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汇编4篇】
【导言】此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汇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第一篇】
道德是调节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品德是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个人特性。从发生学角度看,道德和品德起源和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生活及其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活动。所以说,道德和品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也是为了生活的。人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是道德和品德的主体,道德和品德是人的生活、活动的一种“品质”。从个体方面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生活,“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1。品德是在个体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发生和形成的,品德的提升和完善也是在他们自己的生活、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不存在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和品德;另一方面,道德和品德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良好的道德和品德能够引导人的行为,提升人的生活质量。道德、品德与生活这种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可是,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常常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开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上是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学科化的德育课程,反映在教材上是知识化的倾向,反映在教学上则是“德育智育化”的倾向。这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远离儿童生活经验,热衷于道德知识传授和记诵的德育课程、教材、教学和课堂生活,只能让儿童觉得无趣、可厌,当然也缺乏实效。
反思道德、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反观儿童的德育课堂生活,道德教育、品德培养应该建基于生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引导儿童过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育德课程、教材与儿童生活
课程是一种专门的教育安排,它不同于生活。但是,以承载德育功能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或者说以育德为主要功能的课程,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因为道德、品德和道德教育的来源、性质和任务的特殊性,与生活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生活的需要。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力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围绕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的“生活性”的理念。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
课程新理念的实现首先需要新教材的支撑。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生活性的角度看,教材内容应该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源于生活、富含生活指的是,教材应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例如,在《品德与生活》教材每个单元和课文的设计中,要调查儿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涉及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真实生活的“逻辑”为依据进行安排。例如,第一册教材的单元可以安排为:1、上学了(主要是让儿童熟悉和喜欢学校的环境);2、同学和老师(涉及社会化和去中心化、非家庭化的开始);3、学会学习(开始培养喜欢学习的心情、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方法);4、在路上(包括交通安全和遵守公共秩序等);5、家里的我(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尊敬、体谅和关心父母和长辈)这种安排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这样的教材,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源于生活还要求注意,真实的儿童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社会、生活、活动、实践、情感和体验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全息的”。教材应根据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行设计和编写。在一个单元里,常常包含多个主题,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领域,如道德、法律、纪律、心理素质和日常生活知识与能力等。
高于生活、引导生活指的是,教材中呈现的不仅是一种“生活图景”,而且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图景”,或“富含价值的生活图景”,即经过“重构”的、体现教育意图的、有教育意义的、能够发挥价值教化作用的和引导儿童创造与发展美好生活的“生活图景”。从个体发展的维度看,作为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儿童在本性上就需要价值引导,也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强调教材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源泉,决不等于教材是儿童生活的“照相”或“照相”式的反映。从社会和教育的维度看,教,指的是“上行下效”,育,则要求达到“养子使作善”的价值目的3。彼得斯说,教育指的是以某种合乎道德的方式传递某种价值的活动和过程4,表达的也是这同一个意思。因此,任何教育、尤其是德育,进行价值引导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中,应根据教育性的要求,对真实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构”,生成“美好的生活图景”,作为教材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构件。当然,这种价值引导必须与尊重儿童、尊重生活具有一种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和一致性。
三、课堂中的品德教学与儿童生活
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大致可以表述为:“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这种理念必须通过教学这个重要渠道得到体现和实施。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一方面,要“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课堂中的生活永远不可能真正等同于真实生活,也不应该变成真实的生活,而应该是一种经过“重构”的、体现教育意图的、有教育意义的、“近似真实的”生活,或者说“准真实的”生活。换句话说,课堂中的生活虽然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个部分,但它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真实的”生活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有意安排的、具有特定教育意义的生活过程。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受教育中的、教学中的)儿童”,通过课堂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 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
