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经历与性格特征。
2、了解抢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经过和意义。
3、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体会本文多角度、多层面地叙事写人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思路: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电视专题片文字稿往往比较零乱,因此让学生先自学,细读全文,勾画重要情节,了解主要内容,并为阿炳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传。再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请学生欣赏名曲,注意用心聆听,最好闭上眼睛,看能从中听出些什么?(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书课题)
20世纪90年代《二泉映月》被美国人推荐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美国航天局把一颗火箭送进太空,来自中国的《二泉映月》,这首代表人类文明的作品被载入太空。
二、欣赏阿炳的照片并介绍。(参照课前准备的短文)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5岁双目失明,早年曾当过道士。由于和民间艺人切磋技艺并用民间音乐改造道教音乐,因而被逐出道教,成为街头流浪艺人。1950年12月4日,吐血病故。 他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和《昭君出塞》。
教师小结:一段千古绝唱竟出自一位瞎眼的卖艺人之手,确实让人感叹不已,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理去了解一段关于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千古佳话。
三、整体感知
1、 检查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绝唱、如痴如醉、昭君出塞
2、 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大家用简练的语句谈谈读过这篇后的初步感受。
3、 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为瞎子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并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倒叙、插叙;敢叛逆、有骨气)
(二)“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随之而去”。详写为阿炳录音的经过,略写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三)“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末尾”。写抢救《二泉映月》的经过和意义,并说明的影响。(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四、研读探究
师生一起深入地探讨课文。请同学们互相质疑解疑,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预设问题:
1、 引导学生认识阿炳的性格特征:谈一谈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分析。
他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执著追求的人,文中说他眼瞎了还坚持创作音乐,还经常与其他艺人切磋。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敢于用音乐反映人们的疾苦,如文中写他自编弹唱《金圆券害煞老百姓》。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靠卖艺赚钱维持生活,不同于纯粹寄生于社会的乞丐;他从不计较多少,不给也行。
也可进行仿话练习:我觉得阿炳是一个 的人,因为 。
2、为什么课文标题是“阿炳在1950”而不是“阿炳与《二泉映月》”?
点拨:隐含了对新中国的赞扬。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不会有这一切的发生,正是这个大前提,给了阿炳抢救作品、改变命运的机会。
3、引导学生了解1950年这次录音的经过和意义
(1)今天,我们能坐在这儿欣赏《二泉映月》应该感谢谁?为什么?
(2)录音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请同学们把关于1950年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1950年这次录音对于阿炳有什么重要意义?
4、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课文是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作者通过采访几个人来回忆这件事。
与上学期学过的《生命之舟》相同。大体字是正文(解说词)。小体字是同期声 (采访同期声)。(结合内容分析)
①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
这篇课文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电视片既有大量解说词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序,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事、说明,也有议论、抒情。
如解说词中大部分是记叙,但也恰到好处地插入了议论、抒情和说明。
插入的议论兼抒情的部分如:
(1) 1950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
(2) 那些为阿炳录音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3) 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变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4) 可惜当年录音时由于录音钢丝不多,我们已无缘听到了。
(5) 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
(6) 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7) 《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等等。
插入的说明如:
(1) 课文中插入介绍当时无锡道教音乐的情况。
(2) 据当地熟悉阿炳的音乐行家回忆,阿炳录音时已不在巅峰时代。
(3) 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一次登台演出。
(4)引用杨荫浏教授《阿炳小传》中的资料等。
②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叙事
作品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既“点”上写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又“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时,既详写了为名曲《二泉映月》的录制,也略写了其它五首曲子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了《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
作用:增强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还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
五、小结:《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的文字稿,应该说容量很大,内容繁杂。主要通过介绍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赞扬了阿炳饱经沧桑却仍然坚强不屈的性格。
六、作业:
小作文:为阿炳写500个字左右的传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德育目标
