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云海 分享 时间:

省教育厅提出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确保儿童健康成长。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省教育厅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

的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和人社部关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研工作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有效专业支撑。当前,我省学前教育已进入硬件建设与内涵提升并重的发展阶段,幼儿园办园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学前教育教研力量严重不足,教研员配备不到中小学的十分之一,教研队伍专业能力相对薄弱,教研工作的覆盖面、科学性、有效性还比较缺乏,不足以为幼儿园内涵发展提供全面的专业指导,制约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步伐。

随着《纲要》和《指南》的颁布,幼儿园课程管理从高控逐渐走向自主,在赋权广大园长和教师建设儿童适宜性课程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对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普遍不足,急需专业的教研队伍、过程性的教研工作予以有效指导。

近年来,我省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推动下,项目幼儿园带动各地各幼儿园深入开展实验研究,探索出很多有益经验,为我省全面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后,我省将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

二、开展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平等发展的原则,让每个儿童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得牺牲或部分牺牲儿童发展权益开展教研活动,不得组织儿童进行表演性教研活动,不得为教研活动而对幼儿进行集中训练。

生活化游戏化原则。教研工作应贯彻《纲要》和《指南》精神,珍视儿童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以不影响儿童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原则,最大程度地融合在儿童一日生活之中。不得将儿童从生活与游戏环境中抽离出来,组织非日常环境下的集中教研观摩。积极提倡室外观摩和视频观摩,室内教研活动时,每个活动室中的非本班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人。

教师专业发展原则。教师是课程实施质量的决定力量,教研工作的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教研工作应当从诊断教师专业能力开始,指导教师专业实践,推动教师内化成为自主专业行为,融入教师日常保育教育工作之中,避免单纯以赛代研、以评代研。

系统规划设计原则。教研工作应基于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教师专业能力形成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做到系统设计与弹性实施相结合,片区教研与园本教研相结合,力求每一次教研就是一次进阶,防止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碎片化。

三、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要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要从集体教学现场转向幼儿日常游戏现场,要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幼儿游戏中发生的学习,要从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

观察和解读儿童行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应有的专业行为。观察和解读儿童行为的教研应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二是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三是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形成课程调整的专业能力。教研工作要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追求观察记录。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观察记录的分享,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的教研应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审议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给予儿童更多自发活动的机会,注重动静交替,形成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等各类活动科学组合的一日活动流程。二是审议室内外环境,从儿童活动的需要而不是从利于教师管理的角度规划空间,室内外环境要更具有生命气息,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有利于多种活动充分开展。三是审议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儿童需要和兴趣出发,在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四是审议课程资源,将基本玩具、多样化材料以及具有生命气息的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关注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生活活动、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让幼儿与环境资源充分互动。五是审议师幼互动策略,针对不同幼儿、不同问题和不同情境,灵活采用多样、适宜的策略,避免说教与包办,让幼儿完整享受探究、交往和表达的过程。

实现生活环节的价值。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纲要》和《指南》对生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教研活动应高度关注儿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教育价值,从书面符号化知识转向生动的感性经验,从成人期待转向儿童天性成长,从简单接受转向在行动中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为终身发展奠定品性、思维、习惯基础,实现课程建设的转折性改变。一是依据《纲要》和《指南》研究幼儿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二是研究入园离园、饮水餐点、散步午休、穿衣如厕等各个生活环节中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实现生活的教育价值;三是确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研究并付诸系统化实施。

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着力研究打破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形式,创建多样化活动区域,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彰显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研究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式要关注:一是全面研究、正确认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二是比较研究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等每一种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确立生活和游戏为主的学习;三是研究如何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适宜的活动方式。

主动建立家园互惠关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成长,高质量的家园关系应当是双向互惠的。幼儿园要秉承民主、平等的意识,主动与家庭对话、合作,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向家庭和大众传播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研究家园互惠关系的教研活动应当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一是研究当代家庭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问题,主动发起对话,谋求家园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一致;二是研讨如何实施基于平等、合作原则的家园共育,尊重不同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提供针对性的适宜服务;三是研究如何创设多种机会,让家庭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之中。

四、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策略

建立分级分区教研指导制度。省级教研团队要研制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要求、幼儿园课程质量诊断指南、教师专业研修课程体系等文本,深度参与市、县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规划与实施,直接组织各类教研活动以作示范。市、县、幼儿园的教研团队要在省级框架指导下,研究开展系统性教研活动,并通过案例集等方式注解或弹性修正省级课程指导框架。各级教研团队之间要在学术与实践上,建立彼此促进的良性协作关系,了解一线教师的真实需求与现实困难,尊重一线教师的思考与实践,主动给予专业支持,谋求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一致。全面实行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专兼职教研员的责任分工可以按照区域位置划分,也可以按照前述教研内容划分。各教研员的责任分工应统整在课程实施之下,分工而不分割,开展经常性交流,促进彼此融合互补。

