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教案【汇集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半屏山教案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是否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半屏山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半屏山教案

半屏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在学唱歌曲<<半屏山>>中,培养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生用较深的气息支持的发声方法演唱抒情曲。

知识目标:正确掌握切分音唱法。

教学重点

视唱旋律,习唱歌曲。

教学难点

休止方法,较深气息的支持。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视唱法,歌唱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板书课题。

2把握主题。

初听歌曲,边听边看词曲,思考主题。

3简短讨论

以-山两分,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

寄托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思,

或分节讨论歌词:

(1)叙述-山两分的民间传说。

(2)表达山水相连,骨肉难分的感情。

(3)讲述宝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习歌曲

1视唱旋律:

(1)355|565|532321|1-

①模唱、听音

②竖笛练习曲、难点二八拍练习

③切分音使平稳的旋律有了新的动力,婉转细腻中显出顿搓起伏。

(2)151|356|33531|2-

(3)513|55653|20332|1716

三句中声断气连的休止符:

(4)55165|3521|123216|151|3235|1-

①先大跳、随后保持平稳。

②结束后来在宫音上,有稳定感

但无终止感。

(5)55165|3521|33565|15.

③调式主音呈现后,才真有终止感

整体联句成段:

反聩矫正。小结:一,二句清淡而细腻,三句情绪内在深沉。四句感情真知而激动。

2复听歌曲:

3习唱歌曲:注重:

1用较深的气息支持发声。

2休止的艺术效果能否处理好声断气连是很重要的。

3唱歌中要以连音为主,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三、升华歌曲

祖*亲亲的怀抱是**与大陆*共同的心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同胞们是如何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

1.聆听

2.齐唱

3.分组演唱

四、评价*小结

半屏山教案 篇2

目标

  • 了解半屏山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学习半屏山的历史和文化
  • 探究半屏山的生态和环境

准备材料

  • 电子白板或黑板
  • 讲义或PPT
  • 半屏山的地图和图片

活动步骤

  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半屏山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地图。
  2. 学习历史和文化:教师向学生介绍半屏山的历史和文化,并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文献。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然后向全班汇报。
  3. 探究生态和环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半屏山的生态和环境,例如,半屏山的植被、气候等等。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概括半屏山的特点和意义。

作业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有关半屏山的调查报告或展板。他们可以收集半屏山的图片、地图、文献,以及自己的照片和研究成果。在学校或班级的展览上,他们可以向其他学生和家长展示他们的成果。

半屏山教案 篇3

课题:

《半屏山》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初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用较深的气息支持的发声方法演唱抒情歌曲的能力。

2、通过讲解及学唱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切分音、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等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

1、以情带声演唱歌曲,用较深的`气息支持演唱歌曲。

2、掌握切分音、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等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电视机、VCD、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弹琴,学生伴着音乐进入教室;上课礼仪

二、导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歌曲,在学习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然后告诉我你们看完录像后的思想感情和录像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欣赏小品《一张邮票》片断,内容:一个台湾姑娘为自己在台湾生活50年不能回家见亡母的爷爷寻找风筝邮票的故事)学生回答。

2、讲述半屏山一山两分的民间传说。

师: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共同的心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

聆听台湾同胞们是如何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听歌曲)

三、新授课:

1、音乐知识:

复习调式、音阶;学习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

2、切分节奏学习:

×××|×××|

×××|×××|

教师讲解、教授节奏时值,打法。

3、学习歌曲:

a、请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b、听录音,熟悉旋律。

c、学生跟琴视唱旋律,错处老师指导改正;在熟悉乐谱的基础上,跟琴演唱歌词。

d、分析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略)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意味深长,感人至深。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同的心愿,我们这节是音乐课,但是请不要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音乐唱歌课,在歌曲中同学们一定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那么我们就在这首带着无数中国人民心声的歌曲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吧!(演唱歌曲)

