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论文 社会道德论文【参考5篇】
【导言】此例“品德与社会论文 社会道德论文【参考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品德与社会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留白 生活化 激活功能
《品德与社会》编者为了让教材成为一个开放的文本,为了将现今的生活引入教材,单元主题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娃娃、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除此之外,就是预留了大量的留白部分。而正因为有了它,使得教材更为贴近生活,更为灵动,更为人性。它引导着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道德践行。在教学中,如何激活留白部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自我,相互间实现视界融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最终达到德行意义的自主建构。我做了如下探索与思考。
一、保障留白的生活化,让学生对话教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材中创设了众多的留白,就是让学生与生活直接对话成为可能。让学生的情思与生活情感产生共振,从而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唤醒道德意识,提升道德内涵。
案例:三年级第五册的《我是教室美容师》。打开教材,有个卡通娃娃就在问我们:“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你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是啊,我们每天从教室走出走进的似乎从未停下脚步细心地观察一下呢!学生的目光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心绪也沉静了许多,自发的去观察、去体味,加之卡通娃娃“我喜欢我的教室,因为……”的指引,同学们纷纷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下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值日生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教室有一个广告栏,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教室外墙壁的艺术栏里贴着我的手工作品”;……卡通娃娃继续提示着:“但是,教室里也有不让我们满意的地方,比如——”“我们班有些同学的课桌下面总是有废纸”;“教室里的桌椅有时东倒西歪,看着不舒服”;“我们班的墙壁有些笔画的痕迹”;“卫生篓旁边,总是会散落些垃圾”;……“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呢?”在卡通娃娃穷追不舍下,同学们感到改变不良现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从而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方法。由此可见,编者在教材中留下了大量的留白,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思想态度、感情倾向在教材的引导下进行表达。作为搭建教材与生活桥梁的学生,他们是参与者、建设者。生活中,学生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表达。因此教师应将“留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既要让学生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心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又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发挥生活的激活功能,使学生学会“补白”
教材中的留白无不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是编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在个性化的体验中领悟到蕴涵其中的道德价值。
案例:四年级第十二课《从一滴水说起》
师:看了这一切后,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生:我觉得浪费水是可耻的。
生:我们要是在这样浪费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会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
生:我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师:是啊,为了不让刚才的图片成为现实,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那你们还有哪些节水护水的好方法?
(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我们可以循环利用水。
师:怎样做才是循环利用水?
生:比如我们可以把洗脸的水用来洗脚。
生:还可以用淘米的水用来冲马桶。
生:我们可以用养鱼的水用来浇花。
生:我们可以用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
生:我想写一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用语: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
上述案例,教师非常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探究性的留白,通过浪费水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水危机,从而发出自己的心声——节约用水。在为节水护水出谋划策中各抒己见。培养了他们节水护水的意识,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智慧的交流中,德育价值逐渐体现,留白自然而然完成了。
社会道德论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社会道德教育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杜威;德育思想;成人教育;启示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20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他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重视实践、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德育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一、杜威德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德育思想总的来说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根源于他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由于当时美国的学校大量开展社会、学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在传统学校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道德教育和人文学科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当时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移民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价值观整合的困难,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成为青少年德行问题发生的诱因。因此,美国教育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对这些问题都深表忧虑,纷纷提出应对道德危机的教育主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观点,认为社会需要全新的社会秩序和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二、杜威的德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要“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由教师把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固定的道德习惯增强加于儿童,或者把已经组织好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或者强迫学生记诵各种成文的道德准则,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都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的养成是毫无意义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教育过程是经验的不断生长、改组的过程”。儿童在教育中的生长和发展,除了他们的生理生长之外,他们自身经验的也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经验,同时又要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杜威认为“直接由经验获得的知识”对行为最有效,认为活动对于经验和思维具有决定的作用,因为没有活动就没有经验,经验都是由做事得来的。为此,他主张学校教育应以“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杜威认为,“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促进儿童成长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他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等问题,提出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适应儿童的整体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意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杜威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位于德育主置,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探究的承担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去探索和创造。
(三)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而且必须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杜威认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败,在于忽视了学校的社会性和生活性,致使学校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因此他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组织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在利用活动性课程教学进行道德训练时,也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杜威认为学校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一致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的,一套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有一个。”同时,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杜威认为,那种把重心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与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而不是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的道德训练就是病态的。道德训练如果不参与社会实际活动,就像学游泳下不了水,只是反复训练游泳动作一样不可取。他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因此他主张学生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在合作的活动中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即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道德教育要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杜威认为,各科知识的内容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科教材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和首要的目的。