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素描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结构素描教案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结构素描教案范文1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形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须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样的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为“淡彩静物”的教学作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结构素描教案范文2

做学科教学体系规划,首先得分析了解教育对象。因为学科教学体系规划是以教学对象为中心,为教学对象服务的。中国各个高校的美术生在入学前,国家考试政策已经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分给他们划分出了三六九等,大体上划分成两个类别:普通高校的美术生和专业院校的美术生。整体上看,专业院校学生在入学前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的水平都不在同一等次,因而在各个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出现不同的定位。我们以最基础的设计素描教学来进行对比分析。众所周知,素描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的问题,其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设计素描不仅仅是艺术设计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课程,它更能使学生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审美倾向,影响以后的专业学习,在整个设计人才培养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发现美术专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方法,构成感都比较强,作业已普遍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意识。再加上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高层次要求,其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围绕艺术设计的深层面思维意识和创造观念进行系统培养,其整个教学模式也是从培养顶尖设计师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定位。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国内几个设计学院教师设计的素描教学案例来得到验证。中央美术学院的周至禹老师从“形态”入手设计素描教学,把对象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把视点放在对形态,肌理和内部结构的观察,其课题比较好的体现了设计素描的观察、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中国美术学院的王雪青老师对设计素描教学借鉴国外教学课题,注入了很多新的教学观点,如其在对象取与舍思维处理表现上的教学方法就有很独特的见解;胡燕欣老师把设计素描课程分阶段进行,其教学带有强烈的理性成分,以线的表现,明暗的表现以及综合表现等三种思路来画素描,应用了包豪斯中的形式法则和点、线、面基本元素的原理,使设计素描教学无不体现设计、构图,构成等创作方法;周刚老师从空间入手设计素描教学,分为线形描绘阶段、空间构建阶段、空间悬体阶段、从具象到抽象阶段,其空间悬体能训练空间在大脑中的转换能力,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单德林老师的设计素描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分基础和创意两部分,基础部分为结构性素描和表现性素描,创意部分为解构与重构性素描、联想与意象性素描两部分,其解构与重构是其教学的重点和特色;南京艺术学院的邬烈炎老师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写生和变化,写生注重培养观察、体验、分析、表达的能力,变化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是一种过程性设计素描教学模式。我们再对比一下普通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设计都远远跟不上专业院校的步伐,很多非常好的教学方案,到了普通院校根本就推行不了。专业性学术性越高,学生越是听不懂也越不理解。原因非常简单,普通院校刚入学的一年级美术生,他们在形体的比例、立体造型、深入刻画等最基础造型能力方面都出现明显不足,有的连形体都画不准,更不用谈画面构成美感和设计意识之类的深一层艺术问题了。再加上许多学生报考本专业的意愿和兴趣普遍不强,如强行推行专业院校那一套教学模式,反而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手段等教学培养方案定制时,只能从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出发,从每一年级,每一班级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出发,来定位其教学模式。通过对多个普通院校的教学进度表的统计对比上来看,其安排在设计素描教学课程的时间普遍较少,基本上在基础造型这一块会花掉一半左右的时间进行补习教学,再有选择性地从各个专业方向要求进行训练,教学中多以造型基础和素描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线,兼顾地融入少部分设计观念和美感意识进行安排。虽然在艺术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层次上比不上专业院校,但却也符合自身的教学需求。

2以专业方向来定位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

各个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的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上,应采用点对点,不同专业方向区别训练进行定位。因此,教师在设计素描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形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模式,引导其适应今后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发展。在对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案设计前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位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路定位

首先我们要区分美术学与设计专业这两个大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截然不同,即搞清我们是要培养一名画家还是培养一名设计专业人才。作为美术学专业方向,其素描注重在对形体的体积感、分量感、画面的空间感、虚实主次关系的处理,以及光影与调子的全因素把握,目的是为今后的绘画创作做好技术准备。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不仅要解决造型基础的问题,更还要解决艺术设计创造力的培养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方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其教学的导向也要区分对待。

观察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培养

各个专业的视觉关注点和思考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区分对待,往各自的专业方向发展。例如,视觉传达专业之类平面设计方向的设计素描在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关注的是物体的外形、特征、表象以及画面的构成问题,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的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应从观察视角入手,重在提高学生对空间结构和形态构造的敏感度;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要注重把素描与生产设计有机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服务工业生产。在全方位解构对象,在分析物体的内外部构造的素描训练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

绘画内容与表现对象的选择

绘画内容的选择也是各个专业教学方案最大的不同,因为对象给绘画者提供的是最直接、最直观地信息,它会影响绘画者后面的表现和创作。教师在绘画对象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作业要求和表现效果的不同需求区分对待。打破思维定式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把与本专业有关的对象都放在基础训练当中,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物体选择,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互动。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多以装饰性的物品进行搭配,环境设计专业以空间场景表现为主,而产品设计表现对象主要选择各种复杂物品让学生完成对其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的理解和分析。

