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美术论文范例精彩10篇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学前教育美术论文范例精彩10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前教育论文【第一篇】
不同学科对家庭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从教育学角度看,家庭教育资源主要指子女在家庭发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物质与人文资源。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切潜在的或显现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客观的或主观的,可以发掘利用的,对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家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其中,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闲暇时间、职业、兴趣和特长等,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家庭中的各种经济支持、教育信息支持、环境支持和设备支持等。家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按幼儿活动形式可分为生活类、运动类、学习类和游戏类等。从家庭教育资源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家庭资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所以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充分挖掘、利用它的各种教育功能。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功能。
1.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
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所能完成的,也不是幼稚园能承担的。”家庭作为教育资源,体现在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力量。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教育,利用自身的职业特点与便利条件为幼儿园开展活动提供物质方面和人力、智力以及知识经验的支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家庭的关心、支持和监督评价也是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促进因素,要办好幼儿园必须要取得来自服务对象的支持和帮助。家庭成员的参与为早期儿童教育机构提供了额外的人力资源,延伸了教育机构的范围,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额外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材料,比如,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需要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这时幼儿园就可以请求家长协助搜集材料,从而使废旧材料能够变废为宝,成为幼儿园的教学材料。
2.家庭能够提供对幼儿的个别化指导。
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由于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直接,家长与儿童的关系最亲密,因此家庭对其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个别教育也是幼教机构所不能代替的。家长的参与,增加了幼儿园教育的人力资源,儿童获得了更多的个别关注,而使得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成为可能。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与需要更加了解,对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更深的体会,能学会欣赏孩子并形成更为灵活的育儿态度。
3.家庭参与幼儿教育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有助于发挥其自身拥有的丰富知识,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水平。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会使家长拥有正确的幼儿启蒙教育的目标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教育的活动中,家长会对幼儿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成为幼儿探索世界的好伙伴,也有利于幼儿园对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园本资源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园本资源,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园本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物力资源主要是指幼儿园内的各项硬件设施和课程资源等,园本资源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资源。
(二)园本资源的功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园本资源中,幼儿同伴群体、幼儿教师群体是最重要的人的要素,幼儿园园舍、设备和设施条件是重要的物的要素,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在这些人与物的相互作用中展开。其中幼儿教师群体起着关键和导向作用,幼儿园园舍、设备和设施条件等物的因素的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
1.幼儿同伴及同伴群体彼此间有一定的教育影响力。
幼儿园是集体教养机构,为来自不同家庭的儿童提供了共同生活的场景,其与家庭教育个别化之最大区别在于,在具有教师指导下的集体生活的教育影响下,幼儿同伴之间、幼儿与同伴群体和班级幼儿之间均可作为教育因素和资源互相影响。每个幼儿在这个共同生活的集体中,既是活动和行为的主体,又是被他人认识和交往的客体。幼儿既可以主动与其他伙伴交往,同时又能够体验到伙伴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在促进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有被同伴承认、接纳的需要。
他们会尽全力去学习如何加入同伴的圈子、学习公平友好交往的规则等,而这些行为习惯仅由教师直接教给幼儿则是很难掌握和改善的。同伴间的互相调节也是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和构建的重要途径。同伴群体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幼儿获得物理经验。同伴间有着相似的知识经验背景,易于沟通和交流,还可以互相提示观察事物和现象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更有利于经验的概括化和发现关系。教师应注意创造良好的集体保育秩序,创设并营造集体氛围,发挥幼儿群体或集体的影响力,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伙伴间交往、共同活动和游戏的机会,发挥幼儿伙伴之间互相激励促进的作用。
2.教师集体的对幼儿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这一教育思想同样适用于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在幼儿园中,教师不仅作为个体对幼儿教育施加教育影响,同时也是作为群体对幼儿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师存在对幼儿发生影响的综合效应。作为工作集体的教育团体,要求幼儿园保教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在工作中加强配合、协调,要注重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教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互相学习研讨,互相吸取经验和智慧。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能够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幼儿园应注重园所目标的确立,并使之能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幼儿园组织文化,从而发挥环境对组织成员的影响作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并最终有利于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师生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成长。
社区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天然的、富有挑战性的支持。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关注,很多幼儿园正尝试着走入社区,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社区资源的内涵。
