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圆的认识【汇编15篇】
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性质及其相关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能否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以下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圆的认识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
教学内容:
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P74~75
教学目标:
1、经历主动探索、操作画圆等活动,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并知道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课件、三角尺
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A4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丰富表象,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
1、寻宝游戏:
师:小胖得到一张纸条,宝物藏在距离小胖3米远的地方。请你在这张纸上点上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小胖,这个宝物在哪儿呢?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纸上1cm表示1m,请你表示出距离小胖3m远的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
揭题: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齐读课题。(板书:圆的认识)
2、对比认识:
师:图形不同他们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确定他们大小所需要的数据也不一样,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圆的大小究竟是谁确定的呢?
二、尝试画圆,揭示圆的本质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
师:请你在空白纸上,画出3个圆,可以同样大,也可以画3个大小不一,边画边体会,圆的大小有谁确定?
师:要画出大小一样的圆,有什么窍门,怎么样保证画出的圆的大小完全相同?
(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师:只要保证圆规两脚的距离不变,画出的圆大小就一样的,同意吗?
师:要想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有什么窍门?
师:圆规开口的两个脚或者两个针尖的距离不一样。
师:这样看来,圆的大小是谁确定的呢?
师:圆规开口的大小决定圆的大小。
师:我们就以这个圆为例,针尖在这里,圆规两脚的距离,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书空)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把他表示出来吗?(呈现作品
师:像这样,一端在圆的中心,一端在圆上的线段,数学中把他叫做什么?
师:中间这个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连接圆心0与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
师:找到圆心O,标上半径r。
总结:现在看来,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2、探究圆的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
师:小组讨论,看看那个小组认识最深刻,方法最多元。
师:先解决第一问题,半径真有无数条吗?
师: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都相等吗?拿出理由啦,没有理由的都只能成为猜想。
师总结:得出结论了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同一个圆里面半径都相等。
3、深化对比
真因为这样,2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墨子,说了“圆,一中同长也”
,一中指,同长呢?正因为一中同长,虽然有无数条半径,但只要几条就能知道圆的大小?
师:难道以前的这些图形不是一中同长吗?
4、认识直径
师:在圆里面,除了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还有一条线段也能决定圆的大小,找一个圆画出心目中的直径。
展示作品:直径
师:是不是圆里面的随便画一条就是直径?怎样的线段是直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师:穿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半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猜猜直径有什么特点?
师: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在研究了,和我们刚才的半径无数条的想法差不多,那为什么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呢?除了测量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说明?
师:同一个圆里面,直径是半径的'2倍。
想圆猜物。
师:那我就来点线索,当我线索出来的时候,第一独立思考,第二,同桌前后迅速碰撞,猜一猜我带的是什么?
半径:15cm
师: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在这个钟面上,你找到圆了吗?他指完了,还有别的圆的,你可以继续补充?
师:哪根针转出的圆大?
说明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既然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谁决定了圆的位置?
师:他在没有圆的地方,他发现了3个动态的圆,这就是数学的洞察力。
直径:135cm
师:数据太大了,我再给点提示。
师:全球最大的摩天轮,知道在哪儿吗?伦敦眼,杨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专门跑了一趟伦敦,拍了张照片我就回来了。话说那天去啊,杨老师和杨老师的朋友一起去的,他知道杨老师是数学老师,就给杨老师出了一道题,他说我们俩这次做摩天轮分开来坐,而且坐得越远越好,他蹭蹭蹭的爬上去了,你猜我在哪儿?
师:谁能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一下,我究竟坐在那儿?
原来我在直径的那里,他在直径的那里。
师:当我们把这些线段连起来,圆里面发现了许多的线段,仔细发现,哪条线段最长?(直径最长:原来小小的游戏里面,蕴含着朴素的道理,直径是一个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总结回顾
师:最后,千金难买回头看,距离小胖3米的宝物为什么是圆呢?又真的是圆吗?
师:你能说说球和圆有什么区别?
