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论文实用3篇
【导言】此例“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论文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论文1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论文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算途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教师必须很好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求,下面从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情境。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多留意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个中滋味不是在书本中能全部体验到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所进行的品德教育最终目的也就是指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做主》这一主题的第一节内容《投上神圣的一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开学了,五年级二班又要选举班干部了,但是事情让班主任老师很为难,有的家长提议班干部要轮流当,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有的说就让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说要经过大家的选举,你们能帮助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到底用哪种方法更好?学生因为联系到了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兴趣高涨,马上小声地议论起来,最后,通过议论,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选举办法:先由学生推选候选人,人人可以参加,既可以推荐别人,也可以毛遂自荐。然后候选人向全班同学发表简单的况选演讲,并接受大家的提问,最后让大家投票表决,得票多的当选。这样,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认识到品德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兴趣很大。
2、巧设疑问创设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教学《快乐就是分享》一主题时,我先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在每年一次的番瓜大赛上经常夺魁,他得奖之后,总是毫不吝啬地将夺魁的优良品种种子送给街坊邻居,人们不解其意,农夫说:“我将种子分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是帮助我自己!”请你想想,农夫这样做为什么也是帮助自己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有了各种答案的猜测。最后当老师提示答案:农夫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邻居们也能改良他们的番瓜品种,从而避免农夫邻近田地里别人较差品种的番瓜花粉传给自家的番瓜。学生恍然大悟,并好象明白了点什么。师再小结一下:用一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分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其实,快乐就是分享,学生自然而然受到了教育。
二 任务驱动 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任务驱动被认为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模式,但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这一方水土》这一主题时,我先学生分好小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项目,如了解我国的名山、名河、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此时他们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借阅有关图书、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相互交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探究,具有较多的体验、了解、思维、交流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互动式的交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达到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协作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以上,是我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做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只有更新自己的观念,力求创新方法,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2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一)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二)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王鹏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哪个马大哈撒了一地的一元硬币,还偏偏让我们班这群幸运儿一人一个的捡到了?第二节课,王鹏胃疼,几经询问,果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它几个,见王鹏“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应怪我上一课时单纯的表扬拾金不昧的具体例子,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郑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鹏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二楼办公室解决吃饭问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还是在有关“非典”的讨论后,学生办了“抗非”板报,注意自己的健康,因为他们懂得了,自己的健康,就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就是对“抗非”无言的支持。
“教一定要通过作用于儿童的活动来发挥影响,学一定要成为儿童通过活动的主动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悟出做人之道理。活动时一要贴近儿童,二要突出目的性,三要注意活动有序性,四要注意活动参与性,五要注意在活动中的探究性与交流性。如学习《我来学当家长》这一课时,可以预设一个星期按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学习记账,给学生设计好一个表格按学生记好收入和付出。授课时,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从中悟理,学生会很快得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方面帮助学生懂得合理开支,树立节约意识,增进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家庭经济的来源与支出,懂得量入而出,也为将来进一步承担起家庭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学习《我们的学校》时,将课堂带入课外,引领学生走入校园,在实地中感受,在欣赏中激情。
《品德与社会》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为了“悟行”,“悟”是基础,“行”是根本。因此,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在大自然中体验。带着知识去体验生活,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展现与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时享受创造带来的生活。如学习《诚信是我的朋友》一文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再回归社会生活,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如当学生再不完成作业时,当学生做了错事时,可让学生重温课文,引领学生将课本知识带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明理,学会做人,这就达到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目的。
因此,笔者在教《品德与社会》课时从综合儿童的生活出发,用生动的、活动的、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悟理,然后在社会生活这一大课堂中自然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心理素质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渗透论文3