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称。从幼儿园自身角度来看,幼儿园总是处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即社区之中,因而社区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幼儿教育和管理活动面临的社会现实。社区及其公众也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重要客体,社区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前儿童教育的社区资源是指幼儿所在地区和邻近地区中可被幼儿教育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力资源、社会组织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内的管理者、企事业人士、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先进人物、知名人士、各类专业特长的居民等,他们是社区教育资源的“生命载体”,是幼儿园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本力量。社会组织资源,指当地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社会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动物园、活动中心等。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的名山大川、气候、森林、名胜古迹、土特产等。有些社区资源,如博物馆等,能够为幼儿收集、陈列、展示多种多样有关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内容,如各种动物、植物的标本和实物,可供幼儿参观、观察。
(二)社区资源的功能。
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来看,幼儿参与真实世界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的活动如能超越幼儿园的范围,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社区的活动相结合,将有效地开拓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幼儿对感性经验的运用,对方法的实践,也需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社区教育资源的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对幼儿园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社区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是实现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区能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双向互惠的过程。
1.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为幼儿园所充分利用。如幼儿园可以吸收学有专长并热心幼教的社区有识人士到幼儿园,发挥其智力优势,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活动,或者是教以专门的技能,以扩大孩子们的社会接触,增长见识。比如有的社区街道发挥退休教师的余热,担当幼儿园保教指导、培训新教师或者是为地域内儿童及家长搞幼教咨询、家长培训,宣传育儿的知识方法。社区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智力资源。同时,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社区同时也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物力资源。社区各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的闲置或剩余资源,如无用的边角料,可以变废为宝作为孩子们的活动材料。空间场地狭小的幼儿园可以利用社区公共设施等环境条件,如社区街道、广场、儿童乐园等,开展户外活动。
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带孩子在广阔的田野、麦场中活动。一些幼儿园正在探索吸收社区成员参与管理幼儿园,这也是比较好地利用社区人力及智力资源的办法。比如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在园所与社区各部门之间进行联系协调和综合管理,定期向家长通报园所工作情况,听取社区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与社区共同规划幼儿园的发展前景并研究实施对策措施。社区公众参与幼儿园管理,既可以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能发挥公众的监督制约作用,对幼儿园形成一种外部驱动力,促使其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2.社区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富于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民风习俗等各不相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掘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使幼儿教育体现各自的地方特色。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如有的农村幼儿园学前班尽管自身条件有限,但附近的山林、草场,或是山坡、河滩、沙地等,均可作为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当地生长的动植物等也可以用作幼儿的活动材料,这是幼儿园教学的生动教材。各地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乡土民俗、节会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是无形的人文资源。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儿歌、歌谣、游戏、民间玩具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均可以用于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第二篇】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最为突出的是城乡教师队伍、教育投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发展差异,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有必要对这些差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方案。接下来,本文将对公平视域下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平视域;中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关乎着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但是,就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学前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总体上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了改善这种局势,缩小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异,实现两者均衡、健康发展,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建设,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的环境,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一)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教师入职门槛来看,城市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对教师普遍没有太多的学历要求。因此,一般而言,城市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比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要高。同时,从入职以后的情况来看,城市幼儿园比较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教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往往会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反观农村幼儿园,很少会对教师的职称提出明确要求,尽管部分教师会重视自我提升,但由于农村条件有限,教师缺乏专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由于城市幼儿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较高,加上能够通过再学习和深造实现自我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便更强。所以,城市幼儿园有着庞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就很少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加上这部分教师难以有机会进行深造,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城乡学前教育存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差异。
(二)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幼儿园的教育资金也较充足,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幼儿园拥有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方面的教育资源)较丰富,而且也具有持续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能力,使得幼儿园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更新体育、娱乐设施,保证幼儿能够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待遇[1]。但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幼儿园的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匮乏,无法以充足的资金来进行基础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等也无法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上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难以充分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率都远不如城市幼儿园。可以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两者在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距,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