建立教研工作集体审议制度。为保证幼儿园准确贯彻国家《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建设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求的适宜性课程,需要建立教研工作集体审议制度。各级学前教育教研团队要在国家、省相关文件指导下,集体审议制订区域教研工作方案,包括教研工作内容、研究方式、时序进度、范围频次、团队分工、诊断评价等。教研团队要营造学术自由、充分研讨、实事求是的工作氛围,避免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是关乎儿童发展的教育决策者,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教师之间的自发性自主式教研、随时发生在活动现场的微教研,培养具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能力的教师群体。

建立持续性沉浸式教研制度。以儿童为主体的课程必须持续跟踪儿童学习活动、掌握其学习特征,才能制订或调整教育方案。教研活动原则上至少以半日为一个时间单元。对于集体活动的研究应当包含在时间单元之中,成为儿童综合学习的组成部分,而不应被割裂开来单独研究。儿童游戏研究应保证游戏现场观察持续1个小时以上。提倡以一周、一月的儿童行为为研究单元,持续进行沉浸式研讨,并将成熟的教育经验及时推广到其他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学习行为的追踪记录、异地协同研讨和有限信息共享。

建立专业书籍进阶阅读机制。由于长期分科教研的传统,教研团队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指导基于儿童的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省研学中心将制订学前教育专业书籍进阶阅读书目,并组织专家进行深度领读,布置进阶阅读与实践任务。建设江苏省学前教育研学平台,为全省幼儿教师搭建融阅读反思、观察实践、分享交流、专业指导为一体的学习空间。教研团队和广大教师要在阅读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理解专业,努力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建立混合式研修制度。教研工作对于提升在职教师专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把教研作为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基于教师能力诊断的教研、实践问题导向的教研等,提升教师培训实效。要通过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尝试教研与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促进教师岗位成长。各地各幼儿园要根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制定师资队伍专业发展规划,开展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各类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应采用符合幼儿园教育特点活动的形式,避免小学化。

五、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保障措施

建立专兼职教研员准入制度。各设区市按照每1-2个县区配备1名专兼职教研员的要求,组建市级教研团队;各县(市、区)按照每1-2个乡镇(街道)配备1-2名专兼职教研员的规模,组建县区级教研团队。来自教育一线的省、市级专兼职教研员,应具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是市级学科带头人或以上专业人员;来自教育一线的县区级专兼职教研员,应具备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资质,专科以上学历,是当地学科带头人或优秀骨干教师。来自高校或科研部门的专兼职教研员,均应具备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各级专兼职教研员都应深入基层从事幼儿园课程实践和研究工作10年以上,其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应在当地幼儿园以及上级教研部门中得到一致认可。新聘任的专兼职教研员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每3年一轮,可以连续聘任。要通过海外培训、参与式专题培训、基本功展示、领衔项目研究等方式,加强教研员队伍自身建设。目前在岗的非专业或教研能力明显不足的专职教研员,应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其专业成长,或通过交流、转岗等方式重新调配。

建立师范院校协作教研制度。以师范类专业认证、卓越幼儿园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系统开设儿童观察与行为分析能力、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等课程,并将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非学前教育专业新入职教师,在上岗之前应到优质幼儿园顶岗工作1年。院校应主动组织专业课教师经常性参与区域和幼儿园的教研,深入了解儿童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加强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的专业衔接。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应主动联系师范院校,寻求长期的专业指导与协作。对于有丰富实践经验、获得幼儿园广泛认可的院校教师,可聘为兼职教研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18周。

建立教研经费与装备保障机制。将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经费纳入当地教育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市、县教科研部门应配备学前教育专职教科研人员。要统筹解决聘用兼职教研员所需经费。专兼职教研员因工作需要产生交通费用等,按照普通中小学教研员的标准和渠道解决。每日下午幼儿离园之后的时间,原则上用来进行班本、园本教研活动,研讨生成第二天的课程实施方案。8小时保教时间之后如有幼儿需要留园照看,可以收取托管费。要配备冗余人员,解决因教师外出培训、教研活动带来的儿童活动现场教师缺失,保证每班始终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为避免现场教研活动对儿童学习的影响,每个区县应至少配备一套可移动的视频录播直播设备,用于支持较大范围的网络教研。

建立教研工作常规管理机制。各地要将服务教研作为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课程实施现场,了解课程改革进展情况,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要科学制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方式,减少各类行政检查和评估,实行常态化、无痕化管理。要支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让教师的主要工作时间与儿童在一起。要改变教师主宰环境创设、大量制作装饰材料、追求唯美主义的做法,把教师精力集中到儿童观察、师幼互动、家园协作上来。要严格管理幼儿园承接的各类教研活动,禁止商业机构在幼儿园举办营利性培训活动。超过60人的教研、考察活动宜采用网络组织方式,并报当地教育局或教研管理部门备案审定。除省教育教研等部门组织或委托组织的活动外,其他教研活动不得冠以"江苏省"的名称。禁止外来人员拍摄幼儿照片和视频,如确因教研工作需要,需提前经园长和幼儿家长签字同意。未经法律授权,任何人不得将幼儿照片公开发布,违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3 3800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