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论文范例 近代史历史论文范例参考【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近代历史论文范例 近代史历史论文范例参考【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近代史论文(精【第一篇】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学习党史专题党课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中国近代史论文6100字范文:《戊戌变法与改革开放成败因由之比较》【第二篇】

摘 要: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两次伟大变革,其结局的巨大反差的背后隐含着有关改革成败的某些规律性结论,诸如改革的客观现实、改革的领导权、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中的社会共识等等。在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下分析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对于不断深化中国的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差异性

1898年,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最终虽然失败了,但却预示着“亚洲觉醒”[1]的到来。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已近35年。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以及精神面貌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两场伟大的变革,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为改革,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显著差别。比较两者的成败因由可以从客观环境、主观领导权、战略选择和社会共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成功改革所需要具备的规律性因素,对中国今后的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客观现实的差异性

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戊戌变法发生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内忧外患的矛盾异常尖锐。比较而言,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国内外大局趋于稳定,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两者的客观现实不同,必然导致结果不尽相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加剧。明治维新使日本让成为亚洲强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在打败清军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史称“戊戌变法”。从客观条件来看,戊戌变法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首先,遵循黄炎培先生的“王朝周期律”,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2100多年间,许多王朝此亡彼兴,但都有着相似的历程,即兴盛――停滞――衰亡,最后被新的王朝所取代。清朝自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至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已经历200余年,即便没有外敌入侵,王朝也已走向没落。其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前,清王朝刚刚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元气大伤。随着甲午战败,民怨四起,国内动荡的局势日益加重。最后,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甲午战争后,大量的割地与赔款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总之,戊戌变法前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变法很难获得成功。

与之相反,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则是另外一种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地恢复。但到了70年代末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现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盛行。面对亟需改善的国内状况,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胆而勇敢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成功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戊戌变法相比,改革开放处于一个较好的客观环境下。一方面,同理“王朝周期律”,改革开放发生时新中国政权刚刚成立30年,正处在一个国家政权的上升期。虽经历了““””的动乱,经济水平有所下降,但整体政局稳定。另一方面,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面临外交范围的挑衅,但敌对势力的侵略和强占已不复存在。从50年代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再到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政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等关系改善,由此可见中国已经为改革扫清了所有外患障碍。可以说,良好的客观环境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因此,从改革的客观现实看良好的客观环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和执政党,应尽可能地使改革处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并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改革的领导者才能对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更为清晰的定位,才能为下一步实施改革创造可能性,而不会造成失控的局面。改革开放便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优势,从而使改革在可控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二、领导权的稳定性

任何改革都需要掌控者,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也不例外。历数历史上成功的改革,不仅仅需要统治者对改革过程的掌控,而且还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在一个社会的多数成员都主张变革的前提下,变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领导权的稳定性。在这方面,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也有明显的差异。

戊戌变法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权的不稳定造成的。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上京举人1000余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书反对《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2]。“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并将光绪皇帝推向了历史洪潮的前台。但戊戌变法仅仅一百天便被慈禧太后派兵镇压,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如此迅速与领导权的不稳定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实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们,他们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维新派们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至于光绪皇帝手中并无一兵一卒,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最终变法失败更加说明了改革的领导者如不能掌握实权改革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受到了中央顽固派和地方实力派的阻挠。光绪皇帝将改革的重任交给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但这些知识分子却毫无任何政治经验,并不懂得官场的游戏规则,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非常激进、大胆,这就直接导致了改革一定会触犯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势必联合起来对付维新派。

与戊戌变法不同,1978年的改革开放,建立在共产党的稳健领导基础上。首先是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国家领导集体,他们深刻意识到若不及时主动进行改革,中国将无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1978年,邓小平在不同场合17次明确谈到“改革”,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同年10月,邓小平接见外宾时,谈到了我国“实行开放政策”。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明确地在讲话中把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政策。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在厦门考察时,明确提出和使用了“改革开放”一词。“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3]。可以说,改革开放的领导者们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和紧迫的历史责任感,领导核心一致主张改革,这为维持领导权的稳定奠定了前提。其次,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之处还在于执政党始终没有放弃自身的历史责任与政治责任,发挥了执政党在改革进程中的历史主动性,确保了改革领导权的稳定性。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4]。最后,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威望甚高,对社会下层的可控性也更强。改革开放时新中国刚成立三十年,虽经历了若干挫折,但人民群众对领导者的信赖度很高,人民群众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国力必将走向复兴。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置于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保证了改革政策的实施。

