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荆轲刺秦王教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荆轲刺秦王教案。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13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教案《荆轲刺秦王教案》。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于(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于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译文读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部分原著片段。
2、感知《史记》史学价值及文学地位,建立对《史记》的浓厚兴趣。
教学内容: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部分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刚学过1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PT:鲁迅评价《史记》),意思说《史记》史料价值与文学地位都很高。
有一首诗来自《史记》(PPT:《易水歌》)。教师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有时会遇到一些古文,如何去读懂它们呢?刚才老师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想不想看一看《史记》中司马迁是如何记载这段故事的。
2、学习送别片段(PPT:送别片段)。
(1)初读。轻声阅读,对照注释看看能否读懂每一句话。
(2)再读。请同学们翻开译文,找一找与这段文字相对应的译文。读一读译文,再读一读古文,试着对古文进行解释。
(3)三读。理解了意思,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试着断句,将古文读通顺。
(4)对这段文字,你有没有疑问?
①为什么太子及宾客都穿戴着白衣白帽前来为荆轲送行?所以人们的心情都是怎样的,文章当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心情?
②荆轲知道这一去再也不能回来吗?那他表现得如何?为什么荆轲连头都不回一下?
(5)读懂了文字的意思,我们就可以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谁能读出这些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6)小结归纳学习古文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读懂这段古文运用了哪些方法。
①借助注释,逐句理解古文。
②借助译文,整体把握古文。
③结合理解,读准读通古文(PPT:学习古文的方法)。
3、学习刺秦片段
荆轲是如何刺杀秦王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PPT:荆轲刺秦视频)。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PPT:刺秦片段)。
(1)自学。运用刚才学习的阅读古文的方法自读荆轲刺秦片段。
(2)交流学习情况。
(3)荆轲是如何刺杀秦王的,圈出具体描写荆轲行刺动作的词语(板书:把、揕、逐、擿)。
理解这些词语吗,揕和擿能否对调?从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用词的准确。我们来看看阿拉文库是怎么描写这些动作的,你发现古文和阿拉文库有什么区别?
靠近就抓住秦王的袖子刺,离得远了就将匕首投向对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什么特点(板书:冷静机智)。
除此之外,荆轲还表现出怎样的品质?(勇敢)的确,荆轲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来到秦国的,从文章当中你能看出他面对死亡毫无惧色吗?
但我告诉你,《史记》中刚刚出场的荆轲可不是如此大无畏的`(PPT:荆轲懦弱的一面)。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为什么一个看似这样懦弱的人能够演绎出这么悲壮的一幕的呢?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荆轲想到的是什么?(板书:信守诺言)
虽然,荆轲刺秦王未能成功,但是荆轲以死报恩,好不悲壮。回想数日前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行的一幕,荆轲可以含笑了。(PPT:《易水歌》)
这歌声伴着高渐离凄约哀婉的筑声,每一个音符都是一行伤心泪,让我们一起读《易水歌》。
士为知己者死,萧萧易水河的风剪不断荆轲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我们读出这份决然(再读《易水歌》)。
4、小结。
一把剑,一首诗,一段佳话。利剑配侠客,铸剑大师欧冶子倾毕生心血铸就五把利剑,湛卢、纯钧、胜邪、巨阙与鱼肠,就是这把鱼肠剑演绎了一段同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同学们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中专诸这位刺客。当然,不仅如此,正如鲁迅讲《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精彩对于他从来就不缺少,如果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多充实自己,一定会给我们的阅读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2、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
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
3、情感与态度: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
2、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复习《战国策》相关内容
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生:《战国策》
师:好,关于《战国策》,同学们收集到哪些资料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师:这里,我补充一下,从文学的角度上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师:对于本文的背景,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生: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
师:很好,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二、研读课文
师:现在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
生:(安静看书)
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由一组同学提问,另一组同学回答,共同来解决大家不理解的问题。
生:“蛮夷”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少数民族。
生:穷困是贫穷吗?