分阶段与分专业的技能技巧训练

在具体的在教学步骤上,采用分阶段训练。每一个阶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设计思维的培养从无到有,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设计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有其作用和意义。在对各个专业方向设计素描的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严格的透视法则和传统固定常规的造型模式,让学生明确透视的准确并不是衡量画面美的唯一标准,丰富各种艺术手法的学习。在训练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夸张、装饰、解构、重组等艺术手法处理的学习,但也不单单只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融入一定的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深入。由于普通院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课时普遍不多,所以就要求专业技能技巧训练时间要有所侧重。考虑到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各个专业对其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外形与表象的训练、变形与抽象的训练和装饰与创意的训练,主要培养对平面中形的归纳、整理、平面化、重组、想象与装饰的能力。而环境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空间的摆布研究和空间的重构研究,注重对外在形态的感知和空间的存在感的认知(如图2)。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注重形体的内部结构和全方位视角的研究、材料和肌理的研究、形体重组和创新研究,主要是培养其对形体的三维立体造型能力和细节分析能力,对材料美感的体会以及对形体重组和造型创新的能力。

作业评价标准多元化

评价标准能够引导学生往相应的方向进行学习和创作。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对各个专业区分对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素描,让学生通过对绘画对象进行概括、装饰、想象、抽象等方式的加工,培养其对图形的装饰和创意能力,作业的评价以图形的趣味性、图样的装饰性、画面组织的完整性等艺术效果为基准进行评价。环境设计专业主要以空间透视的准确性、空间摆布的条理性、空间解构合理性等画面效果进行评价。而产品设计专业主要以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和细致性,造型的趣味性和创造性等为评价标准,让学生运用素描的手法快速准确,简单明了地表现出自己所要传达的形体。

3结语

结构素描教案范文3

所谓设计素描,是依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素描的一种改造。一般而言,它注重对客观形态的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的把握与表现,旨在训练学生预想能力、新的视觉形象表达能力。作为设计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核心任务是训练学生恰当分析与再现客观事物的构造特征、发现与概括其本质属性特征的能力,以便在随后的专业课学习阶段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架起从基础课转向专业课的桥梁。

设计素描是设计师职业生涯的起点与基础,是“自然人”升华为“设计人”的必由路径,是设计从业人员收集创意资料、表达创意构想、沟通设计方案的专业语言,是设计师培养创意思维与提炼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设计素描以培养设计家为目的,而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因而设计素描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着力研究客观形态的内在构成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体感,强调以想象能力、创意能力彰显艺术设计的特质,而不是像传统素描那样强调对客观形体的描摹与再现。设计素描不仅是训练造型能力、观察方法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形成和物化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基础教学与专业课教育的纽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宜广征博引,全面借助具象设计素描、结构设计素描、抽象设计素描、表现设计素描等形式的训练,在观察、归纳、表现等设计素描训练的全过程中时刻强调设计元素、设计审美和设计思维的融入,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从素描到设计、从写生到设计、从客观形态到设计”的奥妙,掌握其间蕴藏的一般性规律。

二、设计素描的主要特征

传统素描以关注与强调画面的量感、质感、空间感以及三大面和五大调为特征,重在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设计素描既不是对传统素描的简单颠覆,亦不是以线造型或生硬地图解客观形态的内部结构,更不是盲目而随意地对表现对象进行打散重构、夸张变形,而是重在训练学生观察、认识、归纳、组构、创想客观形体的能力,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造型理念训练。可以说,“始终把设计放在首位、始终强调设计思维的训练”才是设计素描的主要特征。

从美术文献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达·芬奇就曾经多次尝试设计素描,他留下的诸多以素描形式为载体的建筑、飞行器设计方案,堪称成熟的设计素描作品。

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则在设计教育史上首次清晰地确立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素描的形式与功用,提出了“设计不是纯艺术,设计能力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方能获得”的经典理论。

在我国中等、高等艺术教育中,设计类专业独立设置的历史很短,且在相当长时期内深受绘画类专业的广泛影响,一度被简单理解为“实用+ 美术”,而设计素描仅仅是20 世界末才被真正引入我国设计类专业的基础教学体系之中,至今还未能形成认可度较高的体系与理论,尤其需要更多基础课教师的实践与探索。综合国内外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开展设计素描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多下工夫:一是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结构的理解、对实质的观察,多进行速写练习;强调学生用“简练的线”而不是“繁琐的光影”来表现对象。

二是尝试用尽可能多的工具与造型语言进行表达。在设计素描训练中,铅笔、木炭条、毛笔、中性笔等可混合使用;涂、染、抹、擦、印、贴等都是对画面的有效补充;画面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素描与色彩的结合。

