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数学教案【参考10篇】
通过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能否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培养观察、动手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减法(退位减法)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退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的头饰、写有算式的卡片、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出示贴有花朵的算式卡片,抢答:
50-20= 46-23= 65-7= 92-60=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师:听说二(×)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欧老师知道要来实小给大家上课,就带了份小小的礼物给大家。不过呀,出来的时候太匆忙了,忘记了你们班的人数。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唉呀!老师只带了49份礼物呀!你们快点帮我算算还差多少份?
学生笔算:( )-49=
请学生说说笔算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和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2、引入新课。
来到实验小学呀,老师到处参观了一下,你们的校园真漂亮呀!有一个地方是老师必须去的,大家猜猜我去了什么地方?
老师很喜欢看书,所以去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参观了一下。图书馆里的书真多呀!(出示图书馆图片,板书:小小图书馆)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分析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些都是小朋友们喜欢看的书,管理员阿姨统计了这些书的数量(出示统计表),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啊。我们先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吧!
2、解决问题: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⑴分析题意,确定算法。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列式?
生列式:236-118
⑵尝试估算。
师:现在请你用估计的方法想一想这个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呢?(请学生回答)
师:哦,原来是把236看成240,把118看成120,240-120=120,所以差大约是120。
⑶算法多样化。
师:那你还能想到其它计算的方法吗?(鼓励学生多想不同的计算方法。)如:
① 200-100=100 36-18=18 100+18=118
②用计数器
③摆图形
④列竖式
⑷优化算法,合作探索。
师:计算的方法很多种,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会怎么列竖式计算呢?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好了就在小组里和你的好朋友讨论一下。
①生独立思考、完成笔算
②小组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③汇报交流:
请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请全体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演。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叫什么算式?哦,这个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出示“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3、小结:笔算三位数的减法要注意: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4、质疑:请学生打开课本第77页,把课本补充完整。对于书上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加深理解,实践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真认真,掌握了新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我们现在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吧!
1、解决问题: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师:快开动你聪明的脑袋,怎么列算式的呢?
⑴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36-84
⑵请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
⑶你能用笔算的方法正确计算出得数吗?
请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改正。提醒学生减数是两位数的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还要记得写上单位名称和答。
⑷集体交流订正。
2、解决问题: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同学们表现得可真棒!欧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吧!(课件出示: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①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请你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吧!
②汇报交流:师出示故意写错的计算过程,请学生做小老师帮忙检查改正。强调:不要忘记百位数借走了“1”时,要减少“1”再减;同时当“0”出现在数的最高位时,这个“0”不写。
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这些课外书吧?现在让你选一种书来看,你喜欢看哪种书?这么多同学喜欢看故事书,那我们这节课就先一起来看看“故事书”吧。
1、森林医生
出示森林图片,师讲述森林里的故事。
请你帮帮啄木鸟医生的忙,给小树看病,找出错误的地方,然后改正过来。
607 改正: 709 改正:
- 315 -456
302 353
⑴请学生找出错误的地方。教师强调:当十位上的。数是“0”时,从百位退“1”,借过来当“10”再减,百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少“1”。
⑵请两名学生戴上小鸟头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改正。
⑶订正交流,互相奖励红旗。
2、小鸟回家
师:勤劳的小鸟给很多小树看病,忙碌了一天,可累了,请你送它们回家吧!
请学生选择一题自己喜欢的题目在练习本上快速地计算出得数,再汇报交流。最后一题没有合适的房子,让我们一起来为这只小鸟造一个家吧。(出示房子“73”)小鸟回家休息了,你们做了好事,真是好孩子!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要爱护小鸟,不能欺负小鸟啊。
3、拓展:谁躲在*后面?
送了可爱的小鸟回家,我们在草地上玩一会吧!哇!那边的鲜花开得真漂亮呀!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呢。(演示鲜花的图片)
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的?看看去!哦,原来在玩捉迷藏呀。大家一起玩吧!同学们开动脑筋,把藏在花朵里面的数字宝宝找出来吧!(出示拓展练习“考考你:谁躲在后面?”)
五、课堂总结,归纳提升,课堂延伸。
师:这节课呀,欧老师收获可大啦!认识了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而且还和你们在一起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想把它牢牢记住,回去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哪位小朋友也来说说你的收获呢?
最后请把你的学习收获带回家和你的家里人一起分享。真希望下次我们还一起学习。谢谢你们!再见!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 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用过电池吗?什么时候用到电池呢?(学生自由说)
师:对呀,电池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可是用过后的废电池却有很大的危害。(课件出示)看看以下这段文字: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 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教师讲解)
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揭示课题:�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板书:回收废电池)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1)师:同学们,希望小学从本学期开展了回收废 电池的环保活动。这是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指名说)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和“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 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 回收多少节”
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估算过程,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
师:那么到底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就来算一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算法。(课件演示拨数,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的计算方法)
全班试着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刚才现在我们与估算的。结果比较,得出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很接近。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 学生自己来解决。
①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②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③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来源:学科网]
相同点:
1)都是加法运算;
2)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呢?(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是真的吗?马上做一做第三题试试看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①请一 个学生板演,并饰演小老师说说算法。
②原来是真的,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如果百位相加满十呢?(百 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一)
师:能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吗?(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板书
③还有其他的算法 吗?