由此可见,要在一个大国推进改革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领导权的稳定性。没有一个坚强的致力于改革的领导集体,就无法设想结构性的社会体制变革。在当代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比较百年前戊戌变法最大的政治优势,就在于当代中国有一个政治威信高,动员能力强,不断创新的执政党。

三、战略选择的系统性

改革的系统性,决定了改革不仅是某一领域的改革,势必涉及多个层面。如果改革领导者无法对一国的全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必然导致改革无层次无重点,那么改革的失败可想而知。

戊戌变法之初,面对急需变革的中国社会,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对当时社会整体状况没有清醒地认识和完全地把握之前,在短短100天的时间内促使皇帝推行了300多道改革的命令。这样的改革更像是一种乱枪打鸟的“顶层设计”。但与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不同,戊戌变法只有顶层决定性,没有应有的整体关联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这些改革命令虽然范围很广,但相互之间没有关联。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而戊戌变法颁布的指令虽然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多个方面,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关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改革核心。另一方面,当时变法的推动者并不了解社会底层的状况,只是一味地在政权顶层推行变法,变法的诸多命令根本不能在社会中间得到广泛实施。而推广实施作为“顶层设计”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戊戌变法当中恰恰没有体现。随着变法推行的命令增多,触犯的利益也越来越多,最终遭到了当权者的镇压。

反观改革开放,执政党在改革之初并无特别清晰完整的改革策略,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都是慢慢在实践中确立。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1978年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到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不仅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更加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方向。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随着改革的深入,从秉承“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到逐步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布局改革,从1979年开始试办经济特区到1992年正式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改革开放在实践中稳步前进。这样,一个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直接目的,以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全面改革战略就逐渐形成。

比较而言,我们可以得出:改革需要执政党和领袖对本国国情有清醒的认识,并以此为出发点选择一个改革的重点,围绕这个中心实施下去,这样才能达到改革所需要的目的,才能为全面完成改革提供可能性。反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些改革措施又不能得到系统的执行,这样的改革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四、社会共识的重要性

戊戌变法与改革开放同为政治学中的改革范畴,结果却截然不同。我们不得不反思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性就是改革所需要的重要社会资源――社会共识。历史上许多改革之所以步履蹒跚,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社会共识在不断流失。在这方面,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也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反差。

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是在没有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当权者内部之间没有形成共识。戊戌变法表面上的推动者是维新派和光绪皇帝,但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作为传统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慈禧太后从早期对变法的默认到后期的反对,无不体现了当权者内部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其次,地方势力派与皇族势力互不信任。戊戌变法的某些措施触犯了地方势力派的利益,他们竭力反对变法。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皇族势力,虽主张变法但碍于手中无实权得以实施,地方势力与皇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戊戌变法并没有赢得社会底层广泛劳苦大众的支持。其一,维新派自身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革命,主动抗拒群众,使变法运动无法建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二,作为“顶层设计”的结果,当时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受限于自身教育水平与当时的舆论环境,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变法。总而言之,1898年的“戊戌变法”由于社会共识积累不足,注定是一场不会成功的维新运动。

反过来看改革开放,社会共识的不断累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战略抉择。首先,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改革伊始就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直接目标的经济建设上来,这就使改革开放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客观公正地处理了““””时遗留的历史问题,尤其对毛泽东等上一代政治领袖的正确评价,使人民大众的凝聚力得到加强,更加坚信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改革会取得成功。这是社会共识的又一次显著提升。最后,执政党注重了改革开放中“开放”的观念,主动让国民了解西方先进科技带来的巨变,让民众和官员自主地意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促成他们改革上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当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中的一些措施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共识,这无疑对执政党敲响了警钟,是今后必须引起重视的地方。

可见,社会共识是一个国家推进改革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卢梭有一句名言:“只要谈起国家大事时,人们说:‘那与我有什么关系’。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就算完了”。积累社会共识需要执政党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努力,并十分审慎地加以维护。作为当代的改革,我们应进一步巩固并积累社会共识,让人民大众意识到社会共识的重要性,唤醒民众的觉醒,只有这样中国的改革才能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以比较政治学的观点分析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改革中的某些规律性的因素,诸如:良好的客观环境是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应尽可能将改革控制在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之中;稳定的领导权是推行改革成功的有效保证,需要将自上而下的稳定领导与自下而上群众参与进行有机结合;系统性的战略选择是对改革的整体把握,改革的战略选择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得到系统的执行;社会共识是改革成功应具备的群众力量,所以必须做到在争取和累积社会共识基础上进行改革等等。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截然不同的结局,我们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找到答案,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

纵观新时代的中国,由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必将延续下去。指出:“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审慎地对待以上概括的重要政治经验,在今后的改革中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越来越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7.

