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汇集14篇】

好学 分享 时间:

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幼儿探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制作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学会制作吸管飞机。

3.通过观察思考能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活动重点: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

活动难点: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吸管和纸环粘贴的方法。

活动准备:各种吸管,各种质量的纸张,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会飞不是鸟,会跑没有脚;装人又载物,空中运输忙。”猜猜谜语打的是什么?(飞机)对了,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做飞机。

2.观察范例飞机,产生设计思路。

出示教师做好的吸管飞机。

师:“这就是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制作的飞机,它的名字叫吸管飞机。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它和我们以前看到的飞机有什么不一样?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想想做的时候可能需要什么工具?做的时候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教师小结:这种飞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一小两个纸环和一根吸管;做飞机的主要材料是吸管和纸条,辅助材料有剪刀、胶水、铅笔;做的时候可以先做纸环,再将纸环粘在吸管上即可。飞的时候小纸环在前。教师做飞行示范,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提醒幼儿按预先的程序制作并保持地面干净。

4.观察探索,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幼儿制作完毕可以让幼儿到操场上去玩一玩,飞一飞,看看谁的飞机飞得好?引导幼儿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①纸质的软硬、厚薄;②前后纸环的比例;③前后纸环的距离;④前后纸环的粘贴点是否在一条线上;⑤纸环的宽度;⑥投射飞机的角度等。

5.总结交流。幼儿讨论自己的飞机是怎么做的?飞得好不好?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活动区中准备各种不同质量的纸张、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吸管、铅笔、尺子、胶水、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对自己的飞机飞得好或不好的原因进行推测并加以改进。

活动评析:

本活动属于科学制作类活动,由实习生在幼儿园进行多次教学,教学效果较好。作为科学制作活动,其真正的目的在于:

第一,引导幼儿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即不是边做边想,而是想好、规划好再做。技术设计的思想在本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吸管飞机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看似简单的飞机做出来后有的飞行得又平又远,而有的飞机飞上去就栽下来,有的会旋转着飞,有的会倒退着飞,这些现象都会引起幼儿积极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不同的飞机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不同,进行推理和预测,然后根据推测假设进行修改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充分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测、假设,验证假设、总结交流等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吸管飞机的制作中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有许多,如纸质的软硬、厚薄,前后纸环的比例,前后纸环的距离,前后纸环的粘贴点是否在一条线上,纸环的宽度,投射飞机的角度等,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不是固定的,答案是开放的,幼儿要想做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飞机要经过多次的推测、修改,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活动可以在幼儿园中班和大班进行。在中班进行时可以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如:长12厘米和15厘米、宽1厘米手工纸条2根,吸管一根,活动目的重在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若在大班进行,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纸质、不同长短、不同宽度的纸条和不同粗细、长短的吸管,这样不同的材料做出的飞机飞行结果不同,活动目的重在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和谈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策略。

大班社会科学《脚趾头起名字》优质公开课视频+有声PPT课件教案音乐点评大班数学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优质课含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送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量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

2、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有水源的稻田。

2、小水桶、小铁锄以及树枝、石块、报纸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泥土,感知干泥和湿泥之间的差异。

(1)用多种方法和泥土亲密接触

引导幼儿用脚踩、手捏、手挖、捶打、树枝戳、石块敲等多种方法玩泥,

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及时交流自己的发现。

(2)分离干泥里的杂物

请幼儿从田埂上抓几把干泥土放在报纸上,看看泥土里藏着些什么(小石子、树叶、草根等),并要求幼儿把它们和泥土分离开来。

(3)观察泥土颗粒

引导幼儿观察清除杂物后的泥土看上去怎么样?用手搓捏和石块敲击会怎么样?告诉幼儿土壤就是由这些较小的泥土颗粒组成的'。

引导幼儿讨论:干泥硬而细小,容易分散;湿泥软而有弹性,会变形。

2、和泥,了解含水量与泥土之间的关系。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各种工具就地取泥,并加水湿润泥土。

幼儿操作,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的经验和感受。

3、幼儿自由玩泥,尝试用泥捏出各种造型。

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4、合作玩泥,用泥做“小湖”

师幼合作,共同用泥捏制一只“大碗”。

教师在刚才做的“大碗”里倒入水,启发幼儿看看这个“大碗”像什么。

(池塘、小湖、游泳池等)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这个、“大碗”是否渗水,说说为什么。

请幼儿设想:如果这个“大碗”放在野外,会有什么结果?(雨水一淋会变软,太阳一晒会裂,风一吹会干)