心理素质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渗透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来实现的。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用师爱、包容、激励培养学生的发展,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关键词:爱心;尊重;宽容;赏识;渗透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我面对的学生,他们个性特征、学习状况等方面参差各异。面对这种情况,要做到由对学生要怎样“转变为学生自我的我要怎样”,使学生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化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时,注重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育人的目的。
1、用爱心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没有爱,便不可能赢得学生的心。我国古代名著《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便揭示了这一道理。我们知道,学生对教师的举动观察更具有独特的敏感性,他们往往能从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个关爱的动作中分辨出最细微的差别,体验到不同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出于内心的自然流露。据国外专家调查发现,只有良好的情感关爱才会给学生以丰富的心理滋润,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比如:上课时,学生流鼻涕,教师递上一块纸巾。学生趴在课桌上,走过去,关切的问是否生病?使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暖融融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师爱之情化为满足某些合理而迫切需要行为。引起学生情感上积极的反应,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对学困生更应多关注,我班的小彭,是出名的差生,其他学科教师对他都十分头痛,他的作业非常邋遢,写的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就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我没有放弃他。在对他观察中,发现他干劳动勤快,打扫卫生很认真。家访中发现他放学回家,都积极帮助父母做事,我便找了一个机会在班上表扬他。我发现他目光中流露出的惊喜。接着又通过与他谈心,多次家访。课后辅导,纠正他写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慢慢的他的作业清秀了许多,错字也少了许多。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爱”。教师只有用一颗爱心,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才能奏出最美好的乐曲。学生只有动其对教师的爱心,才能对教师的教悔产生认可和服从。
2、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渴求被人重视是人们天性中最深沉的欲望。小学的孩子具有极强的表现欲,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以获取发言的机会。课外他们又吵又闹,甚至搞些恶作剧,以吸引别人的眼球,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引起所有人的关注与重视。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关注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程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尊重学生,要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尊重学生的感受,要求教师诚恳地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提意见,与他们交朋友,以此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具有自尊心。自尊心又是相当脆弱的,它经不起打击,仿佛是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失落,正如苏藿姆林斯基说:“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小学阶段的孩子其自尊心尚处于萌芽及发展阶段,十分稚嫩,需要教师精心呵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例如:六一儿童节前的辅导课。我进入课堂,发现学生看我的眼光有些不一样,我还是向往常一样把当天学的重点知识点拨一遍,然后问作业有没有难题,学生齐声回答没有。我打算再提几个问题,我刚开口,学生就叽叽喳喳地说:“老师语文作业多,老师数学作业还没写完。”我说:“这是思品辅导课。”学生央求到:“老师,你布置的作业我们都已经做完了,明天是六一儿童节,这节课让我们做语文、做数学吧。”我说“好,我尊重你们的选择。”这节课直到下课铃响,没有哪个学生讲话,课堂里听到的都是学生书写的沙沙声。我没有因这节课,耽误了教学成绩,反而期末我的成绩在校区名列前茅。
3、用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
学生必竟是孩子,他们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教师的批评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不成熟性使其常常会犯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尤其是那些针对教师的偏激语言以及种种恶作剧,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予以容忍和原谅,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他并非出于恶意。只是一时冲动,是不成熟的表现。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对孩子的错误给予谅解,而采取宽容的态度。宽容有利于唤醒学生心中的良知,有利于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教师学会宽容,也就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善待学生,就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了宽容,教师就会以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不会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就能够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4、用赏识激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探讨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树起他们的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持下去。丘吉尔曾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人需要赏识,作为小学的孩子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教师的赏识时,就会认为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价值的增值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鼓励,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的灰心,增强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无论失败或成功,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的孩子尤为明显。“很好”,“你能行、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怎么又错了”,“差远了”,就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我们教的学生里可能有瓦拉赫,也可能有爱因斯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发现学生行为表现中可以肯定的东西,及时的加以赞赏。比如: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那就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给予思维方法、答题方式或学习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美。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教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教师既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主题内容,更应该对学生关爱、包容、激励,把他们当作自主的,发展的人,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的自尊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蓍,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3]《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理论》.曹能秀、王凌,云南民族出版社.
[4]《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6]《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邢邦志主编.偷┐笱С霭嫔纾
上一篇:高中老师评语精编4篇
下一篇:班主任对学生的评语(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