4.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
三、课堂练习:
1.估算
2.小小神算手:
3.指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是什么?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
3、能够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运白菜”的情境。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运用竖式或脱式进行连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故事导入,同学们,学校的食堂很快就要开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到农场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况,小朋友们想不想一块儿去看看?课件展示:菜场的美丽图片,最后场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们问农民伯伯:“伯伯,你们今天卖了多少白菜啊?”农民伯伯说:“我们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运走了两车,一车运了288棵,另一车运了256棵。”
师:二(1)班的同学被难住了,同学们想帮助他们吗?
2、板书:运白菜
二、互动解疑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看了刚才菜场的情况,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结合刚才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一共运走了多少棵?”“运用了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板书算式。
(1)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2)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三、启思导疑
从以上解决问题所用的两种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应用连减法,第二种方法是“先加后减法”方法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四、实践运用
1、练一练。
(1)1000-207-168
(2)436―179―36
(3)456-278-132
(4)930-(80+480)
(5)368-(168+127)
(6)1000-185-14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3、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里程表读数,共记录了五天。(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2410745745928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表上的�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难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淘气分一分苹果好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将问题形象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苹果”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
从这幅图当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按份数分,每份有几个
(1)布置任务活动
任务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圆圈代替苹果,将苹果公平的分给客人。
(2)学生活动,画一画
学生在算术本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反馈交流
方法一:1个1个分,分了4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二:2个2个分,分了2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方法三: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后每人分4个苹果。
3、按每份4个分,求份数
(1)问题情境
可是这些客人都吃饱了才过来,大家又不想浪费,打算把这些苹果带到福利院中去送给老爷爷老奶奶。
(2)分析数学关系
苹果总共有12个,每4个装一袋,需要几个袋子?
(3)学生活动,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交流反馈
每4个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说明要3个袋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结果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比较,发现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4个。
(2)不同点:
①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②总共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3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为以后的除法做铺垫。
(三)巩固与练习
1、小兔子搬萝卜
2、圈一圈,填一填
(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东南西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2.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生特征分析
辨认东、南、西、北是在学生 会用上、下、左、右描述 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三、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中的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3、在互动、探究的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能力。
4、在实践操作及趣味游戏中,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亲身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能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能在现实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
五、教学策略选择:
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 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整堂课体现了从生活入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在认识方向的。实践活动中有效的实现了学科知识的整合,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合作精神和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图片,实物投影、气球、相关课件若干。
学具准备:图片、胶棒、
全班若干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若干人。
七、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要
师生介绍交流:
师:刚才我把自己介绍给你们了,现在我特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交朋友,看谁想第一个把自己介绍给你的新朋友呢?
生举手回答。
师:这样介绍是不是太慢了,那怎么介绍呢?在介绍自己时,也可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其实不管你如何转,都还有更直接的方法能说出你身边的同学的方向 ,你想知道吗?
{ 设计意图: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活动一:生活中辨认方向。
1、学生用生活中的知识辨别方向。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前后左右这些表示方向的词,那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方向呢?(板书:东南西北)
生:早上太阳升起的一面是东,下午太阳落下去的一面是西……
生:和东方对着的那一方是西方。
师:咱们用小手指一指东方、西方。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好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辨认一下教室的东面和西面有什么?
指生把“东”“西”两个字贴到墙上。
2、课件演示继续辨方向。
师:东方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去找,怎样才能找到南方和北方呢?
生:看北极星,指南针,树的年轮,积雪,儿歌……(教师课件演 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介绍)
师:这里还有两个字宝宝“南、北 “迷路了,谁能帮助他们找到家?
指生贴字
师:用你的小手指一指南和北,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室的南面和北面分别有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 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教室中辨方向。
1、玩一玩,辨一辨,看谁反应快。
A:面向东方跺跺脚--面向西方跺跺脚,你发现了什么?
生:东西相对
B:面向南方拍拍手,面向北方拍拍手,你发现了什么?
生:南北相对
C:老师说方向,同学面向相反的方向,也可生说方向学生做动作,也可小组间同桌间互动。
D:面向东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南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西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北方,点点东南西北。
2、说一说,解决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肯定牢记了东南西北方向,课前我们用前后左右介绍了你周围同学,现在就请你用刚才学的方向词介绍一下你周围的同学。
小结:我们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知道了东西,南北两两相对,不管我们如何转,东南西北的方向是永远不变的。
律动:说一说,动一动
师:前面的表现很精彩,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放松一下,你们准备好了吗?(课件演示)
向着()方说一说,太阳公公,起床了!