三是提倡个性和创新精神,强调多元与开放,把思维能力的锻造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

三、对中职设计素描教学的构想依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接纳能力的特点,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设计素描教学可将重点放在概念认知、方法点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上。

1.认知设计素描。教师通过课件、范画、理论讲解等手段使学生知晓设计素描的基本特征,感知设计素描的魅力,理解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差异与关联,掌握从传统素描转型为设计素描的一般路径。通过欣赏与临摹优秀的设计素描作品,引领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理解方法、理解多维度的组合与表现,理解设计素描对表达设计思维、设计创意的价值。

2.方法点拨。在此阶段,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造型语言,建立感性认识与逻辑思维的统一,尽快适应设计素描的训练要求。

结构素描教案4

设计素描是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素描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设计中。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相继开设了设计素描方面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程还遵循“对着实物画明暗、画结构”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写实造型能力强。但学生却“失去了想象”,面对创作课及专业设计课题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创造性。如学生不能准确分析物体基本的光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空间想象力的拓展;学生很难想象物体的结构穿插关系,对空间的穿插理解也不是很到位等等。

2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丰富的阅历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阅历,其中,学生丰富的阅历来源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积累的经验。只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够给学生以灵感,进而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如在生活阅历广泛的人眼中,大树也许是人的合成;简单的交通路线图具有丰富的内容;LUCKYBEER的啤酒造型是一尊弥勒菩萨等。

丰富的知识

储备阅历是由人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虽然学生没有过多的生活阅历,但是可以通过增加知识储备来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另外,学生还需要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广泛兴趣的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在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多的产生新联想。如意大利达芬奇正是由于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军事、土木等相关知识,才能够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审美的素养

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高职素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通过对大师作品中的内容、表现手法、创意的来源和方式、个性表达等方面的欣赏和借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念,给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个性的培养

创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自身的个性培养,在素描作品中,对作品的模仿很容易,但是只能够模仿出其中的素描技巧和风格,作品的想象力、态度和情感等内容是没有办法模仿出来的。所以,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在创新的基础上体现的个性和独特理解。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不是单纯的绘画风格的创新,更多的是想通过向日葵的饱满与生机展示出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细致的观察

第一,观察的角度要全面,不一样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也许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正面、侧面观察,仰视、俯视观察,也可从立体、平面观察,每个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观看的结果必然也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掌握新的创作视角,为作品带来不一样的创意;第二,观察不止要用眼睛,更重要的是要用“心”。

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正确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同时能够适当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为培养创造力提高知识储备;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知识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知识,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对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学习。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方法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思维能力。

评价体系

高职素描教学常采用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作品的架构、基本功为主,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等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完整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职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推力,在评价机制中加入对学生作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综合评价,必然会提高高职素描师生的重视。

3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第一,通过设计素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能力、分析与归纳能力;第二,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视觉观察力,进而使学生养成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与研究的创新精神;第二,设计意识贯穿与设计素描训练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意识得到更新,进而为自己将来的创作提供基础;第三,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发挥和拓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4高职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中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由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蛲瓿傻模?为了加深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了解,教师可在教学初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第一,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与学生的作品进行关联;第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艺术性、经典的案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学生们在进行大数的素描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比基尼的三个狮身人面像》;学生们在进行苹果素描教学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玛格丽特的《试听室》等等。

开展创意训练

创意训练是由教师从不同的创意角度设计的相关训练课题,这些训练课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第一,教师在选择创意训练课题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课题。同时,所选择的课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表现性;第二,教师在进行创意训练时,可以将每个课题要分为多个课时开展,进而保证学生对素描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如教师可制定关于图形创意训练的课题,其中一节课时的内容为图形的“异性同构”。选用的创意训练的案例为达利的《超现实之公寓》。理论基础为事物结构、形状等。

加强课堂讨论

创造性的思维训练需要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节课堂氛围,让学习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自在。另外,在学生们完成作品之后,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抒发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借此获得灵感,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创作的紧张情绪,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构素描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素描教学改革

