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参考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答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大意,以及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2、熟练背诵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人的方法。

3、分析陶渊明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4、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体会作者高尚的节操人格。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本文的写人的方法,学习通过分析人物遭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志向。

教学难点 :体会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

一、读文,谈话入课,析题。

1、质疑。

2、为谁作传,他为什么称为“五柳先生”?

3、我们学过五柳先生写过的诗文吗?

二、新授:

1学生背诵《归园田居》,指出作者抒发的志向。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高尚的节操,表现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由此进入时代背景的介绍: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和欺诈,这就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3、引入到对写人手法以及人物性格等特点的分析。提问:陶渊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生活和志趣的。请读课文,完成下表: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志趣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

生活 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穿:短褐穿结吃:箪瓢屡空

人物态度 自娱,颇以示志 忘怀得失 晏如也

精神风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四、难点的突破。1、谈话引入难点句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陶渊明的爱读书的喜好,还可以从中得到启

发,学习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师生共同分析。

2评价分析陶渊明对于贫困生活的态度:“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首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次,这句话原本是谁评价谁的?第三,作者

在这里使用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由此,引导学生对陶渊明精神面貌的深入理解。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五、根据表格总结全课:

1、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3、 他生活过得怎样?

4、 他耐得住这样的贫穷?

学生齐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仿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板书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六、思维延伸:

读了本文,你现在懂得陶渊明为什么在自己的传记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不点明自己的住址了吗?

七、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对于人物的写法,依照本文,为自己或你熟悉的人作一个小传。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答案【第二篇】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本文作者陶渊明。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著有《陶渊明集》。

通读全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词义,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读准字音

嗜酒( ) 短褐( ) 辄( ) 箪( )

汲汲( ) 衔觞( ) 俦( )

二、解词

每有会意 会意:体会书中意旨。

期在必醉 期:希望。

箪瓢屡空 屡:多次。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三、学习本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从原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柳先生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短褐穿结

译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

(2)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什么样的?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并不能遮挡风和太阳。

(3)五柳先生的饮食是怎么样的?

箪瓢屡空

译句:常常贫困到缺吃少喝的地步。

(4)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宅边有五柳树

译句:(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3、找出文章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情趣的语句。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志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既有叙述,又有议论。想想,全文哪些段落属于叙述?哪些段落属于议论?

本文共两段,第一段是叙述,第二段是议论。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答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理解课文中表现的陶渊民的道德情操。

2、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熟练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文言文的阅读训练。

2、掌握文中实词。

三、教学难点 :1、怎样认识陶渊明不慕荣利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目标:疏通文意,大致理解课文。

一、导入  新课: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号“五柳先生”。

二、朗读全文,完成练习册第9题。简单讲解停顿划分方法。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宅边/有五柳树B、常著文章/自娱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D、黔娄/之妻有/言

三、再读课文把握以下字词,再完成练习册2、3、4、5、6题。就不理解的字词发问。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汲汲:心情迫切的样子造:往,到

戚戚:忧愁的样子期:希望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俦:朋友

2、给加点字注音。

1、性嗜酒2、造饮辄尽3、曾不吝情去留4、短褐穿结5、箪瓢屡空6、黔娄之妻有言7、不汲汲于富贵8、其言兹若人之俦乎9、衔觞赋诗10、无怀氏之民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5、环堵萧然

2、因以为号焉6、不戚戚然于贫贱3、每有会意7、不汲汲于富贵

4、或置酒而招之8、衔觞赋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B、便欣然忘食C、常著文章自娱D、忘怀得失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置酒而招之(指五柳先生)B、黔娄之妻有言(的,结构助词)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音节助词)D、吾欲之南海(往)

6、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喜爱读书,但不求理解要旨。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在刮风下雨的日子里不能挡风。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患,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衔着酒杯做诗,来使自己的心情快乐。

四、试图翻译课文。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情况。

五、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目标:理解课文中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训练文言文阅读拓展能力。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册第1、7题。

1、1、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志趣的句子是:

2、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3、“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画像,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B、本文是从性格、生活、志趣三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像的。

C、短文颂扬了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

D、文中的“赞”是传后所附的议论性文字。与正文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三、谈谈自己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既可。)

四、文言文阅读能力拓展训练。

昔有一人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又复破分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一、解释加点词。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首不得出自能出之既杀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首不得出B、既不得出C、如此痴人D、有一老人来语之曰以刀劈狼首既杀驼两狼并驱如故即用其语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答案【第四篇】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文言文,读懂文意,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洗练的语言特色。

2、品鉴五柳先生不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设计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读通文章;第二环节读懂文意;第三个环节品读人物,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接揭示课题。板书

教师引语: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先生,他是谁呢?他的称号可有点儿奇怪呀,我们一起来念出他的名字。

2、他为何称五柳先生呢?文中的哪一句提到了他的名号?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课文,来认识一下五柳先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及停顿。

教师引语:不过咱们学的可是文言文,拿到1篇文言文,你们说应该先怎么做呢?