他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学校各类学科只是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因此,杜威认为在学校里,道德是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来传授的,如果将道德教育与它们分离开来,那是非常有害的,对道德教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有将道德纳于各科之中,使道德教育无所不在,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成人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观念上认为成教生既为成人,其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所以成人教育的德育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明显存在滞后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拥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更是对人的思想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所培养的成教学生,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德育尤显重要。目前,成人教育的德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方法单一,以满堂灌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任课教师都认为成教生基础差、素质低,加上有些教师在全日制教育中的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视成教课为额外任务,根本不花时间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一味按习惯教学方法“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而且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纯粹是空洞说教学科,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出勤率偏低,普遍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缺乏德育实践活动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只注重理论的讲授,很少结合理论内容组织学员进行“触摸式”实践教育活动,缺少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成人来说。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但道德实践能力却有待加强,特别是对道德文化的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平等正确地对待利益,对行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把道德原则内化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德育实践活动训练而获得。另一方面,对于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一个重要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成人学生是缺位的,因为目前在高校举行各种的校园文化活动只针对全日制学生举办,没有将成教生考虑在内,成教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丧失了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三)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存在着一种将德育实体化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在将德育看作教育中的特定部分,看作专门的德育工作,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德育工作,从而将德育与教育的其他部分区别开来,这样导致了学校很多专业老师、管理干部认为德育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认为德育不是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由此便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德育的积极性,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四、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德育的启示
(一)德育理论课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杜威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从做中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他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德育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 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教生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验,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和活动能力,有较成熟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自主性,他们对抽象的道理很难理解,更易于接受实用性、功利性较强的知识。因此德育理论课要避免满堂灌、照本宣科,光是空洞说教,而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将看似空洞理论变为工作生活实用知识、实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活情景,设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学生根据生活情境、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采用互动、对话、交流、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2 围绕德育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围绕德育内容,以成教学生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才能,充分享受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而产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在各种美的欣赏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式”社会实践活动
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他说,“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在实践中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如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可组织学生参观成功的企业、农村、商店等,让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功的经理、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引导他们学习成功人士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可组织学生到监狱去调查,让学员在活生生的案件中接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杜威认为教育和民主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应当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他反对传统教师作为“‘监督者”和“独裁统治者”的角色出现,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于学生。他主张对道德问题以“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而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的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已拥有工作,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采用普通的道德教育方式很难让他们认同并接受,如果教师不能理解这种心理,仍然采用个人唱独角戏的方法或以训诫者的姿态去面对他们,无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缺少双方的心灵沟通,向其强行灌输道德理论,只会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厌恶心理,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教育者要明白道德教育是一个“互动”和“对话”的过程,要主动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以讨论代替灌输,以民主代替压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如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等灵活方式,使所有学员都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在其中,与学生讨论、交流思想,在这过程中可了解学生的观点念和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
(三)重视学科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
杜威不仅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定位学校教育,而且将教育的道德目的落实于教学及学校的一切活动。杜威德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德育要与各学科相结合,德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德育必须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蕴涵了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与均衡,优秀的教材可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学校的教学方法、学科的组织形式、学校的管理以及教职工有意无意地言行,都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尽可能地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强化德育是学校教育根本目标的“目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课程共同承担培育德性的重任,构建处处育德、人人为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来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6。
品德与社会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品德;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
一、概念界定
(一)学校教育
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的社会制度,是指在作为正式的社会机构的学校内,主要发生在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两个群体间以及学习者群体内部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过程① 。
我们比较认同这种说法,同时也认为学校教育是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品德
没有找到专门的界定,但我们认为学生品德是指,学生在各年龄段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比如与人为善、公正无私、谦虚谨慎、诚实待人、乐为善小、积极忍耐等品德。
(三)元分析
元分析,英文为“meta—analysis”,其希腊文前缀“meta”有“above、beyond、behind、after”之意,即“在上、在外、在后”。第一次使用“元分析”这个概念的人是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的发言致辞上将元分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当时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统计技术来看待。在Class看来,资料分析应该划分为三个水平:(1)初始分析,是对单个研究资料的最初分析,通常是统计方法的直接应用;(2)二次分析,是对初始问题的在研究或用“旧资料”回答新问题而对资料进行再分析;(3)元分析,是对大量分析结果(分别来自各个单独的研究,即初始分析和二次分析的研究结果)“综合”或“整合”式的资料统计分析这种针对同一课题的“单项研究”结果作出的“综述”或“概括”有助于弥补单项研究的不足。为此,Class主张,元分析是一种对分析的分析,它是以整合结论为目的,对搜集来的大量个别研究结果进行的一种再统计分析② 。从这之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元分析,也对元分析进行着自己的界定。近来更多人开始认为元分析是一种新的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文献综合方法③ 。而不仅仅是一种定量的统计分析。我们认同这种看法,并将其作为我们分析文献的工具。
二、研究方法
1、抽样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2011年5月4日,以“学校教育”并且“学生品德”为主题进行搜索,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中搜集了近12年(2000—2011)的研究论文,结果搜到330篇。依据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品德概念的界定,经过筛选,剔除了与研究主题不符的、重复研究的文章,最后实际获得文章为167篇。我们将这些文章按照以下分类标准进行了统计分析。