学习到这儿,我们的数学课将要结束了,杨老师希望在座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你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圆,了解更多圆的奥秘。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2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平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交流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感受圆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形物体、简易的画圆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小石子,泛起圆形的波纹。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
出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图片欣赏)
2、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
【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圆,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知圆形的美。通过观察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初步感知圆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知学习
(一)画圆
1、尝试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
(1)用圆形物体描圆;
(2)利用老师制作的画圆工具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深化认识。
(集体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用)
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
老师也可以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利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
【通过学生自主画圆与教师的示范画圆,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梯度,有利于学生对圆的本质的理解,并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做好铺垫。】
(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
2、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3、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4、介绍墨子的发现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
5、由“同长”引出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感受圆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6厘米的圆小。()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两条半径一定能组成一条直径。()
(5)判断下面两幅图,那幅图在画圆时体现出定点的作用,那幅图体现出定长的作用。(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和射击靶)
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机动)
1、体会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体会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 学过程
时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信息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
3分钟
一、游戏引入,出示不合理的游戏规则
学生寻找合理的游戏规则,从而引入圆,激趣引入
2分钟
师:实际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能说出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口述举例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
认识生活中的圆
师:圆的.应用这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圆的有关认识。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分钟
二、新授
1、认识圆的形状。
出示一组由线段组成的图形与一个圆,请同学们找出圆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讨论后汇报
课件出示
认识圆的特征
5分钟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师:粉笔盒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给你一个圆,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
折过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O)
生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用一个圆形的物体,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
通过折纸认识圆心
5分钟
(3)半径
师:我们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
师:我们把每位同学到粉笔盒所连的线段叫半径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叫半径?
教师板书:半径(r)
教师:在同一圆里有多少条半径?为什么?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因为我们每位同学到粉笔盒的距离都相等
生:这些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演示半径的画法
认识半径的意义及特征
5分钟
(4)直径
教师:请观察你们折过的纸圆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板书:直径(d)
教师:在同一圆里有多少条直径?为什么?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讨论
生: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演示直径的画法
认识直径的意义及特征
巩固练习:完成书87页的做一做
5分钟
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纸圆片上画出三条直径,三条半径..
教师: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你们手中的圆的半径、直径,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画圆
得出结论:在同一圆里,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
D=2r
或r=d/2
课件演示两条半径通过移动变成一条直径
认识圆的特征
2分钟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练习二十二1、2、3
板书
设计
圆的认识
1、圆心用字母O表示4、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半径: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d=2r或r=d/2
通常用字母r表示
同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通常用字母d表示
同圆内,有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教学
反思
学生能认识圆的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能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所有同学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较好,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5-8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3、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抽象、概括等能力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体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表格,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大家还记得吗?
师:你们瞧,小白兔在忙什么呢?(做车子)
师:对呀,因为今年它种的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它要用自己做的车子给山羊爷爷送一车白菜去。现在车身是做好了,可是还没有车轮呢,同学们,你们想想,要想使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小白兔该选择哪种轮子呢?(课件演示方形、三角形、椭圆、圆(轴不在圆心)各种形状的车轮)(生答)
师:为什么要选圆形的车轮,并且把车轴装在圆心的位置?这里面可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发现新知
1、通过对比认识圆
师:请同学看屏幕,(课件一一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梯形)这些都是咱们以前学样的平面图形,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课件出示圆形,不断闪烁)圆和这些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圆心
师:请同学们把圆形纸片拿出来,先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什么?(这些折痕相交与圆中心的一点)
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在圆内有几个圆心?(板书:圆心(0))
(2)认识直径和半径。
①认识直径
师:这些折痕叫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直径)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叫做直径?我们看数学家是怎样给直径下定义的。(课件出示直径的概念)全班读。直径用哪个字母来表示?(d)你还能折出更多的.直径来吗?(能)说明了什么?(直径有无数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直径(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板书: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②认识半径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你发现了什么?(圆上有很多点)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什么呢?(半径)半径用哪个字母来表示?(r)谁再来说叫半径?(课件出示)那在一个圆中半径有多少条呢?(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相等)
(3)师:请同学们在这个圆内的线段中,分别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半径和直径,那你会画半径和直径吗?请在你的圆形纸片中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生画)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①画好了吗?下面请小组合作,量一量你手中的圆形纸片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把得数填在表格中。然后讨论一下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小组汇报)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的结果)那用字母怎样表示这种关系呢?生:(略)(板书:r=或d=2r)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这个圆形纸片,它的半径与你手中的那个圆的半径相等吗?它的半径是你手中那个圆的直径的一半吗?说明了什么?(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半径、直径的关系必须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才存在。)(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下面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判断是对还是错。(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5)对口令。
师:现在要是告诉你一个圆半径的长度,你能说出它的直径的长度吗?倒过来行不行?好,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我先说半径的长度,你们说直径长度,直接说数据,不用说单位。准备好了吗?(5、6、3。6----)
师:下面我说直径的长度,你们说半径的长度。
师:混合起来说行不行?