请幼儿在“小湖”中放入树叶当小船,与幼儿约定第二天再来看结果。

启发幼儿把玩泥场地收拾干净,以免污染环境。临走请每个幼儿带一件得意之作回园,并启发幼儿用塑料袋装些肥沃的泥土回园养花。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最喜欢阅读绘本故事,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中渗入抽象的数学概念,1到10的点数,比较多少都很好的在故事中有趣的.表达了,符合幼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数学的10以内的点数,比较多少的概念。

2、幼儿能听懂故事情节,并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幼儿在故事中意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培养幼儿有爱心。

三、活动准备:

1、编写故事《禾苗的秘密》

2、制作PPT动画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你们想知道禾苗的秘密吗?

幼儿:想知道。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把这个秘密找出来。

2、教师讲故事:

春天来了,1株禾苗上有2只虫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虫子,接着出现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最后,动物们四散逃跑,猎人被警察抓走了。

3、说一说故事中的数字规律

1株禾苗2只虫子3只青蛙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总共10个数,每次都递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说一说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爱心。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请你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多变的云

2、幼儿用画纸,彩笔。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室外)

1、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让幼儿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观察: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

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二、展开(室内)

1、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云。

(1)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

(2)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2、通过课件,认识各种云

(1)讨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

(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2)多变的云

让幼儿发挥想象,分别说说,云像什么?

卷云

多云

阴云

乌云

火焰云

彩虹

云海等

3、讨论云为什么会变

(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三、结束

绘画:我眼中的云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云。

活动延伸

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有关云的自然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几何图形的组合感兴趣,用不同的图形材料拼出大小相同的图形。

2.探索把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发展空间知觉和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3.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有目的地操作。

活动重点:

把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用不同的图形材料拼出大小相同的图形。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l)图形娃娃头饰;各种图形框架。

(2)各种图形的局部线条;水彩笔。

(3)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活动过程:

1.图形娃娃动起来

师:图形娃娃们,我们来玩图形娃娃动起来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老师说出某种图形做一种动作,这种图形就立刻做相应的动作。

2.图形猜测及添画

图形王国的小朋友想要画出各种图形,可是他们只画了图形的`一部分线条,请图形娃娃仔细观察这些画好的线条,猜一猜他们想画什么图形,想好了就添画出来。

3.铺路

前面是通往图形王国的彩色的小路,请小朋友自由组合,分成四组进行比赛,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作为铺路石,一种方法只能算一块铺路石,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拼出的正方形方法最多,小朋友将每一种拼图形的方法记录在记录卡上。当比赛时间到,老师和小朋友对各组幼儿逐一评价。

活动延绅:

1.图形王国真好玩(老师为幼儿准备多种游戏材料)。

2.进入图形王国的小朋友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填土坑、给小河搭跳石、智力拼图、有趣的七巧板。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要求,本次活动强调幼儿手、眼并用,动静结合,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触觉运动等多种感觉分析器,从而萌发其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活动中主要采用了猜测讨论法(“图形猜测及添画”);探索操作法(“铺路”);发现法(“图形猜测及添画”);游戏法、说学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中按幼儿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复习、猜想、讨论到操作的形式,掀起一个个高潮,并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评析:

教师在该活动中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引导,让孩子们投入到对数学图形的探究之中,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思考,活动中,体现了以幼儿的最大参与为目的,追求教育的目标与儿童发展的可能之间的平衡适宜,较好地达成了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师幼积极而富有成效,但过程中需要改进的突出问题是第四环节的拼图记录方法,设计的操作性值得商榷,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让每个孩子都记录并讲解,为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活动的延伸作好铺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有探索冰变化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冰块、毛巾、热水、大盆子、冰花、纸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冷冷的冰》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冰)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猜一猜这块冰是从那里来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从那里来的?

小结:水遇到冷会变成冰。

二、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征

1、幼儿第一次玩冰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冰,等一会请每个人拿一块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有什么感觉?(冷、滑)

2、再次玩冰(引导幼儿压衣服、压冰两者进行比较)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硬)

3、(纸和冰进行比较)冰是什么颜色的?(透明)

4、小结。

三、冰的融化

1、刚才玩冰后你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冰拿在手里为什么会变成水?