半屏山教案 篇4

《半屏山》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书上的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习。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欣赏和理*欣赏的统一。二、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两岸情深,半屏山作为单元中的第一课,这是一首单乐段歌曲,结构方整,优美抒情,具有民族音调特点。歌唱了骨肉亲情,盼望*回归的歌曲。歌曲用半屏山来抒发人们深切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不能分割,海峡两岸人们企图团聚的美好愿望。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以下几点:

1.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用气息支持的发声方法演唱抒情歌曲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集体讨论法: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欣赏导入——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1.播放歌曲范唱,直接导入

2.歌曲学唱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在初听歌曲的同时,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会同时播放多媒体。让同学在听歌,欣赏图片的同时思考问题: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学唱曲谱。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3)学唱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唱谱,生填词。

(4)有感情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学唱歌词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以情带声,控制气息:

a: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b:休止符的地方,要提示学生此处不是换气的地方,要注意休止时声断而气息不可断。

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请学生找出刚才为歌曲伴奏的两种节奏,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还有一种节奏用得较多的切分节奏。准确的打出这三个节奏。

(5)以上面三种节奏为主,编创4小节的节奏谱,尝试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延伸

1.初听乐曲《丢丢铜仔》,听听这首乐曲的旋律与哪一首歌相似?

2.简单介绍*民歌《丢丢铜仔》的背景及意思。

《丢丢铜仔》是流行在*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两百多年前,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作在返回宜兰的路上常常唱着这首歌走过山洞。丢丢铜仔的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

3.再听乐曲,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听后请学生说一说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可引导学生从主奏乐器二胡所表现的形象谈起。

4.完整聆听全曲,比较乐曲1、2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让学生通过唱一唱1段的旋律,用竖笛吹奏2段旋律来比较。

半屏山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目标

– 能够识认并书写半屏山的名称

– 能够描述半屏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

– 能够理解半屏山对当地居民的意义

知识点

– 了解半屏山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了解半屏山的历史和文化

– 掌握描述地理特征的词汇

技能点

– 阅读理解

– 描述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

– 书写汉字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老师介绍半屏山的地理位置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30分钟)

1. 学生观看有关半屏山的短视频,了解半屏山的历史和文化。

2. 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掌握描述地理特征的词汇。

3. 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10分钟)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进行点评。

作业(5分钟)

– 要求学生回家后写1篇关于半屏山的文章,介绍半屏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

教学资源

– 短视频:

– 阅读材料

综上所述,半屏山教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它通过在课程中增加互动性和探究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半屏山教案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半屏山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打下坚实打基础。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1.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繁荣我校的声乐教学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4.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师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师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采用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个别课为主。

个别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

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三、教学时间安排

声乐课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上半学年,共两年半的时间,每周授课一课时,共计80课时。

四、教学内容安排

一年级

1.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2.初步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3.初步体会喉咙的打开对歌唱的作用,喉咙能基本稳定地进行歌唱。

4.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要求声音干净柔和自然通畅,没有明显的毛病。

5.歌唱音域

上学期在c1___d2左右,下学期在c1___e2、f2左右。

6.第一学年注重基础的训练,不应急于扩大音域,应该追求音质的悦耳动听。

7.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好地演唱本年级的作品。

8.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使学生能较科学地进行演唱。

9.曲目数量

练声曲:4~6首。中国作品:6~8首。外国作品4~6首。

10.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任选一首,钢琴正谱伴奏。

11.典型歌曲

二年级

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2.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

3.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

4.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

5.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____#f2、g2左右,男高音在c1___f2、#f2左右,女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男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

6.曲目数量

练声曲:4~6首。中国作品:6~10首。外国作品:4~6首。

7.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

8.典型歌曲

三年级

1.要求学生对气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较自如地运用在歌唱之中。

2.进行头声区的训练,扩展音域。使三个声区基本统一,较自如地转换声区。

3.学会运用混合共鸣进行良好的歌唱。

4.重点进行高考曲目的选择确定、加工处理,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声音的技巧,很连贯流畅地演唱作品,较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语言清晰准确。