师:同学的反应真是太快了,看来这节课你应该是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你能用下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说一句有关圆的知识的话吗?
圆心、半径、直径、线段
三、实际应用,鼓励创新
(1)师:嗯,真是不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那你们现在能确定小白兔到底该选择哪一种车轮了吗?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
(因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上,就能保证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因此,车子跑起来就又快又稳。)
(2)师:说得真好,小白兔很满意,它给新车装上了轮子,给山羊爷爷送去了一大车白菜。小白兔心里可高兴了,于是就和小动物们玩起了丢圈的游戏。
师:“如果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丢圈?你们对这样的排队满意吗?有什么好建议?”(课件出示小动物站成横排丢圈)
生:我认为这样站队不公平,因为每个人到套竿的距离不相等。为了公平5个人应该围着套竿站成一个圆。"(课件出示小动物们站成圆形丢圈)
师:你们同意他的建议吗?下课以后我们亲自去体验一下好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而且还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大家一定要学好数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6
课时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等探索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深刻认识圆的特征。
媒体选择课件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从生活中引入圆
1、出示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找“圆”。
2、揭题:生活中到处都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这种平面图形。(板书:圆的认识)
二、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
1、引入师:你会画圆吗?你能怎么画?学生会说出很多画圆的工具,如硬币、量角器、圆规、带圆孔的三角尺等。
2、以物画圆。
组织学生用硬币、瓶盖、圆柱体、圆锥体、带圆孔的三角尺画圆,然后呈现学生作品。
师:你觉得这样画圆有什么特点?预设:如这样画圆快速、直接,画出的圆不太标准,大小不能变……师:那么有没有办法画出更准确的、大小能变的圆呢?
3、用圆规画圆
(1)观看“圆规的历史”视频短片,引出圆规。
(2)提出要求、画一画:尝试在纸上画一个圆。、想一想: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比一比: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
(3)展示反馈出示学生作品,讨论:圆规为什么能画圆,有什么特别之处?
预设:有两个脚,其中一个脚上的针尖是用来固定的,另一个脚上的铅笔是可以画圆的,两个脚可以随意叉开,把一个脚固定,另一个脚就能旋转……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机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心就是针尖这个点,半径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并介绍直径),并用字母O,r和d来表示。
学生介绍一下画圆的心得,针尖处要固定,手捏着上面的手柄有利于旋转。
出示没有画成功的作品,分析没有画成功或画得不太标准的原因:针尖没有固定住;
旋转时,两脚间忽大忽小。
师:为什么一定要让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呢?小结。说说用圆规画圆的优点,感受其画圆的.灵活(能大能小)、方便的特点。
三、活动中提升认识
1、活动一:折折量量
(1)提出活动要求。
在纸上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并剪下来,用字母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
动手折一折、量一量和画一画等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单的第一部分。
(2)反馈交流,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
预设: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并且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3)归纳特征。
出示:“圆,一中同长也。”
师: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在2400多年前写的一句话。你能读懂这句话吗?
小结:短短的几个字就能把圆的特点和画圆原理点的明明白白。原来我国古代已经对画这种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概括了。
2、活动二:找找圆心
(1)出示学习单上的图片(外圆内方),提出问题:如何找到这个圆形的圆心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汇报。
预设:对折再对折能找到圆心;
连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能找到圆心。
(引出直径就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4)巩固运用出示思考题,问:这两个圆中,哪个图形中的圆更大?