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找出本文难以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温馨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风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家庭中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冲突矛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风筝》的世界来研究一番其中的是非曲直。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
多媒体显示:
你放飞一个你
我放飞一个我
蓝天真小呀
你看
我们快活的姓名
正在悄悄靠近
它们在说悄悄话呢
不信
你把耳朵贴在线上
听听
教师要求学生猜读诗题,学生明确:《放风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风筝》这首散文诗。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1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1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可鄙虐东笑柄瑟缩
点缀宽恕苦心孤诣嫌恶什物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
juébié( )dàngyàng( )qiáocuì( )
jīnghuáng( )huǎngrándàwù( )
(3)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
①表达愉快心情的:②带"苦"字的成语,如
(4)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这三个词语造句(或写一段话)。
尘封 肃杀 傲然
3.学生带情感朗读课文。
四、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读课文,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这两个问题小组内部交流。
五、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学生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圈点勾画。资料内容如下:
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评注,目的在于提出质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并参照平时通用的读书符号形成自己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作为圈点勾画的符号,应简洁醒目,意义明确,使用时不应随意变动,以便于对文章的。重读与复习。下面的符号系统是不少人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仅供参考。
(1)表示描写得精彩或论述得好;
(2)表示作者的观点、看法;
(3)表示文章的要点或中心思想;
(4)打算摘录的内容;
(5)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
(6)?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
(7)??表示有疑惑需作认真思考之处;
(8)×表示否定;
(9)!!表示精辟、赞赏;
(10)△△表示应注意的地方;
(11)★★表示应熟记、背诵的地方;
(12)[ ]表示要查考、注解的地方;
(13)○○表示需疏通的生字和生词。
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临时设置一些符号。
2.指导学生对课文圈点勾画,把阅读中的感受、体会或疑问标记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汇集问题。教师将所有问题归类,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归类,或按局部到总体的方式归类,或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
4.按照问题所在的段落分组,可把问题分为4组,1~2段的疑问为一组,3~4段的疑问为一组,5~8段的疑问为一组,9~12段的疑问为一组。
5.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研究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抽两组向全班汇报,有不同意见,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教师加以评述。
六、内容研讨
第一组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第二组问题。
1.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相关的句子有:(1)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2)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明确:描述略。
小兄弟喜欢风筝,"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伶俐,动手能力强。而"我"却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七、学生齐读前四段
八、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①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研讨第三、四组问题;在研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层探讨;情境写作训练,选择文中精美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继续研讨第三、四组问题
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明确: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明确: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3.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明确:"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明确: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2.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在自由研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
1.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另外文章首尾两次描写的肃杀的冬景,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是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象征。空中浮动的风筝既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更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1篇短小的散文诗,作者将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解剖精神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成功地加以结合,体现了含蓄而深沉的立意美。
三、写作训练
要求学生学习揣摩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在对比冲突中表现亲情(或友情)。依据提供的情景,选择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我是向来不爱,然而他最喜欢,。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配以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P116周粲《满天的风筝》,试与课文比较,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提示:鲁迅的《风筝》与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思想感情全然不同。《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而又不得,心情异常沉重。《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是小时候跟二哥一起放风筝的快乐,写自己糊的风筝放起来又满足又骄傲)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写作活动设计