5.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____g2、a2左右,男高音在c1____g2左右,女中音在a_____e2、f2左右,男中音在a____e2、f2左右。

6.曲目数量

练声曲 :4~6首。中国作品:6~8首。外国作品4~6首。

7.考试曲目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

特别注意:以高考模拟考试的形式,考试分两次进行,各唱两首作品,全面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准备情况。

声乐教学参考曲目

中国部分

高一年级

1.花非花(黄自)

1=D

(b~e2)

2.踏雪寻梅(黄自)

1=E

(b~e2)

3.问(黄自)

1=G

(d1~e2)

4.买布谣(赵元任)

1=E

(c1~f2)

5.长城谣(刘雪庵)

1=F

(d1~f2)

6.梅娘曲(聂耳)

1=G

(d1~e2)

7.铁蹄下的歌女(聂耳)

1= F

(c1~d2)

8.塞外村女(聂耳)

1=*E

()

9.二月里来(冼星海)

1=G

(d1~e2)

10.渔光曲(任光)

1=G

(d1~e2)

11.日落西山(张曙)

1=G

(d1~e2)

12.清流(贺绿汀)

1=E

(e1~e2)

13.牧羊姑娘(金砂)

1=F

(d1~f2)

14.牧羊歌(李曦)

1=F

(c1~f2)

15.月之故乡(刘庄、延生)

1=*E

(*b~*e2)

1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利其格)1=F

(b~e2)

17.半屏山(魏立、王碧云)

1=F

(c1~f2)

半屏山教案 篇7

课题:《半屏山》 课型:新授课 年级:初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为祖国统一而努力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用较深的气息支持的发 声方法演唱抒情歌曲的能力。 2 通过讲解及学唱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切分音、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等基础知 识及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 1 以情带声演唱歌曲,用较深的气息支持演唱歌曲。 2 掌握切分音、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等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电视机、VCD、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弹琴,学生伴着音乐进入教室;上课礼仪。 二、导课: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歌曲,在学习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段 录像,然后告诉我你们看完录像后的思想感情和录像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欣赏小品 《一张邮票》片断,内容:一个台湾姑娘为自己在台湾生活50年不能回家见亡母的爷爷寻找风 筝邮票的故事) 学生回答。 2 讲述半屏山一山两分的民间传说。 师: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共同的心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 聆听台湾同胞们是如何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听歌曲) 三、新授课: 1 音乐知识: 复习调式、音阶;学习G大调和e小调、F大调和d小调。 2 切分节奏学习: ×× × | × × ×| × × ×| × × ×| 教师讲解、教授节奏时值,打法。 3 学习歌曲: a 请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b 听录音,熟悉旋律。 c 学生跟琴视唱旋律,错处老师指导改正;在熟悉 乐谱的基础上,跟琴演唱歌词。 d 分析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略) 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意味深长,感人至深。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同的心愿,我们这节是音乐课,但是请不要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音乐 唱歌课,在歌曲中同学们一定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那么我们就在这首带着无数中国人民 心声的歌曲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吧!(演唱歌曲)

半屏山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学唱《半屏山》

【教材分析】

歌曲为2/4拍,徵调式,单乐段,借一山两分、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寄托了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情感。歌曲的节奏在平稳中略有顿挫,旋律则婉转起伏,优美流畅。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是叙述*的,清淡而细腻;第三乐句的旋律略有起伏,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走向犹如半屏山的外,情绪显得内在、深沉;第四乐句一开始即向上大跳,随后基本保持平稳,感情真挚而激动,乐句结束在调式的宫音上,直到结束句时调式的主音才呈现,使歌曲稳定中结束。

【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二)通过欣赏、聆听、感受乐曲情绪,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三)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教学难点】

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课本、音乐光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的东南部,有一座山有一座山被削成两半,叫做半屏山,你知道它们分别坐落在哪儿吗?

