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成地貌教案设计【10篇】
通过风的作用,探讨风成地貌的形成与特征,结合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思考。如何理解这些地貌的演变?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风成地貌教案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知道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媒体导入。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
【学生回答】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回答】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教师活动】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观点。
【过渡】风沙地貌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3.风沙地貌的分类
(1)风蚀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教师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教师活动】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总结】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板书设计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2
一、 教学内容
1. 地貌发育与岩石、大气、水等地理要素的作用关系
2. 基本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3.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地貌的成因类型;要求学生掌握地貌的地理环境意义。
2.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点,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加以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地貌发育与岩石、大气、水等地理要素的作用关系
2.教学难点
地貌发育与岩石的作用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教师讲授、提问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动力(营力),分为内动力与外动力
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一 、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在外力作用下不断风化、破坏,形成新的外力地貌。桌状台地、方山、单面山、猪背岭等。
(二) 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1.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要外动力,冰川和冻土地貌。
2. 温湿气候条件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3. 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
4. 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5. 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现不同类型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1.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2. 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具有阶状结构。
二 、基本地貌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平原
(一)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
(1)山地的要素:山顶、山坡、山麓
(2)山地地貌
极高山 >5000m
高山 3500~5000m
依高度分 中山 1000~3500m
低山 <1000m
(二)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据海拔高度,可以分为低平原(<200m)和高平原(高原)。
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 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盆地。
海拔 低平原:地势低而平缓,地割程度和地割密度小
高度 高平原:地势较高,地割相对强烈
平坦平原
形 倾斜平原
态 凹形平原
起伏平原
处 熔岩平原
地 喀斯特平原
类 冲积平原
型 海成平原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为活跃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貌 对其它要素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 状况复杂化;
地貌温度分异:
l 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同
l 高原与平原温度不同,表现出偏向极地的特点
l 迎风与背风坡温度差异
l 山地与高原形成“冷岛”,山谷、盆地形成“热岛”
(二) 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山地迎风坡湿润气候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于迎风坡,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响区。
山地总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高于附近 平原,导致山地成为湿润多雨中心和半干旱的“湿岛”而盆地则成为“干岛”。如喜马拉雅山、天山与祁连山则是干旱区内湿岛的典型,吐鲁番盆地可代表河谷的“干岛”。
地貌对热量和降水的影响,导致自然景观的重大变化。
(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作业:
1. 地貌发育的本质是什么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七、参考资料
教本: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2、《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质学基础》(第四版),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地貌学》,严钦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水文学》,管华等,科学出版社,2010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知道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媒体导入。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
【学生回答】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回答】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教师活动】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观点。
【过渡】风沙地貌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3.风沙地貌的分类
(1)风蚀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教师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教师活动】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教师活动】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总结】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板书设计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4
课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风沙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学生提前阅读了课本,预习检测很容易就完成了。通过图片来直观认知风沙地貌,效果很好。针对性强的图片,是突破这节课的有效方式。
给学生分析清楚雅丹地貌、新月形沙丘、沙丘链与风向的关系,以及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力。
