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汇总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

教材第98页的内容。

1.借鉴排列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

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课件、数字卡片。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排列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的另一个问题——组合问题。

1.明确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师:求和是?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猜一猜,有几种可能?

师:有不同意见了,那么到底是多少种呢?请大家动起手来验证一下。

师:摆一摆、画一画,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

3.交流分享。

(1)同桌交流,组内交流。

师:得数有几种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然后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2)全班展示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精彩!

学生代表到台前讲解,教师配合板书。

有不同思路的学生到台前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4.总结。

师:刚才我们成功做对了两道难题。但是现在老师糊涂了,为什么排数字卡。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求和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求和交换位置没意义。

1.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分组汇报表演。

2.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3.搭配衣服。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99页,看到“练习二十四”第3题,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课件演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梳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问题,如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知识的探索过程。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用具:

草莓图片、盘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故事引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了,老师很喜欢吃草莓,你们呢?喜欢吗?现在就和老师一起去摘草莓吧。请四名同学摘草莓(回答问题)。

二、新授课。

1、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师:老师也摘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起来分分草莓吧!出示题目: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学生叙述,老师演示。(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师:摆的过程,你怎样列式。(板书:6÷2=3(盘))。

师: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计算?生:因为是平均分,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师:谁来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6叫做……2叫做……3叫做……。

师:为什么剩下的1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够不够摆1盘?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咱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师:像这样摆,我们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生:7÷2=3(盘)……1(个)。

师:那么有更多的草莓你会分呢?请同学完成作业纸第1、2题。学生认真的读一读题,独立完成。

2、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有余数的除法中蕴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这些小朋友正用小棒摆正方形,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出示例2)。

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生:8÷4=2(个)。

师:那如果是9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学生说,老师演示。师:怎样列式呢?请同学把作业纸上的表格补充完整。

师:那么10根、11根呢?请同学继续用画一画的方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作业纸上。8根9根10根11根师:那么12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形呢?生:3个。

师:怎样列式?生:12÷4=3(个)8÷4=2(个)9÷4=(个)……(根)。

师:同学们,咱们不用摆的方法,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16根的结果吗?学生口述,屏幕显示结果。

师:仔细的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引导学生发现,除数的规律和余数的规律)。

师:为什么余数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4呢?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5呢?谁来说说理由。生:5根小棒又可以摆1个正方形余下1根。

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的。板书:余数除数。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摆五边形需要多少跟小棒?可能会剩几根呢?生:需要5根,可能会剩1—4根。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1、完成书p61做一做。

2、完成书p64练习十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3、 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机器猫》吗?喜欢吗?

师: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请静香带着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们愿意去吗?

师:去参加生日会,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静香从衣橱里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些衣服。她犯愁了,该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课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衣服和裤子图。

1)师:你觉得静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学生自主回答)。

3)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图片,同桌合作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连线记录在本子上。

4)展示学生作品,鼓励记录方法的多样化。

三、结合情境,巩固新知。

师:静香穿着漂亮的衣服和大家高高兴兴地来到大雄家,来了这么多客人,大雄太开心了,拿出那么多好吃的来招待大家。

1、出示饮料和点心。

师: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有优酸乳,可乐,雪碧,饺子,蛋糕,汉堡堡)。

师:你们想吃吗?

师: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想想,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要求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实物符号化)。

3、展示讲评。

四、数字游戏。

师:喝过饮料,吃完了可口的点心,小主人大雄想和大家一起玩数字游戏,我们也来一起玩吧。

1.出示数字卡7,3,9。

问: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先确定第一个数,然后后两个交换位置。

739379973。

793397937。

2.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字都能摆成6个三位数?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出示:0、1、2、3、4、5、6、7、8、9)。

任选三个你喜欢的数学组成三位数。

师巡视全班学生完成情况。

问:你组成几个三位数?