2、分析单位
我们以所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发表年份、教育阶段、教育形式、研究主题等四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在这一过程中,对这些维度的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
(1)发表年份:把每篇论文都标出发表年份,从中发现人们对学生品德的关注程度以便梳理国内学界对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影响的研究变化的时间趋势。
(2)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阶段。
(3)教育形式:主要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显性课程,除了思想政治品德课以外,其中还包括渗透在各学科内的品德教育;隐性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学校的管理及环境、新兴教育资源及教育手段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品德的影响等等。
(4)研究主题:主要是指研究相关论文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品德解释和关注的主要论题。在具体操作中,按照论文主要阐述的议题将论文归入了以下几个类别当中: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在学科渗透背景下进行的德育,学校今后德育工作的方向。
由于有些论文涉及多个主题,为防止在统计时把同1篇论文归入多个主题的问题,我们将按照论文讨论的核心主题进行归类。这样,就保证了这4个主题在统计上的不排斥以及不相互包含。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发表年份
研究主要分析了2000年以来,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影响的研究情况如表1所示:
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近八年中,研究热度不减。说明这一研究在之前是今后可能还会是研究的热点。比如一些学者在做学生德育的研究时,将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将德育指向文化层面以及指向交往中的人这样一角度④ 。这些研究期望都在进一步进行中,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影响的研究将会进行下去。
(二)教育阶段
我们在所有有效论文中筛选符合这一分类的文章有83篇。它们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关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影响的论文在教育阶段上更多的关注初中阶段的学生品德发展。这有可能因为该阶段是学生品德养成以及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品德如何定型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今后的研究也会继续偏重于此阶段的学生品德发展的情况。
(三)教育形式
我们在所有有效论文中筛选符合这一分类的文章有101篇。它们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从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显性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和学校潜在的隐性课程领域当中,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在体育课程当中对学生品德的有意培养,而我们将我们的研主要定位在学校中艺术教育开展情况对学生品德有何影响,因此,我们就艺术类课程的开展情况单独列出来分析,如表4所示:
这张表格的数据表明,在已有研究中,学校教育中艺术类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少,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形式又不是很丰富,因此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三)研究主题
在全部的论文中,对从学科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品德的论文最多,而学生品德发展现状的分析虽然较少,但在不同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文章里也提到很多,只是单独列出进行的较少而已。其具体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四、结论与讨论
(一)越来越关注到当前学校的德育的具体开展对学生品德的影响
从总体而言,近些年来研究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影响的文章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在当前整个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品德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之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杜时忠指出了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认为这样的错误认识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深入发展⑤ 。例如之前的学校思想品德课的实施,这样的课程向学生传输的是客观化的道德知识,抽象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通过这样的知识化,德育倒是成了一门系统的、科学的学问,但是德育“忘了本”,忘记了它原本来自生活,背离了道德的本性,失去了道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⑥ ,不可避免地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发挥也极其有限。而在的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这
样的问题,已逐步在学校教育中的各个层面开始渗透,如表3所示,已经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方各面中。
(二)开始重视小学科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学校的学科教学中,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在各种各样的小学科如体育,美术,音乐,信息课中开展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这些小学科影射教育的大环境下,在早些年常常被我们忽视,可殊不知它们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从体育可来看,它可以学生进行遵章守纪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意志品质教育和竞争合作意识教育,教育学生爱劳动、爱护公物等等。而音乐、美术等都是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能够切身感受到道德意志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学生的品德行为也会在无形中慢慢养成。因此,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视,通过使德育“艺术化”,将会成为学校日后培养学生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开始重视有效利用新兴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普及,学校教育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现代科技及其提供的服务。例如网络的普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网络传媒能形象直观提供品德教育内容,改变过去的空洞说教和道德灌输,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能够从中收益。另外其他先进的方式例如利用手机短信、班级博客等的开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平台的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向如何健康正确地使用这些先进的资源,也已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四)开始注重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所谓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它往往不直接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或者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中,主要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设、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校纪等)⑦ 。隐性课程作为对显性课程的补充,更具渗透性和感染性,通过这种教育影响来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和内化,也是目前学校教育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沛,冯丽娟。元分析方法评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9—63
[2]夏凌翔。元分析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5
[3]彭未名。大学德育:在文化动力中生成[J]高教探索2005,(5):25
[4]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
[5]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6]曹浮: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7]贾天奇。体育教学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71
[8]曾小玲。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126—128
[9]赵宏。论学校心理教育与传统德育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81—82
[10]蔡相国张守珍。看爱国影片实现德育与艺术双丰收[J].电影评介,2007,18
[11]曹凤燕。班级博客: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天地[J].江西教育科研,2007(8):29—3
[12]罗凤梅。校园环境对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研究[J].上海教育,2004,(8)29—31
[13]李雅兴。手机短信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新视界,2007,83—85.
[14]李大纲。重视潜在课程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作用[J].中小学教育2001,03
[15]陈解瑛。对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01,10
[16]谢丽玲。美育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17]王齐。网络教育——学校德育的新契机[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05月/10日/第007版
[18]郁曼飞刘晓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育展望
[19]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
[20]班荣鼎,黄晓敏。试析学生道德养成机理[J].德育新思维
注释
①巴占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24
②王沛,冯丽娟。元分析方法评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9—63
③夏凌翔。元分析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5
④彭未名。大学德育:在文化动力中生成[J]高教探索2005,(5),:25
⑤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
⑥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品德与社会论文【第五篇】
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不过是一种人们相互间的利益合作体系。人际合作之所以能进行,社会之所以能存在发展,显然是因为人与人的基本关系是互相信任而非互相欺骗,是因为人们相互间的诚信的行为多于欺骗行为。否则,如果人与人的基本关系是互相欺骗而非互相信任,人们相互间的欺骗行为多于诚实行为,那么,合作必将瓦解、社会必将崩溃。所以,诚信乃是维系人际合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纽带,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然而,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究竟应该怎样进行信用体系建设从而提高国民的诚信品德?