生举手回答

师:在我们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许多美丽的传,也孕育了这首动人的歌曲《半屏山》。

二、学唱歌曲

(一)节奏练习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节奏练习。xxxxx|xxxxx||

1.师示范

2.生集体模仿

3.师生一起练习

(二)初次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师: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乐曲有几个乐段?

(三)为乐曲伴奏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用刚才的节奏为乐曲伴奏。

(四)再次聆听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乐曲,找出旋律中的“xxx、xxx、xxx等节奏

师:你们在找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发现还有一种节奏用的比较多,就是xxx,这个节奏我们叫它切分节奏。

(五)学唱歌曲

1.词谱接龙学唱歌曲的主旋律

(1)随音乐默唱歌曲

(2)用“la”旋律

(3)词谱接龙学唱歌曲

a.教师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曲谱

b.教师演唱曲谱,学生演唱歌词

2.代词随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3.难点解决

4.完整演唱

5.情感处理

师:这首动听的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区演唱呢?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一)学唱闽方言《半屏山》

1.师:老师觉得民歌用当地的方言的来唱那时别有一方味道,我们的《半屏山》也有闽方版本的《半屏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说说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成闽方言版的《半屏山》的第1段

(二)多种形式来演唱

师:不同的演唱方式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接下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演唱方式,并把它展现给我们同学

生讨论展现

(三)拓展延伸

师:*有很多很深的文化,同学们在课后去收集*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课堂你有什么收获?

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在这里蕴含着很多宝藏,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慢慢收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半屏山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学唱《半屏山》

【教材分析】

歌曲为2/4拍,徵调式,单乐段,借一山两分、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寄托了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情感。歌曲的节奏在平稳中略有顿挫,旋律则婉转起伏,优美流畅。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是叙述*的,清淡而细腻;第三乐句的旋律略有起伏,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走向犹如半屏山的外,情绪显得内在、深沉;第四乐句一开始即向上大跳,随后基本保持平稳,感情真挚而激动,乐句结束在调式的宫音上,直到结束句时调式的主音才呈现,使歌曲稳定中结束。

【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二)通过欣赏、聆听、感受乐曲情绪,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三)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教学难点】

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课本、音乐光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的东南部,有一座山有一座山被削成两半,叫做半屏山,你知道它们分别坐落在哪儿吗?

生举手回答

师:在我们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许多美丽的传,也孕育了这首动人的歌曲《半屏山》。

二、学唱歌曲

(一)节奏练习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节奏练习。xxxxx|xxxxx||

1.师示范

2.生集体模仿

3.师生一起练习

(二)初次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师: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乐曲有几个乐段?

(三)为乐曲伴奏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用刚才的节奏为乐曲伴奏。

(四)再次聆听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乐曲,找出旋律中的“xxx、xxx、xxx等节奏

师:你们在找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发现还有一种节奏用的比较多,就是xxx,这个节奏我们叫它切分节奏。

(五)学唱歌曲

1.词谱接龙学唱歌曲的主旋律

(1)随音乐默唱歌曲

(2)用“la”旋律

(3)词谱接龙学唱歌曲

a.教师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曲谱

b.教师演唱曲谱,学生演唱歌词

2.代词随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3.难点解决

4.完整演唱

5.情感处理

师:这首动听的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区演唱呢?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一)学唱闽方言《半屏山》

1.师:老师觉得民歌用当地的方言的来唱那时别有一方味道,我们的《半屏山》也有闽方版本的《半屏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说说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成闽方言版的《半屏山》的第1段

(二)多种形式来演唱

师:不同的演唱方式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接下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演唱方式,并把它展现给我们同学

生讨论展现

(三)拓展延伸

师:*有很多很深的文化,同学们在课后去收集*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课堂你有什么收获?