有不同于六个三位数的吗?(学生投影展示)。

小结:0不能放在第一个位置。

五、全课小结,深化新知。

师:今天,在大雄的生日会上,我们遇到了这么多关于搭配的问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搭配的知识?(乒乓球比赛出场顺序,密码锁,电话号码,路线的选择……)。

师:对,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搭配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学好数学知识,让它能真正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

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6

师:(圆片对折两次)你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吗?试试看。

生:它是尖尖的。

师:接下来,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再从这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说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

师:对的,这是直直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片轻轻夹到书中。

师:他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角。(板书课题:角)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

师:像角这种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闹钟都跑出来了,它们都说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师就是找不出来,你能帮巢老师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吗?学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课件逐一显示物体面上的角(剪刀开口处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师:老师把它们身上的角画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师:继续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留有时间,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多想说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小朋友,谁有发现的?请你说,还有什么?

师:是的,每个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顶点。(齐读:顶点、角的顶点)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齐读:边)这一条直直的线我们也把它叫做边。(同时在相应的位置板书顶点、边、边)我们通常用小圆弧作为角的标记。看一看,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呢?请你说,这是(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个角,谁来说?很好,谁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你来。说的真好。

师:想知道巢老师是怎样画出这些角的吗?好的,小朋友们,要看仔细哦。先画。(顶点)再画?(对,两条直直的线)这是顶点,这就是边。你能学着老师的样画出一个角吗?拿出作业纸,试试看。

画完了吗?画完了就坐正。谁能将黑板上的这句话补充完整?问:角有()个顶点()条边。(板书这句话,多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师:(课件出示)下列图形是角的在()里画笑脸,不是角的在()画哭脸。第一个……(重点讲述第二题)

师:你们的速度真快,老师必须送个你们个大拇指。

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这条边是不是直直的。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小蜗牛特地带来了礼物盒要送给大家,可是,它把密码忘了,盒子打不开了。你愿意帮它找回密码吗?小蜗牛说啊,只要你们能数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就能找到密码了,有信心吗?拿出作业纸,自己完成第二题。

师:这个可不容易哦,我们要先判断它是不是角再来数一数,做完了还要记得再检查检查。重点讲述第一题。

师:第一个图形有几个角?1个,同意吗?你上来指一指。还有吗?还有呢,你来指一指,一共3个。有谁反对?请你说。你说的真清楚,你来指给大家看看,哪条不是直的?有几个角?正确答案只有1个。

总结:我们在找角的时候,也要记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师:密码是什么?盒子打开了。

过渡:小蜗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五角星,你喜欢吗?老师在这个面上找到了许多的角,你能找到吗?别着急,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下面仔细听,听巢老师是如何介绍这个角的。我找到的是这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你学会了吗?你能像巢老师这样介绍你所找到的角吗?好的,你来介绍。说的真不错。谁还找到了不同的角?你来介绍。声音真响亮啊。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能很快地找到图形中的角,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角,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们的课桌上和教室内哪些物体的面上藏着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桌互相帮忙。小朋友,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请你上来指一指。(纠正学生指角方法)学生若指出课桌的面、铅笔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别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办法将它磨圆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9

(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二)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

游戏:猜猜我的年龄?

来猜一猜吧!哦,有这么多答案,看来大家没办法确定老师的年龄,给你一个提示:36、37这两数中有一个是老师的年龄。

有两种可能,老师再给你一个信息,我今年不是36岁,现在答案一样,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像这样根据一些信息提示,得出一些结论,这样的方法叫推理!

(一)初级挑战。

生活中的推理;

(二)中级挑战。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例1,出示例题1。

师:同学们,我们认真阅读,然后告诉老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书,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

生: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小红、小丽、小刚。

生:他们三人各拿一本。

师: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个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们三人拿的书都不相同。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个小朋友都说了什么话?

生: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题目中要让我们求什么?〔问题: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小刚呢?〕。

师:很好,那他们到底拿的是什么书呢?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学习单。

2、完成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活动,汇报。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与道德与法治,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道德与法治了,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生2:用连线的方法。

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然后根据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就与语文书连在一起了,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和道德与法治了,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小丽肯定拿了道德与法治了,再连上线,最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

师:孩子们,再来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完数学信息后,部分同学选择了用连线法跟表格的方式来进行整理,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把信息整理得更加地〔清楚、简洁〕。

先从哪个条件开始呢?