每个国民的诚信或欺骗之品德,并非孤立之物,而是与其他品德――如善良、公正和仁爱等等――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并且,正如诚信从属于、支配于和决定于善恶原则、仁爱原则和公正原则一样,在每个国民的品德结构中,诚信乃是被支配的、被决定的、从属的、次要的因素;而善良、仁爱和公正等则是支配的、决定的、主要的、主宰的因素。因此,提高或改善一个人的诚信品德,必须提高或改善他的品德整体,特别是他的仁爱、善良和公正。否则,仅仅强调诚信,实在是治标不治本。试想,对于一个恶人,你怎么教他诚信,怎么让他有诚信品德,显然都是无用之举。相反,一个人如果具有仁爱和公正美德,你还会担心他不诚信吗?所以,王船山说:“诚者,虚位也,知、仁、勇、实以行乎虚者也。故善言诚者,必日诚仁、诚智、诚勇,而不但言诚。”
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根本,乃在国民品德培养方法。国民品德培养方法无非制度建设与道德教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两大类型。道德教育(如言教、奖惩、身教和榜样)与道德修养(如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都是国民个体、各个个人的品德培养方法,而不是国民总体、群体的品德培养方法。反之,制度建设则是国民总体、群体之品德的培养方法,而不是国民个体品德、个人品德培养方法。制度建设是国民总体或群体品德培养方法,它虽然不能保证具体提高各个个人的品德境界,却能够保证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总体的品德境界;而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则是国民个体或个人的品德培养方法,它只能保证具体提高各个个人的品德境界,却不能够保证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总体的品德境界。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社会,只要制度优良,那么,不论该国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如何,即使该国不进行任何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该国国民总体来说必定品德高尚、诚实守信;而它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不论如何恶劣松懈乃至等于零,充其量,也只能导致极少数人品德败坏、欺骗多诈而已。反之,一个国家或社会,只要制度恶劣,那么,不论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如何,即使有最优良最努力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该国国民总体来说也必定品德败坏、欺骗失信;而它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不论如何优良努力,充其量,只能造就极少数有诚信等美德的人而已。因此,作为品德培养方法,制度建设远远重要于道德教养:制度建设是大体而道德教养则是小体。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一
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先立乎其大者”,首先且主要的是进行作为国民总体品德培养方法的制度建设:它是国民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因而堪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本。然而,多年来,我们却将国民品德培养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同起来,而不知制度建设为何物。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制度建设以提高国民总体品德?要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必须弄清和遵循国民品德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国民品德发展规律以及基于这些规律的制度建设之品德培养方法,可以归结为四条:“德富律:发展市场经济”,“德福律:构建民主”。“德识律:实现思想自由”;“德道律:奉行优良道德”。
一 德富律: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
究竟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国民品德?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墨子说:“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韩非说:“饥岁之春,幼弟不让;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王充说:“礼仪之行,在食足也。”但是,说得最系统的恐怕还是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一言以蔽之日:满足国民的物质需要乃是国民品德培养的根本方法。这种古老的观点能成立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国民品德高低发展变化,无疑取决于他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的强弱多少;而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的强弱多少,则正如马斯洛所言,取决于国民物质需要或生理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充分。他将人的需要及欲望由低级到高级地分为生理、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五种,进而发现,比较低级的需要优先于、强烈于比较高级的需要,而比较高级的需要则是比较低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爱的需要是生理和安全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尊重需要是生理、安全、爱的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自我实现需要是生理、安全、爱、尊重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于是,人的一切需要和欲望最终便都是在生理需要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
因此,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是在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结果: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越充分,他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越多;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越不充分,他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越少;他的生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便不会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只有他的物质需要得到了相对的满足,他才会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这个道理,我们的祖宗早已知晓,故曰:“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
可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又取决于什么?显然,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且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他的物质需要越少、物质财富越多,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反之,他的物质需要越多、物质财富越少,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换言之,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取决于物质财富和物
质需要双重因素: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而与之成反比。
由此观之,也就并非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才会得到相对的满足。在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都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也都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因为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多;但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多,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反之,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少;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少,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
那么,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相对满足究竟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慢,财富的增加便慢,因而便不能适应和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发展快,财富的增加便快,因而便能够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便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那么,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呢?否!
人们的物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因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财富增加得快,但是,如果该社会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却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的却多,那么,人们也决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少;只有不仅经济发展迅速和社会财富增加得快,而且分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的多,应该少得者得的少,那么,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往往看到,一个社会虽然经济发展比以往快得多,物质财富增加比以往多得多,但人们还是不满足,虽然他们的所得比以前翻了几翻。究其原因,岂不就在于分配不公?岂不就在于应该多得者得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的却多?
