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精编5篇”教案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感悟诗的意境;

4、背诵诗歌。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三、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友人相逢的季节在落花时节,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四、词语注释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五、翻译诗句

第一句: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第二句: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第三句: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第四句: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六、分析诗句

前两句:追忆往昔,深情怀念。

诗人在追忆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后两句:感慨今朝,满眼凋零。

描述了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七、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八、课堂小结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1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九、课后习题

1、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词语是哪些?

2、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写简单的古诗,并将自己名字嵌入诗中。

教学重点:

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诗歌《日暮》,要求学生齐读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思乡)诗的色调是什么样的?(冷)

2、多媒体展示: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3、杜甫的一生,可用“忧国忧民、四海为家”来概括(多媒体展示“杜甫的足迹”)。出身官宦之家的杜甫,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唐朝也正值开元盛世,国家强盛,百姓富庶。他当时的远大抱负,我们从这首诗中略见一斑。

4、多媒体展示:《望岳》提问:哪一句诗最能体现少年杜甫的远大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老年的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国破家亡,他的心境又是如何呢?导入新课教学。

二、达标教学

学习诗歌

1、多媒体播放朗诵,析题:地点、事件、人物

2、生范读,注意生字

3、理解:

①这首诗总共提到了哪些人物?(作者、李龟年、歧王、崔九)

②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过去的:寻常、几度;表示现在的:落花时节)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感悟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喜爱江南、眷恋江南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体会诗歌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

3.拓展词诗歌阅读,渗透整合学诗的方法。

课前谈话

同学们,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留连于江南的美景。(出示PPT。)

(生读杜牧《江南春》。)

师:这是杜牧眼中的烟雨江南。

(生读两汉乐府《江南》。)

师:这是老百姓眼中的鱼米江南。还有许多诗人的笔墨,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江南和我们身边的景色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长年气候温润,河湖交错,风景宜人。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读词,读准字音,把词读流畅。

2.同桌交流对诗的理解。

二、进入诗境,品读理解

(一)情景陶醉——感悟“好”

1.同学们,如诗如画的江南就在我们眼前了。(出示配乐课件“梦江南”。)

2.对话:看你特别陶醉,觉得江南的风景怎么样?(生自由交流。)

3.引导:诗人把你们的千言万语,浓缩到了一句诗。哪位同学想读一下?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把北方的学生带入江南如诗如画的意境,为赞美铺垫情感。

(二)随文学——理解“旧曾谙”

过渡:哪一个字告诉我们,白居易熟悉江南?

师:太熟悉了——(出示词卡:旧曾谙。)

我太了解江南了——(出示词卡:旧曾谙。)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通过反向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并通过多次的读词卡,落实记忆。

(三)顺势质疑、突破疑难

1.学生质疑。(预设:诗人为什么会对江南的风景如此熟悉呢?)

2.引入阅读资料,生读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

师:假如你就是诗人白居易,阔别江南后,你总是跟朋友夸赞江南一

(生接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窗外开始结冰,你又想起了温润的江南——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有时,你在梦里又回到了醉人的江南——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用学生发问的方式,巧妙地补充资料、利用资料,并通过一唱三叹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品读语言,揣摩表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过渡:是什么让诗人对江南念念不忘?

2.对比读。

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春来江水绿。

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江南的江水与日出?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的对比,感悟表达的精妙,再回到语言本身,感悟景色的美丽和语言的魅力。

3.想象读。

让我们回到那个美好的清晨,也许你就站在江边,也许,你正走入花丛,也许你的身边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太阳出来了,朝阳下你看到——

男同学:日出江花红胜火。

女同学:春来江水绿如蓝。

[设计意图]利用白居易优美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感知,进入优美的诗境。

4.合作读,对比品析。

(师)日出——(生)江花红胜火,

(师)春来——(生)江水绿如蓝。

品悟:白居易抓住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时间、最美的景致,用短短的27个字描绘了江南无与伦比的魅力。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语言的对比,感悟作者观察的独到,突出作者与其他写江南的诗人之不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体会景色的美丽和语言的魅力。

(五)个性品读——“能不忆江南?”

个性读:你想怎么读?——能不忆江南?你想读出白居易对江南的什么?

预设1:能不忆江南?(突出强烈的反问。)

预设2:能不忆江南?(突出怎么能不忆呢。)

预设3:能不忆江南?(值得回忆。)

预设4:能不忆江南?(独独忘不了的是江南。)

教师小结: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一种什么

多少年来,在江南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同修筑堤坝,一同挥汗如雨。)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同种植下西湖岸边的一草一木。)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起开山,一同修路?)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补充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将理解引向深入。

四、整合学习,丰满诗情—忆中江南

其实,描绘江南的诗词,白居易一连写了三首,读读后两首,读完出示:

自读思考:

两首词中,作者回忆了一些什么事?与第一首只写景有什么不同?

哪句话最能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情感?

1.讲一讲:你和白居易感兴趣的事?

2.读一读:最能表现白居易的眷恋的诗句

“何日更重游?”还读出什么?(依恋)

“早晚复相逢?”又读出什么?(期待)

3.听一听:江南的百姓对白居易的不舍。

师:诗人对江南有着深深的眷恋,江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啊。

渲染:临别时,你没有向乡亲们辞别,本想悄悄离去,转身时却看到——(出示诗句: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离别苏州时,再不敢告诉乡亲们,可是却听到“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放手学习,深刻体会,不但让学生赏了江南美景,而且也受到江南情的感染。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地背诵读诗歌,积累古诗文。

2、 理解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小学时候,同学们学过杜甫的哪些诗作,能回忆起来吗?(学生回忆,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杜甫的诗作《江南逢李龟年》。

二、人物小传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艺术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2、岐王与崔九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为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岐王,岐王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被封为岐王。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四、指导诵读

1、播放视频朗读。I:教学资源视频朗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_标清。mp4

2、朗读指导。(注意朗读节奏、韵脚、重音)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学生自由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重音和韵脚。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5、学生齐读。

五、疏通诗句

1、重点字词解释。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2、翻译全诗。

当年,在岐王府邸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的厅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六、情感探究

1、引入思考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清代黄生《杜诗说》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

2、思考: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你从诗中哪里读出的?

(2)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4) “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3、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讨论成果。

5、师生小结

(1)诗人和李龟年相逢的暮春时节(或春末夏初)的江南;诗中“落花时

节”点明了时间是暮春(或春末夏初),“正是江南好风景”,交代了相逢在江南。

(2)诗人前两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交往;后两句写诗人在江南与李龟年的重逢;全诗抚今追昔,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

(3)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他对大唐盛世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的欣慰以及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叹的。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调。全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1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4)“落花时节”四字的深层意蕴:

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国事凋零,盛世繁华不再。

七、总结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通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结合课堂内容和课前资料,给这首诗写一段三百左右的欣赏短文。

江南逢李龟年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 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 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材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与媒体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诵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动漫版《江南逢李龟年》诵读。

二、自主学习: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2.结合具体语句或词语说所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喜欢诗歌中的那句诗?哪个词?为什么?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三、交流探讨:

1、先小组内交流,推荐出优秀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所得,并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质疑。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

四、诗句赏析:

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4、这首诗有什么特色?

六、练习背诵默写

20 76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