教学反思:
风沙地貌看起来简单,其实是这四种地貌里相对来说比较难的,先完成地貌特征描述,之后分析风沙地貌与风力风向的关系,再梯级提升到真实情境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综合思维力要求很高。一步一步上升,这种感觉很好。
活动题的难度大,但是很明显它能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能力。这本教材的活动题,每道题都很好,很喜欢慢慢带着学生去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最后获得结果时,师生皆欢喜。
想让课堂“燃”起来,真的需要想很多办法,启发思考的课堂和知识堆砌传递的课堂之间确实有差异。老师,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我总希望孩子们在一节课地理课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所以总会有附加,然而这个附加必须注意“度”,否则一来会消化不良,二来会拖延进度。增删需合理,备课得更多考虑。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5
【课标分析】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 A.让学生通过野外考察、视频、图像等途径辨别地貌,并描述其特点; B.让学生了解各类型地貌的分布; C.让学生掌握野外观察地貌的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本课标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几种常见的地貌;二是掌握并描述其景观特征。课标强调,地貌与“地形”概念基本通用,从成因入手划分不同的“地表形态”,如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它们的地形地貌景观特征。针对前者,课标要求教师在处理地貌类型时,可以提及相应类型的次级地貌类型,并适当拓展形成原因,但不建议教师从成因入手构建教学体系,这取决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难度区别;针对后者,课标要求景观的描述需要对地貌景观特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进行描述,如类型、规模、色彩特征、次级地貌组合等。 本条课标是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观察、识别并描述当地的地貌;若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模型帮助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地貌。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本章只有两小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而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地貌”与接下来地理2“区域发展”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 教材中没有出现“地貌”以及“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需要教师进行补充教学。
【学情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的地形以及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其中5种基本地形的划分主要以较为简单的外部形态划分的;高中阶段则采用成因分类,增加了难度。 刚上高中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
1.从不同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等多角度分析,全面了解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 2.用多因素多角度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丹娘地貌的形成过程等。
区域认知
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范围或其次级地貌类型的分布区域,以及不同地区地貌的形成条件,对各种地貌的区域分布有初步认知。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选址、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等。
地理实践力
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本课时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常见地貌类型、分布及其景观特征 【教学难点】 1.了解次级地貌如石林的形成过程、峰丛峰林的演化过程、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等。 2.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丹娘地貌的形成过程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各类地貌教学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备注
导入:通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对喀斯特地貌的描述进行剖析,引出本节课主题——地貌,并从四大基本地貌类型中的喀斯特地貌作为本节课的开端。 解读文言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片段) 给出问题:文中描述的是哪一种地貌类型?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通过后面的课堂学习解答) 通过对文言文的解读,理解徐霞客表达的意思,就文中内容展开联想。 通过文言文阅读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会通过地理景物的文字描述联想实景,激发对新课的兴趣。
第一部分:喀斯特地貌1.地貌的概念 2.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3.喀斯特地貌的次级地貌类型 4.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域 过渡:徐霞客这次在我国美丽的喀斯特地区打卡,那么喀斯特地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地貌类型? 1.补充地貌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整体地貌有个宏观的认识,列举框架 2.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加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喀斯特地貌的概念,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3.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提出问题:喀斯特地貌有哪些次级地貌类型?如何形成?主要分布的省份有哪些? 4.通过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喀斯特次级地貌的概念(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进行讲述) 其中,穿插“石林的形成过程”、“喀斯特峰丛峰林的演化过程”两个板块的知识作为辅助知识 5.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先从整体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主要分布区 6.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的基本情况,分组讨论,阅读P68-P69活动题1—3,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从大窝凼的气候地貌特点、基建工程优势和排水方面的优势三个方面做答) 阅读课本P66,并在课本上划出相应概念。 学生带着问题在视频中找出相关答案,并通过图片感知喀斯特次级地貌的景观特征。 学生通过图表思考问题,得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省份:云、桂、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综合分析“天眼”的选址 1.①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 ②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坑。 2.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3.