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言行却反映出他们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喜欢音乐的父母会对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注重学习成绩的父母会对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表现出不满。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有着无穷尽的差异,未来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就不会对孩子那么多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我常常告诉家长们:“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为某种特定的人,只要希望他有所成长就行了。”

改变自己的态度、思维和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但你若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上三个问题,并把你的反思、感悟运用到你和你孩子的关系中去。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是需要花费一番努力的,不过试想一下,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何况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0

孩子们陆陆续续被接走了,只留下马金行、金柳彤和李豪在摆弄七巧板。只见他们把几块图形随意地摆来摆去,仿佛没有任何意图。我有点急了,真希望他们能边摆边说点什么,更希望他们能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他们始终什么也不说,只是各玩各的。我终于按捺不住了,轻轻地问身边的马金行:“你在摆什么呀?”他好像被我吓了一跳,抬头愣愣地看着我说:“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我正欲追问,他忽然有了反应,拉拉我的手说:“老师,你看我摆的太阳好看吗?”还没等我回答,一旁的金柳彤插嘴说:“这是什么太阳呀?太阳是圆的,这是小兔家的屋顶。”这时,李豪也凑过来看了看说:“不对不对,这像月亮,我晚上看到的就是这样的。”马金行听了很不服气:“我看到的太阳就是这样的,下面还藏在小山里呢。”他们争了起来,各有各的理由。幸亏刚才没有打断他们的思考,否则怎能听到这么精彩的交谈呢?

其实给孩子安静思考的时间,就是为他们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想来,有时我们的一些过于“积极”和“主动”的教育行为,是否恰恰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探索的机会呢?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1

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

孩子年龄小,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得到答案。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助长孩子的这种习惯,不要当时就给孩子一个直接的或确定的答案。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动脑思考,也就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了,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

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从中学会独立思考。比如,当家里的电视突然没有影像和声音时,爸爸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看看是电源的问题,还是电视机自身的问题。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积累了经验,当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暂时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示范,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方法二:主动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孩子小时候,脑子里会有很多问题,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父母积极地帮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父母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的大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就要从为孩子提出问题入手,父母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会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思考。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和他爸爸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于引导孩子思考。他将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费曼,会问很多地球上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啊?”“为什么会有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啊?”在这样的提问情境中,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思考。

后来,爸爸带费曼去博物馆,为了引导孩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爸爸还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他先让孩子自己阅读某些相关书籍,然后再向他提问,对于孩子没有理解的问题,他用易懂的话为孩子解释。

费曼对于爸爸的教育非但没有感到厌烦,相反,爸爸的提问和讨论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对百科全书上的科学和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24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47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孩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题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还可以用如何解决突发事件,如:“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丢了怎么办”等类似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

父母利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从全面和新颖的角度思考,让孩子勇于突破常规的想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方法三: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父母要给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容易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思想会受到父母的左右,只会盲从附和父母的意见,这样会影响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

父母应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在孩子发表意见时,即使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积极肯定和表扬,增加孩子主动表达的自信心。

青青的爸爸是个很民主的人,在家里,他允许青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说得没有道理,爸爸也不会批评她。

周末,爸爸带青青去参观一个书画展,事先爸爸没有告诉青青里面的画全部是一个人的作品。青青在仔细地看完每幅画后,对爸爸说:“爸爸,这个画家的画真好。”

爸爸觉得很纳闷,孩子怎么会知道是一个人的作品,他问孩子:“是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啊?”孩子回答道:“这些画的颜色搭配很好看,笔法也很大胆。”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满意地笑了。

很多孩子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怕说得不恰当,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而青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和青青的爸爸平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意见是分不开的。

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这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因为孩子会对自己的问题和表达方法进行缜密的思考。

方法四:对孩子讲一些益智故事

益智类的故事和资料很多,真人真事和寓言故事都有涉及。父母通过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猫咬住了一条小鱼,小鱼妈妈恳求小猫将自己的孩子放了,小猫说:“你猜我会吃了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答对了,我就会放了它。”小鱼的妈妈想了一会儿,说:“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小猫兴高采烈地说:“我如果将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现在要将小鱼吃掉。”小鱼的妈妈立即说:“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刚才我猜对了。你就该信守承诺将孩子还给我。”小猫被小鱼妈妈的话弄得糊里糊涂,只好松了口,小鱼的妈妈便带着小鱼离开了。

父母引导孩子从故事中看出小鱼妈妈的聪明,她利用小猫和小鱼思考前提的不同,抓住小猫逻辑思考上的漏洞,救出了自己的孩子。这类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方法五:和孩子玩一些益智类游戏