最后因为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是道德与法治书,所以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最后我们推出结论。

刚才同学们很厉害,表现这么棒,柯南送给大家一首儿歌,一起念念。

掌握了推理技巧和方法,我们一起练练手:

1、试一试。

生:用连线法,把三只狗的名称和重量分别写成两行,因为笑笑是最轻的,所以笑笑和5千克连在一起,乐乐比欢欢重,乐乐就与9千克连在一起,剩下的欢欢就与7千克连在一起。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2、猜一猜。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他们分别是三种颜色中的一个。

师:哪个图形,我们最能先判断出来,为什么?

生:绿色的是圆形,因为绿色露出来的是半圆,下面肯定也是半圆,

师:发现的非常好!那红色和蓝色能不能判断?生:不能。

师:下面请听老师一个提示:〔出示课件:蓝色说:我不是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写下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教师点击课件把信封拿掉,显示结果〕。

师:小朋友真棒!太厉害了!同学们现在跟老师一起说一说,绿色的是圆形,剩下三角形和长方形,蓝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红色的是三角形。最后蓝色的一定是长方形。

(三)终级挑战。

读题后,同桌两人利用学习单里的卡片摆一摆,验证你的想法,写下数字密码。

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

(四)小游戏。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是呀,我们个个都成为了小侦探。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2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3(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3

简单的排列组合和逻辑推理。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识,人们从事学习、科研、经济和法律活动(如侦破、审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计算机就是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本套实验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已经渗透了找规律,本册渗透排列组合、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可能性(也就是概率)、运筹、等量代换等高等数学思想方法。

2.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进行学习。

如在例1中安排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在做一做中安排了学生握手的活动;在例2中安排了猜球游戏。

排列组合。

*例1。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等。排列组合思想是学习概率的基础,也可以讲得很难很深,但这儿只是通过活动,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至于排列组合中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公式等都不要求学生掌握。

(2)2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张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张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p99做一做。

属于组合,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

推理。

*例2。

(1)最简单的推理知识,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

(2)给出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书,第二个活动猜拿的是什么花。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例3。

是在例2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条件,难度稍有增加。实际上例3可以转化为例2的形式。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说明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社会书,再根据条件判断,与例2就非常类似了。

1.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进行学习。

这部分内容的抽象性比较强,要通过操作活动,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2.注意把握教学要求,不要拨高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人为拨高要求。例如,讲逻辑推理时,不要向学生讲大前题、小前题等概念,也不要增加条件的数量,教材上最多是让学生根据三个条件来进行推导,教师不要增加到4个,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出现科学性错误。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4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要举办嘉年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师:因为羊村经常受到灰太狼的攻击,所以大门口新装了一个密码锁,想要进入,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可是密码到底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密码条件)。

师:大屏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要说出1、是用1、2、3组成两位数;2、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也就是像11、22、33这样的数不符合要求)。

师:请同学们同桌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字卡片摆,另一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看看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比比哪个组写得最全。

2、小组合作。

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先出示一组没找全且无序的,让孩子们评价。

(2)交换位置:12,21,13,31,23,32。

师:谁来评价一下它们组的?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将这几个字板书)。

(3)固定十位:13,12,23,21,31,32。

师:谁能说说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4)固定个位:21,31,32,12,13,23。

(这种方法如果出现就讲,如果没出现一带而过)。

4、总结。

师:看来我们在进行排列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能。

1、第一关:用0、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让孩子们自己在练习卷上回答后集体订正)。

2、第二关:用3种颜色给羊村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自己在练习卷上,然后集体订正)。

3、第三关:照相问题(让孩子们先同桌互相说方法,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板演)。

4、第四关:搭配衣服问题(自己思考,然后找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太棒了,让我们一起来参加羊村嘉年华吧。(播放音乐)。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不重复,不遗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5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目标解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课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

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引导审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全班交流。

预设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2: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3: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

(四)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读题后在书上完成,完成后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二)变式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完成后着重让学生思考“你先确定谁?为什么?”

