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乡间的小路教案(汇总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欣赏乡间的小路,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知与音乐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如何让音乐与生活更紧密结合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音乐课乡间的小路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音乐课乡间的小路教案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1

《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 3/4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以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的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蜿蜒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向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环节:

1、故乡小路上的回忆——导入新课。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纵向挖掘不同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这节课,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和情感色彩的音乐情境,帮助孩子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个关键处,分别是:

1、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2、学习掌握升记号——体会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需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识读乐谱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并且能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等常用记号

作为情感延伸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段,我牢牢把握住“思乡”这一条主线,分别选择了描写故乡的不同艺术作品,在聆听中感受不同作品的情感表达,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使孩子们了解到:对家乡的记忆,不仅仅在那条通往故乡的幽静小路上,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寄托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离愁别绪,故乡的云,更是另一种激情澎湃的表达。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长长来时路,依依寸草心”。“归情于故乡”是整堂课的最终情感归依。

总之:这节课最终能按照预想的目标得以实现。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乐的学习里,我只希望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需要我们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乡间的小路》,感受台湾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乡间的小路》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连音的演唱及运用,并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三连音的演唱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童年》,并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童年》,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台湾校园歌曲,顺势揭示课题《乡间的小路》。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并提问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愉悦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速度是中速。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wu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线起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三连音应该怎样唱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三连音在演唱时要平均的分为三部分,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词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展示了一幅乡间美丽的风景画面。

6.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的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感是开心、积极向上的。

7.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个别学生主动演唱。

教师总结:情绪应活泼一点。

8.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本曲作者叶佳修的其他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进行欣赏。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三连音的演唱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更好的热爱祖国。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乡间的小路》的背景资料。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唱家施鸿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响。《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能力目标: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1、导入:

(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外婆的澎湖湾》,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引出课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校园民谣吗?

2、新课:

(1)思考:

a、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b、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c、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唱歌曲旋律。

(3)用“啦”字哼唱歌谱。

(4)跟琴哼唱歌词。

(5)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6)带着情绪演唱全曲。(轻松的活泼的情绪)

3、分组表演并创编。

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4、小结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4

《故乡的小路》是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样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歌曲教学。

一、节奏

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我想让学生自己发现,于是在初听歌曲的时候,利用节奏游戏,我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以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不同之处是提醒学生在演唱中要注意的)同时,老师弹琴,学生伴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歌曲的演唱流畅性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的相似性,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我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文学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的地方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再通过各小组演唱,让学生进行比较歌曲演唱情绪,并指出哪些地方还不到位,让学生示范,还有很多的咬字、气息等问题,经过对比感受让他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我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这节课,让我们都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但也知道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多注重学生的参与、小组合作,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歌一定会唱得更好,更动听!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5

情感目标

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能力目标

通过我的创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歌曲中有“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切分音”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多媒体)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A、生跟《乡间的小路》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B、请学生以X X X节奏为歌曲伴奏。

请生用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2、新歌教学

(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B、跟着琴轻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5)歌曲处理

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让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出示的“乡间”与“城市”两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对比其环境氛围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6)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3、分组表演并创编

(1)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4、欣赏教学

师:《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台湾校园民谣,由著名音乐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除了这首台湾校园民谣以外,音乐人叶佳修还创作了其他一些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也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歌词也很美,轻轻的读一读吧。

(4)再听,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5、拓展

简单介绍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宝岛台湾的大学生在“乡土文学”影响下,出现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这些青年作者所创作的一些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歌,被称为“校园民谣”。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有关于今天的音乐课乡间的小路教案,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学反思内容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全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6

情感目标

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能力目标

通过我的创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歌曲中有“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切分音”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多媒体)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A、生跟《乡间的小路》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B、请学生以X X X节奏为歌曲伴奏。

请生用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2、新歌教学

(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B、跟着琴轻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5)歌曲处理

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让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出示的“乡间”与“城市”两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对比其环境氛围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6)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3、分组表演并创编

(1)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4、欣赏教学

师:《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台湾校园民谣,由著名音乐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除了这首台湾校园民谣以外,音乐人叶佳修还创作了其他一些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也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歌词也很美,轻轻的读一读吧。

(4)再听,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5、拓展

简单介绍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宝岛台湾的大学生在“乡土文学”影响下,出现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这些青年作者所创作的一些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歌,被称为“校园民谣”。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7

一、把握新课标、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故乡》,通过三首聆听作品和两首表演作品,表达人们对故乡的怀念。《故乡的小路》是一首合唱歌曲。纵观第九册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单元的唱歌教学里都有一首合唱作品,而第五课的两首歌曲《故乡的小路》和《如今家乡山连山》都是合唱歌曲,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说说这首歌曲