2、实验:热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变成水?老师给冰请来了好朋友,请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到热水,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融化)

3、老师这里有许多冰,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到太阳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

四、延伸活动

1、幼儿到室外观察冰的.变化。

2、幼儿观察冰花,教师讲解冰花的制作过程。

3、请幼儿回家制作冰花。

教学反思:

但由于现在的气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这样的雪景;父母长辈的过度关爱,怕受伤、怕冻坏、怕生病,也使孩子们享受不到玩雪的乐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了幼儿与雪、与冰的亲密接触。当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冰块放在幼儿的面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时,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胆地伸出手,来来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还一直嘀咕着:“怎么这么硬呀?”;有的孩子胆怯地用一个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没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辞地说:“我爸爸、妈妈说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觉得这次的教学活动安排是正确的,因为在我们印象中再普通不过的冰,在幼儿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触摸的“禁地”,也成了无法想象的“危险品”。我想这都是大人过度保护的结果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鼓励不敢与冰块亲密接触的幼儿,抛开顾虑,开开心心地做游戏,让他们在玩乐中进一步了解了冰、认识了冰、喜欢了冰,也通过切身体验,学到了许多知识,让孩子走进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周边社区环境中有很多与科学相关的教育资源,其中各种不同的树木和树叶更是随处可见。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已经萌芽,逐渐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和探索。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采集和观察身边的自然物——树叶,并进行比较、分类,从而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课堂上的活动只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延伸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中的资源,并将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贯穿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才是活生生的、完整的教育。

活动目标:

1、收集、观察、比较自己居住的社区里的树叶,乐于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进行交流。

2、认识树叶的基本部分,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并能简单归类。

3、激发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在自己家附近观察树叶,并采集不同的树叶4种以上。

2、在阅读区投放有关植物的书籍。

3、两人一个放大镜,每组一块白板(35X50CM)

4、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

1、教师提问:你带来了几种树叶,它们有什么不同?

2、幼儿观察。

3、请4—5名幼儿展示自己的树叶(用投影仪),同时说说它们的不同。

(二)幼儿互相观察带来的树叶

1、请幼儿互相观察小组内各成员带来的树叶,找一找哪些是与自己带的.相似的,哪些是不同的。

2、树叶大集合(在比较、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在组的树叶在白板上归类)

3、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一组树叶归类的情况进行展示并介绍。

4、教师在刚才幼儿分类展示的基础上给予概括与小结,适时出现“单叶、复叶”“卵形、心形……”等概念。

(三)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树叶

1、每人取一片树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介绍树叶的基本部分。

(四)拓展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观察树叶,并投放制作叶脉书签、树叶标本等作品的相应材料。

2、组织“树叶找妈妈”的活动,看看这些从家附近采来的树叶能否在幼儿园找到相应的树。

3、引导幼儿继续探究树叶,可以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和趣闻,打印后带到幼儿园展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伴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

2.产生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兴趣。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阅读过有关恐龙的书籍。

材料准备:挂图24号,幼儿查询过关于恐龙灭绝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恐龙的灭绝原因。

1.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查询资料时得到的相关信息,如果其他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幼儿说出反对的理由。

2.提问: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能看到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二、教师不必强求幼儿幼儿按照科学家推测的说法来交流。

三、整理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1.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目前有许多种说法,但没有定论。

2.让幼儿投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自己投票赞成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或作进也不地追问,或表示认同。

四、出示挂图,介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1.幼儿看图,听教师介绍。

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气候变冷、病态恐龙蛋、恐龙食物没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传递给幼儿的一个信息是:这些恐龙灭绝的原因都只是推测,一种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许会出现新的结论。)

教学反思:

恐龙是孩子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从平时小朋友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的观察,我猜想孩子们对这个活动一定有兴趣,但如何抓住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我必须考虑的。所以我在课前精心准备,希望能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达到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知识,还要让他们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熟悉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懂得关心小动物,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冬天里动物生存方式的知识。

2.小动物图片课件。

3.《冬天里的动物》教学挂图。

4.《动物过冬方式》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季,天气很冷) 师:这么冷的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各抒己见) 小结: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用暖气、开空调;做运动,比如跳绳、跑步、拍球等。表扬小朋友想出的这么多的过冬方法。

(二)过程

1.播放小动物课件,请幼儿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师:人们有这么多好的过冬办法,那你们知道小动物们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吧。(播放课件,幼儿根据日常观察和搜集的知识进行自由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动物怎样过冬》,让幼儿了解动物们其他的过冬方式。

师:说一说故事中的集中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师:青蛙怎样过冬?还有谁也采用这种冬眠的方法过冬?小燕子怎样过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苍蝇呢?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一样?

