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北师大,数学,创新,黑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二篇】

设计说明

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

方程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

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

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 )厘米。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它们三个数的和是( )。(a>1)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

②a2和2a相等。(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案【第三篇】

⊙讲故事,激趣导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90页例题。探究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探究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学生测量后汇报: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

(师板书记录)

(二)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各不相同。

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

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

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讨论活动)

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米。

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米。

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米,一个是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米等于6分米米和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元和元是相等的。

(三)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然后把测量结果填入表格。(师每组发一张表格)

(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

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称质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生自由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千克。

文具盒180克=千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千克。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

2.猜体重。

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

(生争先恐后的猜测)

生1:50千克

生2:55千克

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

生:300克=千克,58千克+千克=千克。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生1:我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

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颇有感想:

1.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比如:“称质量、猜体重”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拓展运用。

2.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充分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

3.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紧凑,教师角色定位较为合理,我注意在很多中同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0 .6和是什么关系,由学生思考做出回答。

六、案例点评

在这节课中,教师注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

1.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比如:在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中不必告诉学生单名数。复名数等词语。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和探索的全过程。

3.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五篇】

教学内容:

、1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0 264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