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推荐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推荐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一篇】
2.在进行探索,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三:应用。
亮亮第二聪聪第三。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生说时,师板书。
7×6=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作
2、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正确计算7以内的乘法。
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关键重点:正确计算7以内的乘法.。难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关键: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及教具准备口诀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问题情境。
1、师:谁知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请你给大家讲一讲.
2、师:大家看书,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干什么呢?
二、自主探索。
1.师:在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2.师:现在请大家帮小矮人解决这个问题。
3.全班交流学生的不同算法。
师:请你把你计算的结果和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明确7×3和3×7都用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
4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交流时教师重点说一说每个算式运用的口诀.
请一名学生给大家讲故事,师简单介绍。
生:在吃饭.。生:白雪公主在拿盘子等。
生:小矮人问: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生自主探索,师巡视。
生:求3个7是多少?算式是:3×7=21口诀是三七二十一。
生:7×3=21口诀是三七二十一。
生:一共有多少汉堡?2×7=14和7×2=14。
口诀是二七十四。
生:一共有多少根薯条?7×7=49。
口诀是七七四十九。
生:一用有多少个鸡块?
4×7=287×4=28。
口诀是四七二十八。
生:一共有几杯牛奶?
1×7=77×1=7。
口诀是一七得七。
课
堂
练
习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师:大家真棒,解决了那么多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请大家先观察图,蓝灵鼠要我们帮他解决什么问题?交流所观察到的信息,再独立解答,进行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我出一句口诀,同学们说出用这句口诀能算出的两个算式。
师:现在请大家完成书中的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师:先计算出答案,再把结果按大小排序。
4.练一练第4题。
师:现在我们进行计算比赛,看谁计算的又对又快。
四、问题讨论。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生:一个大桶能装三瓶水。
生:一瓶能装七杯水。
生:1个大桶能装多少杯?
师:那么1个大桶能装多少杯?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也可以画画图。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7的乘法口诀。
3×7=21口诀:三七二十一。
7×3=21口诀:三七二十一。
7×7=49口诀:七七四十九。
2×7=14口诀:二七十四。
4×7=28口诀:四七二十八。
1×7=7口诀:一七得七。
因为1大桶水=3个水瓶的水,1个水瓶的水=7个水杯的水,
所以1个大桶能装21杯水。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二篇】
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条热带鱼组成的主题图,图中的每一条热带鱼都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的。再通过列表,让学生在探索热带鱼的条数和所用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关于6的乘法算式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有给出一道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1、利用多媒体,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们观察,找出6的乘法口诀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类比、归纳等数学。
在快乐的学习中理解、熟记乘法口诀.
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卡片、制作一条又6个小三角形组成的鱼,三张小猫的图片(小、中、大)。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师生谈话(略)。
2、复习1~5的乘法口诀,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出得数并说用那句口诀。
2×5=2×2=5×1=3×4=。
1×5=5×3=2×4=5×4=。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3、情景导入《小猫想吃鱼》的小故事。
二、新知探究,生成知识。(出示书本61页的主题图)。
(一)、探究,编出口诀。
1、学习“一六得六”的乘法口诀.
(1)观察这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用数字怎样表示?
(2)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有不同的表示吗?
(3)能不能根据我们所学的口诀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4)媒体验证(略)。
2、学习“二六十二”的乘法口诀.
(1)2条热带鱼由多少个小的三角形组成?它能有几道乘法算式来表示?
(2)能不能很快地为这两道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呀?
(3)媒体验证(略)。
(4)学生的学习表现。
3、自主探究口诀:“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1)、教师再依次出示实物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完成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诀的编写。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四个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诀)。
(3)、通过多媒体验证。
(二)记忆6的乘法口诀。
1、学生观察算式和口诀,发现它们存在的规律。(4人小组讨论)。
2、探讨记忆的方法:对口令,比一比,开火车等。
3、学生考老师。
三、知识运用,体验成功。
1、书本63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
2、书本63页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多媒体演示,并要学生说出是运用哪一句口诀。)。
四、快乐游戏,乐中巩固。
1、找朋友。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很高兴,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找乐。]。
2、算题比赛。
3、到6元超市购物。
五、全课。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1×6=66×1=6。
二六十二2×6=126×2=12。
三六十八3×6=186×3=18。
四六二十四4×6=246×4=24。
五六三十5×6=306×5=30。
六六三十六6×6=36。
七、作业设计:
1、书本63页第5题。
2、书本63页第7题。
3、算题比赛。
4、自选商场6元超市(样样6元)。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三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运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解释乘法列式的理由。
1课时
课件“有几块积木的挂图”或课件动画显示。
课件显示一堆摆放整齐有序的积木,教师顺势诱导:“这么多积木,怎样数才能数得又快又准呀?”(板书:有几块积木?)