3.点播教学资源《动物的过冬方式》,总结小动物过冬的方法,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冬眠:蛇、青蛙、乌龟等。

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苍蝇等。

4.游戏:小动物过冬。

介绍玩法:把6种过冬方式的图片贴在6位幼儿身上。幼儿每人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然后和贴有相应过冬方式的幼儿拉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互换图片,继续游戏。

5.结束部分:动物们还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览室找找吧。(播放《小动物怎样过冬》音乐,带幼儿离开)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3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讲述桥梁的名称,感知桥的形状及组成,了解桥的发展史。

2、 通过阅读幼儿用书,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初步感知桥梁的建筑结构,知道桥的作用。

3、 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 家长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桥梁。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回忆自己见过的桥梁。

教师:你们与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见过桥吗?在哪里见到的?你们见到的桥时什么样的?幼儿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中交流。

2、 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

教师:这是什么桥?你指导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带领幼儿逐页观察页面,感知不同结构特点的'桥梁。引导幼儿认识独木桥、木桥、铁索桥、拱桥、公路桥、铁路桥、钢架桥、斜拉桥、立交桥等。

向幼儿介绍中外比较著名的桥梁,例如:伦敦桥、美国金门大桥、中国江阴长江大桥以及日本明石海峡桥等。

3、 引导幼儿讨论各种桥梁的用途。

教师:我们知道了桥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为什么有的桥不是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马路上?为什么有的桥很大、很长,有的桥却很小呢?

幼儿讨论,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认识。

4、 教师讲述桥的发展史。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来各种各样的桥,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设计制造了各种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师和工人又设计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桥梁,你喜欢哪一种桥梁?你觉得哪一种桥梁造的好,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1

课题

科学:有趣的弹弓

设计者

执教者

日期

班级

大三班

修改者

教材

幼儿发展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索类的科学活动。弹弓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游戏玩具,主要由皮筋和把手组成,而把手一般呈“丫“字形,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而且拉弹弓的角度不同,物体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幼儿基础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离弹弓这样的'传统玩具已经很远了,孩子们大多都是在电脑上玩过弹弓游戏,但是鲜少有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玩过这样的玩具,也不知道弹弓会有这么多可以探究的小秘密。

教学目标

1.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2、能勇于尝试弹射的方法,积极探索弹射角度,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重点

难点

重难点: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弹弓,一个绒布小玩具

地上贴有不同距离的线条,有高度的架子1个,PPT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预设与生成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PT1:这是谁呀?上面还有什么?你玩过这个游戏吗?

过渡:这个游戏好多小朋友都是在电脑里玩的,可是多玩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多玩真实的游戏。

预设:愤怒的小鸟

是弹弓。

二、探索实践,

1、出示弹弓:弹弓上的什么能把东西弹出去呢?

为什么橡皮筋能把东西弹出去?

小结:橡皮筋有弹性,拉紧橡皮筋就能产生弹力,可以把东西弹出去。

2、第一次操作:探索把玩具弹射出去的方法。

(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绒布玩具弹出去的?

(2)纠错:谁有问题?(请错误的幼儿示范)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小结:我们要用皮筋把绒布玩具包住,一手扶好小椅子,一手捏住玩具往后一拉,一松,玩具就弹出去了。

3、第二次操作:探索尝试让玩具弹得远一些。

提问:刚才你的玩具弹得有多远?

请两名幼儿对比试验:谁弹得远?为什么?

小结:当我们把橡皮筋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玩具就会弹得越远。

4、第三次操作:探索将玩具弹得又高又远的方法与角度。

小结:橡皮筋不仅要拉长,而且还要往下斜一点的角度,我们的玩具会弹得又远又高。

预设:橡皮筋

因为橡皮筋可以变得长长的。

回应:把橡皮筋拉住,橡皮筋会变得长长的,手一缩呢?

请一名幼儿边说边操作。

预设:到红线、蓝线

预设:他的皮筋拉得长,所以弹得远。

三、与生活相联系,感知其原理与用途:

人们充分利用这个原理,并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边打开PPT边讲述:运动员射箭、蹦床、弹力球、儿童蹦床、淘气包等。

四、留下悬念,延伸兴趣:

如果给你更多的橡皮筋会怎样呢?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有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

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声音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1)笑声

(2)哭声

(3)打呼噜声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

(2)打喷嚏

(3)钟表的秒针

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二、认识声音

1、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敲鼓

(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

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通过

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知道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

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

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

(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

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

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重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石块 、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20 3871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