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吨的认识教案2
一、教学资料: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小学三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第三部分吨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就应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好处时都就应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资料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资料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能够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资料。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料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之后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忙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多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潜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明白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明白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明白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这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能够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那里有桥,我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那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明白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够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明白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之后教师还能够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能够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能够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能够一次过两个,还能够……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能够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能够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能够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能够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能够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就应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资料对学生来说不难,能够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群众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能够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群众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能够。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能够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这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够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潜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千克,()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大象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一车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2)1头猪重约120()
(3)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堂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过程与方法: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呢?
生:克、千克、斤
师: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PPT出示:填适当的单位)
2、创设情境
师:前段时间正是国庆放假,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约好一起出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
师:那“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我?
生:不能超过1吨。
师:“限重1吨”就是只能是1吨,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重量是用“吨”来作单位?
生1:大象的重量
生2:飞机的重量
生3:鲸鱼的重量
生4:一座房子
生5:一座山
生6:轮船的重量
。.。.。.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很好,给自己鼓掌吧!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物体及其重量。)
小结:那么,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接着让学生把这句话画出来,再齐读一次。
2。感受1吨有多重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回去称自己的体重。现在,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请举手。(接着,我让4位同学上来)
下面,我们请4位同学上来感受25千克的重量,背一背,说说背完后的感受。
师:好,你先来说说
生1:没问题,我能背得动。
师:你呢
生2:我也行,感觉很轻。
。.。.。.
师:那现在让你们把这4位体重约为25千克的同时背起来,你们能做到吗?
生:不能,太重了。
师:我们知道,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那4个同学的总体重是多少呢?
生:100千克。
师:谁来说说是怎么得来的?
生:4个25千克就是100千克。
师:很好,我们给他鼓掌。4个25千克,也就是4乘25,就等于100。
师:那照这样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和又是多少呢?
生:1000千克。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40个25就是1000。
师:那1000千克也就是。.。.。.
生:1吨。
3、单位换算
接着,让学生试着说出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师:那么,反过来1000千克也等于1吨。
(板书:1000千克=1吨)(让学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像这样1袋大米是100千克,那几袋大米重1吨呢
生:10袋。
师:为什么呢?
生:1袋100千克,10个100就是1000,1000千克也就等于1吨。(引导学生说出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师:1头牛重500千克,那几头牛重1吨呢?
生:2头,500+50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师:(PPT出示教材第32页)同学们试着完成课本32页例8。
(边巡视边指导)
师:好,写好的同学请举手,看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
很好,手放下。好,我们一起来说说,4吨等于多少千克呢
生:4000千克。
师:很好,那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生: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
师:4个1000千克也就是4000千克。
师:那3000千克又等于几吨呢?
生:3吨
师:为什么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
师:3个1000千克也就是3个1吨,也就等于3吨。
同学们,都能听明白吗?
生:明白。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材第32页“做一做”
1。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2。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50吨80千克6千克4吨
3。解决情境问题
师:刚才大家知道1吨有多重了。那你们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时过桥,因为他们的体重总共有1300千克,超过1吨了,他们一起过去。这桥就会断了,他们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师:说得真棒,他们如果同时过桥的话,他们的总体重是多少呢?
生:400+300+500+100=1300千克
师:那1300千克等于几吨几千克呢?
生: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把1300拆成1000和300)
生:1000千克等于1吨,剩下的300千克就是300千克,所以1300千克=1吨300千克
师:那1吨300千克>1吨,也就是超过1吨了,桥就会断掉。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过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们可以一个人先过去,另一个再过去。
生2: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走。
生3:还可以让牛大哥先过去,然后他们三个一起过去。
师:你们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了桥,都很高兴。
你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过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节课认识重量单位吨,体验1吨的重量,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还有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选取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本节课里我采用了大量生活实际的物品,如大象、轮船、货车等,让学生易于接受,使抽象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直观、有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的体验活动统一起来。由于“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首先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然后感受1吨有多重,把抽象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了解了1吨大概的重量后,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学生的体重为例,让40名同学站起,再次感受1吨的重量,学生对1吨有多重层深入地理解。从具体到抽象,从物化到内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以致用
在练习的设计上,紧密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有层次、针对地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本节课中力求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要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会学,教学效果良好。
上一篇:《酸的和甜的》教案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