1、歌曲的内容:这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抒情歌曲,以思念故乡的小路、小路旁盛开的小花为载体勾勒出作者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怀念,从而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时内心激动的心情。

2、歌曲的旋律及演唱形式:歌曲分为齐唱和合唱两个部分。

齐唱部分:曲调平稳,着重表现对往事的回忆。

合唱部分:曲调有所起伏,情绪较为激动,抒发了对故土亲人的思念。

3、歌曲的节奏、节拍: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同一节奏贯穿全曲。变拍子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加丰富,让歌曲既有追忆童年的欢悦,又有思念故乡的一丝惆怅。

4、歌曲的结尾: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二、分析学生、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很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能准确的判断和说出音乐速度,情绪,力度,以及演唱形式。知道4/4、3/4拍的强弱规律还能用动作表现出这些规律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接触过一些合唱作品并演唱过合唱歌曲。但是孩子们在演唱这些合唱作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对第二声部的感觉不清楚,只会听第一声部的主旋律。2、第二声部的音唱不准,特别是当第一声部加进来时,找不到自己的音。3、两个声部在合成时声音不均衡,不统一,不和谐。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

2、加强在和声里对第二声部的学习和演唱。

3、加强两个声部的合成训练

这些具体做法我会在教学过程里加以展示

三、综合分析、说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和我区提出的三性课堂,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抒发对家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会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能用和谐,统一,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目标2和目标3定为教学重难点

四、培养能力、说教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点拨者、调控者。”所以为了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聆听、交流、合作、创编、评价”等学习活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1、情境创设法:如导课,合唱教学环节。2、体验法:如聆听范唱。3、合作法:如二声部的合成4、探究法:如歌曲的创编5、对比学习法,如#4音的学习等。

五、说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发现作品所描绘的音乐意境是“优美、深情、美好的”。因此,在设计课堂的整体基调时,“优美、深情、美好的”就成了我追求的色彩。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是怎样体现这一整体特色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聆听歌曲《故乡的云》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歌曲《故乡的云》,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师;请生谈感受。歌曲优美抒情,抒发了游子们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谭老师虽然不是生活在海外的游子,可也是远离家乡到成都来生活和工作的一个人,每当听到这样的歌曲,那种思绪万千的心情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遐想……

设计意图:聆听相同类型的歌曲,给学生营造一种思乡之情

(二)、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聆听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他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优美、深情的,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2、聆听录音范唱

师:请生边听边随老师打拍子并体验这首歌曲的拍子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自学第一声部

师:听了这么优美深情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

a、跟范唱小声的哼唱。

师:你发现他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节奏卡。他们的节奏都是相同的,每一个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中间附点四分节奏,尾音在一个3拍的长音结束。

b、歌曲里有一个变音记号,你知道他在哪里吗?

师:出示#4记号,并通过钢琴让学生感受#4和还原4的区别。#4是在还原4的基础上升高了半个音,这样他离5的位置就更近了但是又没有到5,他处在4和5之间。

c、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歌曲的结束句有什么特点?

以哼名重复结束,仿佛还沉浸在无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长记号的使用,使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声断而情不断,声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d、跟琴演唱歌曲

师:在演唱时注意歌曲的弱起,#4音,以及歌曲结束句哼名音的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把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我能从你们的歌声里感受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如果说第一声部是小路的话,那么第二声部就是小路上的小花,因为有了他使路上的风景更加美丽,更加迷人,让你流连忘返,同样的,歌曲也因为第二声部的加入,使音乐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

1、老师范唱第二声部。

师:你们觉得第二声部的音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呢?你们能跟着琴声轻轻的哼唱吗?

2、跟琴小声的哼唱

注意:一边哼唱一边聆听琴声,把音唱准。

3、在和声里学唱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第二声部比较熟悉了,我弹两个声部的旋律,你能听出第二声部的旋律吗?

a、在和声里聆听第二声部的旋律。

b、在和声里哼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c、在和声里加上歌词演唱。(2—3遍)

4、在范唱里演唱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对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四)、二声部的合成

师:“小花”的声部我们已经学会了,来,孩子们让我们把他装扮到小路上,好吗?