具体地看,课堂中的品德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教材是课程和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面对的是教材和儿童。品德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因此,教学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的中介和桥梁。在教材中出现的是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但它们基本上是一些“美好的生活图景”,而不是、或者说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在教材的“美好生活图景”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形成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儿童进入或重新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的过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主要以生活主题和活动范例的形式呈现,所以,教师可以在深刻理解教材范例的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设计,来达到“感受”“理解”“体验”教材所承载和传达的价值的目标。例如,在开展“我爱我的家”的教育活动时,教材里讲的是编者设计的“某个儿童”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在教学时,教师不是一味去讲述“教材里的儿童”的家庭生活,而是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儿童讲述、交流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生活、家庭历史、家庭变化等,使儿童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总之,要注意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活动“激活”教材中的生活,使教材中的生活与儿童的真实生活建立一种联结,从而在教材与儿童真实生活中开辟一条通道。
2、重视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课堂中的儿童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关于“过年”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每个儿童事先都有过过年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儿童有关过年的感受和体验,并让儿童的这种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变成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扩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儿童创造和过美好生活的过程。再如,在“客人来了”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每个儿童都有过的如何接待客人的生活体验就是教学的起点和重要资源,教学就可以从这一点切入、展开。通过儿童交流自己平时接待客人的表现,帮助儿童反思自己的生活,提升相关生活经验和能力,使儿童懂得待客之道,学习有礼貌地接待客人,学会与人交往。
3、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
教材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设计上又注重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为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提供了线索和空间(平台、舞台),但是这个线索和空间(平台、舞台)需要教学去展开和“演出”。多数新教材较好地注意到选取儿童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活事件”作为范例,但是,更应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利益”关联,一方面使儿童面对教材“生活”产生情感的触动、情感的涉入或投入,使教材对于儿童而言是“价值有涉”的,另一方面,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体验,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在柯尔伯格的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模式中有三类道德事例,第一类是假想的事例,第二类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例,第三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其中第三类事例因为直接指向儿童正在亲身经历的生活,因此具有最大的意义。这一实验对我们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4、引导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关注、实践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反思、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让儿童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应该引导儿童“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
在教育和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中,儿童不应被当作“观众”、“听众”或“受众”,而应是“演员”;不是“配角”,而是“主角”;甚至不仅仅是“演员”和“主角”,还是“导演”和“编剧”。在引导儿童关注他自己的生活时,应鼓励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实践他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感受、体验、反思、调整、创造和发展他自己的生活。
5、联结教学中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
课堂生活只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个部分,课堂和学校里的资源也只是课程和教育资源的一个部分。在品德教育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前文曾提到的“生活即教学”以及人们常说的“社会即学校”讲的也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使游戏、电视和网络,使教师、家长、公众以及儿童自己都成为品德教育者。总之,使儿童的全部生活和儿童生活周围中的一切事、所有人都成为教育资源和教育者。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第二篇】
关键词 德育因素;德育;合社会;适应与发展;内化;社会化
德育因素是制约人适应与发展的客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生活在并只能生活在社会中,其存在、适应、发 展都受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交互作用,其中,那些制约着人适应与发展过程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 、潜能的东西,就充满着德育因素。不论人们主张或不主张、从事或不从事、接受或不接受德育,德育因素都 客观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对人的适应与发展 起作用。人在适应与发展中,不受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就会受不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向程度、效 应不同而已。
狭义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不同,广义上,所有德育都是社会德育。德育过程不单在学校中,所有社会 成员都有一个接受德育或再德育的客观过程。一个良好的社会德育,乃是社会成员获得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必 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狭义看,社会德育相对学校德育而言,具有相对的不可控性,但其发生作用的现实却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良好的社会德育促进社会成员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反之则延缓、阻碍甚至损害社会成 员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自觉、合理、科学地调动起所有良好的社会德育因素,实施健康的社会德育, 就是要以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为根本目标,使社会成员不断内化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实现合社会的个 人调谐与合个人的社会调谐之辩证统一,从而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社会合理化,推进社会文明。
