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参考9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情况,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与理解。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1
1、通过体验,理解牙齿的切、撕、磨。
2、初步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名称和部位。
1、大嘴巴一个、小嘴巴每组一个、食物模型若干。
2、牙签、苹果片(每幼儿2片)。
3、vcd动画片、牙齿模型两个、(门牙、尖牙、磨牙)三种牙齿的图片。
导入: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个特殊的好朋友和你们来玩,我们看谁先来了?(牙宝宝)(出示动画)牙齿是干什么用的?(吃东西)
一、通过体验和观察来认识牙齿。
(请幼儿品尝苹果片并引导幼儿回答)
1、你是用了哪些牙齿把苹果咬下来的?我们叫它什么牙呢?(门牙)门牙长在哪里?
2、我们用了哪些牙齿把苹果嚼碎的?我们叫它什么牙?(磨牙)磨牙长在哪里?
(请幼儿模仿吃鸡腿)
二、在游戏《猜猜我是谁》中,加深对牙齿的初步认识。
小朋友,猜猜我是谁,我住在嘴巴的中间,长得方方的(门牙);我长得尖尖的,住在门牙的两边(尖牙);我长得比较大,住在嘴巴的最后面(磨牙)。
三、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出示大嘴巴)“嗨,小朋友,你们好啊!我是大嘴巴,你们瞧,我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我的牙齿像一部切碎机,我每天要吃许多东西,喳喳喳,瞧我的牙齿多厉害呀!我饿了,请小朋友给我拿东西吃吧!”请幼儿给它喂食。
小嘴巴也饿了,它非常想吃东西,可没有牙齿,我们快动手给它装上牙齿吧!
四、幼儿分组给小嘴巴制作牙齿并请幼儿给它喂食。
1、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怎样保护牙齿?
2、自由表演音乐动画《刷牙歌》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2
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大数卡1-10,符号卡片两套。
2、《幼儿画册》和笔。
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四、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作业练习。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3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4
(一)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三)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四)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五)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
三、活动过程:。
(一)比较的游戏。
1.师: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你们的身体,身体可以比什么?高和……?
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
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
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三)身体的比较。
(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
3.测量高度师: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4.小结: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师: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该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
7.小结: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
9.小结: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三)还能怎么比。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大小与高矮轻重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5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我们班的幼儿年龄偏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也不太爱提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2、从各个方面了解指纹的作用,树立科学的观点。
3、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
4、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1、(幼儿)父母和自己的指纹图各自一张;
2、(教师)各种指纹放大图;
3、(教师)放大镜每人一个;
4、(教师)从各种渠道(网络、书籍、报刊)收集的相关图片一组。
1、印指纹:
幼儿分组玩印指纹的游戏;
把放大镜发给孩子,让幼儿观察,印完指纹后在纸上发现了什么、胶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2、讲述故事:
听老师讲的小故事,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
比较自己的指纹和父母的指纹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生的,孩子和父母总是长得很像,被别人称作“亲子脸”。
幼:我奶奶说我长得和妈妈一模一样。
幼:我鼻子长得像爸爸。
幼:我眼睛长得像奶奶……。
孩子:有“亲子脸”,就有“亲子指纹”
孩子:不对,侦探片里面说,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的。
教师:那大家把带来的爸爸妈妈的指纹图和自己的对比一下,看看谁说的对?
孩子们比较后一致得出结论,指纹和爸爸妈妈的没有一个一样。
[幼儿发挥]老师,我们和爸爸妈妈只长得相像,但是还是有不像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指纹也不是完全一样啊!可是我小姨生的是双胞胎,他们长得一样,声音一样,穿得一样,连动作都一样,他们的指纹也应该是一样的呀!(很多孩子都点头表示同意)。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这里刚好有一幅双胞胎的指纹,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他们是不是一样。(出示指纹图)共同分析比较双胞胎的指纹,小结指纹的秘密。
教师给孩子们读一段文章,证明孩子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并让孩子们明确知道,任何人指纹都是不可能相同的。
3、指纹特征:
出示一组关于指纹分类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几种类型指纹的特点;
让孩子们再次观察自己和父母的指纹,并将其分类。
告诉大家,指纹的形状和每个人的性格等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更不会因为谁的指纹长成什么样就证明他聪明与否,让孩子们树立科学的观念。
4、自由讨论:
向孩子们展示从各种渠道(网络、书籍、报刊)收集来的关于指纹的图片;
让孩子们自由讨论指纹都有什么作用;
幼:那幅图我认识,那是指纹锁,《007》里的邦德就用这种锁;
幼:我晚上看侦探片,里面的警察叔叔就靠罪犯留在杯子上的指纹破了案。
幼:还有医院,我们一出生,医生就给我们印了指纹,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抱错宝宝了。
幼:在电脑和手机上装指纹锁,小偷就偷不了它们了,因为他偷了也没用……。
老师总结指纹的用途。
5、延伸活动:动物有指纹吗?它们的指纹一样吗?