1、师生分角色合唱

2、生生分角色合唱(生生分角色合唱又可分为男女生合唱,小组与小组之间合唱,个人与个人之间合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师:在二声部的合成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a、一声部的声音过大,听不到二声部b、唱不准二声部的音c、两个声部之间的声音不和谐不统一等情况。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办法:

a、先让学生唱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b、请一声部的同学小声演唱,二声部的同学大声一点演唱

c、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设计意图: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的音乐的亲身体验。

(五)、情感升华,歌曲处理

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好吗?首先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合着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讨论歌曲的情绪,哪些地方唱的平稳,哪些地方唱的激动。

3、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自然地、自信地歌唱。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六)、拓展延伸,创编歌曲

师:启发学生根据歌曲节奏的特点,特别是3拍长音的地方进行创编,比如采取轮唱的形式,行成回音的效果,丰富歌曲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行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总结: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热爱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用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最后在歌声里结束本课。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能力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知识目标:理解变拍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自学与听唱结合法、对比法、练习法、合作……

教学准备:

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乡间的小路》,听听他的小路上都有什么?大家在听的时候,轻打着拍子。

师:故乡是亲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

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故乡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

学生交流讨论:家、故乡的小路(导出主题“故乡的小路”)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

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旋律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一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有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学生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老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拍肩、拍肩、拍肩,老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带领学生做动作,也可以各自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2、录音范唱

3、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

大家唱谱子时遇到什么困难?特别注意每句开头都是弱起节奏

(补充知识点:简单介绍一下“#”记号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辨听有与没有这个记号的分别)

4、分声部学唱歌曲b部分旋律。(时间允许的话分声部,不然就只学第一声部)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

(1)教师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速度演奏歌曲:

第一种:慢速

第二种:中速

第三种:快速

(2)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

(3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

(4)老师小结: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表现的是悲伤,走在路上的人很伤感,可能这个

人不开心或者这个家不大幸福;第二中是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三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7、启发学生带着感情演唱全曲(甜美的)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自己的《故乡的小路》,标名速度、风格,并唱一唱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做动作表演或伴奏。

四、小结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准确为歌曲分乐段。

能与同学合作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难点:唱好三连音、切分节奏、一字多音,以及用声断气连的方式演唱休止符的地方。

重点:用优美、轻快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欢迎同学们来到快乐音乐课堂。你们看,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去? (课件出示:乡间小路风景图片。) 乡间的小路上有牧童、小草,漂亮的野花,还有徐徐的凉风。

(二)发声练习

师: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来闻一闻路边小花、小草的清香吧。

(在教师的带领下吸气和呼气。)

(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

师:这么好的空气,我们一起到乡间的小路上走一走吧。

(出示节奏24xx xx|xx xx|xx xx|xx xx|

师范bengbabengba配合走路的节奏,节奏标准、轻巧有弹性。)

(二)新课学习

1、谈话导入 ,初听歌曲

同学们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得多开心呀。听,远处的传来一阵牧童的歌声。请同你们仔细聆听,边听边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师在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做相同的动作)你们听出了怎样的美景?

2、揭示课题,简介歌曲。(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乡间的小路》,F大调,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曲调轻松活泼,是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先板书:《乡间的小路》F大调,四二拍,再课件出示)同学们还学过叶佳修的哪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你们的音乐记忆真好,同学们,《乡间的小路》不仅带给我们优美的旋律,也为我们创造出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

3、多媒体出示歌谱,师弹琴范唱。学生划拍在心里跟唱。

师:这么美的歌曲,老师也来唱唱。请你们边听边划拍在心里跟唱,嘴巴不要发出声音哦。思考:歌曲演唱顺序是怎样的?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为什么这么分乐段?请你们伸出手为老师划拍。

(1、3乐段基本相同)简单带过“反复记号”。(板书乐段和情绪) 小结:歌曲是共三个乐段,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一乐段、三乐段相同。(板书:三个乐段)

4、分乐段学习

(1)学习第1乐段。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吧。

a、用“lu”轻声跟琴哼唱,为第一乐段划分乐句。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轻声划拍哼唱。边唱边思考:第一乐段情绪怎样?分了几个乐句?一二一起(哼唱一遍板书:第一乐段情绪-欢快、活泼。)

b随琴慢速轻声划拍唱乐谱。你们要唱准哦。找出难唱和不会的地方。(单手弹琴)

同学们准确地分出了乐句。接下来我们跟琴划拍识谱,提问:最后一个音是多少拍?你们要唱准哦。边识谱边找出难唱的地方。准备,一二一起。

(预设切分节奏地方,弹琴让学生听正确的旋律节奏,学生听出正确的演唱后让学生自己纠正。按乐句纠正错误。注意第一小节的休止符,我们要用声断气连的方式来演唱。切分音的地方提问:知道为什么这么唱吗?教师指出第四乐句的同音连线使原本齐整的节奏产生了波动,是歌曲增添了生气。)

c慢速演唱歌词。

这么美的旋律,来我们放慢速度为他填上歌词。虽然速度慢,我们还是要注意演唱的状态哟。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注意第二段歌词在第四乐句的地方节奏发生了改变哦。(提醒学生精神状态。)

d有感情原速演唱歌词。

同学们的歌声把老师也带到了乡间小路上。(师随节奏摆动手臂清唱第一段歌词,表现出很惬意的样子。第二乐句唱完以后,让学生一起加入,弹琴一起做动作演唱。)

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来,你们也跟琴一起用欢快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老师接唱第二乐段,你们仔细听听,第二乐段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准备好了吗?来,我们边唱边动起来吧。

(2)、学习第二乐段

A分组演唱二乐段歌词。

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真默契,第二乐段的情绪是什么?

