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 课堂个性化教学(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个性化教学 课堂个性化教学(汇总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个性化阅读读书计划【第一篇】

书香校园

——个性化阅读读书计划

阅读化育气质,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了把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的思维乘着阅读的翅膀自由飞翔,我们必须回归本体,重视本体,倡导个性化阅读,把文学作品放还课堂。语文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开启心智、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语文课应姹紫嫣红、春色无限。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书是开启人类心灵的钥匙,对于中学生而言此时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关键时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单靠课本传授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兴趣,以获得更多、更好的课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春色满园关不住,书香校园占枝头”,为此我们制定了本读书计划。

一、活动目的1、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

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

以及内在素质与教养。并拥有快乐积极的人生,让学生真正

感受到书是我的朋友。

2、全校再次掀起读书热潮,使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之

气。

3、展现学生的个性理解,找到自己的“哈姆雷特”。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二、读书宣言

“我读书我快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找到自己的那一个”。

三、行动口号

营造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

四、活动对象

一、初

二、初三年级

五、时间安排

一、初二年级每周三课时的阅读课,初三年级每周两

课时的阅读课。

六、读书形式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同时写好读书

笔记,举行读书心得交流、背诵古诗比赛、读书征文、“读

书之星”等活动。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以名言引路。为了让班级处处流露文化的气息,散

发浓郁的书香,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有关读书的名言。这些

名言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如“书籍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自然地进

入读书状态。通过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

定的氛围,把作文、读书笔记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里,供大家欣赏。

2、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了让学生读到更多更好的书,除了班级订阅的报刊外,还

让他们把家中的藏书有选择地带到教室来。

3、建立家庭小书房。为了让家庭也散发出书香,利用

开家长会的时间,对家长宣传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为孩子建

立小书房,并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感受书店里浓郁的书香,督促孩子读书。

第二阶段:活动内容

1、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坚持组织

学生开展摘抄活动。读书书目结合《经典读本》,介绍学生

读相关的文章,做好阅读文摘。要求每个学生有一本自己的阅读文摘集,阅读文摘每天1篇。内容包括:好词,好句,好段,感受四个部分。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本,每周完成两

次读书记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周四第四节课安排学生统一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说话课多组织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给画配诗、给诗配画、做书签、古诗文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和读书兴趣。

3、读书是为了开阔眼界,提高文学修养,诗词歌赋也是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读书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学生统计自己读过的书、背过的诗,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背诵诗歌比赛,让学生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注意积累知识,以此来促使学生的读书效果,以达到较高的读书效果。

4、定时向学生介绍好书,也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加强学生间的见解交流。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识别,读好书,会读书,使其表达能力在相互推荐和交流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5、进行读书活动的总结工作,每四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读写笔记”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也鼓励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谈自己的理解。通过交流学习体会和读书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老师的阅读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倡个性化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

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

7、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经典读本》,谈谈读书心得。老师走近学生,共同探讨。

8、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的活动。家长每月和孩子一起填写读书书目,交流读书收获,养成与孩子一起阅读健康书籍的习惯,以此让学生周围弥漫着阅读的气息。

第三阶段:活动反馈

(一)开展好书共欣赏活动。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学生自发举行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

(二)“读书之星”评比。为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评选出读书之星。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活动,即学生先自我评价,再小组相互交流评价,然后由家长评价,最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评选出读书之星。

(三)板报评比。为烘托读书氛围,开展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涂鸦壁评比活动。

(四)读书交流卡、名著便览、作家卡片的制作。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制作精美的读书交流卡片、名著便览、作家卡片。

(五)手抄报展、剪贴报展评。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手抄报,同学们搜集资料、版面设计、书写等环节,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八、推荐书目

《经典读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爱的教育》《昆虫记》《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童年》《名人传》《格列拂游记》《鲁宾逊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初中生必备优秀诗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平凡的世界》《向右走,向左走》。

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师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课堂个性化教学【第二篇】

关键词:个性化;导入;教学氛围;数学;语言;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92-02

本文从导入、课堂教学氛围、数学、语言、评价六个方面教学实践中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追求教师的个性潜质。课堂教学个性化实现的前提是教师具备独特的个性色彩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政治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等全面的素质,成功的课堂教学是这些素质综合运用的结果。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在具备上述素质的同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