在我国,城乡学前教育机会的差异较显著,集中体现为城乡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在城市,幼儿园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教学设备和体育、娱乐设施都较齐全,环境也较好,因而幼儿园的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多数幼儿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计划,能够有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反观农村幼儿园,不仅幼儿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幼儿不到50%,而且大部分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教学环境也较差,因而幼儿园的质量普遍不高,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得不到保证。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起点比城市要低得多,两者在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较悬殊的差异。
(四)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
首先,城市幼儿比农村幼儿的入学准备更充足。有研究证实,如果幼儿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较高,幼儿在进幼儿园之前的数学准备、语言准备和学习品质等都更高,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和语言能力也相对更高。很明显,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都更低。因此,和城市幼儿相比,农村幼儿所做的入学准备要差一些。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越来越高,但幼儿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接受能力无法达到城市幼儿的水平。所以,农村幼儿比城市幼儿的学习质量要差。其次,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较低,没有合理运用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自身引导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城乡在学前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二、基于公平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一)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第一,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规划。为此,不仅要相应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同时在选拔教师的时候,要对其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进行整体考核,以确保所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第二,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对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整体优化。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向教师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对实践中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进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在结束课程培训后,要及时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以确保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促使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定期邀请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来幼儿园进行讲座,使幼儿教师能够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的熏陶,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应该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拟定有关政策,增加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建设要求,优化农村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和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整体质量,为农村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3]。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有效缓解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压力,确保农村幼儿园可以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来完善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建设,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再者,由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重视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有必要加强城乡地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使农村幼儿园能够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城市同行那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城市幼儿园可以定时定期派遣幼儿教师去农村地区进行讲学,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定时输送幼儿教师去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和农村幼教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使农村幼儿教师更加直接地通过业务培训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一方面,城市幼儿教师可以在对农村幼儿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自己也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能够在城市幼儿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城市幼儿教师的成功经验,和城市幼儿教师共同探讨优化农村幼儿教学的具体措施[4]。这对改进农村学前教育策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有较好的帮助。综上所述,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显著,为了提高城乡学前教育的水平,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方面应当正视这种发展差距,一方面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便有效地缓解农村幼儿园办学压力,并适当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应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使农村学前教育获得整体的发展。
作者:张玉暖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论文【第三篇】
近年来,手风琴因自身音色优美、便于携带等诸多优势,受到学前教育的青睐,并且对以钢琴为主要乐器的幼儿园课堂音乐教学起到补充作用。在当前幼儿音乐教学中,手风琴作为我国传统乐器对于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审美能力,推进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在推进手风琴教学中,我们也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手风琴姿势的规范性、对风箱的控制以及对手风琴背后文化内涵的关注不够等,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进行策略思考。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增加手风琴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成分,符合新课程发展理念。随着手风琴在学前教育中逐渐推广,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于手风琴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发展,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工作也在加强,以期推进手风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实践发展,并且完善学前教育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幼儿手风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性思考。