因此,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而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这些物质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而与之成正比: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快,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慢,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
于是,总而言之,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因而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的增加越少,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因而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恶劣。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与经济以及财富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富律: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国民品德培养的根本方法显然就是:迅速发展经济、公平分配财富从而使国民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这岂不就是“仓廪实则知荣辱”之真谛?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迅速发展经济和公平分配财富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看出,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固然取决于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但是,根本说来,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体制。因为一目了然,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不过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偶然的、特殊的根源;而国家的经济体制则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那么,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市场经济。
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没有外在强制的自发的、自愿的经济,因而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享有经济自由;而经济自由无疑是经济繁荣昌盛的必要的、根本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处看到,哪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而经济自由,哪个国家的经济便繁荣昌盛的缘故。不过,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凭市场经济自身不但不能完全实现经济公正,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而且不能够完全实现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自动消除垄断。因此,为了实现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必需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但是,政府的干预应该只限于确立和实现市场经济自由且公正地运行的规范,而不应该指挥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应该是经济活动规范的制定者与仲裁者,而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指挥者。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并且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只限于对经济自由与经济公正等市场经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只是充当市场经济的仲裁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指挥者,那么,该国便建立了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来,该国的经济便必定迅速发展、物质财富必定迅猛增加,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必定公正,从而国民的物质需要必定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因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必定强烈,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诚实守信的好人普遍增多。因此,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之方法,是培养国民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国民诚信品德的基本方法。
二 德福律:构建民主
孟子赞成管子的“仓廪实则知荣辱”,进而断言“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可是。他又断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岂不自相矛盾?并不矛盾。因为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一个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发展变化。这就是说,没有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一个人便不会有――或不会较多地具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但有了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一个人未必会有――或未必会较多地具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到处看到“为富不仁”现象:那些丰衣足食、生活富裕的人们,不但没有强烈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而且竟是些地地道道的坏人!因此,使人们具有强烈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需要,除了必须使他们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条件。那么,这些条件究竟是什么?主要是德福一致:越有美德便越有幸福。
原来,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获得幸福则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目的和动力:
幸福是美德的唯一动力。因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美德作为利己的手段的需要,他方面是把美德作为目的的需要。美德自身是对自我的欲望和自由的一种限制、约束、侵害,因而一个人最初决不会以美德为目的,为美德而美德;相反,他最初只可能把美德作为求得利益和幸福的手段,为了利己而求美德。美德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人利己的手段,无非因为人是个社会动物,每个人的生活都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所以,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便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得到赞许,便意味着得到一切;遭到谴责,便意味着丧失一切。不言而喻,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之关键,在于他的品德如何:如果社会和他人认为他品德好,那么,他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和给与;反之,则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和惩罚。
这就是一个人最初为什么会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的缘故:他需要诚实守信等美德,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和他人的唾弃、惩罚)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和他人的赞许、赏誉),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因此,诚实守信等美德乃是他求得幸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他对诚实守信等美德的需要是一种手段的需要。但是,逐渐地,他便会因诚实守信等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从而便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使诚实守信等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就像他会爱金钱、欲求金钱、使金钱由手段变成目的一样。这时,他对诚实守信等美德的需要便不再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手段的需要,而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目的的需要了。
可见,一个人以诚实守信等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源于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而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又源于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源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赏罚。因此,说到底,一个人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不论是以美德为手段的需要,还是以美德为目的的需要,均以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为动因、动力。换言之,个人利益和幸福虽然不是一切美德的目的,却必定是一切美德的动因、动力。这意味着:
如果德福背离,有德无福、无德有福,那么,美德便失去了动因、动力,人们便不会追求美德了;如果德福一致,有德有福、无德无福,那么美德便有了动因、动力,人们便必定会追求美德了。因此,德福越一致――越有德便越有福、越无德便越无福――那么,人们追求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诚实守信等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欺骗失信的动机和实现诚实守信等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德福越背离――越有德便越无福,越无德便越有福――那么,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便越弱小,他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弱小,他们诚实守信的动机便越弱小以致难以克服欺骗失信的动机,他们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意志便越弱小,他们的品德便越低劣,他们便越趋于欺骗失信。
各个社会人们德福一致的程度,如所周知,主要取决于各个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高,便越接近德福完全一致,以致每个人越有德便越有福,越无德便越无福:社会的政治越腐败,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低,便越接近德福背离,以致一个人越有德却可能越无福,而越无德却可能越有福。于是,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说,人们的品德高尚与否,他们诚信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的政治清明与否:
一个国家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便越一致,人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他们诚实守信等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他们便越诚实守信,反之亦然。
