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编5篇
【导言】此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案例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只有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顺畅无阻。但鉴于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不高,学生数学综合水平不高,实践运用能力较低。因此,有教师提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深化知识点的讲解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掌握相关知识。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其实质就是以各类型的案例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将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融入到教学案例之中,通过教学案例的引入、分析、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并深刻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点。
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上说来,其打破了传统的板书式教学,通过案例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和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流程上也和传统方法存在较大差别,其一般可以分为课前准备、小组分析、课堂讨论和总结等流程,如此不仅实现了教学活动的细化,而且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时,必须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案例要真实可信,切忌胡编乱造。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增强教学可信度,让学生认识到相关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二是案例要客观生动,避免单纯罗列数据、事例。只有生动的教学案例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数学教学上,若是案例刻板,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兴趣。三是案例选取要多样化,避免出现重复雷同的情况。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可以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相关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入生活案例展开教学
小学数学的层次较浅,涉及的许多知识点都和实际生活存在直接关联。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此展开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否则便达不到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案例选择要贴合教学内容,不能和教学内容出现较大的脱节,应尽可能全面渗透所要教学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公倍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进行预习,然后提出教学活动:“现在开始全班进行报数,报数是2和3的公倍数的同学需起立”。很快,全班学生就可以完成报数,这是老师又可以提出一个新问题:“针对刚刚的报数活动,同学生有什么发现吗”这时,就有学生会说:“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站起来,有的同学站起来一次,站起来的同学间隔数是相同的”。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这一案例引入教学中:“站起来的同学报数都是2和3的公倍数,根据刚刚的报数活动可以看出,站起来的同学所报的数是6,12,18,24……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但是换个角度看,其也都是6的倍数,并且分别是6的1倍、2倍、3倍和4倍等,这样同学们可以想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就能回答:“2和3的公倍数就是6的倍数,其中6是最小公倍数”。
如此,通过实际的案例,不仅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且将所要教学的知识完美地融入到案例中,切实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知识。
(二)案例引申丰富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存在不少教学案例,都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这些课本中的案例缺少引申拓展,局限于书本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没有构建其强大的数学思维。因此,在运用课本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引申拓展,提升案例教学的多样性。
比如,在教学相遇类的应用题后,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可以设计追击、远离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更深的了解。有这样一道相遇问题,甲从A城出发去B城,骑摩托车每小时50公里,乙从B城出发去A城,坐汽车每小时70公里,两城相距300公里,试问两人何时相遇。这就是一道典型的相遇问题,教学完这个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将其改变为远离问题,如甲乙两人先后从甲A城出发前往B城,甲先出发,骑摩托车每小时50公里,乙后出发20分钟,那么当乙到达B城时,甲距离B城还有多远。
通过对案例教学延伸拓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透视相关知识点。如此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掌握其在实际运用中的要点。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水平,更强化了其实践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案例2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就是案例导入式教学。以往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前瞻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案例教学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要想将案例导入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好,就要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不断优化升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将案例导入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好。
一、案例导入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故事和童话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在进行案例导入的时候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一定的关注。比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会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起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会给带动起来。在学习《分数的初步知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圣诞老人分礼物的故事:过圣Q节的时候,圣诞老人要给两位小朋友分发圣诞礼物,圣诞礼物是6个苹果,那么每一个小朋友会分到几个苹果?学生学习的兴趣被立即带动起来。学生得出答案以后,教师接着问:“假如在半路上圣诞老人将苹果弄丢了5个,只剩下1个苹果了,但是依然要给两个小朋友分发圣诞礼物,那么圣诞老人该怎么分发这1个苹果呢?”此时,学生们都满脸疑惑。教师可以紧接着将分数的定义讲述给学生听,通过设置这样的案例,使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集中起来,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二、案例导入要与实物进行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比如人民币、时间等。在许多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导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去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实物引入其中,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学生可以真实地感知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生活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感受到,如果教师将实物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有比较直观的感知;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实物进行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非常的具体,使数学知识的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
三、案例导入要与教学问题相结合
教师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可以将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进行充分运用,在导入案例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案例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单独的四则运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除了这种计算的方式,还有一种混合型的计算方式,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该怎么计算呢?”学生们都会感觉到比较疑惑,此时教师接着说:“下面我就给大家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要加油思考哦!然后看能不能将四种运算都运用起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的好奇心被带动起来,使其在认真听举例的同时,还能带着问题思考。此时,教师可以将带有四则运算的例子讲给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其思考,这样教师设置教学问题的目的就达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如此一来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集中,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也就会比较理想。
四、案例导入要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使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讲授小学数学知识时,基础知识没有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他们比较愿意去解决那些具有较强难度的习题,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有缺陷的。要想将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习题处理好,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使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不断培养,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进行案例示范之后,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予解答,或者通过案例让学生自己设置相似案例进行叙述,然后让其他学生解答。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积极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技巧,从而能够独立地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发现问题的意识都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得到较好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为是否贴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昨日我和同学们一齐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感受“1千克有多重”,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忙学生构成质量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参考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吸收了他人的精华,煞费苦心设计了一些与众不一样的活动,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其中有一项是称一称班里最胖和最瘦的同学的体重,为这事,我带了家里的台秤。上课了,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前半节课进展的很顺利,一切都按照预设进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关于克你明白什么?能举例子说明吗?我手里的这块砖头大约有多重?猜一猜,验证,于是引导出1000克能够用一个更大的单位1千克来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千克装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饮料,食盐,让学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紧之后让学生举例子说说身边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对身边的物品的质量能做出估计。我说:近段时间你们有称过体重的请举手?举手的仅有两个我在课前称过的同学。(幸亏称了两位同学的体重,要不今日的课就唱不下去了,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们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我先叫最瘦的闫泽同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每当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字时,闫泽同就做出相应的反应:轻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为止,学生兴趣盎然。我说:此刻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的`人物王宇同学,大家来猜一猜他的体重。本来,我打算以班级最重和最轻同学为参照物,然后在最终的环节让大家猜一猜自我的体重。谁知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开始了骚动,一位学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说:“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另一位就抢着说:“他胖得像头猪,有3只狗那么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喊:我胖,关你们屁事。底下的同学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成这副德行的……此时学生的兴趣转到了王宇的“胖”上,场面失控了。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于是我气急败坏在讲台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谁笑请谁上来,让他笑个够。”学生见我大怒,藏起了脸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继续游戏,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游戏草草收了场。这节课以我充满信心开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课,我进行了反思:本来安排游戏“猜体重”,目的让这节课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里?想起王宇愤怒的`表情,学生的哄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所以,有两点是我该好好反思的:
1.预设不充分
课前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抛到脑后了。只想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既能够调节气氛,又让其他学生在预设好的范围里猜测自我的体重。可我忽略了平时有些同学经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为他的“痛”。我的无意正中他们的“有意”。如果我平时多了解学生,还会拿他做例子吗?还会失败吗?课堂犹如战场,我作为一个每一天都要上战场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怎能打赢战斗呢?