在学前教育中开展手风琴教学,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具有着诸多积极意义。首先,尽管手风琴是一种西方键盘乐器,但起源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笙”,因此在构成与演奏上与中国传统乐器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这种契合能够很好的培养我国学生的乐感,提升学前教育品质;其次,在我国当前学前音乐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钢琴,然而钢琴操作复杂,多是由教师操作完成,而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歌唱与简单的动作等,在乐器实践方面较为空白。且钢琴的配备受到学校物质基础的限制。而手风琴较钢琴操作简单,幼儿园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并且具有音色优美的特点;最后,手风琴的质量从8贝斯到120贝斯不等,中间划分为十个种类,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择手风琴进行学前教育,符合学生的成长,对于幼儿学习相对安全。
尽管当前许多学校采取手风琴进行学前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显现出一定的问题,引起教学研究者的关注,如果未能进行及时改正,不仅影响到学前教学质量,更会对日后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笔者对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于手风琴基础把握不准确。
在当前幼儿园手风琴教学中,幼儿教师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组织上,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反而有所忽视。一方面,在手风琴演奏姿势方面把握不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教师因为学生较多难以逐一纠正,也有因为教师从观念上认为幼儿的音乐学习侧重于普及而非学习。事实上,尽管幼儿手风琴学习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乐感、欣赏能力,普及相关知识,但要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手风琴的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在日后的学习中很难得到纠正,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是对风箱的操作不规范,风箱作为手风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风琴演奏中承担着控制音色、音量等作用。准确操作风箱,是手风琴演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学前教育中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很难进行准确的手风琴风箱操作,在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阻碍幼儿手风琴学习的障碍,并且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手风琴的欣赏。
(二)手风琴学习中文化素质的障碍。
当前幼儿园手风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不足。幼儿园学生受到年龄限制,在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会受到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的讲解上,学生很难形成理解。除此之外,幼儿园学生对于手风琴的文化与历史内涵理解不足,手风琴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内涵,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能够增强学生对手风琴艺术的理解,受到文化的熏陶,实现美育的目标。因此,手风琴学习中的文化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在教学中规范手风琴学习动作。
前文已述在当前学前手风琴教育中,学生存在基本动作、风箱操作的不规范行为,为学生日后的学习造成不利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基本动作,并且进行细心地纠正,以达到学习的专业化。除此之外,对于教师的培训也要到位,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着专业技能,但在手风琴等专项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因此在日常培训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尽管学前教育中无需对乐理知识等有严苛的要求,但对手风琴基本姿势、基本操作等需要有严格的训练与规范。
(二)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在学前教育中开展手风琴教学,主要意义在于推进学的音乐学习实践参与、打破以往教师讲解灌输为主导的音乐课堂,打破以往学生对乐器操作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与艺术修养。然而考虑到幼儿的成长过程与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趣味性,将手风琴学习中涉及的一些专业内容有效转化为便于幼儿理解与接受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将手风琴教学内容充分融入到游戏等形式中。
(三)手风琴教学方式的探索。
手风琴教学与钢琴教学有着很大区别,由于手风琴的特点决定其实践操作性更强,这是手风琴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事实上,教师可以将手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奥尔夫体系引入到手风琴中,将音乐、舞蹈、诗歌等形式进行充分的柔和,增强音乐学习的综合性。也可以促使手风琴与钢琴的融合。
(四)在教学中补充音乐知识。
手风琴对于幼儿而言是陌生的乐器,在刚开始接触时有好奇也有陌生。教师在手风琴教学中不仅是要学生学会如何操作,更要让学生认识手风琴。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简单的手风琴历史知识,也可以讲述一些名人与手风琴的逸闻趣事,既增强课堂教学魅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达到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的目的。
手风琴作为学前教育的常见乐器,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手风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非常明显,看似与整体无伤,但不加以改正,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时要加强对细节的关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校而言,在开展手风琴教学中要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完善,增强对教师与教学的方向性指导。
学前教育论文【第四篇】
生源较差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努力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歌唱技巧等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投身于音乐学习中,从而为学生往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因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地划分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将教学重心着重讲解,而对于其他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教师的教学时间,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实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亲自进行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及时更新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它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强相关的维修和更新工作。要及时解决教师在设备上反映的问题,对破旧的乐器应该及时更换,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不同的乐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所塑造的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而且,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幼儿的发音方式,以确保能够保护幼儿的嗓音。而在声乐教材的选取上,应该选择各式各样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欲望,彻底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结语。
总而言之,正因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因此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进行优化,应该树立一个正确并且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及时维修和更新所需的教学设备,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幼儿教育人才,帮助学生今后更为顺利地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工作。