生: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
生:………。
师:大家通过一问一答,互相解决了问题。相信大家对文章有了很好的了解。那现在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课文。
生:(复述)
师:结合同学的复述,我们可以把文章归纳为: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背景,相关的知识,并理清了文章线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析主要人物,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入手
3、如何看待荆轲刺秦这一事件
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上《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及注释,了解并理清了全文的线索,那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复述
师:(进行点评)现在我从中截取了三个画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品读一番。我现在把它写在黑板上:樊荆会面、易水诀别、秦廷行刺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樊荆会面,这个画面在文中的哪里可以找得到?
生:第三段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樊与荆各自所处的地位,揣度一下,我请同学来扮演一下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生:(有感情的角色朗读)
师:(点评)在同学们完成任务后,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荆轲是如何劝说樊的。(三个问句,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樊呢?(荆轲:讲究策略、推心置腹、以诚感人)(樊:不失为一个英雄,深明大义)
师:在这个画面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对话
师;好,分析完第一个画面,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呢?
生:分析第二个画面
师:对,那它出现在文中的哪里呢?同学们把它找出来,默读一下之后,我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把眼睛闭上,想像一下。
生:朗读
师:同学们听完后,脑中闪过什么画面?有什么感觉?
生:悲壮,仿佛看到一群白衣士子,临江站立,一片凄凉,个个神情严肃。
师:很好,那请问同学们,这段话的感情基调一直没变吗?结合课后练习二思考一下。
生:有变,由凄凉到悲壮,在这里音乐起了很大作用。
师: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觉得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是如何来刻画的?
生:作者采用对话的方法刻画了一个悲壮的人物。
师:很好,“风萧……。还!”在这一悲壮的氛围下,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秦国,进行了行刺活动,现在,请同学们把秦廷行刺的部分找出来。
师:请同学们朗读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生: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主要是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师:作者很厉害,他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画面,那同学们从这一描写中又看出了荆轲、秦王什么样的形象?
生:荆轲:有勇有谋
秦王:极尽丑态
师:从以上三个画面中,我们对主人公荆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还有没有哪个地方涉及到?
生:与太子丹的比较,还有献图时表现出来的机智。
师:既然荆轲是这样的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那为什么行刺行刺会失败?(这可以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师: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引导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
生:发表观点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各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是荆轲这一形象,相信同学们对他存在很多看法,那下面布置个作业: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写成书面作业。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第一课时;
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四篇】
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入课
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
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呢?对,是咸阳荆轲墓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板书课题)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13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高潮(10——17段):孤注一掷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穷
①尽,没有 日暮途穷
②走投无路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尽头 图穷而匕见
④穿过,走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
3、重点实词:
顾
①回头看,看
②顾念,考虑
③看望,拜望
④反而,却∕不过,只是
⑤难道
略
①疆界
②经过
③巡行,巡视
④侵略,夺取
诚
①假如,如果
②的确,确实
发
①打开
②出发
就
①成功
②登上,去
4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杜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指金属总称,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5、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6、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7、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8、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思考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三课时
一、析文
1、讨论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2、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写荆轲、秦王及群臣的语句画出来,比较谁的着墨较少:
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荆轲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创。----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秦王: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
秦王目眩良久。
群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既前,斩荆轲。
结论荆轲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群臣多。
3、这种安排是否违背了课题荆轲刺秦的重心呢?
明确《战国策》善于描写情节与场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将军献头、荆轲诀别、易水送别等处都写得详细,但是在行刺的环节突出的不是荆轲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现秦王的惊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荆轲刺秦王的手段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4、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荆轲的动作与语言:
明确(因)把——揕——(未至身)逐——(废)引——提(不中)——倚——骂
5、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荆轲凭什么能让秦王目眩良久?