本文在写"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时,写到"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请你发挥合理的想像,结合小兄弟的性格特点,续写一段小兄弟留在屋里的情景。70字左右。
2.说话训练
(1)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2)孩子和父母之间,因为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看法,这也许就是常说的"代沟"。你和父母之间有过矛盾冲突吗?请选出一两件事谈一谈。
3.开放探究
阅读《金子做成的儿子》,完成文后题目。
金子做成的儿子
20世纪20年代,父亲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他离开老家山东去寻找财富。1949年以后,他在韩国的釜山市定居下来。
因为父亲曾在上海的一家贸易行做过学徒,所以他在韩国也是靠这行起家。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父亲的生意兴旺起来,那时他的照片都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而我小时候的玩具则是父亲收集的派克笔。
情况在我一岁的时候发生了变化,我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父亲给了我最精心的照顾,我们的釜山邻居都惊讶于父亲怎么舍得花那么多钱给我治病,即使在多年以后,他们也仍叫我"金子做成的儿子"。同样,他们也惊讶于父亲的财产突然消失得那么快。
父亲的钱被骗光了
在我刚患病不久,一位远房亲戚主动帮我找了几个医生,由此获得了父亲的信任。后来,他把父亲介绍给一些人,这些人说服父亲投资在釜山建一家旅游饭店,就在这个8层大楼还没有盖好之前,我父亲发现他已经掉入了一个陷阱--那些人席卷他的钱后逃之夭夭,饭店被迫停工。我父亲也被迫变卖大部分财产还债。
一个雨天的下午,父亲被迫出门卖我家的电话,那副样子,我一生难忘,那时父亲50岁。
父亲的生意垮了,他也不再是当地华人社团的领导,惟一令他安慰的是我们的房子保住了,全家人不至于流离失所。
好在,父亲凭他写的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得以养活全家。
我开始怀疑父亲
我上中学时开始对父亲很不满意。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父亲在遭受失败后又怎样东山再起的故事后,我对父亲更是瞧不起,我在头脑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为什么父亲不能再重新开始?他那时才50岁,正应是一个男人的事业高峰期啊。
我开始觉得父亲每天白天忙于收集小钱,晚上用算盘一分分算帐的工作是多么的无聊,多么没前途,我怀疑父亲是不是因为懦弱,没有勇气重新再来。
我也不能忍受父亲对我的那些老式说教,他担心我将来在社会上无法容身,总是教育我要谨慎小心。我想他这种对生活的悲观态度,一定是受人欺骗所致,他的说教让我很不以为然。两次激烈争吵后,我与父亲陷入冷战状态,彼此不说话。
18岁后,我到台湾去上大学,从此一直愚蠢不孝,直到许多年后,我自己也经历了许多事情,才又同父亲联系。幸运的是,我终于和父亲恢复了关系,而且就在那时,我意识到原来父亲一直都在等着我回去找他。
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尽可能地写信或见面,父亲总是说话很少,但我们之间却似乎更了解了。
一天下午,父亲读完我的信后午睡,从此再也没有醒来,他走的时候很平静,79岁。
(选自《现代文阅读》,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xx年11月版,有删节)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釜山沮丧麻痹膝盖脸颊
(2)第一、二自然段写父亲以往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3)展开你的想像,描述"一个雨天的下午,父亲被迫卖电话的样子"。(突出"难忘"两字)
(4)当我对父亲不理解,产生叛逆心理后,和父亲断绝了联系,为什么"父亲一直都在等着我回去找他"?
(5)怎样理解标题我是"金子做成的儿子"?
参考答案:
(1)fǔ jǔ bì xī jiá
(2)说明父亲是一个经历了困苦贫穷之后才发达起来的人。为后文写父亲对世事的豁达作铺垫。
(3)略
(4)一方面由于父子情缘所致,一方面是父亲对儿子的谅解,他懂得儿子必须经历人生的挫折与艰难之后,才会了解自己,懂得自己,而且一定会有那么一天。
(5)父亲为治儿子的病,有那么多的金钱投入,有那么多的关怀与爱,它用尽了父亲大半的心血。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风筝诗拾趣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而且让人想见放鸢子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人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富于生活气息的画面。孔尚任也有一首诗描写儿童放风筝:"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
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词》写道:"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梯巧,一行飞上青云端。"扬州郑板桥《怀潍县》吟诗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回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像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浅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诗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断线风筝为谜底更有情趣:"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晓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二、时文超市
风筝畅想曲
假日到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游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儿时放的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长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竹篾,用细纱线扎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雕""美人儿""八拐""花蝴蝶"等。
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公,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的风筝不仅体型好看,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薄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空增添了无声的韵味,给畅快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我们那条巷道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叔公编扎的。他的风筝不送人,也不卖钱,谁上门去讨,就给谁,自家贴钱买材料,他乐意。有一年他给自己扎了一只好大的"八拐",足有磨盘大,上面绷了三根蒲苇片,头天晚上放上天去,用了十几丈长的细麻线,线的末端拴在自家院中的老槐树上。风筝稳稳地升上夜空,向四周播出宏大的音响,半个古城人家都听到了。风筝也作美,这只"八拐"整整放了三天三夜。
后来,这位叔公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叔公年年给家乡写信,总不忘提起那时的放风筝,每每情意绵绵,不能释怀。去年,香港回归之后,他在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沐风雨,可那线头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飞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公,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选自《人民日报》)