预设: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直径是10cm,长方形中最大的圆的直径是8cm,得出正方形的圆更大。
3、活动三:车轮为什么是圆形?学生讨论,说理。
呈现动画,圆形滚动和方形滚动,其中心运动轨迹的不同。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说说想法,再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特点—一中不同长。
四、课堂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生活中广泛使用圆形,除了圆形一中同长和美观的原因,其实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学问呢,以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圆。
丰富的圆形图案,使学生感受圆很美,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起良好的学习情绪。
请学生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学生可以调动以前的生活经验,激发兴趣和拓展想象能力。
让学生自由画圆,并交流方法,说说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突出用圆规画圆的优越性。
激起学生画好一个圆的欲望,同时加深内心中不断总结画圆过程中的心里体会,从而可以催生学生设计一份“圆规使用说明书”的想法。
利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
激发学生发现在画圆的过程中,找到影响画圆的各种因素。
在黑板上准确示范,着重指明画圆方法中的一些数学要素,引导学生关注圆规的“脚尖”“两脚间的距离”在画圆时起到的作用;
并为学生从数学本质的角度认识圆的特征打下基础。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加深学生对圆的直径特点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特征的深层理解。
板书设计O r d圆心半径直径定点定长旋转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1、课的开始,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同时让学生体会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
2、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动脑思考并小组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利用信息及媒体技术,体现高效课堂的风采。
本节课,课件及视频短片直观形象,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示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圆规画圆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牢固掌握画圆的方法。
2、课后延伸部分: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部分学生没有联系到用圆的特征来解答这个问题,这也体现出教学中讲解圆的特征还不够充分,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圆的概念和特征,提高其理解与思考能力!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学生举例。
2、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P97)
二、动手实践,加强认识
1、师: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老师给你一支粉笔,你能画一个圆吗?
预设:学生说不能。单凭一支粉笔是不成的,还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2、课前同学们也也准备了一些工具,你会用它们画一个圆吗?
学生画圆。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先请用其他方法的同学介绍,最后请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师:你是怎样画的?
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3、师: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
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4、师:把你们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然后说一句评价的话,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1)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
(2)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3)师: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
拿圆规方法不对;针尖没有固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5、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6、你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并且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
引导说出:用尺量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
怎样定?教师示范。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4厘米。
学生画圆。画好后剪下来。
7、师:你会介绍这个圆?
我们把课本翻到94页,例2下面的一段话会告诉你答案。
8、学生汇报。
(1)什么是圆的圆心呢?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学生说,师在黑板上标出。圆心通常用大写字母O表示。
(2)什么是半径呢?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什么是圆上任意一点呢?你能找一找吗?请一生到黑板上找。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半径,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其余学生下面画,并用r表示。
(3)什么是直径呢?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你会画吗?让学生画。直径通过用字母d表示。请学生标出。
9、完成P94的第一题。
三、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特征
1、我们已以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大家想不想再深入地研究一下圆呢?
2、师:我们大家可以用手头的材料,用圆片、直尺、圆规等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可以是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等。如果不知道研究什么问题?可以阅读94的例3的讨论题。请大家你的发现写下来。
3、汇报。
(1)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师:你有这个发现吗?你怎么知道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能说一说吗?“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你觉得这句话,有问题吗?有没有要补充的?
学生如果说不出来,让学生把手中圆的半径,直径与老师黑板上的比较一下。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圆里,或一样大的圆里。
(3)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你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d=2rr=d÷2
如果我告诉你圆的半径,你能说出它的直径吗?
师出示一个圆,半径5厘米。如果半径6厘米呢?如果直径是6厘米,半径呢?
老师这里还有?出示练习十七第1题。
半径(r)
20厘米
7厘米
3.9米
直径(d)
6米
0.24米
(4)圆是轴称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还有同学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你是怎样知道的?
(5)还有其它发现吗?
4、小结: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的特征,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探索,善于研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师:大家这节课学得怎样?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完成练习十七第1、2题。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8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 )表示。
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 )并且( )的( )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 )的.长度。
(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 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轴对称特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3、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轴对称的物体,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这些图形的特点。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能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能画多少条?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生共同总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过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圆的这一特点去设计很多漂亮图案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圆的知识。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设计美丽图案——花瓣。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最上方的图片。观察思考:4个花瓣由几个半圆组成,这几个半圆的圆心分别在哪里?半径怎么找?