向着()方说一说,太阳公公,晚安!
向着()方说一说,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
向着()方说一说,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所有的活动既为学生获取有关方向的知识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又为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三)回归生活,玩中强化。
面图中辨认方向。
1、填写教室平面图。
师: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教室然后在记录纸上标明物品所在的方向。(题卡)
指生板贴
师:观察比较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把什么方向贴在了上面),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这样行吗?那你能想个办法吗?
师讲故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来)--我国古代皇帝的宝座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那时地图的上部表示南方。而当时美国致力于西部开发,早期的地图都是以� 人们为了方便统一,以北极星来定方向,规定以北位上,故有了现代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定方法,从而解决了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地图上的方向位置。让学生在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 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明确地图上的方向。
(课件演示)
3、根据天安门广场平面图,说一句有关方向的话。(课件演示)
4、我是小小设计师:学生自由设计校园平面图,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把设计推荐给校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
(四)体验收获、拓展延伸。
1、学生谈收获。
2、实践作业 :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把你家到学校的路线绘制成一幅平面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 谈收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通过多 种形式的实践运用、发展延伸。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又运用指导于生活,以期 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效果。}
八、学习评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6÷6= 2(个)……4(根)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3÷5=2(辆)……3(辆)
教师巡视指导。
2.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名板演。
(2)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7“练一练”的第1到3题
(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最大能填几?
3()<25
8()<36
7()<29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
3、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大森林里,有一个很神秘的智慧村。住在智慧村里的小动物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智慧村游玩,愿意去吗?
二、解释运用,巩固练习
1、过独大桥(练习三第1题)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智慧村。可是还不能马上进去。因为我们要经过一座聪明的独木桥。只有把桥上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进去。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试试吗?
师:请小朋友翻开课本52页,找到第一题,这就是独木桥的问题。我们比一比,看谁先过桥。(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作得最快的又全对的画上一个苹果。)
2、找弟弟。(练习三第2题。)
师:今天在智慧村里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花姐姐家的小叶弟弟不见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助花姐姐找弟弟好吗?
师:请大家找到第2题,只要叶子上算式的得数和花上的得数一样,就是花姐姐丢失的小叶弟弟,然后我们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生独立做题,反后馈。)
3、智慧村的居民。(练习三第3题)
师:小朋友们帮了花姐姐一个很大的忙。所以她非常高兴地请大家去作客,小朋友们愿意去吗?
师:我们就跟着花姐姐一起去看看,智慧村里到底住了哪些小动物?(让学生找到第3题,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在智慧村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师:除了这些外,你们还获得哪些信息呢?
师:大家说得都很棒。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小鸭、小鸟和小兔各有几只吗?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1)学生小组讨论。
(2)反馈。
4、商店购物。
师:离开了智慧村,老师准备带着大家去商店购物,好吗?
(1)衬衫和夹克。(练习三第4题。)
师:我们来到商店。商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认真。既然这样,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4个问题吗?
师: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再独立完成。
(生互动活动,后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讨论得十分激烈。谁来告诉我第4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你觉得,这些扣子能订几件衬衫和几件夹克呢?
(2)购买儿童生活用品。(练习三第5题。)
师:接着,我们来到儿童生活用品的专柜。小朋友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售货员阿姨准备了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问题?
师:第一个问:买6副手套要多少钱。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师: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鞋的价钱是袜子的几倍?
师:谁又能解答这个问题呢?
师:如果老师给你30元,你可以买什么?请大家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再全班同学一块交流。(生小组活动,后反馈。)
师:小朋友们想好买什么吗?谁愿意先来说一说。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把30元全部花完了,哪位同学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做法吗?
师:大家说得都很不错。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其他的数学的问题吗?(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问题,后解答。)
5、布置会场。
师:通过刚才的提问,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问题越提越好了,现在铃铃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解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铃铃班上要布置会场,需要搬10套课桌椅,而且要一次搬完,应安排多少名同学。请大家认真观察图,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师:接着就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应该需要几名同学?
(生讨论,后反馈。)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呀,有智慧村还有商店……小朋友能说说,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4)小结:1千米=1000米
3、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书中46页填一填。
(2)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xx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实践与运用:
1、完成46页的第2题。
2、完成46页的第3题。
四、反馈与小结:
能告诉同学们,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吗?
课后反思:
对于1千米的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笔直的一条线路让学生感受,学生在估计1千米有多长的时候,没有一定标准,有过高的估计,因此我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对10米需要多少个学生手拉手,10米需要走多少步,走100米的跑道需要多长时间进行实际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算,有的学生平时坐车的时候也经常会看到路边的标志,对千米也有一定的认识。
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只是初步认识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亲身感受的经历并不深刻,所以在运用的时候常常出现了错误,个别学生对千米与米之间的转换理解不透彻,同时对生活中米与千米的运用也有待提高。
上一篇:大班手工做风筝教案通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