现代社会中,教育一般地以学校形式出现,科学的学校德育则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首要的和主要的途径 ,也是人的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关键。因而,科学的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系 统中的子系统,它按照特定社会的客观要求,将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和特定社会的良好规范,内化为青少年 的道德、品格、素质,并与其它各科教育交互作用,使青少年获得合社会的临近适应与发展,导向个体社会化 。这是一种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并使外在的社会要求与个体思想品德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 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德育又是社会德育。
就学校教育而言,学校其它各育与德育相比,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具体的目标、任务不同,智育,主要担 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智能的任务,体育,主要担负着锻炼体格、增强体质的任务,美育、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 等,其任务也是特定的;其次,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途径也都不同。然而,根本的区别还在于尽管各科教 育的实际过程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德育因素,但在理论上,基本身基本不涉及或少伦及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一 旦涉及,那便是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因素在起作用。作为一个合社会临近适应与发展并日趋完善的人,精神世界 是根本的支柱和动力,因此,科学的学校德育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动力源。当然,如前所述,德育因素无 所不在,无时不有,各科现实的教育过程,德育因素必然发生作用,因此,主动、自觉地将德育容于各科教育 之中,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德育途径之一。
良好的德育在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一是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肯 定性的精神文化(包括政治观念、伦理道德、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效益观等等),创造性、建设性、持续不 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文化宝库,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肯定性精神本质,构建主体中具有本质力量 的精神世界,形成合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实现个体精神境界和内在本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伦理 化教育,使社会成员道德地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个体乃至社会集团在科学技术运用上的合社会性,实现个体素 质现代科技社会中合社会地适应与临近发展;三是与其它各育和各种社会实践交互作用,发掘并巩固个体合社 会的适应与发展潜质,实施精神导向,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推进心理保健,使个性和谐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一体 化;四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在个体利益追求与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达到个人与社 会的辩证统一,保障社会安定,构成社会进步合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我国当代,德育工作曾几起几落,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新形势下,德育既充满着机遇,又再次 面临挑战。由于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但发展不充分,民主意识增强,但民主参与机制未健全,参与国际 竞争日多,但多元文化承受力却较弱的矛盾过程之中,德育在促进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问题上,还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教育思想上,或过分强调德育,过高估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陷入了“德育万能论”的 怪圈,导致德育过程非科学化,德育的唯一化使德育在空洞的高声呐喊中无形消解。或只重智育和办事能力, 忽视德育,抽象讲德育,具体无德育,陷入了“德育无能论”的怪圈,导致德育缺失智育扭曲,使人在适应与 发展中失去合社会的精神支柱与动力系统,产生出人才废品;在德育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上,忽视人的 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这个根本主题,只把德育看作是履行行政职责的必需品或装璜,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归宿 点被异化扭曲,陷入“德育盲动主义”的怪圈,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思想行为与个性发展却被无形割裂,既 不能实现德育的本质目的,又沾污了德育的纯洁性;在德育的方法、途径上,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道德化, 忽视德育的长期性、长效性和潜在性,构成了“德育短期行为”,命令式、强制性、行政化手段充斥整个德育 过程,失去面对新形势的应变力,不仅违背了德育规律,还使德育过程本身违反了道德,大大消弱了德育的道 德感召力。这一切,都是德育过程中的反德育因素,若不加以克服,德育本身很可能成为新的社会条件下扼制 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的异己力量。
过去,人们研究德育多从思想品德本身去研究,未跳出自身系统,参照系不明,缺陷较多。改革开放以来 ,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把视野扩大到社会学、行为学等边缘学科,把德育研究放在 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中,放在社会的变迁与流动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 果,大大增强了德育改革的力度。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订了一系有利于优化德育工作的法规、规章和 政策,这些都是近些年来德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不仅阐明了我国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基本思路,还为德 育工作者指明了德育方向、途径和基本方法,是德育工作和德育科研的指南。当前,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深入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些德育法规、规章,如何进一步优化德育过程。本文在此提些粗浅看法,抛 砖引玉。
1.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并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性。
品德形成过程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个体特有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适应与发展的客观过程, 具有多因性、自发性、可塑性、客观性等特点,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品德内化与品德外化的矛盾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则是德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按照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以培养和形成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个人社会 化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多样性、反复性、自觉性、能动性的特点。因此,优化德育过程必须以科学 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并依据特定社会的既定法规,在实践中研究品德形成的客观过程及其内在规律,遵 循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多层次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培养 和形成个体合社会的思想品德,实现个体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推进社会文明。
