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通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布置作业:【第一篇】
1) 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教学难点:【第二篇】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第三篇】
课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者:
吴建良(武进区成章初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
(1) 正确朗读文言文的习惯,克服机械朗读的毛病。
(2) 诵读文言文名段的习惯,并初步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
克服机械诵读的毛病。
2、通过指导学生自读,使学生
(1) 能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3) 明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一深刻道理。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激趣导入。
二、指导诵读。
第一步:
1、教师提要求:
朗读全文,要求能够读得顺畅,并在读的时候初步领会
全文大意。
2、学生根据要求自行朗读。
3、教师或学生范读。
4、指名读,并评议。
5、再自行朗读。
6、再指名读,并评议。
7、齐读。
第二步:
1、教师提要求:
① 这篇文章使用了结构整齐的骈句,请找出这些骈句来。
② 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来,
并给这些骈名划分恰当的节奏。
③ 领会这些骈句的意思。
④ 能当堂背诵[]。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3、讨论明确。
三、指导自读。
第一步:
教师提要求: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第三步:
讨论明确。
四、质疑、解疑。
五、练习检测反馈。(练习题另附)
六、学生小结本堂课的收益。
七、课后讨论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略)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将导致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二)《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学习生字:
舜(shun)歌亩(quan)傅说(yue)胶高(ge)百里奚(xT)孙叔敖(a0)法家拂士(bi)
(四)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两段。
第一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段: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词类活用:
1.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2.饿其体肤(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
3.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
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三)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默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3.发:发于联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历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历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一)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二)作者举例是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三)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四)“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五)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六)文章的第二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七)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字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字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的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不同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人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
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舰,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历练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上一篇:中班社会领域精编教案精编3篇
下一篇:加法交换律【汇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