提示:本文结尾段意蕴悠长,蕴含了我们每个人都像风筝一样,在广阔天空中翱翔,无论飞到哪里,都离不开祖国母亲,我们要时刻听从祖国母亲的召唤。
文中有些句子写得特别美,如"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空增添了无声的韵味,给畅快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可让学生仿写几句。
三、阅读知识推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利奥波德及他的“土地道德”。
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4.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体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二、作者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l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词。
2.借助工具书,理顺词义。
积累词语:
①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缺。
②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③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④ 饿殍:饿死的人。文中指饿死的鹿。
⑤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⑥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四、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五、课文研读
1.文章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它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留意它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对这些事物来说,狼嗥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客观地聆听”
4.这里运用了哪些修饰手法?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及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5.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触动。
6.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
(1)植被遭到破坏
(2)鹿群因缺少食物而大量饿死
(3)草原近期很难恢复
(4)水土流失严重,甚至们将失去未来
7.“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8.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
① 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② 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③ 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9.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明确: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
10.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要像山那样思考:客观、长久地、尊重自然法则。
六、拓展
观看视频《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加深体会。
七、作业
1.搜集人类破坏环保的事例,加深感悟,并写1篇“爱生活,爱环保”活动的宣传稿。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狼嗥——痛苦、反抗
生态恶果——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
像山那样思考
客观地聆听→尊重自然法则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基础字词;作者王选;全面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王选每次重要抉择的主客观条件及思考过程,学习王选进行人生抉择的智慧。
3、情感目标:学习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重点:基础字词和文化常识的把握
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明白抓住机遇、正确抉择对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简介
王选,生于1937年2月,20xx年2月13日于北京病逝。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集团董事,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疏通生字词
(1)正确识记字音、字形
抉.择核.心堕.落丰硕.轮廓.不懈.凸.版
疙瘩.开辟.时髦.淘汰.可乘.之机忧心忡忡.
(2)解释成语
无与伦比:可乘之机:与众不同:无名小卒:忧心忡忡:专心致志: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是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第一次抉择(1—3段):第二次抉择(4—5段):第三次抉择(6段):第四次抉择(7—11段):第五次抉择(12—13段):第六次抉择(14—16段):第七次抉择(17—19段):第八次抉择(20—22段):这八个抉择,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何面对事业、面对困难、面对荣誉、面对财富,以及研究的方法、课题乃至具体技术途径的选择等。深入浅出,既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写作特点
1、内容方面: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真正成功的演讲,首先要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人。这种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声附和,而是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而来的真知灼见。这点在王选教授的演讲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课文始终围绕“人生中的重要抉择”来写,避免说教,注重用实例和事实说话,深入浅出。
2、结构方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课文中写了八次抉择,这些抉择看起来互不相干,但读者看来却彼此相连,浑然一体。这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作者总是让我们看到:所做选择的原因、选择后的实际行动和“选择”对于作者的影响,这些都有内在的联系,作者选取合适的角度把它们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在“重要”这一前提下作者又分出主次轻重,并用“时间”这根红线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地叙述内容,层层深入地揭示主题。这篇长达万言的演讲以精辟的见解和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精彩绝伦的语言魅力。不但有科学原理,而且有人生哲理;不但有学术的穿透力,而且有情感的震撼力;不但有理论的清晰度,而且有语言的幽默感:这一切构成了王选演讲的独特风采。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例精编5篇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