学前教育美术毕业论文【第五篇】
摘要: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因而生活、学习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随之暴露。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提出幼儿应当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统计,幼儿意外事故是这几年来幼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大班幼儿年龄都在5—7岁之间,这年龄段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大班幼儿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外伤害也随之发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笔者从如何在教学、日常、家园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把安全问题和领域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各种教育的整合。
教师应该抓住每次机会让幼儿接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是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次活动含有深刻的安全教育契机,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能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铺上跳来跳去,如果在床铺上跳来跳去,摔下去的话,就会受伤流血。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乱跑乱跳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后,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也会加以运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开展安全教育。
1、大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喜欢自己动手或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幼儿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碰碰,极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位幼儿喜欢帮老师盛水,但在盛水的过程中,幼儿总会盛的很满,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这就存在两种的解决方法:
1)让幼儿不去做危险的事情,限制幼儿的行为。
2)鼓励幼儿的行为,教会幼儿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
两者比较,后者不但没有限制幼儿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大部分会选择后者,教给幼儿安全常识:在盛水时,请幼儿把水杯放在水龙头的底下,不要盛太满,走时要慢,要端稳,这样水不会洒出,就会避免幼儿滑倒。
2、随着大班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餐时喜欢开玩笑,边吃边讲。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日常的进餐前将一些安全事故告知幼儿,比如某某幼儿因为吃饭时边说边笑不小心将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事例。这就让幼儿掌握了吃饭的良好习惯:吃饭不说话,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教师在幼儿每次吃点心时都要不断的重复,让幼儿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掌握。
3、户外运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运动,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事故的多发点就是户外场所。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且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在活动时推挤,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比如在玩滑滑梯时,笔者在幼儿玩之前进行有关滑滑梯的安全规则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滑,不推挤,或者让幼儿自己讨论在玩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提醒,让幼儿时时注意安全的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发生的频繁段。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的发展,上下楼梯时总喜欢跑,或顺着扶手往下滑,一步多个台阶,拥挤推人,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时的重复,教育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个台阶,不拥挤,不推人,不在楼梯上跑,遇到楼梯有很多人时,要先让别人。或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放影片等让幼儿观察情景。
三、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幼儿较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加班、忙等各种原因而把幼儿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防范,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时,还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栏、接离园的谈话活动等。如果在家中没有同步的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幼儿的生命还是遭到威胁。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四、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方法。
许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限制幼儿的种种行为。而大班的幼儿由于个性且处于好动、好玩、好探索的年龄,幼儿往往不听从家长的话,对家长的劝说置之不理。同时社会上的不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拐卖幼儿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了解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大班幼儿智力的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器官,不随便和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拨打急救的电话110、120、119等。
二)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比如在着火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要关紧门窗以防火蔓延,懂得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幼儿获得实际经验。
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看着无数的幼儿丧失生命,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如果学校在平时大力的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有关的演练,幼儿及小学生的伤亡也会降低。所以说在幼儿园中进行有关地震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自我保护:比如在地震时,不要心慌,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要知道房子的紧急出口,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班是小学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多数的幼儿园及教师只注重幼儿知识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实行也没有落实到底,对安全教育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幼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共同来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共同的来参与。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柳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高吉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4、曾小莉,幼儿园幼儿的安全保护和教育,贵州教育,
5、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2.
6、郭丽,浅议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导刊(幼儿教育).08.
7、茅秀君,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成因与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8、曾燕波,儿童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11.