①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该概念的解读需要细致,采用学生阅读,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该视频在此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喀斯特地貌的概念有更深刻的剖析和补充,又对喀斯特地貌的次级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此处加上对次级地貌的概念作为学生了解的内容,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其景观特征的判断。 辅助知识的穿插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时空概念的地理观。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任务。 本题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一方面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第二部分: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的概念 2.河流地貌的次级地貌类型 第三部分: 1.风沙地貌的概念 2.风沙地貌的次级地貌类型 第四部分: 1.海岸地貌的概念 2.海岸地貌的次级地貌类型 1.补充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 2.通过教师引导阅读加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流水地貌的概念,理解不同河段流水作用方式不同,塑造出不同的次级地貌类型。 其中,对于难以理解的地貌类型,如牛轭湖的形态,教师通过现有形态推演其形成过程。 最后,补充黄河三角洲的典型生长现象。 1.通过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风沙地貌和次级地貌的概念(分为风沙侵蚀地貌和风沙堆积地貌进行讲述) 其中,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雅丹地貌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究活动:阅读课本P73,小组讨论完成活动题1—3,并尝试总结归纳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1.通过幻灯片图像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海岸地貌和次级地貌的概念(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进行讲述) 此为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学生可进行补充 学生在幻灯片和教师语言的提示下积极思考,主动理解。 学生在幻灯片和教师语言的提示下积极思考,主动理解。 1.沙丘河谷的特征:此处河道弯曲,河谷宽而平坦,分布着河漫滩和沙洲。 2.该沙丘的沙源地在江心洲、河谷、河漫滩,原因在于: ①此处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地形因素,提供沙源) ②冬春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降水因素) ③冬春季气候干旱,多大风(风源) ④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人为) 3.结合沙源地和沙丘的走向可以判断出风向为东南风。 学生在幻灯片和教师语言的提示下积极思考,主动理解。 河流地貌的概念作为本部分的铺垫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透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 补充黄河三角洲的典型生长现象,培养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实物的思维能力。 雅丹地貌具有十分独特的景观,值得视频欣赏,作为课堂的调味剂。 本题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课堂课后练习: 一、图甲、图乙、图丙为三种地貌景观图(从左往右依次为甲、乙、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是(A)。 A.雅丹地貌 B.黄土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B)。 A.河流侵蚀 B.河流堆积 C.海水侵蚀 D.海水堆积 3.图丙所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沟壑纵橫 D.地势坦荡 二、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参考答案:①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②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③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说明该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作业布置: 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最喜爱景点,分析它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6
一、风蚀作用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其吹蚀作用愈强。
一般情况下,组成地表的沙质物质愈细小,愈松散、干燥,要求的启动风速愈小,受到的吹蚀亦愈强烈。
风夹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的表面,匠心地理公众号整理 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由于风沙流是一种贴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沙子的分布只限于距地表的较低高度内,故磨蚀作用也在接近地面处最为明显,所以,沙漠地区的电线杆下部可因风沙磨蚀而折断。
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统称风蚀作用。
二、风蚀地貌形态
在干旱荒漠地区,风通过对地面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而形成的风蚀地貌,由于岩性、岩层产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种种不同的形态,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石窝
石窝:是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形成的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石袋),其直径20cm左右,深可达10-15cm,有的零散分布,有的成群出现。
形成机理:
①阳光晒热岩壁,使岩石内部的矿物体积不同程度地膨胀,产生热力差别风化。
②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近表面的细孔中结晶,撑胀岩石,使之发生崩解。
③风吹蚀风化了的疏松岩面,形成许多浅小凹坑。以后,风沙再沿凹坑钻磨,使之不断加深扩大,逐渐发展成为石窝。
大的石窝又称为风蚀壁龛(kān),有的高可及人。这种现象在花岗岩和砂岩壁上最发育。
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发育在水平节理和裂隙上的孤立突起的岩石,经受长期的风蚀作用以后,可形成上部大、基部小、外形很像蘑菇似的岩石,称风蚀蘑菇(蘑菇石)。
形成蘑菇石的主要原因:
风沙对岩石磨蚀时,受到高度的限制,距地面一定高度以上的高处,一气流中沙量少,磨蚀少;而近地面部分沙量多,磨蚀作用强。
长期发展下去,下部就被磨蚀得愈来愈小,磨菇石而变成蘑菇状。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不同的岩石,匠心地理公众号整理 当下部的岩性较上部易于风化,易于变得疏松时,蘑菇石更易形成。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后,易形成一些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
风蚀谷
在干旱荒漠地区,偶因暴雨产生洪流冲刷地面,可形成许多冲沟。冲沟再经长期风蚀改造,可加深和扩大成为风蚀谷。
风蚀谷无一定形状,可为狭长的壕沟,也可为宽广的谷地。
它们沿主要风向延伸,蜿蜓曲折,长者可达数十千米。
风蚀残丘
一个由基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和暂时水流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以后,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称为风残丘。
它的形状各不相同,以桌状平顶形较多,亦有尖塔状的。
风蚀雅丹
雅丹地貌与前者不同,它不是发育在基岩上,而是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陡壁的小丘”,后来用它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雅丹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多呈长条形分布,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高度多为5-10m,也有在15-20m,有长有短。
土墩物质全为粉沙、细沙和沙质黏土互层,沙质黏土往往构成土墩顶面,向下风方向倾斜。