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意志与政治以及幸福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因素高低变化之规律,主要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目的和动力之规律――德富律则是关于国民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发展变化的前提和基础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福律:品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国民诚信等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显然就是:政治清明从而使国民德福一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国民德福一致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抑或腐败以及德福一致与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理解,只有民主的政治体制才可能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只有民主政体才符合政治自由和政治平等两大社会治理道德原则。因为只有在民主政体中,每个人才能完全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从而完全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亦即完全平等地使国家的政治按照自己意志进行。这就是为什么民主政体能够保障政治清明的缘故: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每个人完全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无疑是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另一方面,民主政体意味着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平等地共同掌握在每个公民手中,因而造成最高权力最大限度的分散和分立,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各级官员的腐败和德福背离而保障其清廉和德福一致。
不过,民主只是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其充分条件。因为民主的政权仍然可能被滥用而成为无限的(unlimiteddemocracy),因而违背了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和公正等社会治理道德原则。如果民主政权能够得到限制,亦即遵循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和公正等社会治理道德原则,那么,民主便不会沦为暴政,因而也就能够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受到自由等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有效限制的民主,是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种民主就是所谓“民主(constitutionaldemocracy)”:民主就是被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和公正等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有效限制的民主,就是将这些原则作为宪法的指导原则和基本精神的民主,就是遵循这种宪法而受其限制的民主。
因此,遵循宪法而受其限制的所谓“民主”,真正讲来,也就是遵循名副其实的宪法之指导原则――自由与平等以及人道与公正诸社会治理道德原则――而受其限
制的民主,因而也就是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民主,那么,该国的政治必定清明,国民的德福必定一致,他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动力必定强大,他们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必定强大,他们善的动机必定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他们诚实守信等道德意志必定强大,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诚实守信的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之普遍增多:民主是形成国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人的道德愿望的目的和动力之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国民诚实守信等品德的主要方法。
三 德识律:实现思想自由
一个国家国民诚实守信等品德高低变化,是否完全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财富分配的公平不公平以及政治的清明与否?否。国民诚实守信等品德的高低变化无疑还与该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当年法国第戎科学院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因而于1749年征文,题目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卢梭在应征论文中答道:“我们的灵魂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善而越发腐败……海水每日的潮汐经常受那些夜晚照临我们的星球的运行所支配,也还比不上风尚与节操的命运之受科学与艺术的支配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这种现象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
卢梭此见与真理恰恰相反。因为每个人的品德原本由个人道德认识、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三因素构成。品德的个人道德认识成分极为复杂多样,包括每个人所获得的有关道德的一切科学知识、个人经验和理论思辨。它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如何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人的认识?显然,一个人只有具有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人的道德认识,才可能具有相应的做一个诚实守信等美德的人的道德愿望和道德感情,才可能进行相应的做一个有诚实守信等美德的人的道德行为,从而才可能具有相应的品德。一句话,个人道德认识是品德和道德愿望形成的必要条件、必要因素。因此,品德必定与个人道德认识成正相关变化:一个人的个人道德认识越加提高,他的品德便必定会越加提高;反之,他的个人道德认识越降低,他的品德便必定会越降低。
每个国家国民普遍的个人道德认识水平,显然与该国的科教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国民普遍愚昧无知的国家,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知识水平,普遍说来,却会很高:国民道德认识和知识水平普遍高的国家,岂不必定是那些认识和知识水平高的国家?而一个国家认识和知识水平当然取决于该国科教文化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普遍的道德认识水平便越高;反之,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不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低,国民普遍的道德认识水平便越低。
于是,一个国家国民诚实守信等品德高低变化,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财富分配的公平不公平以及政治的清明与否,而且取决于该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达程度: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普遍的对诚实守信等道德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的诚实守信等品德便越高尚;反之亦然。这个规律,关乎国民的个人道德认识与其科教文化事业的关系,属于品德的个人道德认识方面的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识律:品德与科教文化的内在联系”。
诚然,实际上,我们却往往看到与这一规律似乎恰好相反的现象:一个国家科教文化事业不发达时,国民的品德倒还高尚;而当其科教文化事业发达时,国民的品德反而败坏了。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岂不意味着:科教文化事业越发达,人们的品德便越低劣吗?在卢梭看来,正是如此:“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
卢梭此见的主要依据,真正讲来,无疑是他所谓人类的“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之比较。在他看来,处于自然状态的原始人品德淳朴高尚;他们虽然无知无识,但政治民主清明、财富分配公正平等。反之,生活于文明状态――亦即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的国民品德堕落败坏;他们的科教文化虽然发达,但政治专制腐败、财富分配极端不公正不平等。这一见地大体符合史实。因为确如卢梭所言,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品德淳朴高尚,他们无知无识得很,但政治民主清明、财富分配公正平等;反之,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国民品德远远堕落败坏于原始社会,他们的科教文化虽然发达,但政治专制腐败、财富分配极端不公正、不平等。
然而,卢梭却将“在此(科教发达、政治腐败和财富分配不公)之后(品德败坏)”统统当作“因此(科教发达、政治腐败和财富分配不公)之故”,因而误以为:文明社会国民品德败坏的原因是科教发达、政治腐败和分配不公,自然状态人们品德高尚的原因则是科教文化不发达、政治民主清明和财富分配公正。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结尾,卢梭便这样写道:“使我们一切天然倾向改变并败坏到这种程度的,乃是社会的精神和由社会而产生的不平等。”这样一来,就科教文化与国民品德的关系来说,二者便恰成反比例关系变化:科教事业越不发达,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科教事业越发达,人们的品德便越败坏。所以,他通过考察生活于自然状态的野蛮人的品德状态时得出结论说,野蛮人品德高尚的原因在于无知无识:“我们可以说,野蛮人所以不是恶的,正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做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这些人因对邪恶的无知而得到的好处比那些人因对美德的认识而得到的好处还要大些’。”这是一种双重的错误:
一方面,卢梭不懂得,原始社会人们的品德之所以高尚,完全不是因为科教事业不发达。科教事业不发达只能降低人们的道德认识,只能降低人们品德所由以构成的道德认识因素,从而也就只能降低人们的品德:它怎么可能完善人们的品德呢?原始社会人们的品德之所以高尚,只是因为与科教文化不发达同时并存的政治和经济的状况:政治民主清明和分配公正平等。政治民主清明和分配公正所提高的乃是国民品德的决定性因素:个人道德感情。反之,科教文化的不发达所降低的则是国民品德的非决定性因素:个人道德认识。因此,科教文化落后所导致的国民品德降低,必定远不及政治民主清明和财富分配公正所导致的国民品德的提高:其净余额是提高而不是降低。这就
是无知无识的原始社会人们品德反倒高尚的真正原因:政治清明和财富分配公正对于人们品德的提高超过了科教文化落后对人们品德的降低。
另一方面,卢梭不懂得,封建社会国民品德败坏,完全不是因为科教文化事业发达。科教文化事业发达只能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从而只能提高人们的品德:它怎么可能败坏国民的品德呢?封建社会国民品德之所以败坏,只是因为与科教文化进步同时发生的该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变化:政治专制腐败和财富分配不公。政治专制腐败和经济分配不公所降低的乃是国民品德的决定性因素:个人道德感情。反之,科教文化的进步所提高的则是国民品德的非决定性因素:个人道德认识。因此,科教文化进步所导致的国民品德提高,必定远不及政治专制腐败和经济不公所导致的国民品德的降低:其净余额是降低而不是提高。这就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的“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升起而德行也就消逝”的真正原因:政治专制腐败和经济不公对于国民品德的败坏超过了科教文化对国民品德的提高。
可叹卢梭被“国民品德与科教文化发展恰成反比”的假象所惑而未见于此,遂将“在此(科教发达)之后(品德败坏)”当作“因此之故”,于是错误地得出结论说:科教事业越发达,人们的品德便越低劣。殊不知真理恰恰相反: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对诚实守信等道德的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亦然。那么,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发达与否又取决于什么?