(板书第二乐段情绪——优美、舒展)

第二乐段的学习,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为你们伴奏,这边的同学唱前八小节的歌词,这边的同学唱后八小节歌词,看哪边的同学唱得音高又准节奏又准。准备,老师弹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最后四拍用手势表示。附点四分音符的处理,这里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得更饱满了?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请看。用手势表示。如出现错误,老师自弹自唱,让他们听,并找出错误的地方。)

b跟琴划拍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同学们都很能干。你们的音又准,节奏又准,那我们就把笑意写在脸上,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完整地唱第二乐段的歌词吧。(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

学习第三乐段 (板书第三乐段情绪?)

第三段尽管是变化重复的第一乐段,但是这里的情绪变得更加得轻松悠闲了。

a自学结束句。

提问:你们看,结束句与前面一句是一样的吗?那应该怎样演唱了?请同学们自学结束局。比较、自学结束句。(注意重拍)

b检查自学情况,请一生起立跟琴唱。

师:掌声送给他,你的乐感真好,请带着同学们一起唱一遍。老师弹奏前一句,你们接进来,准备。

C练习结束句。

既然是结束句,你们觉得结尾应该怎样处理?结尾处理渐弱。我们一起来唱一次。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老师有一种余音袅绕的感觉。

d唱第三乐段第二段歌词。注意结束句的渐弱

指黑板,来我们一起把三乐段的第二段歌词唱一遍进入结束句。看看你们掌握结束句的渐弱了没有。准备,bengba bengba bengba bengba 一二一起。

5、跟琴完整地有感情演唱全曲。加入动作。

整首歌曲已经学完了,让我们跟琴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抛开烦恼带着笑意,开心的演唱整首歌曲,不要忘记加动作哦。

6、表现歌曲,用不同形式唱。

(1)还记得课前走路节奏吗?(师站着弹琴生边唱边做动作,练习一遍。)课件出示三乐段。

我们就把走路的节奏加到前三个乐句。这边的同学唱歌词,这边的唱走路的节奏。我们先来试一下,老师弹走路的旋律,(你们就边做动作边在心里跟唱),这边的同学唱歌词。有没有信心唱准?好,老师弹二乐段的最后一句,你们注意接唱,第一段歌词结束后,老师给出4个bengba,你们接唱第二段歌词。

(2)分领、齐唱、合唱。

我们用合唱的形式表现了第二乐段,那一二乐段还可采用哪种演唱形式了?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佳修创作的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这首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把同学们都带入到一个无忧无虑的情景中,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美妙的歌曲吧。

边唱边走出教室。

乡间的小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能力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知识目标:理解变拍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自学与听唱结合法、对比法、练习法、合作……

教学准备:

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乡间的小路》,听听他的小路上都有什么?大家在听的时候,轻打着拍子。

师:故乡是亲切的,故乡是美好的,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

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故乡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

学生交流讨论:家、故乡的小路(导出主题“故乡的小路”)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

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旋律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 除第一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归纳:歌曲有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学生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老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如:三拍子 :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拍肩、拍肩、拍肩,老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带领学生做动作,也可以各自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2、录音范唱

3、用视唱方法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

大家唱谱子时遇到什么困难?特别注意每句开头都是弱起节奏

(补充知识点:简单介绍一下“#”记号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辨听有与没有这个记号的分别)

4、分声部学唱歌曲B部分旋律。(时间允许的话分声部,不然就只学第一声部)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

(1)教师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速度演奏歌曲:

第一种:慢速

第二种:中速

第三种:快速

(2)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

(3 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

(4)老师小结: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表现的是悲伤,走在路上的人很伤感,可能这个

人不开心或者这个家不大幸福;第二中是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三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7、启发学生带着感情演唱全曲(甜美的)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自己的《故乡的小路》,标名速度、风格,并唱一唱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做动作表演或伴奏。

四、小结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让我们用最美妙的音乐,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共同演唱《故乡的小路》

20 4051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