9、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
学前教育论文【第六篇】
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还能对他以后的人格品质、学习能力产生正面效应。所以,家长们注意了,良好的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命的头四年里,如果没有足以促使大脑发育的营养,特别是没有足够促使智力迅速发展的外界刺激的环境,将会使儿童智力的发展受到压抑。例如,一个与人隔绝的婴儿,长大了很可能是个白痴。又如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如果不是生长在一个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家庭里,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就接触到那么多关心儿童又能传授各种知识的亲友和师长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智力。音乐学院录取的一些少年儿童,如果他们从小没有接触钢琴、小提琴的机会,他们现在的造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缺乏早期教育、或是教育方法不当的婴儿,他一生智力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人格品质是幼儿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大人的一系列引导等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幼儿个体适应社会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举个例子:我们家三岁的外甥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打死你”,不是大人们教她肯定是不会的,其实是她自己在不知不觉模仿大人说话。如果这时不加以教育引导,可能今后对他的个人品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和事实均表明,0—6岁是儿童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
学前期是儿童的认识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他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在关键期内,幼儿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识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孩子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如果学前教育有做好,那以后升高年级了学习起来就比很多人轻松。
学前教育论文【第七篇】
钢琴集体课应该怎样上呢?我们要明白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和钢琴培训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教学方向、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适用于较少的人数,是少而精的,而相对于这种模式,集体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不是就像炒大锅菜一样一锅出呢?当然是不能这样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集体课上可以很容易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是学生的个性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在集体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弹一样的曲子,而是要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在教师的组织下用不同的形式来弹奏对于出现的个性问题,要在集体课上找典型,在全班范围内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体课的人数应控制在三十五到五十人之间。每周为两个课时,每次的授课方向内容形式都应该由教师指定统一的计划。在授课时,教师应用一个课时来正式授课,另一个课时作为学生练习时间,教师可利用这个时间安排学生会课。在整个的上课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深入学生中间,主动与其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集体课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上课的表现及平时作业的成绩进行点评,是学生从上课就将放在课堂上。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意愿将学生进行分组,即程度较好的小组、程序中等的小组、程度较差的小组。每次上课时针对不同的小组进行差别式教学,根据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指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二)钢琴集体课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
1、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了把学生分组了,在编排分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演奏能力来进行。可采用考核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选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来演奏,教师考核学生技能技巧、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等等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学生自己的发展意愿等,绝不能单纯的以考来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要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五人左右,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开展集体课的教学。教师应每过一个阶段,对学生从新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以“优升劣降”为原则,重新调整分组。如此一来,学生有了危机感和竞争性,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次。
将学生分组之后,教师要根据每一组的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升学就业需求的不一,灵活指定。程度较好的一组,学生的基础好,演奏水平高,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认知、弹奏、听辨水平。在教学内容上,应多练习不同风格、难度稍大、篇幅稍长的曲目,可拓展学生的视野。程度中等的一组,学生的基础一般,应以“重应用、重实效”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表现音乐内涵的基础演奏技能,曲目安排上应以中等难度的曲子为主,风格适中、加强和铉、八度、震音、颤音、指尖等基本功的训练。程度较差的一组,学生的基本功较差或是根本没有,应以重点训练基础、培养兴趣爱好为目标。掌握基础的识谱能力和演奏方法、技巧,曲目上应选择一些短小、简单、好听又有趣的曲子。教师在给这组学生上课时,要有更多的关心、爱心和耐心,多鼓励支持、多引导,培养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课堂教学分层次。
在授课时,可采用“分步骤、抓重点”的方法来进行,根据每一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1)理论讲解和技术示范:教师先讲曲子的理论背景、弹奏重点、难点讲清楚,然后演示实际运用的方法,示范弹奏难点。
(2)领会与练习:学生明白了曲目的要求与技能难点后,可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主动分析,同时积极联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弹奏的技能与重点。
(3)检查与总结:练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表演,以检查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检查的请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四手联弹、合奏、各类伴奏音型的创作练习等。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弹奏情况做整体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办法,为学生点明学习的道路,使学生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集体课的会课,一直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现在很多老师还是以挨个检查、单独纠正问题为主,这样做不仅教师的工作量大,而且不利于发展集体课的优势。所以在会课时要采用分层次集体会课的方法。集体会课可以采用齐奏、轮奏、独奏、接力等形式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了集体课的群体性效应。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抽取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全班进行讲解深化学生的印象。会课可以采用小型演奏会的形式,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比较正式的表演。演奏的曲目是需要会课的曲目,每位同学弹一首曲子一个接一个不间断进行,每位同学即是演员又是观众,在学生弹奏的过程中教师不发言,等到全体你都弹完之后教师再根据每个人的弹奏给与指导。这种形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时间和锻炼的舞台,丰富了他们的表演经验、段炼了胆量、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4、课下作业分层次。