生:读。

师:那就请大家大声地来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生:翻译

师:的确,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不过老师觉得在翻译文章之前,应该先读一读文章。那就请大家大声地来读一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也可以查工具书。

学生自读课文。

师: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随意点)

他读得怎样?

指名一生评价。

师:(抓住字音)是啊,文中的这些生字的确需要我们注意,刚才这位朗读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因为书下都有,你们呢。

一生评价:

师:抓住“节奏、停顿”等来点评。事实上,古文选中的原文是没有句断的,是编者在选入课文的时候,为我们加上了标点,所以我们读起来并不费劲。但有一些较长的句子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们再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来为我们示范一下第一句。

学生读第一句。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吗?生:讲  师:没错。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其节奏、停顿,甚至我们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尽管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课文的意思,但我们还是能大致地凭借语感作出自己的判断。就用你刚才的方法。老师也想来试一试。

教师范读。师问:还可以吧。

师:一起来一遍。学生齐读。

教师点评。(抓住“读得准确,有板有眼,有味儿”来点评)

三、译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但老师觉得除了读以外还得了解其——意思。通常大家是如何知晓文章的字面意思的呢?引出书下的注释如果注释中没有的话,可能有两种情况:已经学过的,我们可以联系旧知来学;或者比较容易的,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不行的话,再与同学讨论,质疑。

学生利用书下注释,边读边译课文。

投影显示:

要求:①、利用书下注释,边读边译课文

②、如果发现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可先问一问周围同学。

③、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学生说疑问,师生共同释疑。

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那老师现在就来考一考大家。

词语:因以为号焉;或置酒而招之;頗示己志;忘怀得失;以乐其志。

句子:1、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内容理解: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指明学生回答。

四、品鉴课文,赏析人物。

1、过度语:大家经受住了考验,这很好。不过仅仅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来了解“五柳先生”的其人其事。

师:其实这篇文章写得很有特色,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字眼儿,你发现了没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读一读文章)

学生说:“不”字。

2、师:板书“不”。请找出带“不”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你能不能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五柳先生呢?,大家可以大声地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学生自读文章,写体会。

3、师:我们看看谁先发现了五柳先生的与众不同?

学生交流。

准备:①不慕荣利——联系刘禹锡、周敦颐、张岱、朱自清等人来评价,指出中国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性。他们都安贫乐道,淡泊名利。让学生回忆一下,最能体现这二人品性的诗句。

但这好象不是特别的与众不同。谁还有?

②不求甚解——联系“会意、自娱”

③曾不吝情去留——联系“喝酒”的细节,明确其“率真、豪爽、有个性,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把前面有关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解读其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一种消极的反抗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已学的诗句与酒有关就行。五柳先生是否也有愁呢?

④不戚戚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五柳先生的高度评价,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联系后两句来阐释。

⑤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不随波逐流,

⑥不蔽风日——贫穷,但其心境却是“晏如也”。

师小结:一个小小的“不”字不仅让我们见识了这样一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五柳先生。还让我们懂得了本文语言的精粹、传神。

师:你们说他是谁呢?

生:陶渊明

师:理由呢?

当学生说不清时,教师及时出示陶渊明的助读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陶渊明再来说说哪里像。

陶渊明的资料: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少年时代,胸怀大志,猛志逸四海。

28岁,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40岁,任彭泽县令,以世人所知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职务。结束了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开始自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53岁,朝廷征他为著作佐郎,辞不就。

55岁,晋亡。南朝宋新政府请他出仕,辞尚书郎不就。

58岁,写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豪言,曾经的豪情壮志似乎又回来了。

59岁,年老力衰, 衣食无继,作《乞食》诗,写下了自己向邻人乞讨的经历 。

60岁,江州刺史道济赠给病中的陶渊明粮食和肉,他自觉人格受辱,愤然抛弃馈赠。

62岁,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默然离去。

指名学生回答。(看清了再议论)

教师明确: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这点很相似。“不”字上很相象。五柳先生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引领学生读课文中的导语。

明确: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学生未必能谈得透,可以教师讲解为主。)作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五、联系生活,评价其人。

师:你喜欢五柳先生这个吗?

学生说喜欢——他积极的一面“淡泊名利、率真”是难能可贵的。

学生说不喜欢——他消极的一面“今人的礼仪也是不可少的”

小结:就是这样的陶渊明为后代的文人树立了榜样,后人也有像她那样喜欢寄情山水、书写自我的性情。

六、齐读课文结束本课。

(再次领略陶渊明的风采,让我们的感动在文中流淌)

20 91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