2.追求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导入的个性化。教师个性导入体现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追求个性化教学。例如,在讲高二必修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上课时,带了苹果、梨、柚子等水果放在讲台,让张三同学拿个水果,可是他怎么也拿不出,只拿了苹果或梨或柚子。学生说老师那你那个水果吧,其实我也拿不出来,这时我开始导入新课阐述苹果、梨是矛盾的特殊性,水果是矛盾的普遍性。那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什么关系呢?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有关内容,然后说水果和苹果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即水果寓于苹果之中并通过苹果表现出来,但苹果无论怎样特殊都离不开水果的一般特质;二者在一定场合是可以下可以转化的,如水果和食物这对关系,那水果就是特殊性了。通过这样的个性化的导入,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这样直奔教学目标的独特个性化导入设计来教材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明显。一节课下来,关于课堂所讲述的哲学抽象原理“然”和“所以然”的问题学生了然于胸,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3.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化。个性化政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质疑中展示个性。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引发学生质疑。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而进行生生之间的相互质疑,发掘学生对所学理论的不同理解和思考。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的一个有关WTO知识点时,让全班分四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通过全组同学的参与、质疑,提出有关加入WTO后想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学生充分的质疑,各个小组提出了以下问题:①WTO的含义和功能;②如何看待WTO?③加入WTO中国老百姓的利弊?④加入WTO后,哪些人才将成为竞争的焦点?这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⑤加入WTO对学生自己有何影响?⑥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会受到哪些挑战?民族企业的命运如何?这样具体化的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知识与现实之间建立了综合思考质疑,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我国加入WTO产生的影响理解得更全面,通过这样个性化质疑设计使课堂气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使质疑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否则质疑成为空话。第二,要提供一定的现实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质疑。第三,学生所提问题应具有普遍意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评价与筛选,把一些好的提问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展开,使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富有个性,达到好的课堂效果。

4.追求引入数学体现政治课课堂的个性化。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是现实中互相矛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上的反映,矛盾着的双方不能孤立存在。正数和负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正数就无所谓负数;没有负数也无所谓正数,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学生对矛盾对立统一这个抽象哲学概念的理解就容易了。又如,在讲促成事物转化时引入数学的例子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富有个性化的政治课堂效果。解方程的代入法和加减法只是方法上的不同,而实质上都是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转化,也就是通过“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解方程式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找出简便的方法。还有经济生活中的有关计算题引入数学教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例子,达到了很好的个性化政治课课堂效果。

5.追求个性化语言和肢体姿态体现政治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语言的生动与否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政治课的感召力、说服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风采、力度、技巧。教师简洁、精炼、严谨、准确且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可以拨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心弦,促进持久的记忆,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个性化课堂语言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幽默、规范、简洁、通俗和严谨,并注意适当的语速,做到抑扬顿挫,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除了优美的语言外,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身体语言即体态,包括讲课中的态度、表情、讲课礼仪等发挥对口语的深化起补充作用,使教学富有节奏,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枯燥的政治理论,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追求语言与肢体个性化,使政治课堂效率提高。

课堂个性化教学【第三篇】

个性化教育思潮涌现于二战后,20世纪末,个性化教育涌入中国。虽然还处于初步摸索发展阶段,却也引发了大批教育改革思潮,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整体化教育等等,口号虽异实质与目的却是一致:“个性化教育”,将生命的活动引入课堂。个性化教育将个性与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以及社会性做对比,认为人各有长,各有禀性天赋,各有不同的情趣爱好,正视学生的个性,“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满足个体的个性化要求和在不损害群体利益前提下的个性张扬。“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和个性方法使用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需要有丰富的教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与之匹配,教育活动中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使其禀性天赋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其兴趣爱好得到个性化发展,最大限度发挥个性潜能,随其天性,张扬个性;教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不强求学生接受教学观点,不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的裁决,不对学生个性完全否决或赞赏等等,引导学生往正确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自身拥有独特的个性,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人生,还是广博知识的传授者,个性化的主持人、演讲者、指导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令人愉快的学习氛围:敢于突破老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不遵循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教学思路灵活、开放,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勇于出新,敢于怀疑,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和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观点,敢于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还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和较高的自我期望值,不怕挫折,善于调节心理。

二、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

(一)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呈现的特征

师范院校美术教学普遍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强,界域性分明,尺度灵活等特点,一般一种课程是以3到6星期为一个周期或阶段,在课程结束时最终有一个成绩作为评定。在课程教学中,其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例如,理论与实践教学界域分明,理论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或欣赏为主要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以学生练习为主要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一对一辅导为主。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通常占课时量的60%到70%,通过不间断的长时间的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不同的教学尺度,理论教学偏重于严谨的知识传授,需要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实践教学则具有自由灵活的教学尺度。

(二)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若干问题

其一,课堂教学目标模糊,表现在教师只熟悉教学大纲要求和目标,忽略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细分目标,导致教学过程混乱,没有层次,学生对课堂教学目的不明朗,教学效率不高。