教师要根据不同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与其能力相适应的作品,在布置时要把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做全面地预示,对较难的知识点讲解清楚,重点难点要正确地给学生示范。让学生确实明白他们在课下练习的是什么、应该怎么练、练成什么样,这样才能在会课时减少“共性”错误的发生,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效率。
5、学生评价分层次。
评价学生是,不应该仅看考试成绩,还应重点参考学生的平时成绩、上课表现、练琴情况,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分层次评价体系要多元、发展、综合,其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优劣,或是贬低某些学生,而是旨在建立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这个体系应以激励和改进为目的,使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为日后的努力指明方向。在评价各组的学生时,也要有所侧重。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肯定,增强它们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对于程度的学生,要多以鼓励为主,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其积极奋进;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多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让学生有危机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框架当中。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根据学前教育领域的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现在看来集体化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来教师当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学前教育论文【第八篇】
1.重视基础绘画训练,忽略手工操作训练。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没有相关的幼儿美术教育经验,运用纯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期间不能结合幼儿美术教学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业以绘画为主,忽视手工制作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开设和训练,没有专业的场地,没有丰富的制作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手工课专业教师,学生无法接触到幼教手工素材,无法熟悉材料工具的使用和性能,无法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带学生画而不能做,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陷入一个狭隘的单一模式。
2.重视技法技能训练,缺少教学活动指导。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技能课教学中,没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某一阶段达到怎样的目标没有较为详细的评价方案,只是按照教师偏重的喜爱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如何组织幼儿园的美术课教学,中职现行教材普遍章节少,内容简,而幼儿园美术教学往往不是单一的手绘,而是一个融合了各个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学科和生活知识(常识)的综合教学活动。它对环境的选择,场地的设置,情景的创造,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更加周密完备的课前准备,多元化组织教学。课堂的管理,氛围的营造,甚至灯光、音乐、道具、服装都需精心设计,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寓教于乐。而目前中职美术教学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培养学生画一张画,做一件手工的层面上,幼儿美术课的编排组织也只是纸上谈兵,或者直接舍弃这一教学内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画会做而不会组织不会教。其所学美术技能,只能用于演示示范或者教室环境布置。
3.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审美取向重成人化。对一副作品或作业的评判标准,美术专业教师往往出于专业习惯,停留在高考美术专业评判准则上,看构图,比例,光影,虚实,冷暖,调子等方面的优劣,缺乏对幼儿绘画心理的研究,缺乏对优秀儿童画正确的评价,这样培养出的师资,也会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画作品,而将儿童绘画的自由想象,活泼天性,大胆夸张,丰富联想等优秀的地方视为不干净,不合理,不整齐,不规范,不合逻辑。最终导致幼儿绘画作品中规中矩,过于程式化,成人化,违背了儿童天性,把幼儿的艺术天赋抹杀于萌芽之中。
二、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途径。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价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1.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健全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学生课堂作业需要充足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目前,两课时美术教学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类学生完成作业的需求,应在原来两课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时,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
2.创造环境,提升学习兴趣。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美术课的开设,配备具备教学经验的专业专职教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洗涤心灵,享受愉悦,从而提升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要优化校园美育氛围。通过办展览,搞讲座,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高雅的艺术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重视实践,适应就业需求。学校应多组织美术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幼儿园见习实习,使他们了解就业需求和就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功,明白美术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知道组织好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4.转变理念,发挥学生特长。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机灵活泼,擅长歌舞,善于表演。美术课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专长,变讲授式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自主学习为主,在活动交流中达到训练绘画手工技能技巧和幼儿美术课编排方法的目的。
5.科学教学,形成学科桥梁。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以德育为中心,美育为桥梁”。美术教学,尤其是幼儿美术课教学是一门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学科,如舞蹈、音乐、自然、科学、体育相互结合,多知识点,多层面启迪学生,传授知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中职美术教师才不会闭门造车,盲目独行。才能授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论文【第九篇】
非专业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首先,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的任务是教育学生以爱为出发点,全身心地尊重和关爱幼儿,细心地照顾和教育幼儿。其次,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充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幼儿进行基本的文化教育。