(三)游戏拓展。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拿出3样文具,在组内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在组内玩,然后全班表演,请其他同学猜。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6

有趣的七巧板是数学与生活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教材将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内容的呈现出来,旨在通过七巧板的拼、摆等活动,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七巧板的制作过程,并体验七巧板的组图功能,提高学生的图形组合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发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拼图活动中,让学生对所拼的图形给出自己所赋予的意义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意识到七巧板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拼图及其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七巧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形。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也很喜欢,今天老师拼了一些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成的图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学生欣赏。

师:这些拼图漂亮吗?这些漂亮的拼图其实都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演示将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开成七块图形,再将这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课题:

师:对!这是一副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板书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3、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绍:同学们,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大约有1000岁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图”,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模板”。我虽然仅有七块图形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谁先来说一说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生:有三种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生:三角形有5个,还有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师: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生: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1、组织竞赛。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准备好了吗?我们比赛开始啦!

2、用两块拼。

师: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拼图。

师:哪位小朋友说说你选用的哪两块?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块大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师:刚才我们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你还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小组合作,拼好后贴在磁性黑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拼成了哪几种图形?每组拼成几种图形就加上几颗星作为奖励。

师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3、用三块拼。

师:再来难一点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每个小组将不同的拼法贴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用哪几块拼成了什么图形?

生:我用1个正方形和2个小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

生:我用2个小三角形和1个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边形,用了2个小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个小三角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生:我用1个小三角形、1个大三角形和1个正方形拼成了五边形。

……。

小组长统计本组共拼出了几种不同的图形,给拼的图形种类最多的小组加星鼓励。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了这么多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

4、用四、五、六块拼。

师:下面我们要来更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如果有困难,小组内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时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几块;你还可以打开课本第29页仿照书上的图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用哪几块拼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拼的?

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给拼的图形种类最多的小组贴星。

5、说儿歌。

师问:七巧板好玩吗?有趣吗?老师带来一首有关七巧板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

出示儿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种图形在一起,动脑筋,巧拼移,

小手创造出神奇。

师:是啊!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图时,一定要动动我们的小脑筋,这样,才能拼出各种图形!

6、用七块拼。

师: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1)模仿。

课件演示:鱼、狗、人、猫这四幅图形。

指名说说这四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师:你喜欢哪一个图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照样子动手拼一拼。拼的时候,先仔细观察,用哪几块,每一块怎么放?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集体反馈。

(2)创新。

师:刚才我们是模仿来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动脑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学生拼好后可以走下来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参观、点评作品。

师: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集体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动脑筋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获得了丰收。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你们玩得快乐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文案 篇17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课件。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推理。

1、游戏“猜一猜”。

二、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

出示例题1:先出示例题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分组活动,全班交流。

a:语言描述法。(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b: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赘连线。)。

c:表格法。

语文。

数学。

品德与生活。

小红。

小丽。

小刚。

4、总结推理过程。

师:刚才的推理过程中,我们最先确定的是谁?根据什么确定的?

师:实际推理时,方法很多,语言描述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和列表法能让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师:看到大家学得都不错,柯南还送给咱们一首儿歌呢!一起读一读:“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三、应用提升。

1、第一关:

猜猜小狗的名字。

(1)课件出示书本第109业“做一做”第1题。

(2)指名读题目要求。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先确定的是谁?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出示下图,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连线。

7千克5千克9千克。

欢欢乐乐笑笑。

师:根据“笑笑是最轻的”,笑笑应该和几千克相连?

2、第二关:

师:先确定谁?接着呢?谁能说完整整个推理过程?

3、第三关。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破了这么多的案子,大家一定很累了,下面咱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律动放松游戏。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个肩。那是()肩。拍右肩。

踏踏你的脚,不是右脚,那是哪个脚?那是()脚。踏右脚。

摆摆你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个手?那是()手。摆左手。

四全课总结。

20 3686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