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古诗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古诗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

认识“宿、依”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夜宿山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

4.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1-4)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宿

寺”,翘舌音“辰”,后鼻音“恐”。

②识记生字

形近字辨析:“辰一晨”

形声字结构识记:“恐、惊”,都是形声字,“心、忄”表意,“巩、京”表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住宿

宿舍

山寺

寺庙

星辰

时辰

恐怕

惊恐

(2)学习多音字:宿(sù

xiù

xiǔ)

①读句子,找发现。

大学生一般都在学校宿舍住。

在这里,“宿”读“sù

”,意思是“住;年老的;平素”,另一个读音是“xiù”,意思是“星座”,还有一个读音是“xiǔ”,意思是“夜”。组词如下:

宿

(宿舍)(宿将)(宿愿)

xiù(星宿)

xiǔ

(一宿)(两宿)

②读一读:

小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有关星宿(xiù)的故事。

由于大学离家较远,哥哥就一直住在宿(sù)舍里。

昨天,妈妈工作了一宿(xiǔ)没有合眼。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得气球多。(读对一个,气球就被摘下。)

(4)

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为阅读扫清障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5)

(6-7)

(8-12)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危”半包围结构,“敢”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惊”左窄右宽。)

(2)

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危”,学生练写。

“危”的半包围结构,“⺈”居上居中,从竖中线起笔;“厂”横笔写在横中线上方,宽于“⺈”;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乚”的钩部超出上部横折钩。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多元认字,是部编版教材强调的重点,书写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使学生爱写字、会写字。

五、品读释疑

1.学习第一、二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解释词语

“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天空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

“摘星辰”用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的高耸云霄。“摘星辰”通过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前两行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3.学习第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词语解释

“恐惊”从诗人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极近,这样,山寺的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后两行,作者想到了什么?

预设: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5.《夜宿山寺》的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危楼、星辰)

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6.《夜宿山寺》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夸张、想象)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品读词语和诗句,结合图片,想象意境,弄清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夜宿山寺

(13-15)

(16-19)

(20)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朗读。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3.当堂背诵

七、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21)

板书设计(课件22)

楼高

百尺

景物

星辰

可摘

心情愉悦

夜宿山寺

豪爽率真

不敢大声说话

感受

害怕惊动天上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敕勒歌》。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1-3)

教师口述:

你认识上面的景物

吗?(草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草原的一首古诗,看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敕勒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边音“庐”,前鼻音“盖”,后鼻音“笼”。另外,“见”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应该读作“xiàn”。

②识记生字

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苍、茫”。

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阴

野”。

联系生活识记“苍苍、茫茫”。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庐山

草庐

笼盖

笼罩

盖住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得气球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

(4)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三、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照”上下结构,“烟

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庐”半包围结构。)

(3)

老师范写,重点指导“野、阴”,学生练写。

“野”:“里”的末笔横改提,顶部左右齐平,底部“予”低,“予”的第三笔横勾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上斜行。

“阴”左窄右宽,左边“阝”略高,“阝”的起笔横撇弯勾一笔写成,钩部在横中线上;“月”的“丿”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品读释疑

(4-5)

(6-9)

(10-15)

1.学习第一、二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词语解释

敕勒: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川:平地、平原。这里指草原。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

笼:笼罩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的前两句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3.学习第三、四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青色(包括蓝和绿)。

茫: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见:同“现”,出现。

(2)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诗句的后两行,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5.《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插图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读出草原的苍茫辽阔,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朗读。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3)感情朗读。《敕勒歌》表达的是作者对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赞美之情。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3.当堂背诵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独坐敬亭山》

听读《独坐敬亭山》,借助译文了解诗意,然后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

七、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16-19)

(20-21)

(22)

八、主题延伸

请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张简笔画。

九、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

(23)

板书设计(24)

位置:阴山下

敕勒歌

辽阔壮美

天:苍苍

似穹庐

景色

殷实富足

野:茫茫

牛羊藏其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体会和朗读上,没有无限的拓展、延伸,更没有引入相关的史料、类似的古诗等,干净明了。教什么、学什么,以文本为核心。

古诗教案范文2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教学方案 理解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中华古典诗词以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了一道难题,这是因为古典诗词与我们小学生生活的年代有很遥远的距离、所处在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教学中,小学生对诗人的情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对于诗文中的平仄把握不到位,对于生僻字词的领悟能力较差等均造成了古诗词学习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必须抓住重点,将过分注重字词教学和背诵的核心,转移到理解诗词和诗人情感的方向上。这样回过头来,再来背诵就会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古诗文教学中的价值