(2)想一想,自己尝试画一画。可参考课本第59页的步骤。
(3)交流画法。在讲述过程中要重点说出:圆心的位置在哪里,是如何找到的?半径是如何找到的?学生讲述,教师在黑板上画。
小结:画图时首先要找出图中包含的各个圆或半圆,找到它们的圆心、半径。
2、设计美丽的图案——风车图。
(1)观察图案,想一想如果画这个图案,应按怎样的步骤。
(2)在小组内交流后动手完成。展示自己画出的图案,并说一说画图步骤:
①先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②分别以这4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向同一方向画半圆。
③把所画半圆涂上颜色。
3、设计美丽的图案——太极图。
指名说一说画太极图的步骤:
(1)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一条直径。
(2)分别以组成这条直径的两个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以大圆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画半圆。把大圆分成上、下两部分。
(3)把圆的一半涂上颜色,如图所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8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9题。
五、拓展提升
观察图案,说一说下面两个图案的画法。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和第10题的第1、4个图案。
画一画,看一看,想一想。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汇报。观察图案,找到各个圆、半圆的圆心和半径。观察图案,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首先要对图案进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么来的。难度较大,可在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体会到探索之趣,经历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体现。教学建议:教学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创造,以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0
教材简析: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学生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通过圆的教学,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本节课教学第9397页圆的形状特点以及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教学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来体验圆的特征。例1通过说圆、画圆、感
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教材里没有直接指出圆是曲线图形,把机会留给学生体验和交流。这样,学生在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例3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练习十七在安排练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开展数学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特别说明:由于本届五年级学生还没有使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轴对称及平移,旋转的内容无法涉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
1.课前交流:略
2.导入新课:
(1)(指着物体上的圆)这种形状叫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
1.画圆。
(1)学生借助物体画圆。
(2)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3)用圆规规范地画圆、剪圆,让学生再次感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4)比较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①观察剪下来的纸圆,组织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圆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②通过让学生折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圆心的特征。
③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纸圆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发现,从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2)认识圆的特征
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圆的有关特征。
②完成填表题和判断画圆,让学生知道圆的大小和半径或直径有关。
③教师小结有关内容。
三、联系实际,初步应用圆。
1.广场花坛喷水装置的设计,如果你是设计人员,喷头放在哪里?喷水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巩固圆心的作用。
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3.这是一个球场,要在中间画这样一个圆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画?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
预设:
(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
(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
(3)用三角尺;
(4)用圆规……
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2)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教师: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预设:
①固定住针尖;
②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随意改变。
【设计意图】学习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自主尝试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实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画圆,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运用圆规画圆,重点说说画圆时的注意事项,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找圆,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1、出现一组圆形图片,学生欣赏。
2、摸圆:把圆形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让学生摸出圆形,并说说你怎么会这么准确地摸到圆?
3、找圆:
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大屏幕出示你知道吗图片。)
4、画圆: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线、图钉、圆形物体等工具,组织学生选择其中的工具画圆,边画边思考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2)交流: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圆是曲线图形。
(3)学生展示自己是借助什么工具怎样画圆的?
注意最后请用钉子和绳子画圆和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4)师: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
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二、动手实践--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认识圆规,介绍构成。
2、学生自主尝试用圆规画圆。
3、评一评,议一议。
师:同学们完成得真快。下面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把你们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用一句话评价一下同桌画的圆,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讨论: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师: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媒体演示画圆的方法。
5、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师:请你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但老师又一个要求:你能想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
6、师:你能想办法测量一下你的同桌画出的圆是否符合要求?
教师:课本中还介绍了相关的一些概念,请打开课本到94页,自学例2下面的'一段话。
7、学生汇报。
师:从课本中你学到了什么?
请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8、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
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注意让学生说明怎样想的?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合作交流--议圆,进一步探索圆的特征。
1、出示研究的要求和问题:
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由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先独立活动,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注意选择代表性的发现。
2、学生汇报。
3、小结: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的特征,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探索,善于研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点拨学法--引发再思考。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圆。通过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在研究圆时,我们用了哪些方法?
让学生先回顾学习的过程,再交流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4、教师: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引发思考: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而且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旅客方便,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比如车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吗?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研究。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2题,练习十七第2题。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3
【教材简析】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特征,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准确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师:来,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从古到今的各种交通工具:看,古代的马车,推车、现在的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飞机,从古至今交通工具的外观和性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唯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
(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生活,能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结论,不过呀,老师要告诉大家:这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里面还藏着一些数学奥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圆,看谁能从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画圆:学生尝试画圆,从中发现问题
1、师:今天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工具——圆规,请你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注意不光要画出来,更重要的是把你画圆的方法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开始吧!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2、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1)交流展示
师:咱们同学交流得挺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逐一展示】
生1:我发现有大有小的,还有一半的。
生2:我发现有的同学画得好,有的画得不好。
生3:我发现那些线条有些粗的有些细的。
师:咱们同学说的多好啊!第一次画圆,遇到问题很正常。
师:【出示有问题的圆】这位同学,你能不能上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边画圆边讲述方法)
3、初步感知圆心和半径
(1)引出圆心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这可是用大家发现的方法画出来的这个圆,我还得感谢你们呢!
