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热选【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热选【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检查读书(2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各小组准备5分钟,看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书。
等会各小组要进行读书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展示:小组之间比赛读书,力争人人正确、流利(一般让5、6号读)
4、认识字词:拿出学案,读学案上的字词。小组比赛读词语。
番茄盲童天使清脆蔬菜捐献亲戚忙碌
5、再读书。这次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自己读。小组之间比赛读。互相挑战。学生要互相评价。
三、写字
1、仔细观察红字
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茄:上下结构,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还有“蔬”字。
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有“碌、脆、捐”
学生描红。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
4、教师检测
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
2号改4、1、5号
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番茄太阳”》(齐读课题)
番茄,太阳,太阳,番茄,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去感悟。
二、精读感悟,合作探究。
1、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2)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3、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阳,二指明明的笑脸三指盲童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虽然失明,却是个美丽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来像个天使。
(2)活泼开朗,爱笑,笑声感人。
出示: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特别爱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边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阳。”
明明咯咯的笑声……追着人走。
看着她的笑脸……“番茄太阳”。
那个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脸。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态度。]
(3)机灵聪明的孩子,充满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吗?”
明明好奇地问……
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
[读好每一句话,感悟明明热爱生活的态度。]
(4)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出示:我弯下腰……给你,好不好?”
[读好这句话,感悟明明的关爱他人。]
7、那么明明给我带来的是什么呢?请画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可能会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艰难,心情无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温暖)
(3)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喜欢)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快乐)
(5)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感动)
三、小练笔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二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过程的。
2、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的壮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知“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体会现场气氛。
2、阅读感悟法:通过深入阅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任务情感,体会写作方法。
3、自主学习法:阅读中展开讨论,研讨探究,拓展练习法。感,体会写作方法。
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2课时。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xx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3、板书课题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理清课文条理,把握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指导一。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条理,概括段意。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6分钟后展示。
2、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意思遨游:漫游、游历。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气宇轩昂:形容精神昂扬,气度不凡的样子。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5、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条理。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射前发射时发射后。
五、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六、总结巩固。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四篇】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题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读含三级的数。
例2写含三级的数。
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五篇】
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的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非常久远,因此文中出现了大量学生不易理解的历史性词语,如“齐庄公”、“相国”、“太史”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查找资料辅助课文教学的作用。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对几位太史宁可断头也不屈服于残暴的崔杼,恪守本分的职业道德精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同时又运用崔杼由不可一世到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描写衬托了太史们这种忠于职守的精神的伟大。因此,通过对于人物语言以及神态描写的学习,感受、体会、学习人物“秉笔直书”的伟大的人格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8个认读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11个生字。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实、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
教学难点;
学会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战国情况的资料,以及“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的解释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释词导入,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了解历史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喜欢听历史故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林汉达先生带给我们的,描写战国时期在齐国发生的小故事――《秉笔直书》。(板书:秉笔直书。学生齐读课题。)。
战国时期离我们太久远了,在听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几个那个时期常用的特殊词语。(出示词语:“国君”、“竹简”、“伯、仲、叔、季”、“相国”、“太史”、“齐庄公”。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扫清了听故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可以来欣赏这一个小故事了。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秉”的象形字写法理解字的含义:拿、握。)。
那“秉笔直书”又是什么意思呢?相信欣赏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了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秉笔直书》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生字。(出示生字词:崔杼独揽大权伯仲忠贞屈服颠倒黑白)。
(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出示重点、难点字:独揽颠倒秉笔直书。学生提示加点字的写法。生齐读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一看课文中有几位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读课文。)。
(2)课文中有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崔杼太史伯、仲、叔、季南史氏)。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崔杼杀害了国君“齐庄公”,他想让太史们歪曲事实记录历史,但太史们宁死不屈,崔杼杀害了太史伯、仲、叔,他最后并未杀害太史季,因为他害怕了。南史氏也是一位太史,他本想来接替太史季的位置,当他看到太史季安然无恙后才放心地离开了。(引导学生了解大体内容即可)。
三、自设问题,试读课文。
1、围绕课题“秉笔直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教师梳理归纳他们可能提的问题:谁秉笔直书?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
2、围绕自设问题,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四、交流汇报。
五、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忠实、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理解太史伯、仲、叔和季,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3)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围绕“金钥匙”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
2、同桌交流,体会史官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在交流中重点理解这样几个句子:)。
(1)太史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先让学生充分的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使学生在朗读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重点体会“本分”,可以请学生说说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从而感受太史必须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
(2)第二句: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在理解了伯说的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后,再来读这一句话,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甚至由老师范读,目的就是要引导体会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
(3)太史仲的话: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太史伯就因为说真话而被崔杼杀害了,仲还敢这么说,难道他就不怕死吗?通过“面不改色”、“冷笑”,体会他的毫不畏惧,感悟人物特点。)。
(4)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小组交流,通过太史季的话,体会他毫不畏惧,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
3、指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再一次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
指导朗读要点: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生气、气哼哼、不再说话、恐慌、长叹一口气),读出不同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范读、分组齐读)。
4、讨论: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许可以换一个竹简欺骗崔杼。老师这时候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领悟“秉笔直书”的深刻含义。)。
三、指导复述,交流收获。
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
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四、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太史伯尽职尽责。
太史仲刚正不阿。
太史叔。
太史季宁死不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六篇】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3、教师板书:晚上9时上午9时。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七篇】
1、四年级有x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15人,三年级有()人。
2、长方形的长30米,宽米,面积是600o。宽是()。
3、大货车每次运货n吨,运了6次,共运货()吨。
4、50减去5,再加4,得61。()。
5、16盒牛奶共花了y元,平均每盒牛奶()元。
6、一辆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车上原有人。()。
7、x的6倍减去2x等于64。()。
8、长方形的周长c=;正方形的`周长c=。
9、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10、比b多2。5的数是:把x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11、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x元和b元,妈妈买了6千克苹果和5千克香蕉。
6x表示:5x表示:
6x+5x表示: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第八篇】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从二年级上册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动态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符合儿童的空间发展水平。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来感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为以后学习习近平行线,三角形的`分类以及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
(二)设计理念。
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变,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领悟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建立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最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作业纸。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并结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设计了“课前小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单是纯粹地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体现了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一)感知图形变换。
1、(自定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自运作)研究展示,初次生成。
3、(自调节)辨析内化,发现规律。
4、(自激励)列举现象,深化认识。
(二)研究平移距离。
1、(自定向)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2、(自运作)操作探究,突破难点。
3、(自调节)辨析争论,掌握方法。
4、(自激励)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四、说板书。
平移旋转。
小火车小缆车摩天轮旋转椅。
方向距离。
向右平移5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