2.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阶段性。
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性、渐进性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和渐进性。一般地,德育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某些思想品德规范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选择地受纳并内化为个体道德 品质意识;(2)积淀在受教育者个体中的道德品质意识形成动机,支配、调节并外化为道德品质行为,反作用于 社会;(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依据行为效应和个体品德发展程度,调节教育行为和受教育者品德行为,进入新的 德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反复渐进的运作过程,无法精确地区分排列,更不能机械地 套用。但品德形成的客观机制制约着德育过程的运作,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德育阶段意识,才能 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3.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克服智育化倾向。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的德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而学校教育又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因此,德育 实践中,人们容易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等同起来,甚至以智育代替德育,形成思想道德品质智育化倾向,在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德育过程的优化。应该看到,如前所述,尽管智育过程蕴含着德育因素,德育过程也蕴含着 智育因素,都必须依据“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二者可以互补,交互作用于人的 合社会适应与发展。但二者必竟是有区别的:其一,贯穿于德育过程的主线是社会实践,德育过程中的“行” ,是社会性的实践,是一种正式的社会交往、沟通和联结,这种“行”一旦发生就与社会利害关系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而智育过程中的“行”一般说来,仅仅只是一种“练习”或“习得过程”,一般不形成社会利害冲突 。因此,德育与智育对“行”的要求也不同,德育必须严格注意“行”的社会效应,比如,绝不能让受教育者 去实践犯罪、体验犯罪过程。这是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其二,德育过程中的“情”、“意”,本 质上都是社会利害关系在教育心理上的反观,是思想道德品质内化的粘合剂,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 品质上沟通、接纳的必要条件。而智育中的“情”、“意”一般不具备社会功利特征,至多只是施教者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并非必不可少。因此,要使德育过程优化,教育者必须体察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其 态度,并动之以健康的真情,摆明正确的是非观,才能提高德育效果;其三,德育因素具有时空的广泛性和内 容的社会性,因而德育过程还具有同时性、反复性,其循序渐进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无法精确地排序,同时 ,社会因素对德育影响甚大,学生的“熟习”会因个体需要,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利害冲突中“淡忘”,因而, 德育过程中的“知”同时具有三个含义:必须是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 思想道德观念必须不断反复地作用于个体;可以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中易于为受教育者接 纳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实现思想道德品质迁移。智育虽然也有“举一反三”的情况出现,但其学习过程的 阶段性是很明显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过程都是可以而且必须精确地排序,前后阶段的知识不可能同时出现,同 时,其对“知”的“淡忘”在一般情况下与社会利害关系无关。因此,要优化德育过程,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 社会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德育过程双边活动实情,灵活地选择入口,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 育因素进行必要、合理的反复教育,避免“一刀切”,避免机械套用和无目的的跳跃。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第三篇】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及《品德与社会》的授课教师,我不断想尝试一种做法:就是如何让刚离开父母视线的孩子因为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表扬,成为一个极为好奇、爱在教师面前表现、善于积极提问的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给这些孩子创立“品德积累簿”,作为学期结束衡量他们品德成长的标准。
一、评价目标
有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评中,因某学生错字多,字写得很是马虎,作业本弄得脏兮兮的,于是便在素质成长报告册的《品德与社会》一栏里写上了“不理想”。学生家长看后很是不解:“我家小孩不仅尊敬你们老师,大小活动都积极参加,劳动又积极,而且在班级中从不捣鬼,怎么这品德成绩还比不上那些成天捣鬼,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呢?”教师最终被说得无以言对。这种评测学生道德观的方式,其实已歪曲了评测的初衷,无法对学生在个性成长过程中思想品德的表现进行综合评测。
因此,我尝试通过“品德积累簿”的方法来建立孩子品德成长评测的小档案,以每一周评测的内容作为考查标准,来检查孩子们的品德状况,激励他们,以求思想道德观的进步,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二、实施过程
既然以周作为评测的标准,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首先,我在班里拿出自己设计的“品德积累簿”并告诉孩子们:这里面是他们从今天开始品德成长的见证。比如,穿的衣服是否整洁干净,卫生是否洁净,劳动是否积极,上课期间有无认真听讲,举手发言是否活跃,作业能否认真完成,是否能做到尊敬老师和帮助有困难的小同学,放学是否有秩序排路队回家等。其次,我在每周的《品德与社会》课上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评测,只要孩子们有一点道德观的形成,我都在“品德积累簿”上贴上一颗小星星,并且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了就有机会使“品德积累簿”上的小星星更多,学期结束我们比一比谁的小星星多,根据小星星的多少来评定我们的品德成绩。
以后的日子里,我随时注意着孩子们在品德上的一点点进步,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品德积累簿”下快乐成长。有一天,我发现班上的一个孩子一直都 没有获得小星星,因为他年纪在班级中最小,所以胆子不是很大,上课也始终不敢回答问题,我一直寻找着机会希望能给他一颗小星星。终于一次班会课上,当问到:“有位小同学忘记带铅笔了怎么办?”这个孩子犹豫着举起了手,我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让他回答。“我……我……我有。”虽然声音不是太大,但我能感受到他有着进步的思想品德,我高兴地告诉所有的孩子,这是魏同学的第一次发言,他进步了,大家同不同意在“品德积累簿”上给他贴一颗小星星呢?孩子们大声地说:“同意。”他也高兴地大喊:“我有一颗小星星了哦!”让我感受到这颗小星星对他的分量。从此,该生无论是在积极发言,还是在朗读课文上,胆量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小小的一颗星,让孩子们战胜了自我,激励了他们对进步的追求,促进了品德的发展。