一、素描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素描教学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2014年8月份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3月份,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交流时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科技、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不可或缺,具体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抓住机遇,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及时调整思路,深化改革,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对素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其路径进行探讨。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在借鉴欧美先进设计教育经验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调整,已逐步从注重技能转变为注重思维,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创新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新时期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上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培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首要任务[1],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随课程性质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课程名称也做相应调整。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名称是造型基础或设计素描,这说明素描教学目的已从传统的研究客观物象外在特征转向研究事物内在结构形态,通过对物象内部结构形态的不断提炼、设计,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态,理性推导代替了传统的感性表现,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思考、体验、探索的过程,这一转变大大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作为艺术设计教育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素描(又称设计素描、造型基础)肩负的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由于素描实践涉及的问题较多,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会有差别,因此,如何适应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素描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素描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一)通过素描实践培养分析事物之间特定关系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反映在素描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分析、意象表现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往我们的素描教学体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追求精确再现物象的外部形态、肌理、质感、明暗关系等方面,这种素描实践的结果只是表达了物象自身的客观存在,无法建立起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深入研究对于设计素描来说恰恰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客观物象特有元素以抽象化的形式被提炼出来,经过在画面上设计、重组,才能实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准确描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分析,充分把握事物的各种信息,这就涉及我们在素描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结构解析。解析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事物存在特征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流于臆测、做作、无生命力,而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是结构,一幢大楼没有框架结构无从建起,一粒种子没有特定的组织结构无法生根发芽,一件产品没有内在结构就不会有外部形态的存在。可见,结构解析是认识事物、表现形态、设计形态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造型中的“结构”是什么呢?结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结合、构造形态,是事物存在的状态。“结构”一词并非造型艺术专有,传统用法多指建筑构件的组合、安排,如杜甫《同李太守登历下新序》有:“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结构”一词用于素描,是艺术家运用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表现手段分析、表现客观对象的组织关系、存在形态、运动状态的客观依据。结构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关系到对形体的塑造、空间的表现、产品的设计创造等,从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到形体构成与模型制作、包装设计、版面设计、容器造型等,几乎所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都涉及结构问题。

(二)通过素描实践培养以设计为目的的事物结构解析能力

讲到设计素描中的结构问题,首先要对素描课程性质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绘画上的素描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素描指一切以线条或单色表现形式为主的平面造型艺术;狭义的素描是指借助铅笔、炭笔、钢笔等工具,以线条、明暗调子塑造形体,以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光影变化、空间关系、质地特征为目的的艺术形式。根据研究的方向不同,素描可分为绘画素描、设计素描,绘画素描讲究的是对事物外在形体的客观再现或主观表现,事物内部结构关系虽然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其表现的主要目的,结构表现只是为外在形体服务的。而设计素描却不同,事物内部结构本身就是研究的重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重视结构并不能就此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客观物象的组织结构关系为重点的一种素描表现形式,设计素描却是为设计本质服务的造型艺术形式,研究结构是为了发现形态结构组成的基本规律,为新形态的设计创造奠定基础,无论是内涵上还是外延上设计素描都远远大于结构素描[2]。设计素描研究结构的过程即为结构解析过程,结构解析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1)以线的形式表现客观物象的内部结构形态,通过线条的虚实、疏密表现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透视变化;(2)利用物象轮廓线或物象内部结构剖面所产生的重叠、透叠关系提炼出各种单元形;(3)按照不同物象形态特征对单元形进行简化、重组,进而分析出物象内部、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存在关系;(4)按照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加强或减弱单元形的轮廓特征,完成对物象形态结构的解析。

(三)通过素描实践培养以创新为目的的物象重构和意象表现能力

当物象的基本形态通过解析被提炼出来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形态进行画面的重构。重构的过程是发挥创新思维的过程,意象表现训练通常是创新能力训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画面形式设计、点、线、面组合、肌理材质运用等不仅需要理性的构思安排,更需要借助意象化的表现才能充分体现出作者情感和画面精神内涵[3]。由此,必须进入设计素描另一个重要环节,即意象表现环节。意象是什么?意象不等于随心所欲,也不是激情宣泄。设计素描的意象表现是作者综合运用从物象解析阶段提炼出来的点、线、面、肌理、纹样等各种形态元素进行形态设计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强烈形式感的创造性设计现象。结构解析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形态,前文我们已对结构解析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只有充分把握了物象形态基本构成元素,才能使新形态设计创造成为可能,立体主义绘画就是从自然形态中抽取各种构成要素,重新组合创造出复杂的抽象画面,这种从自然的立体形态到结构形态的平面元素,再到重新创造的、反映意象思维的立体形态的表现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表达过程,因此,意象表现也是设计素描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习惯上人们会认为素描训练是以有序、严谨的理性思维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的过程,事实上从艺术形式美的角度看,素描意象化表现同样能像纯绘画一样赋予作品强烈情感表现,尤其是设计素描相对于侧重理性分析的结构解析来说,意象表现更易获得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急需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规划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的课程体系都需要围绕创新能力培养中心目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掘课程资源,认真设计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案,否则所培养的人才将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体到素描实际教学中,比较理想的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是通过强化实训过程的认知体验,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由浅入深,从认知事物,把握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到分析事物的组织结构,再到对事物本质形态的重新组织安排,最终通过意象化表现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一个注重过程体验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地素描教学体系一旦建立,将能够有效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目的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周飞战.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艺术教育,2011(5):64.

[2]张旭.高校美术设计素描创新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33.

20 3019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