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教案【汇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加法结合律教案【汇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加法结合律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和实验,学生能体验加法结合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发现和验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加法结合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发现加法结合律的`规律,并进行验证。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法结合律的知识。
5. 小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板书设计
1. 加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2. 加法结合律的表达式:(a+b)+c=a+(b+c)
3. 例题解析:通过具体的例题,展示加法结合律的应用过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第二篇】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属于数的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
新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
片断一:
师:谈话:天气渐渐凉了,我们学校又要组织大家进行冬锻炼比赛了,冬锻炼比赛有些什么项目呢?看,同学们正在紧张的训练呢。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参加跳绳活动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
反思
从课堂的引入老师就以最贴近生活的冬季锻炼比赛为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提出了很多加法问题,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后面的学习。
片断二: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45(人)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的什么?它们的结果怎么样?那你能用一个符号把他们连接起来吗?(等号)板书:28+17=17+28,这是一个等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个等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反思
在这样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举例、验证,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从而达到经历过程,讨论提升,归纳概括的目的。结合律的教学过程则更多的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推导,验证的一个完整过程。
新教材的目标设定及教学过程,更多的体现了动态生成,寓数学思考,探究,发现于一体的数学活动过程,教师只有把握住了这个精髓才能去上好课,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第三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8 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三个例题,分5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是其中的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设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组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具学具:为了便于操作、交流和展示、及时与学生互动,本课准备多媒体一套。
二、说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个环节进行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课始从学校参加吴中区小学生运动会话题作为课堂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而面的探究呈现素材,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式子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字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3、在反思中概括规律
(1)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2)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4、练习
(1) 填空、(2)判断、(3)验算
(设计意图:新课刚结束就配以填空、判断、验算多种形式的联系,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整个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
1、在情境中感受规律。
以上面4、练习题为内容,让学生提问题过渡到下一环节,非常自然,
(1)学生一起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
(2)交流学生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
(3)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2、在计算中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结果是否相等,为学生接下来题目,探究打下基础。
(2)教师写出左边算式,让学生写出右边算式(与左边相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3)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揭示加法结合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正直组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三、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我准备安排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两个练习层次,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1、基础训练,分三个层次
(1)想想做做1:运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
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方法进行练习,女生代表加法交换律,男生代表加法结合律,让学生体会在每个等式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3)想想做做5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律往往要凑整,进行这题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后头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2、拓展练习,分二个层次
(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通过用图形式字母表示数来巩固加法运算定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30+28+70+45+72。通过该题训练把一般的规律推广到更多的数字计算中,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四、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及时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学习,以促进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使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五、教法、学法
以上是本人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新授和练习尽可能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素材撷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的、纲领式的板书反映本课主要内容,体现本课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性、系统性在整个板书中充分体现。)
加法结合律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3+67=()+()35+()=65+()
()+18=19+()a+100=()+()
3、下面各等式哪些贴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20+50+80=20+80+50
a+400=400+a140+60=60+140
谈话引入:以上,我们运用了加法的好处及交换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1、教师提问:(1)上面等式两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三个加数,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
不同点:加的顺序不同.
(2)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每组算式说明什么?
2、归纳加法的结合律.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教师板书:(a+b)+c=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相加.
a、b、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
4、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二)教学简便算法.
应用加法结合律我们能够改变一些数的运算顺序,但应用加法交换律更主要的一点是能够使一些计算简便.
1、例4计算480+325+75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要计算480+325+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学生试算)
教师板书:
480+325+75
=480+(325+75)
=480+400
=880
2、例5计算325+480+7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群众订正)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教师提示:哪一步能够省略?
325+480+75
=325+75+480
=400+480
=880
3、比较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的`不同.
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直接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进行了简算;
例5要使325与75相加,则务必先应用加法交换律将75交换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简算.
4、反馈练习:137+31+63,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定律?
5、想一想,过去哪些计算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
(在做口算加法时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36+48
36+48=36+(40+8)=(36+40)+8=76+8=84
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仅能够做口算加法,还使一些计算简便.简算时要注意数字特点.
三、巩固发展.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下面哪些等式贴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8+75+12
6+2+7+4+8
79+145+21
14+9+2+11+6
25+97+15+3
7+39+43+61+8+32
4、选取比较简便的方法填在括号里.
(1)399+154+201=()
①399+(154+201)②(399+201)+154
(2)374+268+126+432=()
①(374+126)+(268+432)②(374+126)+268+432
四、全课小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光明小学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60厘米、164厘米、158厘米、156厘米、162厘米.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例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例4计算480+325+75
480+325+75
480+(325+75)
=480+400
=880
例5计算325+480+75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上一篇:体育课教案精彩4篇
下一篇:《芦花荡》教案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