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推荐8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对鱼与生存的辩论,探讨了欲望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人性与价值的选择,究竟何为真正的追求?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鱼我所欲也》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质疑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7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范文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7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习二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全班朗读课文。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

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为什幺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

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

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试找

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背诵课文。

3、完成练习册。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鱼我所欲也》是1篇逻辑严密、气势饱满的议论文。关于课文的论点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有人认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学生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文围绕观点行文严密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排比增强感染力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的论证逻辑。

2、体会排比所形成的论证气势。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寻找答案。

2、整体把握:

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3、重点难点突破:

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

⑴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

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

⑵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5

《孟子》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习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1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6

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7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1、本文是1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4、写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② 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⑵ 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高官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⑶ 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

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

1、 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习

注意要点: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五、布置作业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篇8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得:表示客观上的可能。

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恶:讨厌,厌恶。

故:所以。

由是:由于这个原因。

是故:因为这个缘故。

独:只。

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万钟:优厚的俸禄。

奉:侍奉。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心愿。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7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孟子》:

《孟子》长于言辞,善于用比喻说理,其文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及部分弟子的言论和活动,是儒家的经典。也是先秦优秀的散文作品,现存7篇,每篇以开头的两三个字为名。汉朝赵歧把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成为14篇。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全为《四书》。

3.背景链接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鱼我所欲也》一文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告诉人们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舍得取义”的精神,要有“羞恶之心”,要保持善良的本性,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品德,只要守住“善性”,“人皆可以为舜尧”,本文便对这个道理进行论证,提出“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舍生取义”为全文中心论点。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述。结论: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东西。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三、写作方法

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人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四、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练习解答】

一、只要能列举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迹,围绕本文主旨——舍生取义展开论述,且言之成理即可。

二、1.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正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2.生是我想要得到的,然而我要得到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会去干苟且偷生的事。

3.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三、略

【类文品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不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宜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第一段概括起来的观点是               ,如果扩展开来,它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文章中的                    这一句话。

2、本文的论证层次十分清楚,全文围绕中心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逐层论证。从内容上看,其层次之间在意思上存在着      关系。

3、文中的“君子”即为       。

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意思:

⑴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   )

⑵池非不高也(池:   )

⑶委而去之(委:   去:   )

⑷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

⑸亲戚畔之(畔:   )

⑹故曰(故:  )

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

5、从该中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

6、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7、第三段中“故曰”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8、翻译下列句子: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参考答案:1、人和是战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递进 3、得道者 4、⑴天气,时令⑵护城河⑶放弃;离开⑷界限,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⑸通“叛”⑹因此⑺巩固 5、兼爱、非攻 6、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7、过渡 8、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⑵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不屑(  ) 苟得(  ) 妻妾(  ) 蹴尔(  ) 一豆羹(  )

2、本文选自   ,文中体现了作者  的观点。

3、解释下列词语:

⑴二者不可得兼(兼:  )

⑵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

⑶所欲有甚于生者(甚:  )

⑷一箪食,一豆羹(豆:   )

⑸死亦我所恶(恶:  )

⑹故患有所不辞也(患:  )

⑺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由是:  是:  )

⑻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

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

⑽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

4、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  )

a、故不为苟得也  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万种于我何加焉(  )

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⑷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7、用原文回答:

⑴孟子是怎样用口腹之欲来类比舍生取义的?

⑵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舍生取义?

⑶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舍义取生?

⑷孟子认为什么叫丧失本心?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⑸万种于我何加焉?

二、同步解读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熊掌也。⑵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⑷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⑻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下列句子中“为”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d、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10、这一段共九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11、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分析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b、举例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c、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引用论证  d、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12、选段中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3、文中“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还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使“本心”“勿丧耳”的,请写出来:

14、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三、美文赏读

师旷论好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恐已暮矣(   )

②何不秉烛乎(   )

③盲臣安敢戏君乎(   )

④安的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16、下列句中,哪些是反问句?把它们选出来(  )

a、何不秉烛乎?  b、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c、盲臣安敢戏君乎?  d、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7、师旷是怎样论好学的?这番言论巧妙在何处?

18、翻译下列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③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9、师旷论好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20 4049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