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计划5篇
【导言】此例“小学语文教学计划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第一篇】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第四,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立足我校学生学习实际,坚持面向整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1、教学常规常坚持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提高教研水平,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能力。
三、主要工作。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1)新课程的学习。明确形势发展的要求,研究新课程,从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和学生服务。
(2)教学常规。特别注意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个老师都要经常检查和核对。
(3)学习信息技术。要继续加强全体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不断优化现代教学方法。
2、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这学期,要特别注意教学套路的落实和执行。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完善教学质量管理,落实学校教学要求。
(2)抓紧备课。教师要根据年级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3)加强小组听课、评课活动。讲课记录要认真填写,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推进教学,强化教研氛围。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积极按照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索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相互倾听,相互提高。
(2)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研究。重点要放在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通识教育、三至五年级的写作指导和作文评价研究上,深化教学改革,不要招摇,做到“真实有效”。
(3)鼓励教师反思教学。语文教师应锤炼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并为学生进行示范。
(4)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语文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终身学习者。个人除了参与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学内容,重点提升自身素质和品味。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教学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口试的检查与阅读量的。检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少做标准答案,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与朗读的训练,把学生的写与朗读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6)开展课改研究活动。根据学校计划,开展汇报课活动,要求教师以新的观念上试验课、公开课,在活动中,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语文要素
2.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3.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语文要素
4.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教学重难点]
1.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2.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经验。(重点)
2.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难点)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是从哪里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的。
预设1:读《祖父的园子》时,从描写园中各种景物的句子中,能体会到“我”对祖父和园子的爱与怀念。
预设2:《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对比了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月亮,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预设3:《梅花魂》中外祖父谈梅花精神的句子,让“我”直接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那份眷恋之情。
2.学生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方法。
(1)学生默读“交流平台”,勾画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梳理方法。
预设:①从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中体会。②关注蕴含在人、事、景、物描写中的情感。③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身临其境地体会。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阅读,和同学交流自己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和经验。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指名朗读例句。
2.组织全班交流。
(1)提问:两个例句分别写了什么?(第一个例句写了太阳特别亮,第二个例句写了天气特别热)
(2)让学生分别找出关键字:亮、热。
3.学生朗读句子,交流从中想象到的画面。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例句围绕关键词,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写?
预设:第一个例句从人、蚯蚓、蝙蝠的表现来写太阳光“亮”的强烈;第二个例句从鸡、狗、蝉的表现来写天气“热”的程度。
小结: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状态,能将这种状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
5.引导学生从教材提供的情景中选择一种或几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预设1:冷。行人的表现;小猫的表现;路边小树的样子……
预设2:吵。人的'感受;宠物的表现;静止的事物的反应……
6.学生选择一种情景仿说,先同桌练习,再全班交流、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三组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重点)
2.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发现表达特点。
(1)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每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第一句说的是“我”心爱的小月亮最美。第二句说的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第三句说的是姑爹的小渔船亲切、难忘。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三个句子改成“我最喜欢心爱的小月亮”“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我忘不了姑爹的小渔船”,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改后的句子情感不如原句突出、强烈)
(3)追问:为什么例句让你感到情感特别突出、强烈?这三个句子共同的表达特点是什么?
预设:用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某种情感。
(4)让学生圈画出每个句子中表示对比的词语,想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预设:“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比不上”“也比不上”“远比不上”。
(5)点拨:第一个例句中和“心爱的小月亮”对比的事物很多,第二、三个例句中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姑爹的小渔船”对比的事物只有一个。无论怎样写,通过对比,都可以使情感表达得更强烈。
2.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写完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全班交流、评价。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游子吟》。
(2)导入古诗《游子吟》,引导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相机点拨“游子”的含义:古代称离家远游旅居的人)
2.指导学生朗读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教师提示字音、节奏。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理解诗意,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字词。
(1)寸草心:形容子女微小的心意。
(2)三春晖:春日的阳光,形容伟大的母爱。
5.引导学生大致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1)让学生说一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包含了母亲牵挂游子的心情,希望能通过自己缝的衣服让孩子在外更方便。
(2)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理解。
预设: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我们,母爱就像春天的太阳那样温暖,可我们能为父母做的事情还太少……
6.学生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就是一个从教材到生活、从阅读到写作、从习得到运用的过程。“交流平台”是学习方法的总结提炼,“词句段运用”是写作方法的运用,“日积月累”是单元主题的延伸。因此,用好教材里的例子,得出规律性的方法,就能成功迁移,努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第四篇】
学习目标
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
第一课时
展示资料,交流信息
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感知课文,识写生字
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练读课文,朗朗上口
重点在读正确、流利、熟练上下功夫。
1、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同桌互读,相互指点,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
3、自由展读,共同欣赏,互评提高,在难读处老师作适当点拨,同时,要关注读书发展慢的学生,多给机会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放开品读
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老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一是要读出理解,让文本语言承载的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二是读出感悟,变话为画,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这样才可能当一个有魅力的解说员。
2、自选方法,自读自悟。一是要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二是在自己最想读的句段上多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三是注意作者几个观察点。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同读共品,人情人境,不断生成与发展。重点可放在第三段上。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注意结合地图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
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问: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可由学生板图标注理解;二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可图文对照讲述(对其作用可适当拓展,或由学生简说,或由老师简介);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a、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在被深深吸引中、在忘情的观赏中、在无比的激动中不知不觉地走上长城的)这时,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自然地——不容你不想)。
b.朗读第二句话,让学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艰难,充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此时,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人情境: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
c、指名读第三句,让学生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更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所以说————
第四段: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
如果学生入文时直奔第三段,可在读第二句时引入第二段读悟,再回到第三段;第一段也可最后诵读。)
3、走出文本,抒发情怀。学生读了课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静,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情
感对着长城:
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
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
解说《长城》,拓展延伸
1、解说:
a.自主准备,小组练习。可以解说全文,也可解说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讲,也可适当增减用自己的话讲。
b.展示风采,解说交流。对着长城挂图、图片展览或影像讲。
以评价推波助澜。
2、积累: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词句。
3、拓展: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百字景点简介,准备举行“中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展示会(可安排1~2课时结合“宽带网”进行)。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第五篇】
一 、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1、 2
第2周 汉语拼音 3 、4、复习一
第3周 汉语拼音5、6、7
第4周 汉语拼音8 、复习二
第6周 汉语拼音9、10、11、
第7周 复习三、汉语拼音12、13
第8周 复习四、识字1
第9周 识字 2、3、4、园地一
第10周 课文1、2、3、4、5
第11周 园地二、课文6、7、8
第12周 课文9、10、园地三
第13周 识字1、2、3、4、园地四
第14周 课文11、12、13、14
第15周 课文15、园地五、课文16、17
第16周 课文18、19、20、园地六
第17周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