[2]黎仁凯,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7,373.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268.

[5]。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R]。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2013.

近代史论文2900字【第三篇】

《论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开创了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道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沿着这个道路前进。辛亥革命还培养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骨干力量。这些都对我国的历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辛亥革命;当代社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至今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年头。它一举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对整个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以后的中国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会传至很远,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已经过去100多年的辛亥革命产生的种种影响。

一、辛亥革命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的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民族中居于领先地位,是世界各国争相崇拜、学习的对象。可是自明清以来,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越来越束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渐渐地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彻底打破,列强接踵而至,整个中华民族遭受“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甚至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采用共和制的南京临时政府,从此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程。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革命实现了“驱除鞑虏”的目标,结束了民族压迫的历史,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发展的格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种民族平等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在这种民族平等的形势下,各民族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国在世界上综合国力和地位已经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辛亥革命最早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接下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则接过了这面旗帜,今天的我们,则在继承辛亥革命精神的基础上,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而奋斗。

二、辛亥革命开始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有过洋务运动等一些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时期,但是从未正式开始过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发动民众展开工业化的浪潮。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据统计,1911年,全国共有近代工厂615家,资本总额23258万元,其中中国人办的工厂有521家,资本为13232万元,占总资本的%。民营工厂419家,资本8855万元,占总资本额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尽管由于当时的革命势力不够成熟,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工业发展的势头也逐渐消失,但是辛亥革命引领的工业化浪潮为后世做出了一个表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今天,我们的工业化已经具备了雄厚的规模和基础,而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又对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近代以来的倍受欺凌,“产业兴国”的概念已经深深扎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建立起了中国的工业体系,正是这些扎实的工业基础保证了我们今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将封建的国家机器打得粉碎,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巨大变化。传统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被否定,代之以“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开启了民智,从此将民主共和的思想深深扎根进了中国人的心中,从辛亥革命起,各种封建复辟没有任何一次成功,中国人从此开始了进行民主道路探索的过程。

在经历了袁世凯的篡夺胜利果实、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之后,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民主制度,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对封建思想的打击,没有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大解放,以后的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会面临更大的曲折,经历更多的困难,走更长的弯路。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辛亥革命引发的对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辛亥革命胜利,使南京临时政府得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随即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宪法的性质,规定了革命政府的职能、组织形式、国家性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将革命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从而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先河。在《临时约法》之外,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禁止和废除了刑讯、跪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一系列陈规陋习,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这一系列法令条例,都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蓝本,也使“法制”的观念扎根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便是后来的军阀混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出于骗取民心的目的,在不断地制定新的宪法。这种对于法治的追求一直延续到今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道路,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

五、辛亥革命培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辛亥革命中涌现了无数的革命志士,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革命者中有很多位成为了后来的中国共产党领袖。辛亥革命的枪声,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也培养了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安徽宣布独立,陈独秀在安徽都督府任秘书长一职。就任期间,他在安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安徽治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毛泽东当时还是一名学生,但是革命一爆发,他就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军,并在军队中锻炼了自己;朱德则在蔡锷的军队中担任连长,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进步,但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无疑在极大程度上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这段时间的革命经历,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加了他们的经验,为以后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一批优秀的领袖和干部。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些人不约而同地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找到了拯救中国的真正法宝,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整个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辛亥革命培养了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一方面为革命准备了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对后来中国的历史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在感受到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党带领人民做出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也应该想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曾发挥过的作用。

注释:

[1]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22.