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可形成大小不同的风蚀洼地。它们多呈椭圆形沿主风向伸展。单纯由风蚀作用造成的洼地多为小而浅的蝶形洼地。
如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子干谷以北,平坦薄层沙地上分布有许多蝶形注地,直径都在50m以下,深度仅1m左右。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开比托高原等地,风蚀小注地长、宽仅十余米,深1m。
一些大型风蚀洼地,都是在流水侵蚀的基础上,匠心地理公众号整理 再经风蚀改造而成的。如河西走廊的弱水(额济纳河)东西两侧,所见的许多水蚀一风蚀凹地,深度达5-10m或更大,面积可达数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
较深的风蚀洼地,如以后有地下水潴育,可成为干燥区的湖泊,如我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拉湖,浑善达克沙地中的查干诺尔,毛乌素沙地中的乃林淖尔等。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7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课堂活动能够描述几种典型风蚀地貌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景观特点。
2.通过观看新月形沙丘形成的视频,能够分析得出沙丘两坡的特点及其与风向的关系。
3.通过风成地貌学习,提高用地理的眼光分析和鉴赏地理景观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活动一
探究典型风蚀地貌景观的形成及变化过程
环境背景
某干旱地区,常年盛行偏西风,风力强劲。
(注释:风的含沙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绝大部分沙粒集中分布在距地面30㎝范围内,尤其是10㎝以下范围。)
学习材料
材料一
空旷的平地上有一块近似长方体的岩石,该岩石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坚硬。
尝试在下列框图中绘制该岩石受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
地貌名称: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空旷平地上一块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
尝试在下列框图中绘制该岩石受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图中虚线代表岩石裂隙)
地貌名称: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一块表面具有凹进之处的陡峭岩壁。
尝试在下列框图中绘制该岩壁受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图中○代表岩壁凹进之处)
地貌名称:_______________
小结
活动二
探究新月形沙丘两坡特点及其与风向的关系
,时长00:20
1.观察视频,根据视频上的演示内容说明新月型沙丘两坡哪一坡为迎风坡哪一坡为背风坡,并在图中标出当地的盛行风向。
结论:
迎风坡的特点:____________
背风坡的特点:____________
2.说明在野外怎样利用沙丘形态来判断当地的主导风向。
小结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8
一、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中的组成部分,讲述了四种常见地貌类型中的一种——风沙地貌。教材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强调了观察内容,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识别风沙地貌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为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中观察方法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因此,本节课要求学生能识别常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景观特征,掌握其分布,并适当拓展其成因。
三、设计创意
课堂引入了江西本土案例“多宝沙山”,同学们在案例探究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地理问题,不仅感受到了地理学习的趣味,同时也提高了地理实践力;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充分阅读课本,体现了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课堂紧密结合了与风沙地貌相关的诗词和史料,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课堂相融合,符合新课改“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课堂充分结合了教师的经历,采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认同感。
四、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其学情分析如下:
1.已有知识初中陆地五大类基本地形的相关知识。
2.具备能力阅读课本,归纳总结的能力;观察地理现象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别主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形态特征,掌握风沙地貌的分布和成因;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归纳风沙地貌的成因及其常见类型;
(2)通过合作,观察风沙地貌景观图片,描述常见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形态特征;
(3)仔细观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风沙地貌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形成“细心观察,大胆探索”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并能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别主要的风沙地貌,描述其形态特征。
2.难点:掌握风沙地貌的分布和成因;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
七、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
2.分组合作探究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久在樊笼里”,你是否也想要“复得返自然”?开启一场研学之旅,在旅途中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好奇心。
过程一:阅读归纳知识1.呈现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名称;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归纳出风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常见类型。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风蚀地貌的相关知识。
过程二:走进罗布泊1.根据教师讲解,观察雅丹地貌;2.引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风蚀柱和风蚀蘑菇示意图,并描述形态特征;3.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释风蚀柱和风蚀蘑菇的形态区别。观察风蚀地貌,认真画出示意图,并结合课本知识尝试解释其成因。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作图,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过程三:走进敦煌1.展示三种常见的沙丘;2.布置任务:每6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形态特征并尝试命名,要求体现沙丘的形态之美;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常见风积地貌的形态特征并尝试命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沙丘的形态特征。
过程四:探究新月形沙丘1.展现新月形沙丘景观图;2.引导学生观察沙丘细部形态及与风向的关系。观察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五:探究“多宝沙山”1.布置任务:每6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画出可能的沙源地;2.分析沙丘发展速度较快的季节并解释原因。画出可能的沙源地,并利用课本知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过程六:触景生情结合教师亲身经历,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思考人地关系该何去何从。培养人地和谐、人沙共生的理念。