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发达与否,根本说来,无疑取决于该国是否有思想自由,亦即是否有获得与传达思想之自由,思想自由是科教文化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精神财富繁荣兴盛的根本条件,是真理得以诞生的根本条件。思想自由,确如无数先哲所论,是思想和真理发展的根本条件而与其成正相关变化:一个社会的言论和出版越自由,它所能得到的真理便越多,它的科学与艺术便越繁荣兴旺,它所获得的精神财富便越先进发达;一个社会的言论和出版越不自由,它所能得到的真理便越少,它的科学与艺术便越萧条荒芜,它所创获的精神财富便越低劣落后。
可见,应该坚持思想自由原则:一个国家的思想、言论和出版越不自由,该国的科教文化便越不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低,国民普遍的对诚信等道德的认识水平便越低,国民的品德便越败坏,国民便越趋于欺骗失信,国中诚信之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便越稀少;一个国家的思想、言论和出版越自由,该国的科教文化便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对诚信等道德的认识水平便越高,国民的品德便越高尚,国中诚信之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便越多。这岂不意味着:思想自由是培养国民诚信等品德道德认识因素的方法,是提高国民诚信等品德的首要方法?
四 德道律:奉行优良道德
一个国家国民诚信等品德高低变化,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和政治的清明以及科教文化发达与否,而且――最为直接地――取决于该国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道德优良则品德好而必诚信;道德恶劣则品德坏而必少诚。因为品德亦即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的道德人格,完全是遵守或违背道德的结果;而每个人究竟遵守还是违背道德,无疑直接取决于道德本身的性质,取决于道德本身之优劣:道德越优良,便越易于被人们遵守,人们的品德便越良好而多诚信;道德越恶劣,便越难以被人们遵守,人们的品德便越败坏而多欺诈。那么,究竟为什么道德越优良就越易于被遵守?
原来,道德与法律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的崩溃和每个人的死亡)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利益的增进),因而是净余额为利的害,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害和恶:道德手段是压抑、限制每个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道德最终目的是保障社会――亦即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法、政治――的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个人利益。
因此,保障经济、文化产业、人际交往、法、政治的存在发展,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亦即道德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之比值――便是评价一切道德优劣之终极标准:哪种道德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少、促进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保障人际交往的自由和安全的系数最大、使法和政治最优良、最终增进每个人利益最多、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哪种道德便最优良;反之,则最恶劣。这就是说,不管是哪种道德,不管它如何不理想不漂亮,只要它对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较少,又能够把经济搞上去、能够让文化产业繁荣起来、能够保障人际交往之自由和安全、能够造就优良的法和政治、能够较大限度地增进每个人利益,从而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较大,那么,它就是比较优良的道德。反之,不管它如何理想漂亮,只要它对于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较重,使经济停滞、文化产业萧条、人际交往得不到自由和安全、法和政治恶劣,最终使每个人利益增进较少、从而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较小,那么,它就是比较恶劣的道德。
于是,道德越优良,它给予一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少,而给予一个人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多;因而人们遵守道德、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的内外困难,从而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而多诚信。反之亦然。
国民诚信等品德之高低,取决于该国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其根据尚不仅此也!因为道德之优劣不仅取决于是否符合道德最终目的、道德终极标准,而且还――更为根本地――取决于是否符合人性,亦即是否符合人的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因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规范,显然基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规范,只是直接通过道德最终目的、道德终极标准,而最终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的。因此,所制定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最终便取决于是否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相符:优良道德必定符合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违背行为事实如何客观本性的道德必定恶劣。
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的一切活动能否达到目的之根本原因,显然在于是否与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道德是人所制定的行为规范,所以,它能否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便在于它是否与行为的客观本性相符:道德符合其目的从而是优良的,最终说来,岂不是因其与行为客观本性相符?道德不符合其目的从而是恶劣的,最终说来,岂不
是因其与行为客观本性不符?合而言之:优良的道德必定与道德目的和行为的客观本性相符;而恶劣的道德必定与道德目的或行为的客观本性不符。
于是,道德越优良,与人们行为客观本性便越相符;道德越恶劣,与人们行为的客观本性便越背离。而只有与行为客观本性相符的道德,才是人们能够遵守和实行的,背离行为客观本性的道德,必定是人们不能遵守和实行的。所以,越是与人们行为客观本性相符的道德,便越易于被人们遵守和实行,从而人们遵守和实行道德的行为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越是与人们行为客观本性背离的道德,便越难于被人们遵守和实行,从而人们遵守和实行道德的行为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低下。
总而言之,道德越优良,它给予一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少,而给予他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多,于是,人们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道德欲望和动机以及道德意志便越强大,因而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道德越优良,与人们行为的客观本性便越相符,便越易于被人们实行,从而人们实行道德的行为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道德越恶劣,那么,它给予每个人的压抑和损害便越多,而给予他的利益和快乐便越少,那么,人们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道德欲望和动机以及道德意志便越弱小,因而他们的品德便越低下;道德越恶劣,它与人们行为的客观本性便越背离,便越难于被人们实行,从而人们实行诚信等道德的行为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恶劣。这个规律,是关于每个人的道德感情以及道德行为或道德意志与社会所奉行的道德之优劣的关系之规律,因而也属于国民品德的个人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方面的复合规律,不妨名之为“德道律:品德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废除恶劣道德而奉行优良道德显然是国民诚信等品德培养的重要方法。可是,一个国家究竟奉行怎样的道德才算得上优良呢?