在活动快结束时,有孩子提出了问题: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所以我们都有指纹,那么小猫小狗也有手,那它们也有指纹吗?其他孩子也有了相同的疑问。于是我临时增加了这个延伸活动,让孩子们观察了幼儿园里饲养的几种小动物如小兔子等,并让他们互相讨论,还布置了回家查资料的任务,明天大家再进行深入讨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持续探索的精神和动手调查研究的能力。
6、游戏:让孩子们分组玩儿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让小偷们留下指纹,小警察们根据指纹来抓小偷。
7、总结。
本次活动因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尤其因为这次活动的'生成不是单方面出自老师的设计,而是融入了幼儿的自主选择,是真正能够让幼儿感兴趣的课题。课后,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全面的掌握了指纹的特征、用途等。由于这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孩子们的准备都比较积极,在课堂上的提问也更加踊跃起来,师幼互动较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这次活动中,他们不仅是课程的参与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我作为老师也及时对课程计划做出了相应更改。然而本次活动也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我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数,例如幼儿对创胞胎的指纹问题提出的疑问,如果不是当时准备时碰巧准备了双胞胎的指纹放大图,在幼儿提出问题时,我就只能枯燥的讲解知识,而不能直观的让他们观察,那我讲课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而由于时间原因,最后的游戏和总结时间都比较仓促。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我应当更加注意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准备并加强对时间的控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6
1.在拆、装、玩的过程中,了解电筒的基本构造,认识正负极,学会使用电筒。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电筒:因各种原因不亮的电筒若干;各式电筒若干。
2.电池若干,盘子若干只;电池回收箱一个。
一、开始部分。
兴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电筒)。
二、基本部分。
操作探索:
1.拆电筒。
(2)幼儿玩电筒,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拆,并将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子里。
(3)师:你发现电筒里有什么?
2.装电筒。
(2)幼儿装电筒。
师:为什么刚才亮的电筒,现在不亮了呢?
3.修电筒: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电筒不亮了,请你们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电筒亮起来。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把你的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3)师:你发现电筒是什么原因不亮的,你怎样又使它变亮了?(电筒不亮的原因:电池装反了;电池里的电用完了;电珠坏了;垫片没有等)。
找小朋友上来安装手电筒,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
强调知识点:安装电池时要注意,正负相连,才能亮。
4.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这个废电池该怎么办呢?
(教育幼儿不能随便乱扔,要把它放在“电池回收箱”内,因为电池里面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也会污染环境。)。
5.师:除了今天我们玩的电筒,你还见过其他样子的电筒吗?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相继出示有关电筒。
三、结束部分。
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拉上窗帘,关掉灯,幼儿开亮电筒玩游戏。
活动延伸。
你还认识哪些电池?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7
1.“小朋友快来看,树娃娃的衣服多漂亮。”〈幼儿放下手里的笔来前〉“树娃娃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为什么高兴?”〈因为我们帮助树娃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树娃娃高兴了我们也高兴,我们把树娃娃抬出去,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树娃娃多漂亮!”
2.幼儿共同把树娃娃抬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8
2、幼儿在座位上自由结伴弯曲铁丝,教师观察指导。
提问:你把铁丝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引导说出扭、折、弯)并让孩子用肢体表演。音乐(让幼儿听音乐结束造型)。
小结:铁丝在我们手里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就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下面铁丝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试一试,让铁丝站起来。
1、铁丝说它会站起来,谁来帮它呢?可以用什么帮助呢?
2、请幼儿自由探索借用其他物品让铁丝站起来。说说用的是什么办法?
展示借助不同物品让铁丝站起来的作品。
3、铁丝给你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能干的小魔术师探索不借助任何物品让铁丝站起来。
4、幼儿自主操作,通过各种方法给铁丝造型让它立在桌面上。
5、请幼儿把成功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你变成过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为什么有点铁丝站起来摇摇晃晃,有的平平稳稳呢?怎样站得最稳?
小结:底部要平整,碰到桌面的地方要大一点才行。
6、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幼儿选用不同方法,再次尝试让铁丝站得高而且稳。
四、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利用同样的原理使自己站稳的物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9
1、归纳概括动物尾巴的突出特点,看着图学习朗诵儿歌。
2、使幼儿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作业画纸、用皱纹纸做的动物尾巴若干条。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下面我们就来猜一个。
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象把扇,花花绿绿真好看。(孔雀)。
小朋友一猜就猜出来了,真聪明。
展示图片,并提示孔雀尾巴真好看,像一把大扇子。并让幼儿表演一下孔雀开屏。
二、(1)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别的小动物的尾巴,对比、表演。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看:
课件:小猴的尾巴:长,能倒挂在树枝上——小兔的尾巴:短,遇上大灰狼,能很快地逃走。
松鼠的尾巴:象把伞,让幼儿学一学小松鼠怎麽走路。
小鸭的尾巴:扁,来回摆动,游泳时可以当游泳器。——公鸡的尾巴,弯。让幼儿学一学公鸡怎麽走路。
孔雀的尾巴:象把扇。
(2)教师说儿歌,幼儿学儿歌,并展示课件画面。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象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象把伞.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象把扇?
鸭子的尾巴扁,。
公鸡的尾巴弯,。
孔雀的尾巴象把扇.
1、教师问,幼儿答。
2、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3、两组互换。
(3)发给幼儿作业纸:让幼儿给小动物找尾巴(连线)。
三、以上是我们儿歌中提到的小动物,小朋友还想知道其它小动物的尾巴吗?它们的尾巴是什麽样的?有什麽用呢?展示课件:
1、鸟的尾巴,展开时象扇子,鸟把尾巴当飞行器,飞时能够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方向。
2、鱼的尾巴,有的象扇子,有的象枫香树叶。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向前推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
3、牛的尾巴长长的,象鞭子,它把尾巴当作平衡器,奔跑时,尾巴竖起,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牛还用尾巴来拍打身上的苍蝇、蚊子。
4、小壁虎的尾巴小小的,是救命尾巴,但是很奇怪,它为了逃命,常常把尾巴甩掉,等过几天,又会长出新的尾巴。
四、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是什麽样?有什麽特征?
五、小动物的尾巴用处都很大,所以小动物们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才能给人们多做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揪尾巴。(一组小朋友当各种小动物,并学小动物的样子,戴上尾巴,另一组小朋友要揪掉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小动物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呀!千万不能被人揪掉。)。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