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课堂。生活中,孩子一般都喜欢游戏,如果父母在游戏中注入益智因素,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力的发展。父母经常和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既能沟通亲子感情,又可促进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如父母利用节假日的时候,举行一些智力竞赛之类的游戏,可以邀请孩子的一些朋友一起参加。

每个周末,聪聪的妈妈都会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做游戏。她会为孩子们准备很多谜语,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培养孩子的推理及想象能力。她还鼓励孩子们彼此提出谜语,推想答案。偶尔,妈妈也让孩子用扑克牌做数字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她还特意买了象棋,让孩子在下棋中锻炼思维力。在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聪聪的智力发展得很顺利。

在游戏中,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思考,运用推理、比较、概括的方法,去促进思维的发展。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动口,全面促进和训练孩子的思维。

方法六:允许孩子标新立异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允许孩子标新立异,因为标新立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有一个推理故事是这样的:江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要5分钟。桥的中间是个亭子,里面有个看守者,他每隔3分钟就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会让他回去,不准他通过。有一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就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的时候,他就能掉过头来过桥了。

如果不破除常规,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桥的。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归纳,设想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2

周五下班,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大男孩一边和朋友说话一边用脚奋力的踹着路边环卫工人架起的保护路边绿化带的木栅栏。我毫无疑问的又去上前去教育了一下,男孩儿可能觉得没面子,愤愤的,悻悻的……

我相信他是下意识做的,但人下意识往往是他思想最直接的体现,说明他从没觉得这有何不妥。很想知道,如果男孩儿的家长在身边的态度,可能也是无知无觉的吧!

前几天上班,遇见一对父女。爸爸领着蹒跚的女儿去幼儿园,边走边说:姑娘啊,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我心里暗想:这爸爸是想要礼物吧!谁知下句话就是“你想吃啥,爸爸给你买!”我蒙了!爸爸过生日,怎么成了给女儿买好吃的了呢?常老师说的没错,给父母过节过生日是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最好的方式,如果都这么教育那爸爸妈妈过生日不都成了她的节日了么!更何况,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一天是不是应该去看望父母给自己的妈妈买上一件她喜欢的东西呢?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可是,无论贫穷富有,感恩之心不能丢,教养不能弃。

穷养、富养,都不如让孩子有教养。

教养深植于一个人的骨子里,付诸于行动中,流露在言语里。有教养的人,更懂得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

学校里常常会遇到孩子吵架的事件,难免的,懵懵懂懂的年纪,血气方刚又缺乏思考,容易冲动也是可以理解的。有经验的班主任们常常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矛盾让孩子重归于好。可是也偶尔有家长揪住不放,反反复复的.闹,其实中心意思就是:我家孩子不能吃亏!我都舍不得打,凭什么让别人给打了?不行!非要对方赔礼道歉还得拿钱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每每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就在心里暗暗替他的孩子捏一把汗,白瞎这么好个苗子了!你以为讨回了所谓的说法孩子就得了多少好处了?恰恰相反,这样的袒护一定会造就一个蛮不讲理、毫无责任感的孩子!老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谁看见孩子能跟墙壁打起来的?

起我初中时的数学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吃亏是福”,如今想来,多么富含哲理。他的儿子们谦逊有礼,他的孙子上了哈工大,可能都离不开这位睿智老人的教育。三代人才能造就一个绅士,我想我的老师的成功不止于眼前,他的哲思会辉煌他整个家族!

常常有人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也许答案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父母再多的说教,也不如身体力行――用行动教会孩子在公共场合多为他人着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简单吗?这就是教育!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3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实行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实行教学民主,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人的位置来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的尊严与情感,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把学生当人看。其次,始终记住学生是思想意义上的未成年人、不完美的人和需要教化之人,学校是他们走向成年、走向完美、接受教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来自教师的鼓励、宽容或讽刺、批评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教师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待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要多宽容,少责备;多激励,少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要意识到哪怕是一句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也有可能扼杀他一辈子的上进心。要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师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再次,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学生也是各有特点的,要把每个学生都视作一座尚待挖掘的矿藏,无论是金矿、铜矿或铁矿,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价值。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关注的全体学生,还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了适合于发挥每个学生潜能的学习模式,给他们创造了多少发挥潜能的机会;是否千方百计地发掘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育笔记《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篇14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教育问题、儿童心理学以及给孩子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同时提供实际操作方法,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孩子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近年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思考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可以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思考,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一位小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会飞?”这个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那么,如何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呢?以下是一些实际操作方法:

采用问答方式: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逐步深入思考。

鼓励孩子提问: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应当鼓励他们继续深入提问,并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思考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提供思考的空间:家长和教师应当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家长和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孩子思考,同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思考中找到自我,认识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一起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23 3959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