参考文献:

[1]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1(20)。

[2]李斌。从辛亥革命中走出来的中共领导人[J]。湖南文史,2001(5)。

关于近代史论文(精【第四篇】

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围绕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既为我们深入学习总结党史国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正确借鉴运用历史,更好地以史鉴今继往开来,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指引和有力思想武器。

一全党必须学好党史国史必修课,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努力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

我们党是具有高度自觉历史意识、十分注重历史思维、善于以历史眼光分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对共产党人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剂。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一定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要以自觉的历史思维从以往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开展党史国史学习,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努力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任务和途径。只有学好党史国史,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坚定对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进而坚定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自信,才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知所从来,明其所趋,继往开来,坚定前行。

二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对党史国史等作出新的科学阐释和总结

对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党的90余年历史进行新的阐释和总结,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找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对改革开放30余年历史进行新的阐释和总结,进一步深刻揭示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刻论述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史所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强调指出,作为生动的历史过程,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历史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和总结,祛疑释惑,为正确认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正确思想指导和科学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两个历史时期既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明显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但同时又都是我们党领导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实践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坚持、改革和发展。历史是连续的生动的丰富的发展着的客观进程,既不能割断也不能虚无,事实上也割断不了虚无不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行新的阐释和总结,深刻论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同志系统回顾总结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外国到中国500年来的历史,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行的历史进程,深刻阐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终于开创并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的回顾总结,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结论。

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进行新的阐释和总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牢记中华民族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从中获得有益的镜鉴和启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既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地前进。

三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科学阐明必须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更好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在党的十八大前后有关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以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他强调,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前途。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一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90多年党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成果的历史,就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只有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才能从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必须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失误和曲折。强调党的历史的主线和主流,并不是要否认党在历史上的曲折和失误。我们党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极其伟大而又空前艰巨的事业,在艰辛探索的历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一些失误,遇到这样那样一些曲折,甚至付出惨烈的代价。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重要的是要从正确的立场和积极的目的出发,正视失误和曲折,认真考察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特别是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中探索出防止重犯错误再走弯路的正确办法和对策,不断提高水平增长本领。事实上我们党也正是这样做的,这可从中央专门做出的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得到生动的证明。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复杂、取向多元、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认真关注、分析和研究意识形态领域与党史问题有关的动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以所谓“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评价”等之名,行歪曲、颠倒甚至编造近代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之实,试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于社会上和境外一些人通过多种方式,肆意歪曲我们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混淆历史是非的行为,必须提高警惕并有理有据地予以澄清和批驳,用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占领党史舆论阵地。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对于一个政党,历史就是根基,历史就是血脉。历史根基、血脉被虚无、被否定了,必然“国将不国”、“党将不党”。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全面否定苏共历史、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历史、全面否定列宁和斯大林打开了缺口。这是我们应该深刻铭记的历史教训。

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必须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未来发展,总结好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奋斗有深切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使命,更好走向未来。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总结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分析总结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为正确认识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借鉴和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切实做好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提供借鉴和启示的工作,是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责任。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必须自觉做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四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郑重宣示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为此而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大论断。“新”则意味着前所未有,“多”则意味着繁重艰巨,“斗争”则意味着尖锐严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有敏锐捕捉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特点”,才能更加自觉坚定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新的伟大斗争,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敏锐捕捉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特点”,必须深入分析新世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继续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发生广泛深入调整,国际秩序正经历快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进入新的分化组合,新旧矛盾、新旧力量、新旧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发力,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增大,明显改变了与国际社会的战略关系,对整个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影响。中国越是发展,来自国际上利益冲突方的现实阻力和战略挤压就会越大。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辩证把握时代主题,科学研判世界格局变动调整新动向,深入分析战略机遇期的新条件新内涵,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韬光养晦与积极作为等重大关系,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科学的战略运筹,奋力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敏锐捕捉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特点”,必须深入分析新国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仍未得到较好解决的同时,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增多和凸现。对此,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事业越是向前拓展,难度就越会增大。改革越是深入,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就会越深刻越尖锐。开展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不断解决新问题、战胜新困难,不断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道路。

敏锐捕捉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特点”,必须深入分析新党情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近年来,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极大地净化了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极大地鼓舞和凝聚了党心民心。但另一方面,我们党是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党,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党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全面建设清廉清正清明的政治生态。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都反复强调,新形势下,党正面临并将长期面临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必须看到,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相比,与人民的要求和期待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等,都还有不小差距。新形势下如何经受“四大考验”,如何战胜“四种危险”,如何落实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必须打铁先得自身硬,使自己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习近平同志对党史国史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历史规律,把历史有机地融入治国、理政、管党的现实实践,经略全局,擘画长远,为全党树立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总结历史、运用历史的典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习近平同志对有关历史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努力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更好总结运用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更好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和自身建设规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3 477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