(二)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学生应学习怎样与人相处、交流、对话。学会对人的态度,怎样尊重人,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等。这些能力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三)信息技术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掌握检索和查询与本专业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
(一)学习动机和职业能力不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表现与实际能力相差很远,他们普遍眼光高、心态高、要求高,但实际能力与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常常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兴趣感和责任感,甚至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对专业内涵的理解不够,对幼儿缺少奉献精神和关爱精神,甚至随意训斥、责骂幼儿。
(二)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不够。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较差,其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兴趣和愿望较差。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三)管理与保育能力不足。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实践中,还是缺乏独立带班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幼儿突发意外时手足无措。对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保育观念淡薄,包括对幼儿生活学习中行为习惯关注不够,安全观念淡薄,对幼儿关爱不够,还有的学生存在怕苦、怕累、怕脏的思想,不愿接触幼儿排泄、饮食等日常事务。
(一)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两大要求,思想品德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对于学前教育这一行业,师德历来都是强调的重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要的职业能力便是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从基础做起,从做人开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教育。如,开展“我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幼儿献爱心”主题演讲活动,以职业道德精神的力量感召学生,使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
(二)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1.教学模式。
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现实水平开展教学,可将教育技能和各类教学法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或者现场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适应幼儿园岗位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条件。
2.模拟实训模式。
模拟实训训练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在模拟实训室进行的实际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应根据现实工作需要,模拟幼儿园活动场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训练。
3.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式。
技能训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技能,除了在平时设置此类课程以外,还可以在课后开展各种竞技类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及学生都可以组织各种技能训练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幼儿园岗位实习模式。
幼儿园岗位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充分认识和体会专业性质的良好机会,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夯实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跟班听课,担任班级助理老师或者定岗实习,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我们与市内十几所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经常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三)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考核模式。
1.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采用抽考方式。
每学期可以针对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内容,由各科老师设计出不同的考试题目,打破过去一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设计出多种题目对学生进行抽考检查。如大班体育活动设计,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小班社会活动设计,“文明小乘客”课件制作,“冬季自然角设计”“智力游戏教具”制作,“家园联系栏”布置等。
2.建立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模式。
制订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如普通话需达到国家级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以上,计算机需获得教育部、劳动部或信息产业部办公应用技术证书等。另外,对在校期间在各项课程或竞赛———亲子课程培训、奥尔夫音乐培训、感觉统合等课程或者舞蹈、歌唱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者颁发证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四)建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使用模式。
选择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很重要。有的教材理论性很强,高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也不太实用;有的教材实用性不强,内容简单,质量差,学生不愿意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应组织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在未来工作中实用的教材。选择集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符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岗位目标要求。
高职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教学目标设置下,形成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相适应的职业实际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进修,下企业调研锻炼,找寻方法,找寻模式,大胆摸索,大胆实践,探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等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
学前教育美术教案【第十篇】
1、尝试用固体胶在瓶子上作画,并用面粉粘贴完成作品。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面粉装在衬衫盒子里每组一份,教师范画作品若干,湿毛巾和餐巾纸若干,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固体胶每人一份。
一、怎么不一样了?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原来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现在老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固体胶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再把面粉粘上去就可以了。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小心一点,面粉不要撒开来。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最好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4、教师小结:除了瓶子,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废物利用起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经过小手的制作都可以让它们变成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