明确回顾荆轲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现即可找到答案: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发图,图穷而匕现----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的功夫不见得高超,但胆识却超乎寻常!一个笑写出了荆轲的镇定,一个笑写出了不畏死的大气,一个骂写出了荆轲的气势!而荆轲的身份只是一个将亡小国的使臣,然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不为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气势震慑了秦殿之上的王与臣!因此,这对于塑造荆轲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6、陶渊明曾在其诗歌《咏荆轲》中写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刺秦的失败已成千古遗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学说如果秦王袖子的质量好一点的话,也许天地将会大不同,与荆轲的剑术无关,你怎样认为呢?
明确我们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这一结局的暗示呢?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我们读出了等待;
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我们读出了怀疑;
③荆轲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我们读出了必死的信念与意气用事;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之声中——我们读出了诀别的凄婉与悲凉;
总结以上的描写,似乎都在暗示荆轲此行的壮举,必将以悲剧收场的结局。
7、我们能否从其他描写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确
①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至殿下,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②荆轲刺王——王负剑
总结秦武阳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却震恐,可见阵势之大之庄严,而群臣的怪之与秦王的负剑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范之心与防范之举,并非没有戒备之心。
8、在行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消失了,是谁?
明确秦武阳是一着败棋。
9、现在看能否找到一点遗憾呢?
明确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断,如果随行的不是秦武阳而是荆轲所待之客,如果荆轲掷的再准一些,如果荆轲能够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荆轲刺秦失败败在哪里呢?
明确意气!
11、从“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樊将军与荆轲的死是否有相似之处?
明确“岂有意乎”是“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
“岂无意哉”是“该不会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而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遂自刎”的主动,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与古代侠的气质胸怀相通。但一个是理智占了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二、探幽
(一)总结荆轲和太子丹的人物形象?
1、荆轲:
首先,荆轲之智:
见樊於期之“私”
行刺之前之“待”
求见蒙嘉之“遗”
秦武阳震恐之“笑”
其次,荆轲之勇:
荆轲:顾笑武阳
勇逐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武阳:色变振恐 (侧面衬托)
秦王:目眩良久 (正面描写)
总结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虽经千秋万载仍令人感奋。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毕其功于一“刺”来对抗强秦,保卫自己的国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来抗亡,欲以刺秦来报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飘摇之秋欲寻突破困境,逼迫荆轲出发;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尸而哭的不忍与易水送别的诀别。
总结太子丹虽有宏图大志但是心胸不够宽广,虽有治国之心却乏治国之术,用人上虽然可以重情重义但却在内心里猜忌怀疑,因此这样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二)陶渊明《咏荆轲》中说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明确从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称不上“知己”。
表现: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疑其悔改;
太子丹责难并用先遣秦武阳进行逼迫,荆轲怒斥太子丹并愤然仓促上路。
实质: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浅与心胸的狭隘,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
荆轲怒斥太子丹的刚烈与仓促上路的意气用事。反映了他无法容忍羞辱的自负与不理智。
因此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大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四、课堂小结:见上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荆轲 之智、之勇
太子丹 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刺秦 为公、为私、为情、为义
荆轲刺秦王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1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横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⑨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5、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五、作业:思考和练习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璧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驰,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四、布置作业:
1、指出黑体字的词哪些是本义,哪些是引申义:
①a、不得持尺兵()b、不及召下兵()c、秦兵旦暮渡易水()
②a、图穷而匕首见()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a、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b、恐惧不敢自陈()
④a、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乃遂私见樊於期()
⑤a、至陛下()b、窃为陛下惜之()
2、指出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哪些属一词多义,哪些属同形同音词(意义上无关的)。
附:参考答案:
1、①a、武器,本义;b、士兵、武士,引申义;c、军队,引申义;
②a、穷尽,本义;b、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③a、陈列,本义;b、陈述,引申义;
④a、自己的,私人的,本义;b、私自,引申义;
⑤a、台阶下,本义;b、对皇帝的敬称,引申义。
2、①③一词多义;②④同形同音词。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横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课堂作业:
比较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⑥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⑥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附:板书设计
一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下一篇:《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