1、学生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积木的块数。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数的,所列的算式中每个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3、汇报情况。
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5×7=35(人)
7+7+7+7+7=35(人)7×5=35(人)
4、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喜欢用乘法计算)
因此得出结论:直接用乘法计算会简便的多,因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5、从上面的两道乘法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乘数前后调换位置,积不变。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要求:
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乘数的可交换性”、“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教科书p11“练一练”1、2、3题。
附录;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四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1)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3)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4)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5)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五篇】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经历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课件、卡片。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第26页第4题
你是怎么列式
每个式子什么意思
一、预习反馈:
式子:意思:
3×5=153个5总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一)活动一:向数学王国进发
1、师: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锻炼好吧!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师: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动二:进入数学王国
1、师: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心吗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利进入大门。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
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动三:走“迷宫”
师: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一定的顺序走。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
(四)活动四:算对了,“kitty猫”就和你做朋友。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
(五)活动五:看谁先到家。(练习五第11题。)
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
四、课堂总结:
五、完成《随堂练习》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六篇】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七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0页至32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米”不多,对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教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认一认、量一量、想一想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1米大致长度,从而初步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材还根据需要编排了一些让学生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和估计长度的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米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米尺、卷尺、1米长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学习尺子;学习长度;米到底是什么;(当学生出现各种回答时,问为什么会想到学这个)(评价:猜想要有根据)。
2、师:你知道有哪些尺子?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尺子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学生提到一种尺时,教师尽量出示实物)。
(1)长尺、三角尺:做作业时可以用来划线,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卷尺: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3)米尺:教师在黑板上划线用,测量物体的长度。
3、师:哪些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到尺子?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划线的时候;体检时量身高时;跳远比赛时;。
4、这么多的尺子各有各的用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米尺”。
二、介绍米尺。
1、(出示米尺实物)师:这是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学生个别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米尺是直直的长长的,两面有有线和数(都有些什么数啊?)。
2、师:米尺上的线我们叫刻度线,米尺的两面都有线和数,其中一面的数是从0到100的,很多尺子是从1到99,请同学们找到这一面,其实1的前面还有一个0,99的后面还有一个100(媒体出示尺的两端),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的距离就是1米。(板书:1米)。
3、介绍米:师:米是国际长度单位,它的单位符号是“m”。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书空。
三、初步感知,建立1米的观念。
1、感知1米的长度。
(1)师:每个同学手中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你轻轻地拉起绳子的两端(教师同时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米。手臂不要动,轻轻地放掉绳子,看一看,你两臂伸得多少开就是1米。
(2)放下手臂,不依靠绳子,直接用手比划出1米有多长,试试看,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请绳子再帮你一次忙。
(3)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选一个学生表示)他表示的是不是1米呢?给他量一量(同组同学量)。
(4)小组合作,一个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米,一个同学量。
(5)全班用手势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老师测量其中几个同学。
2、感知1米的高度。
(1)师:老师把米尺竖放,看一看,从老师的脚底到哪里是1米?
(2)请你估计估计,如果在你们身上,1米可能会到哪里?
(3)用米尺在你自己的身上比一比,从脚底到哪里是1米?(每组只有一把米尺,因此指定每组从哪个学生开始)。
(4)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高?
为什么1米到老师的腰上,到他是下巴,到他是嘴巴呢?(感受1米是个固定的长度,是一样高的,但在不同身高的人身上会到不同的部位)。
3、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到底有多长、多高。
4、找一找:知道了1米有多长,那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黑板的宽,门宽……)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
能量的及时量,并讲授量的方法。
(量时0刻度线对准要量物体的一端,从0到100就正好是1米)。
四、小小估计员。
1、估计门的高度。
(1)先学生个别估。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小小估计员。请你能估计一下这扇门的高度,你觉得这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把估计的结果写在纸条上。
学生个别估计。
(2)验证,教师大致测量,学生把测量结果填进表格。
(3)估得这么准,你们是怎么估计的?
(表扬估计得准的同学,估计有根有据)。
2、估计黑板的长度。
师:我们上课用的这块黑板有多长呢,请你估一估。
(1)学生自由估计,把估计结果写在纸上。
(2)验证:
a、估计得是不是准,量一下就知道,谁愿意上来量一下?
b、一个人行不行,要不要请助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c、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测量长度是几米的物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米量好后要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那里开始量)。
(除了用米尺量,还可以用什么尺来量?)。
3、先估计,后测量。
教室的长大约是(8)米。
教室的宽大约是(6)米。
讲台桌的高大约是(1)米。
跳绳长大约是(2)米。
(1)估计:请你估一估这些物体的长度。
(2)分小组测量,选一组测量教室的长,一组测量教室的宽,一组测量讲台的高,其余组测量跳绳的长,音乐开始时开始测量,音乐停止时停止,如果音乐停止前已经测量完的小组可以轻轻地去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教师到组指导,特别是测量跳绳的一组,测量软的物体时该注意什么。)。
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活动:
1、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大约要走几步?
测量了教室的长,那么那么长的距离,我们走要走几步呢,想不想走一走?
2、走10步,量一量走了多少米。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例文【第八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教学目的:
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开火车口算卡片:5×85×55×36×29×5。
3×42×84×57×23×6。
(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请客”图。
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
(4)学生齐读口诀。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