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教案实用3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化学教学教案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化学教学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
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
密度为克/升,(空气密度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
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
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的燃烧
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
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
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板书2. 硫的燃烧
实验实验1-3
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
板书3. 磷的燃烧
补充实验磷的燃烧
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
板书4.铁丝的燃烧
实验实验1-4
归纳板书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黒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问题讨论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解释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板书5、铜.铝也可以燃烧
板书6、石蜡的燃烧
实验实验1-5
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
④瓶壁上有水雾产生。
化学方程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小结
作业P141.2
教学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归纳,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认识反应的本质。
重点、难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及对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燃
投影提问写出碳、硫、磷、铁、石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点燃
学生板答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板书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归纳板书Ⅰ、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Ⅱ、特点:多变一
Ⅲ、表示方法:A+B→AB
投影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C、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锌+稀硫酸 → 硫酸锌+氢气
点燃
2、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A、C + O2 &
shy;=== CO2
点燃
点燃
B、S + O2 ==== SO2
点燃
C、2C2H2+5O2==2H2O+4CO2
D、4P + 5O2 ==== 2P2O5
板书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讨论1、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1、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的燃烧。
板书四、氧气的鉴定
讲解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定.现象:木条重新燃烧
实验鉴别氧气和空气
板书五、氧气的用途
讲解 性质 依赖决定 用途
投影 医疗
供给呼吸 登山、潜水
航空
氧气的用途
气割、气焊
支持燃烧 炼钢
宇航
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xx与xx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xx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这是元素化合物的第1个主族元素的学习,应采取从结构到性质至用途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主族元素的学习开好头。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后的周期表中查出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导学生掌握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变的规律。
(2)熟练的写出碱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核电荷数。
3、教师强调
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28页[实验2-1],请一位学生切割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变化?
演示:课文第29页[实验2一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总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应的内容,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键的现象的根本原因,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黄色火焰)
(2)与硫等非金属反应
[提问]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钠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推知钠与氯气、硫等反应,指出钠与硫粉研磨,会发生爆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研磨易爆炸)
(剧烈燃烧)
(3)与水的反应
演示课本第29页[实验2-3]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在水中变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2-3],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在一U形管中加入少量水后滴加1滴酚酞再加入一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投影于屏幕上,可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熔为小球),“游”(迅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观察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讨论]
①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水的组成,得到的结论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钠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解释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熔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解释钠熔成小球后为什么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解释滴有酚酞的水为什么变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
③由此得出保存钠的方法:隔水、隔空气,而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
6、通过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说明钠的主要用途,以帮助学生改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实现结构→性质→用途相互渗透。
(四)总结、扩展
1、总结
钠-教学教案
钠是主要的活泼金属元素,它亦为碱金属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过学习钠的结构和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有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2、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钠可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除课本介绍的用钠制高压钠灯、与金属钾制成金属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贵重金属外可补充制成钠的氢化物—氢化钠,并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及在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的用途。
八、布置作业
1、思考题
(1)钠能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吗?
(2)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如欲满足钠离子与水的个数之比为1:100,则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 。
2、书面作业
(1)课本第31页的有关练习。
(2)补充
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x溶液:
B、x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x溶液与少量x溶液反应:
②欲使100克9。32%的x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往溶液中加入钠的质量是x克。
③用钠冶炼钛的氯化物时,反应过程中当x的化合价降低二价时,就有24克的x单质生成,则x的值为x。
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不能。因为x会与水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x和x,反应方程式为:xx
(2)补充:①AC ②6。9克③x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钠
一、钠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1价
二、钠的物理性质(见课本第28页)
三、钠的化学性质
化学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
(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发生了什么变化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 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
(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讨论: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气最佳。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
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小结:水电解巧记忆:
给水通上直流电,两级均有气泡现,正氧负氢一比二,助燃可燃来检验。
或者: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
思考:
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c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 。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水的分解实验以及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教师总结:1通过水的生成以及水的分解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揭秘:海水燃烧的秘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发表一下的看法:
1、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呢?
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可能有: 1、为什么水的化学符号为H 2O
让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学习的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以得到解决。
2、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2)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而氢气没有与电极反应。 致使氧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五、随堂检测:
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 极,B为 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et(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1氢气的物理性质 1 现象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检验 3 氢气的可燃性 3表达式: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上一篇:化学教学教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