此后,我不断激励孩子们的愿望,并希望他们通过努力,使愿望都能够实现,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尽可能的体现品德教育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由于农村家长多数外出打工,小孩子自理生活能力差等,造成了班上许多孩子不注意卫生,小手和小脸经常脏兮兮的,我问他们:“你觉得自己是个爱干净的孩子就请举手。”数一数只有十来个人举了手,我又问:“那你们的小手相互比一下看谁更干净的请举手。”很多孩子都自信的举起了手。我微笑着跟他们说:“看来你们都是爱干净的孩子,今天的小星星老师提前发了,相信大家放学回去后一定会把自己打理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之后,我时刻关注他们在卫生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很快,班级里绝大多数小朋友在卫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品德评测的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品德自身的提高,品德评测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孩子道德学习的过程。
不经意中我发现,我班的班风班貌发生了明显改变,这都归功于 “品德积累簿”贴“小星星”的活动,从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品德观早已深入内心深处并自觉地转化成了实际行动。
到了学期结束,最后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我让孩子们一起来数小星星。“老师我20颗”“老师我18颗”“老师我最多”……孩子们兴奋的声音好像“小星星”已经贴进了他们的心里。我还请家长有空到校也看看自己孩子的“品德积累簿”,让家长获得更多孩子成长的喜悦。学期结束,每个人的素养成长报告册上我也直接贴上小星星,让孩子们在数星星的喜悦中健康成长。
三、教学思索
“品德积累簿”是孩子们个性自由成长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与他们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平台。它让我从孩子们身边了解到他们切身的感受和想法,使我的评测方法也不再单调,而是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能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第四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情绪体验;创设
现今社会,“效率至上”“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并引起了教育教学的注意。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而,凡是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要求课堂要有生命力,关键在于课堂的有效教学。以下是笔者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在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些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回归生活
眼下回归生活,努力创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新课程理念,不时地在提醒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根植现实,面向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为此,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要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联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使之成为品德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才能“习惯成自然”,学生在以后的品德学习时才能够无意识地自动地联系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达到《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怎样有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随机应变,把握课堂的节奏。小学教育学中指出:“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开始进入自律阶段,教师应根据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教师的有心引导、有心教育,会让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做个有良好品德的人,这样的教学就有效。
二、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具开放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变换着形式导入。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使之由被动的、生硬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有生命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品德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也可以采用能够带动学生情绪的相关课文内容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补充一些学生所熟悉的跟所学内容相关的相声小品的幽默经典语言,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兴趣。大多数的相声小品都比较生活化,而且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教育者大都采用幽默的艺术,让学习者容易接受。这样的方式刚好符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会横冲直撞地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不仅能感兴趣听取,还乐于去接受并改正。
三、教师要巧妙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课堂一个生命力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自身的素质去设置更多丰富的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带来的生命力,使其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人格得到完善。现在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现实生活,学生无法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自然的与周遭的生活沟通起来,无法触及其真正的内心世界,其心灵自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浸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我们老师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回归生活,所以要设置有生活化色彩的活动。
1.模拟音乐会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在培养、塑造学生的品德中有辅助促进的作用。为此,一些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可以采用音乐会的活动形式进行。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这一形式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站在不一样的立场思考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的感情,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四、教师要随时对教学前后进行反思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进行,其中的核心是教师随时对教学前后的反思。笔者认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凡有心的教师,不论是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会很自然地去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今后需要如何改进。有了反思,自然就会有提高。这样的教后反思,反思后再教,如此循环反复下去,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会更有效。
总之,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回归生活,有心地创设一个开放又有生命力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黄济。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