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文化【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夏、商、西周的文化【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夏、商、西周的文化【第一篇】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西周

文字

已有原始文字

甲骨文、金文

天文

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历法

《夏小正》

出现天干地支

医学

医药学知识丰富,已经分科治疗

地理学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周易》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生物学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动植物名称

古籍

《上书》和《周易》

艺术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讲述甲骨文时,应利用书中提供的《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使学生认识到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较成熟的文字。通过展示适当的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对甲骨文以及其史料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讲述科学和技术时,教师应强调周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知识。

可以采用由学生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时期各自文化成就的形式进行小结。

甲骨文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当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由于,占卜之事大到国家军政大事、帝王起居,小道百姓生活,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成为现今人们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史料。

易错概念

我国的信史开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理解为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了。

典型例题

例1 与夏朝相比,商朝文化的进步表现在( )。请从下面表达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奴隶地位低下 ②青铜冶铸技术提高

③成熟的文字再现 ④历史上的确发纪年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夏、商时期文化发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夏、商两朝文化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比较。

例2 从商代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请从下面表述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 ②今天汉字的雏形

③商王的社会活动 ④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在考查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情况。汉字大约产生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是不准确的。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二篇】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商为何能灭夏”、“周为何能灭商”等问题,培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武王伐封是正义的战争?”培养学生用社会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结归纳夏商人民的反抗及西周的“国人暴动”,说明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

下”的局面。夏桀的暴虐无道是夏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2.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后,商朝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商纣,经牧野之战取得了胜利,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4.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利于奴隶制国家的巩固。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怎样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基本线索。

1.从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起,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周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斗争。此后西周逐渐衰亡,至公元前770年,为东周所代替。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建立

1.建立:①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②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③夏朝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机器,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2.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约在公元前16xx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殷。①迁都的原因:汤建国后一百多年间,王位纷争,政治动乱,灾害频繁,国势受到影响。为摆脱动乱和自然灾害,商王曾五次迁都。

②迁都殷的时间:约公元前13xx年。

③迁都殷的作用。使商朝的政局由动荡到稳定,国势中兴,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3.商朝的统治区域。指导学生阅读《商朝统治区域及周围属国图》,明确疆域四至,说明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4.商纣王的暴政。主要通过教材所引《史记》史料,讲述“炮烙之刑”残害人民,引起人民纷纷反抗。

5.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重点讲述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如“人祭”和“人殉”等,进一步理解奴隶的悲惨处境。

三、武王伐封和周朝的强盛

教师应注意讲清:

1.武王伐纣。

①商纣王的暴政。由于纣王的暴虐无道,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自己的军队阵前倒戈。

②周国的强盛。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重点应放在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政治和军事,发展农业生产,重用人才,壮大兵力,作好了灭商的准备,为后来武王伐纣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武王伐纣。文王死后,周武王继承文王遗志,继续积极准备灭商。最后利用商纣统治分崩离析的机会,联合众多部落举兵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灭亡商朝。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以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西周的建立。指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史称西周。

3.西周的强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部分内容,说明周成王及其子康王在位时,周朝进入兴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西周是在当时世界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①周厉王的暴政: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然后点明这正是国人暴动的原因。

②国人暴动:先解释“国人”即西周的平民,属于被统治阶级。他们的身份比奴隶自由,有自己的一些耕地,但要受奴隶主贵族的剥削,还要被迫去当兵,替奴隶主打仗。

然后要求学生掌握:a.爆发的时间:公元前841年。b.爆发原因:周厉王的暴政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c.经过: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

5.西周灭亡。①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常不来朝贡。②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西周为什么会衰亡?”培养学生综合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井田制、分封制

教师应注意说明:

1.井田制。

①井田制的含义:

a.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b.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学常识有关生产关系的概念去分析: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是产品分配形式。

③点明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一旦瓦解,奴隶制度也随之消亡。

2.分封制。

①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处征战,征服了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已征服的辽阔地区,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②分封办法: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③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定期朝见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④分封的作用:周朝巩固了统治,而且发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⑤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夏朝

商朝

西周

起止时间

公元前2070-1600年

公元前1600-1046年

公元前1046-771年

开国国王

武王

亡国国王

幽王

都城

阳城

镐京

政治状况

出现奴隶制国家机器;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屡次迁都,中期盘庚迁殷;拥有一些属国

实行分封制

经济制度

实行井田制

教学建议

井田制

"井田制"一词是自战国以来,人们对西周时期所行土地制度的通用名称,历代各家学者的解释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它的含义有二:一、"井"字像田地的形状。田地中有阡、陌、沟、渠,划分田地为若干方块,来源于夏商以前。二、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的基础,即土地所存权的分配,是天子有所有权,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庶人无土地权利,只有耕作和提供剥削的义务。具体剥削方式,是贵族们将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贵族自留田,名"公田",由所属农奴们集体无偿代耕,就是劳役地租。另一类大致以百亩为单位分给农奴各家耕种,收获物归农奴所有。孟子对这一剥削形式设想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当然各贵族对公田、私田的划分或分布,因地因人而异,不一定绝对如此整齐划一,孟子也说"此其大略。"古人把这种劳动产品再分配的方式"雅化"为"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公即诸侯。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许买卖。