任何国家所奉行的道德无疑都是不胜枚举的,因而必定既有一些是优良的,又有一些是恶劣的,而不可能全部优良或全部恶劣。所以,我们说一个国家所奉行的道德是恶劣的或是优良的,只能是就其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的――亦即具有决定意义――的道德来说的: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的道德是优良的,我们就说该国奉行优良道德;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的道德是恶劣的,我们就说该国奉行恶劣道德。
在一个国家所奉行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无疑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而不是推导于普遍道德原则的特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无非四类。第一类是道德终极标准,亦即道德最终目的之量化:“增进每个人利益总量”;第二类是一切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亦即所谓“善”;第三类是善待他人的道德原则,主要是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亦即“公正(平等是最重要的公正)”和“人道(自由是最根本的人道)”;第四类是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亦即所谓“幸福”。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在一个国家所奉行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显然不可能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因此,判断一个国家所奉行的道德是否优良,说到底,全在于该国所奉行的道德终极标准和道德总原则以及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是否优良。那么,一个国家究竟奉行怎样的道德终极标准、道德总原则和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才堪称优良?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表明:
首先,义务论道德终极标准和利他主义的道德总原则最恶劣。因为二者虽然坚持了无私利他,鼓舞了人们无私奉献的至善热忱;却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抛弃为己利他和自我实现原则,而以无私利他要求人的一切行为。这样,一方面,它们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压抑、限制便最为严重:它们压抑、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利己的欲望和自由,而妄图使人的一切行为都达到无私利他的至善峰峦;另一方面,它们增进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因为它们否定目的利己、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堵塞了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合而言之,极端利他主义和极端义务论道德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害与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因而也就是最为恶劣的道德。相反地,新功利主义道德终极标准和己他两利主义道德总原则最优良,因其将无私利他和利己不损人(为己利他与单纯利己)一起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多元准则。这样,一方面,它们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的压抑和限制便最为轻微:它们仅仅压抑、否定每个人的损人的欲望和自由,因而只有在利益冲突时才要求无私利他,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它们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又最为迅速。因为它们不但提倡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激励人们在利益冲突时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致损人利己,从而增进了社会利益总量;而且倡导为己利他与自我实现,肯定一切利己不损人的行为,鼓励一切有利社会和他人的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开放了增进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于是,合而言之,新功利主义道德终极标准和己他两利主义道德总原则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因而也就是最为优良的道德。
其次,封建专制主义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最恶劣。因为,一方面,它维护一个人独掌国家最高权力,而违背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机会平等原则,从而剥夺所有人应该享有的各种平等权利,使所有人生活于一个极端不平等、不公正和无人权的等级社会;另一方面,它维护一个人独掌国家最高权力,而违背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思想自由原则,剥夺所有人应该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使所有人都生活于一个遭受全面的奴役、异化和不自由的社会,完全丧失个性而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因而必定极端阻碍社会发展进步,造成社会停滞不前。合而言之,封建专制主义道德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的压抑、限制和侵犯最大,而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却最少:它是给予每个人的害与利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因而是最为恶劣的社会治理道德。相反地,人道与自由以及公正与平等的社会治理道德原则最优良。因为,一方面,它们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的压抑无疑最为轻微――它们甚至倡导每个人的自由应该广泛到社会的存在所能容许的最大限度――另一方面,它们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必定最为迅速,因为人道与自由以及公正与平等无疑是实现每个人创造潜能、调动每个人劳动积极性和保障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条件。于是,合而言之,人道与自由以及公正与平等的道德原则便是给予每个人的利与害的比值最大的道德,因而是最为优良的社会治理道德。
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奉行义务论和利他主义以及专制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恶劣道德,因而不论其余道德如何,该国所奉行的都是最恶劣的道德:一
方面,它对于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大,而给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少;另一方面,它势必背离行为的客观本性而难以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便必定极其弱小,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极其恶劣、欺骗和失信。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奉行新功利主义、己他两利主义以及人道、自由、公正和平等的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优良的道德,因而不论其余道德如何,该国所奉行的都是最优良道德:一方面,它对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少,而给予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多;另一方面,它必定符合行为的客观本性因而易于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必定极其强大,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高尚、诚实和守信。
可见,新功利主义、己他两利主义以及人道、自由、公正和平等之优良道德,乃是形成国民做一个有诚信等美德的人的强大的动力、动机、欲望和意志之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诚信等品德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因素的复合方法,是提高国民诚信等品德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