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在这里蕴含着很多宝藏,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慢慢收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半屏山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学唱《半屏山》

【教材分析】

歌曲为2/4拍,徵调式,单乐段,借一山两分、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观,寄托了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情感。歌曲的节奏在平稳中略有顿挫,旋律则婉转起伏,优美流畅。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二乐句是叙述*的,清淡而细腻;第三乐句的旋律略有起伏,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走向犹如半屏山的外,情绪显得内在、深沉;第四乐句一开始即向上大跳,随后基本保持平稳,感情真挚而激动,乐句结束在调式的宫音上,直到结束句时调式的主音才呈现,使歌曲稳定中结束。

【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二)通过欣赏、聆听、感受乐曲情绪,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三)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

【教学难点】

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课本、音乐光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的东南部,有一座山有一座山被削成两半,叫做半屏山,你知道它们分别坐落在哪儿吗?

生举手回答

师:在我们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许多美丽的传,也孕育了这首动人的歌曲《半屏山》。

二、学唱歌曲

(一)节奏练习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节奏练习。xxxxx|xxxxx||

1.师示范

2.生集体模仿

3.师生一起练习

(二)初次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师: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乐曲有几个乐段?

(三)为乐曲伴奏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用刚才的节奏为乐曲伴奏。

(四)再次聆听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乐曲,找出旋律中的“xxx、xxx、xxx等节奏

师:你们在找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发现还有一种节奏用的比较多,就是xxx,这个节奏我们叫它切分节奏。

(五)学唱歌曲

1.词谱接龙学唱歌曲的主旋律

(1)随音乐默唱歌曲

(2)用“la”旋律

(3)词谱接龙学唱歌曲

a.教师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曲谱

b.教师演唱曲谱,学生演唱歌词

2.代词随琴演唱歌曲,师适时纠正

3.难点解决

4.完整演唱

5.情感处理

师:这首动听的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区演唱呢?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一)学唱闽方言《半屏山》

1.师:老师觉得民歌用当地的方言的来唱那时别有一方味道,我们的《半屏山》也有闽方版本的《半屏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说说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成闽方言版的《半屏山》的第1段

(二)多种形式来演唱

师:不同的演唱方式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接下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演唱方式,并把它展现给我们同学

生讨论展现

(三)拓展延伸

师:*有很多很深的文化,同学们在课后去收集*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课堂你有什么收获?

师:*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在这里蕴含着很多宝藏,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慢慢收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回顾课堂情境,细细总结与反思了一番,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以下是我对自己《美丽的集邮册》这堂课的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存在的优点

1、以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到以趣激趣,即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①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利用学生不太常见的精致邮票的集邮册来吸引他们,适时播放邮票中出现的有纪念意义的画面,并用这种吸引引领学生一直认真学习到最后。②让他们自己猜测节课学习的课题,让他们感觉新奇有趣。③利用课文的写作特点——句子成对,采用灵活的男女互读,师生互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学生兴趣盎然,感情自然流露。

2、以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以课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自读、自悟,最后通过交流,点拨,领悟文本的内涵。

3、以激励入手,挖掘学生的潜能。

恰当的激励与评价,犹如课堂中的润滑济,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挖掘他们最大的潜能,而且也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本节课中,我以激励*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评价方面,我也注意了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给予及时、具针对*的评价,是他们在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4、以文本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力求做到新的课堂中要教给孩子终身受用,促其终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一要求。如,①有一定的依据进行猜测邮票的来源、意义。②自己提出问题。③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④自己寻找与总结诗歌的写作特点等。

二、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对教材挖掘与拓展深度不够。

本课是借助邮票这个小小的方寸世界,来折*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灿烂。对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大致。如果能在某些具体的内容中让学生再次质疑,让学生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理解文体,会更能有助于理解和文本内涵,激发爱国情感。如,为什么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为什么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

2、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不够。

在本节课中,尽管注重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根据文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诵读指导方面还有许多遗憾,没有让学生把握诵读的方法,以及利用课文中提到的名胜古迹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等。

总之,反思课堂让我以旁观者的身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发扬优点,弥补遗憾。

20 4110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