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分封制

武王克商以后,周王朝面对新征服的广大领土,只能采取分封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重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封建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周天子为臣,但在自己的采邑中,既占其土,又子其民,实为君主。

西周的分封制度使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受民受疆土”,对地方实行分区管理,以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重要的封国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握有军、政、财权,职位世代相袭,世卿世禄。他们与周王保持臣属关系,执行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见周王,承担出兵、戍守、纳贡和服役的义务。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线索,各朝的政治状况。强调夏的建立者是禹。要求学生记住夏、商、西周的起止时间以及“国人暴动”的时间。重点讲解井田制和分封制。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四篇】

高三历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复习教案(旧人教版)

第一节 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和农业生产

夏朝的建立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开始。

2、时间和地位: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

直接目的: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

(1)目的 :

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3)内容: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修筑了城墙,夏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4)实质:奴隶主依靠国家政权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专政(或称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本质的含义)

4、农业生产:

(1)虽然已产生铜器,但由于很珍贵,未用于农业生产。

(2)用耒 、石刀、蚌 耕地

(3)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最大成就)

5、夏朝的 亡:

根本原因:夏桀暴虐无道

(1)原因 奴隶反抗斗争的打击

直接原因:黄河下游的商部落的进攻

(2) 标志:公元前16世纪,商汤打败夏桀

《夏桀 把人当坐骑》表明奴隶地位的低下

商朝的兴起和和商文化的世界地位

1、商朝的疆域: 辽宁

陕西西部 ---- 殷(安阳西北) ------- 大海

(是当时世界的大国)

2、殷墟和甲骨文:

(1)殷墟:殷都的废墟

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

至今大约发现了15万片左右

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

(2)甲 骨文 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

内容 作了闰年和日、月食记录

反映了人牲和殉葬情况

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研究此前历史 的主要资料是考古发掘,此外还有传说故事和史书记载等)

3、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

(1)刑法残酷

(2)人牲:奴隶主贵族屠杀大批奴隶祭礼祖先

(3)殉葬:奴隶主死后用奴隶陪葬

人牲和殉葬是我国奴隶制残酷性的显著特点,它反映了奴隶和奴隶主的尖锐对立。

4、奴隶制经济:

(1)农业:商朝生产主要部门。用奴隶集体耕种(根本原因是工具和技术落后),粮食用于食用和酿酒。

(2)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猪、牛、羊、狗数量很多,经常用于祭礼祖先。

(3)青铜器制造:

铜、锡、铅放在一起炼出青铜溶液

种类: 盛器、 器、工具等

a、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b、 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5、天文历法:

(1)沿用"夏历"(我国最早历法):依据月亮圆缺,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

(2)认识许多星座,作了世界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6商文化的世界地位

(1)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辽阔的疆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

(3)商朝文字领先世界,后发展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

(4)天文历法具有世界水平

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1、武王伐纣:

根本原因:纣王的暴政("炮烙之刑")引起人民纷纷反抗

(1)背景

条件:泾水、渭水流域(自然条件)的商属国首领周文王任用姜 改革(个人作用),使周国发展为强国;周武王继承父业,讨伐商纣王。

(2)牧野之战: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 领一些部落向商都进攻,在牧野(河南淇县西南,黄河北岸)激战,纣王临时武装起来的大批奴隶阵前倒戈,引商军攻入商都(表明商纣王的统治不得人心)。商朝覆亡,西周开始,定都镐京(今西安西)。

(3)性质: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 的战争

(4)启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必须勤政爱民

重要制度:

1、政治上:分封制

(1)根本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

对像: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内容 服从周王命令

诸侯义务:贡献财物

派 作战

(2)核心 ;分封士地和人口

(3)主要诸侯国:鲁、齐(最东)、燕(北方屏障)、卫、宋、晋(距镐京最近),此外还有南方的楚国。

积极作用 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周朝成为地域辽阔的奴隶制国家。

(4)影响

消极作用:西周后期出现诸侯争霸,导致王室衰微

2、经济上:井田制

(1)性质: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演变:始于商、 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

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3)生产 关系 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

诸侯须向周王交纳贡赋

表明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3)评价

使西周农业获得发展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的纽 是土地和义务。

三、社会经济

1、农业:有了后世大部分作物

2、手工业:分工很细,号称"百工";全部使用奴隶劳动。

五、阶级关系

1、奴隶和平民:

(1)奴隶:地位很低,据西周青铜器记载,市场上,一束丝加一匹马可以换五个奴隶。

(2)平民:又称"国人"。身份比奴隶自由,有少量土地,但受到奴隶主贵族剥削,被迫去当兵打仗。

2、国人暴动:

(1)原因:西周后期,周厉王统治残暴,使人民只能"道路以目"以避免迫。

(2)概况:公元前841年,镐京的平民和奴隶冲进王宫,走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

(3)性质:平民的武装暴动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4)影响

六、 是西周由盛转衰的标志

七、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的打击

1、原因:周王室的衰落

外族入侵

2、标志:公元前771年,大 攻破镐京。

3、东周的开始:

(1) 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依据:地理方位)。

(2) 分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3) 历史特征: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20 464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