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掌握情况,可以反映出他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历代文人都以当代的表达方式,表达出了自己国家的爱国之情,对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我们要以中国梦为目标,按照党和人民所赋予我们的责任,按建设新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去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强行将自己单方面的见解加于学生之上这是不合规范的,因为一首古诗在诗人创作的时候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到这首诗都或多或少有不同的见解。在面对古诗词的平仄对仗时,我们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表达的准确性。我国古典诗词种类之多,让人感叹先人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在学习各类型诗文时,教师要把握要点,针对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如在进行爱国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国破家亡的危机感”,从而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的对于国破家亡的忧愤,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真实的情感;在进行送别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最真挚的友谊,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友谊,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害了大家之间的感情;在《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我们要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让其领悟大自然的生灵之美,以此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也响应了如今国家推行的环保政策。学生在学习这些类的诗词时,很容易受到诗文中表达情感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把握诗文中具有艺术性的方向,例如诗文中运用了各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现人或物,这些诗句很容易读而且给人美的感受,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给学生一种思想层次的提升。在任何的学习创造中都是由模仿起步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动手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渲染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要知道诗文的创造是诗人艺术的结晶,诗人往往不会仅仅追求单方面的写人或写事,而是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营造出一个美的意境。因此,我们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更易理解诗人的情感。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似是写那随风飞舞的柳枝,“碧玉妆成”引出“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诗人将这一系列的形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碧玉”往往代表年轻美貌的女子。这首诗用“碧玉”来作比喻,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色,更是将人和“柳枝”进行对照表现诗人对年轻女子美貌的赞美之情。教师要注意抓住诗眼来引导学生把握诗文中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的字词,带领大家反复推敲进入诗人的意境。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教师带领学生想象,画出瀑布飞流直下的样子,然后体会出诗人当时面临此情此景时的感受。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反复推敲的思想,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理解诗文中优美的意境。

三、发挥联想,加深理解

我们知道,之所以有美丽的古诗词,那是因为诗人运用了极其生动传神的语言表达出了当时的氛围,这让读者禁不住遐想万分,一步步走进如诗如画的世界。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自编自导让小学生们来进行角色扮演,充分融入到诗人的写作情景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例如《望庐山瀑布》中,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投影出庐山瀑布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让其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在一边欣赏美景的同时,一边给学生讲解或者让学生多次诵读原诗文,使学生感受美景的同时,产生对自然美的赞叹,在观赏完影片之后,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重点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关键词的寓意,并结合图片、影片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领悟。这种情景再现的方法,能够把学生置身于诗人当时的环境,既可以让学生学习本文的内容,又可以结合影片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

古诗教案范文3

这是笔者在古诗教学中的一次教学尝试,教学内容为《诗五首・夜雨寄北》。教学目标是了解诗意、体会诗情、学会感受诗歌意境。为考查学生临场发挥情况,课前特意不布置预习。上课后,按惯例我让学生查找资料,认识李商隐,了解作者李商隐的相关经历、诗作特色等,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材料。这个步骤结束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课下的注释从文本表面理解诗作所写内容,在自读中明白诗句意思。

在大体弄清诗句意思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换位想象”,于是学生开始瞑目沉思。五六分钟后,我让学生停下,返回课堂,并请几个学生就刚才的想象进行叙述。学生陆续发言,说出了如下意象:深深的宅院、微弱的烛光、凄清的雨、束冠青衫的诗人、诗人正在踱步、雨声噼啪作响……有学生补充:桌上应当还有一封刚拆开的信,那是仆人刚刚送进来的家书;还应当有风,风吹得烛光摇曳,有点冷。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不对,风是有点,但不冷。”遭反驳的马上对答:“秋天了。诗句中不是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么?秋风应比较凉,加上雨夜,再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他不觉得冷么?”反驳者说:“可是他想到了未来,想到了未来和亲人团聚时的情形,心里是温暖的。”班上学生马上自然分成两派,各为自己支持的观点找依据,课堂霎时热烈起来。

争论持续了好几分钟,我看到学生们已经基本把握了文本内涵,于是不失时机地叫停,并让全体同学将刚才想象到的情景,结合课堂上的发言以描述性的语句写下来。平时写作时咬笔杆的孩子们这时一反常态,刷刷挥笔,转眼间就有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或叙述或描写,但共同点是都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特征,对诗歌的意境也有了超乎往常的理解。

教学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通常提示学生依据诗句意思展开联想与想象,去品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作主旨。我认为这种提示想象流于一般,而且覆盖面不广。相对于理解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而言,他的想象与理解会容易到位;但相对于理解能力弱、想象力一般的学生而言,一方面他自己想象所得不多,听其他同学描述也属于被动接受,其掌握程度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仅能靠死记硬背别人的东西,无形中又加重了学业负担。

20 135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