【手指黑板上的圆的中心点】同学们,仔细观察,她刚才给我找到的这个点正好位于圆的中心,我们叫它圆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圆心】
师:咱们同学的知识面可真广!圆心在哪儿,圆就画在了哪儿,圆心就确定了圆的位置。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又想跃跃欲试了,现在你能不能用这个好方法再画一个圆?
(学生再次画圆)
(2)初步感知半径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画圆的诀窍?
生1:我先选中一个位置点圆心,再调整半径的大小,再转一圈,就可以了。
生2:还要用好力气,不能大也不能小。
师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
(二)折圆:自主研究半径、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师: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手指黑板上的圆】其实啊,关于圆,还有一些重要的`点和线,它们之间也藏着一些数学奥秘。你有没有兴趣把它们找出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圆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用这些方法看看你都有哪些新的发现!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开始吧!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师:来,孩子们,刚才大家讨论的非常非常的热烈,现在,到了该展示我们智慧成果的时候了,哪个小组先来?【以小组为单位,拿着圆片展示】
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你在折圆过程中的精彩发现?
生1:我发现折来折去只有一个角。
师:还能再往下折吗?闭上眼想象一下,折下去就变成什么了?
生:半径。
生2:我折了两次折出了圆心。
生3:我打开以后,发现了有无数个轴。
师:我们以前学过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这节课,我们就把圆的对称轴所在的线段叫做直径。(板演直径)通过圆心,这是它的直径吗?
生:不是。它没有到达圆上的另外一点。
师:说出关键点了!直径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
生4:我接着他的往下说,直径和半径都可以向任意方向延伸。
生5:我折出了这条直径,发现直径时圆中最长的线段。
师:只是直径的重要特征,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生6:我发现直径。可以把圆平均分成两半。
生7:我发现,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板书:d=2r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一)问圆
1、师: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同学们探索出了圆的这么多奥秘,可喜可贺!现在你可以解释从古到今的轮子为什么都设计成圆形的吗?
生1:如果做成方形的,就上下颠簸。
生2:半径经过圆心,向任意方向伸展,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3:如果是椭圆,对称轴是不一样长的。
师:如果半径不一样长,就上下颠簸。如果半径一样长,就平滑的旋转了。
2、师:我国是最早开始研究圆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是这样给圆下定义的:圆,一中同长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1:一中,就是圆的圆心。同长,就是半径和直径一样长。
生2:不满意,应该说,半径是一样长的,直径是一样长的。
(二)寻宝游戏: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里?
四、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片。(播放课件)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问或者想说的吗?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4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填表.
r(米)
d(米)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篇15
教学设计说明:
《圆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绳子”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用圆规画 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认识圆的直径,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所 内涵的文化特性就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两次画圆及教师的 示范画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逐步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在交流对话中完善学生相应的认知结构。另外,我又借助媒体,将社会、历史、数学等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到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出“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3.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圆心、 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学具、教具准备:
各种圆形物体、圆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 们,你们喜欢看赛车吗?
动物王国里的三只小动物要进行赛车, 你们发现了什么?(车轮不一样)
猜一下谁会获胜呢?(播放动画)
为什么圆形车轮跑得又快又稳呢?有没有奥秘?答案隐藏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媒体出示)
3.了解 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 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
二、新知学习
(一)画圆
1.你能画一个圆吗?
利用手中的工具尝 试画圆。
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
(1)用圆形物体描圆;
(2)用圆规画圆。
(在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
3.教师示范画圆。
猜一猜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体育老师的方法)
现在老师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
(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引导学生将“定长”在图上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 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介绍墨子的发现。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4.先介绍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在练习中巩固认识。
1.回到引入时的情景图。
汽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的,轮轴装在哪?
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机动)。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三、总结深化。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一)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体会正 多 边形与 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内在联系)
(二)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课件出示各种圆形的图案,让学生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下一篇:幼儿园植树节教案【热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