课堂总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厘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九、板书设计
风沙地貌
一、风蚀地貌二、风积地貌
1.成因:风力侵蚀(吹蚀、磨蚀)1.成因:风力减弱,碰到障碍物
2.类型(形态):2.类型(形态):
风蚀柱金字塔沙丘
风蚀蘑菇新月形沙丘
雅丹地貌沙垄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9
风沙地貌
1、概念: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1)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雅丹地貌是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见构成,垄脊的走向与风向一致。
新疆“魔鬼城”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易错易混: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简单地说就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岩石由红色砂砾构成的,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以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
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
(2)风积地貌
沙丘
黄土高原—-风力堆积
鸣沙山与月牙泉
新月形沙丘
思考:根据下图能不能判断风向?如何判断?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类型 形态特征 对环境的影响
静止沙丘 沙丘上生长有植被 植被能固定流沙
流动沙丘 没有植被 随风移动,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俯视)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侧视)
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发展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丹娘沙丘)
形成分析: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山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结合鄱阳湖附近沙山分布示意图,尝试从外力作用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
答案:鄱阳湖流域多低山丘陵,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大量泥沙被河流搬运到湖区沉积。冬季风强劲,将湖盆裸露的泥沙搬至沿岸堆积。
4、风成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不利影响: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治理措施:
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上图中的风向为西北风。
2、判断
(1)雅丹地貌在东部沿海比较常见。( )
(2)沙丘能埋没房屋和道路。( )
(3)水边不能形成风沙地貌。( )
(4)根据沙丘的形态能判断附近的盛行风向。( )
(5)流动沙丘遇到灌木等植被可能转化成固定沙丘。( )
提示:(1)× (2)√ (3)× (4)√ (5)√
沉积规律
随着流速或风速的降低,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
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如下图:
(四)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1、海蚀地貌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2、海积地貌
进入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波浪推动下移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各种地形称海积地貌。
沙滩
贝壳堤
丰富的贝壳物源在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少的情况下,海浪与潮汐作用相对较强,海浪与潮汐将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随着贝壳的逐年加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贝壳堤海岸。
水下沙坝露出水面便成为离岸坝
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图示图解]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
三、本课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要外力作用。
(1)图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哪些外力作用?
(2)在c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什么?
提示:(1)a是风力侵蚀,b是风力搬运,c是流水搬运,d是流水堆积。
(2)水土流失严重。
2、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答案:①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②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风成地貌教案优质设计 篇10
一、说教材
《风沙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风沙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风沙地貌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地貌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不同的风沙地貌的特征及形成过程有初步认知。
二、说学情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是高中阶段这部分知识更加细化,侧重分析,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风沙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同时提问学生,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又有一个问题,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概念中提到了干旱地区,所以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随后我会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的推测,并加深印象。
3.风沙地貌的分类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会先介绍风沙地貌的分类,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不难答出,风蚀地貌是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我会适时补充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同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风积地貌是由于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我会进一步追问,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最后得出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风沙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所学,我会将教材当中的活动题目《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先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安排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首先是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练习题目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上是关于风成地貌教案合集文本的分享内容,希望有助于风成地貌教学活动的开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