其二,师范院校美术造型课堂教学从解放前至今大体因袭前苏联学院艺术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技能技巧训练主要参照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作为一种素描教育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是过分遵循现实主义写实原则,强调课堂写生,片面追求绘画技巧训练,把绘画技能的高低作为唯一衡量教学质量标准,“100多年的灯光写生+静物组合+写生+辅导”,单纯的日复一日的练习造型、线条、调子,这种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环节流于惯性,使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认知和表现趋向概念化、简单化、单一化,违背艺术形式多样化特点,导致审美情趣迟钝和萎缩。

其三,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与当代艺术意识格格不入,导致学生作品缺乏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个人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认识。

三、个性化教育视域下的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正确、全面认识和实践师范院校美术课堂教学,把个性化教育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制定开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预期达到的标准和结果。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全面把握学生整体特征和水平,;隹确掌握知识点和能力点,树立目标意识,针对教学大纲指导性目标与内容做细致划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具体化、细致化,在集体课堂教学中增加个别化教学因素,加强基础,发展个性,提高素质。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传统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要求教授教材基本内容,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根据层次目标教授相应内容,可以是教材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多穿插横向(国内外多学科发展与研究结果)纵向(兄弟院校同等水平)参考,优、劣势互补,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统一型教学内容,促进知识技能的多样化,人文素养的多元化,从传统的技法教学转向提倡自由的想象和创造。

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制定开放式教学计划。“开放式”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大纲标准以及本课程周期阶段性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兴趣、个性,知识技能水平等不同因素层次所做的课堂教学的案前工作,层次目标设定,开放的教学环节等等,包括与学生交流沟通、提前听课审阅作业、查看专业成绩、搜集学生评定、建立个别学生专业档案等工作,从而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分明的课堂结构层次、周详完善的教案,以及量体裁衣式的辅导形式等,其开放式含义是相对以往以教学大纲要求制定闭塞单一、只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传统教学计划而言。如图1所示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环节是指一定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基本程序和结构框架,什么样的教学环节和怎样运作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学伊始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导入新课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做到自然流畅,恰到好处,着眼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新旧知识的衔接做好铺垫。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美国现代教育的开创者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中提到“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个与实际经验有关系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活动是连续的,他们对活动本身是感兴趣的”,把问题教学程序化、模式化,教师在导入部分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把握好学生的“脉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讲授新知部分,传授新知识和新技法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要注意运用直观、启发性教学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循序渐进性,关注讲授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重视基 础知识与新知识的结构联系,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广博的知识、以及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范图辅助讲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践练习部分是实践教学主要环节,是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巧的重要途径。杜威从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出发,在教学上提倡“从做中学”,突出实践练习的重要性。高师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一般以“练”为主,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练”和“讲”相结合,“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课堂教师的讲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演示耍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课堂实践主要采取一对一的辅导,手把手的训练,辅导要有针对性,找出不足,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大胆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练习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有梯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方式。

在课堂结束部分,课堂小结是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是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精彩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常见的高师美术造型基础课堂小结采用作业展示的方法,鼓励认真学习、有个性化的作品,让努力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不足的学生通过集体展示找到差距,确立目标;也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总结的方式,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测评与反馈的最优化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利用合理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及预期效果给予一定的判断。教学评价与教学目的相一致,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美术教育专业造型基础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技能,美术素养,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评价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进步和不足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并通过测评与反馈认真研究教与学双方的状况,提出有效策略,改进教学。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基础造型课堂教学往往会忽略课堂教学评价和测评,或者测评只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忽略审美情感、美术素养等非智力因素转化。优化课堂教学测评与反馈,发挥其导向、激励功能,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时查找教学中出现的状况并做好相应的调整,改进教学。测评与反馈的方法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总结,生生之间互评,教学评价、总结与反馈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交谈讨论、作品分析与评价,课堂总结、个案分析与评价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自评或互评可以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一步树立信心与斗志,在评价中自我教育,提高学习、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迈向更高的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能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中目标的偏差,促使教学活动稳定有序发展。教学评价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所以教师应注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师生之间关系,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前提,反对过滥过频,提倡适度。如表1所示。

除了上述环节外,还应注意课堂教学的后续性和可持续性,要把课堂教学无限延伸,培养单纯的知识技能不如更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文素养,其内涵往往影响为人处事、言谈举止乃至人的一生。