2.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我该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
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事后我想:既然他们兴趣已转移,何不顺水推舟呢。不防这样设计:我故意深沉说:“是呀,一个人太胖或太瘦本来就不舒服,还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嘲笑,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应当让大部分同学明白自我的过错。这时,乘机说:其实一个人的体重是标准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体重是否标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广“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今日,课堂已不再是简单地背教案、跟着教师走,教师要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爱好,知识基础、思维本事,预设各种可能性。因为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教师根据不一样的情景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念之间,灵感产生了,一个好方案瞬间诞生了,师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乐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烟,留下无奈和遗憾。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所以,写下这个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从我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变遗憾为动力,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
小学数学案例4
关键词 创设情境;启发思维;发展能力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宽松的研讨氛围,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借助案例谈谈我的浅薄思考。
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才,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起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临城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教师鼓励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部分学生表现茫然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么不做啊?
生1:老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老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老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小心,朱军怎么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粗心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办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粗心了,浪费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可以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老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才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可以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如果知道“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通过两步计算,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才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善于思考,但哪一种方法更符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意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楚,“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可以解答了吗?如果可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们在认真思考,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讨论,互相交流,个个兴趣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同学们陆陆续续举起手来,老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励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生1:临城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
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师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转化。这则案例对我有三点启发: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这种思维才算是真正启动。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到有疑要问,有话要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能力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养成想问、要说、好思的良好习惯。
二、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运用得当,能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胆小的学生变得勇敢、自信;运用失当,也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错误时,既怕同学笑话,又怕老师批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教师不能指责学生,否则,就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扼杀学生自信心。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以关爱,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说话能力
小学数学案例5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更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约分和通分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与3的倍数的特征相比较,规律明显,教学轻松。而本课的知识点,学生较难发现规律,并且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往往会从个位上去寻找规律,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材的安排是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猜
想、验证,逐步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3.培养合作交流意识,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如13,1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30,12,24,27,18等个位上不是3,6,9的数,但这些数却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负迁移再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将“2和5的倍数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层层设疑,探究规律
1.直观感知
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的3的倍数的数表)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先进行同桌交流后,再组织班级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能被3整除。
生2:我发现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那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是0-9这10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字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动手实验,得出规律
师:请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几个3的倍数,看各用了几颗珠子,并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讨论:以上拨出的每个数所用算珠的总数有什么共同
点?所用算珠的总颗数与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
生1:所用算珠的总个数都是3的倍数。
生2:也就是说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反向思考,深入体会
师: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数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
实验验证,填好实验记录表:
师: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书也不是3的倍数。
师:这样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知道了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与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生: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
(设计意图:在打破第一环节的思维定式后,让学生通过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进一步得出,个位上是3,6,9的书不一定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并统计所用算珠的颗数,从而得出规律,再通过反向思考,深入地体会这一环节,揭示了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深入发展
1.下面的数中是3的倍数有哪些?
29 45 51 67 84 96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本题,目的是让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963639669 908635664399 123456789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形式灵活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填法?
7 20 12 35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让学生掌握这类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且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多少?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尝试探究“9的倍数的
特征”。
(设计意图:一是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二是对研究的方法进行提升。感悟方法的重要,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课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识的探索中。“3的倍数的特征”相对来说,内容比较枯燥,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与老师比赛的环节,让学生说数,比一比谁先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环节做好心理准备。
2.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如:在导入环节学生自己说数自己判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说的数进行猜想,接着小组讨论验证猜想、归纳结论,最后再一次通过动手操作,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解释,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这一过程。
3.重视知识,更关注方法
学数学不仅要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知识的探索,掌握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本课在猜想前,教师让学生先思考:怎样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回忆研究2,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另外,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研究的方法:猜想、验证、合理解释。
4.二次转化,内化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一件事物,需要实现两次转化。第一次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第二次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认识上的第二次转化,往往要通过练习来完成。本课的练习设计目的性明、层次清楚、形式多样。这节课练习的重点突出,紧紧围绕“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训练;层次清楚,整个训练过程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形式灵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练习中,还能以新带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阅读课教案范例【参考4篇】
下一篇:实用庖丁解牛教案一等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