个性化教学设计【第四篇】

个性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需要。教师上课是一种独立支配的运动过程,所以,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约:如:教师性格气质、教师思维意识、教师实践体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因素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久而久之,一个班学生便都感染上了教师的个性特征。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启蒙阶段是显而易见的。乌申斯基告诉我们: “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 能力、才干的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课堂呼唤有个性的教师,叶圣陶 先生曾说过: “ 对一个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 我认为,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在看来,教师专业化的最好效果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有益个性。那么作为教师,作为个性的尊重者、引导者,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风采,包括独特的上课风格、自己的立场观点、自己的审美品位、自己的文化关注和文本解读。教师的个性风采会感染学生,只有拥有个性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三、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条件

教师要想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每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都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因此,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前提。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等,我们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学实践,以构建一个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什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呢?因为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加深了,教育理论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探索教育的能力,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想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必须在教育思想上有很深造诣。我们要有专家的思维、要有名家的行为——要带着脑袋走路。我们学习教育理论的作用是:(1)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识别自己的教育实践;(2)可以帮助我们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特征:根深蒂固、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改变的必要;)(3)可以帮助我们把思想始终定位在社会情境之中。(4)有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内容包含了科学、地理、历史等知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丰厚的、广博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文理相通,使自己的知识成为 “ 金字塔 ” 结构,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顶端精尖的专业知识。正如加里宁所说: “ 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如果老师的知识面狭窄,讲课就会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有的老师可能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现代教育,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学生,他们信息来源广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宽广的胸怀,还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否则就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教育效果。如果教师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就会顺利的达成。正如下面我们要看的这位秦 老师,围绕前秦诸子百家中的孔子的教学内容,教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源,走访了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还将学科知识录制成了百家讲坛,我们来一起听听 秦 老师的百家讲坛,我相信您一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这样有丰富学科知识积淀的老师一定能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个性化阅读教学【第五篇】

个性化阅读教学

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文本会有共性的认可,但更多的是个性的感受。为此,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独特性,实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

一、指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要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就一般来说,教师的阅读视野可能会比多数学生要宽广一点。但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某些知识领域或知识点上可能比老师涉猎更广,理解更深。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我主要按照“自主阅读文本――引发独特感受――交流感受――共同积累”的模式进行多元化解读文本。首先,我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思考,以引发独特性感受。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平等地对话,交流各人的阅读心得。最后再由师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品读《故乡》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批判,有的认为是对迷信、庸俗生活理念的讽刺,也有的认为是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挞,更有的认为是反映了命运轮回的悲剧。这些解读,都是由于阅读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具体感受,都有其可取性,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可能性,我们教师应该尊重、鼓励他们。又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时,我在课前不对学生介绍有关这篇课文的任何评论,而是首先让学生反复吟咏、品味文本。由于个体经验和体会的不同,学生欣赏到的美点也不同,有的认为美在轻灵的语言,有的认为美在浪与海岸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美在抒情的笔调……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多元化解读课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指[]导学生“变式”解读文本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由于某些文本会以“陌生化”的面孔出现,共鸣就会出现障碍,这时候往往需要某一种介质。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变式”解读文本,以帮助他们找到这种介质,走上个性化的阅读之路。同一个文本有许多介质,就看阅读者个人的阅读修为和阅读方向。如在《孔乙己》中,有人以“笑”为介质来解读,有人以孔乙己的矛盾身份来解读,有人以猜测掌柜的心理来解读。

以“变式”解读文本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这样的:阅读文本――寻找介质――变式阅读。当学生有效运用“变式”解读文本的方法时,他们的创意就会不断地出现。巴金的名篇《月》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有个学生在阅读后给大家出了一个上联:望明月,寒侵身。要求根据文段的意境对出下联(参考答案:立庭院,霜积衣)。这就是一个成功运用“变式”阅读文本的例子。

三、指导学生创意性解读文本

最美丽的思维之花是创造性思维,最具有生命力的个性化阅读是创意性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自主阅读――反思――交流――总结”的模式进行创意性解读文本。在创意性解读文本教学模式中,“反思”这一环节是极其复杂和丰富的,它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对《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性阅读教学,设计了一个“话说扁鹊”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讨论热烈,尤其一位女生提出的观点很有见地。她说:“反思两篇文章,感到一件事成败的关键在于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语言是否得当,桓侯之死不能一味的指责其讳疾忌医,扁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以为神医之‘神’不仅仅表现在其医术,更应该体现在其医德上。明知桓侯有病且对医生有偏见,又是一国之君,扁鹊竟不思劝解之法,只是告知其病之所在,言明不治的危害。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在‘讽’上动动脑筋,桓侯之病就不会深入‘骨髓’,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应该说这种文本解读的思路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

23 2953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