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夜雨寄北》教案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夜雨寄北》教案1

教学目标:

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4、联系比较,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写夜雨及欢聚的情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对比写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引入

1、指名背《忆山东兄弟》,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写思念家乡亲人的唐诗,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二、读题

(课前板书全诗)

1、诗题怎么理解?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点击注释)

2、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三、读通诗文,感知诗意

1、在那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信中给妻子讲了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来读读。

2、同学们学着读上两三遍,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3、指名读,齐读。

4、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请看看注释,争取自己弄明白。

5、质疑讨论,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难处吗?——梳通大意。并补充:你知道当时诗人与家人分别多久了吗?(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问题吗?(随机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梳通后提示: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

(3)再看三、四句,释疑。补充:“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这里当“聊天”、“倾听”讲。话什么?(诗人的感受,心情,对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

6、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团聚——第三、四句)

四、顺情扣疑,导入深究

那么,诗人的思念有多浓,盼望有多深呢?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这个雨夜,走进诗人内心,去深入品读。

1、先来感受一下这场夜雨。谁来读一下写夜雨的句子。

2、闭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3、这样的夜雨会带给游子怎样的感受?谁有过雨夜里独处的经历?感受如何?独在异乡无人陪伴的李商隐当时在哪里?心情会如何?——读出感受。

4、诗人是怎样让我们看到这么丰富的东西,听到这么丰富的声音,体会到他内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仅用7个字,太凝练了!

五、抓住细节,体悟诗情

1、在这个孤寂的雨夜,诗人望着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诗句是诗人的所想?

2、扣“问”:

(1)(读第一句)谁在问谁?妻子在哪里问?(在诗人的想象里)

(2)当诗人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归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时,诗人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情绪?(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乐读诗——这焦急、愁苦、悲凉……都是怎么表达出来的?——画“问归期”、“未有期”:是将这两组词这六个字排放在一起迸发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手法?(对比),这样一对比,让人感到这现实是怎样的呀?(残酷)

3、品读幻想团聚的细节

(1)再读后两句。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

(2)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3)你仿佛听到诗人在话什么?(小练笔)

(4)情境汇报:

A、在跳跃的火焰中,诗人一边剪着烛花,一边深情地对妻子说:……

B、诗人握着妻子的手,感慨地说:与你在一块的日子多温馨啊!可那个雨夜……

(5)在诗人幻想团聚的夜晚,诗人话点别的什么不行吗?为何偏要“话巴山夜雨时”?(它和“共剪西窗烛”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比,今夜的孤寂显得更加难以排遣)。

4、配乐读整首诗,问:在这雨夜写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绪?

六、比照互读,感悟写法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远在他乡与亲人分离的游子都会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别的时刻。——再读《忆山东兄弟》。

2、将《夜雨寄北》与《忆山东兄弟》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同:都选取了典型的时刻来写,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都通过写所想来抒情。异:《夜》诗选取了更典型的细节,且表达更含蓄。)

夜雨寄北教案2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课内知识课外考”,2010年这一命题原则在诗歌鉴赏中也得到体现,可谓“题”联课内外,“诗”“句”巧联姻。试题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是一种依纲扣本式的理性回归。命题人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用好、学好语文教材,命题呈现出“教什么考什么”的新动向。

一、攀亲――联想表达情感相同的句子

古典诗词中常借助于某种意象来表达相同的感情基调,如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或借某个特殊季节来排遣个人的情绪――中国文人从来都有着伤春悲秋的传统,而比起伤春,悲秋则是一种更有力更深长的感情。秋季草落叶衰,万物肃杀,往往寄托作者种种悲愁,在对“秋”的悲叹中寄寓世事沧桑、离愁别绪、历史幻灭、怀古伤逝的深沉情怀。历代诗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情感。让不同诗歌中同类情感句“攀亲”,采撷这样的“类”句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阅读积淀。

高考链接(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相关试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课内篇目柳永的《雨霖铃》,难度虽然不大,但是考生却失分较多。有的考生审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词“由送别季节”及“直抒离别之情”,误答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的考生功利性太强,只背诵高考《考试说明》指定的默写篇目,而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屑一顾,结果在这道创新试题面前吃了一记闷棍。该诗首句直抒离别之情,“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参考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无独有偶,2010年高考北京卷也从这一角度考查,试题引入教材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只不过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请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鹩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鸩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相关试题的B项: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情感有相似性。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选出“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李白在本诗中抒写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因而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二、认祖――还原化用的诗文名句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从古至今,尤其在诗词的创作中不乏袭用、化用前人诗意、前人成句,已经是惯例,不可胜数,考生要具备对此类诗句“认祖归宗”的能力。如“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了李清照的《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化用的是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高考链接(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文题。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相关试题:“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反其意而写之,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

三、配对――诗文名句的准确复位

历年高考湖南卷第5题一枝独秀,在高考试卷大家族中“技压群芳”,与台湾高考国文科命题人的思维相近,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和2009年高考第5题“对联配伍题”一样,2010年的“诗句复位题”继续引人注目,与2009年的对联题相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语文学科的鲜明特色。

高考链接(2010年湖南卷)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

角门深巷少人行。

_____________,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外诗文名句的理解、对客观自然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所要用到的与“绝句”相关的知识是课内的,而材料是课外的。“此是春来第一声”,毫无疑问,前面应该是“声”,“城雪初消”说明北方的春天刚近,在北方春天最早发芽的树木就是柳树,再从诗的意境考虑应该是B。“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在以“春到人间”为主题的晚会中,常常被主持人作为串台词引用。其他“落红满地乳鸦啼”出自秦观的《赠女冠畅师》:“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合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而“楼阁新成花欲语”则出自明代秦淮名妓马湘兰之手,原句为“楼阁新成花欲语,梦中谁是画眉人”,是经典的爱情名句。

参考答案B。

四、归宗――遴选寄寓情怀相近的句子

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寄寓意识,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赋、比、兴,比、兴即是寄寓的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又自强不息的民族,在文人心中,有着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使人们在艰难困苦中高瞻远瞩,而其间需要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于是出现了寄寓意识。寄寓意识成了千余年中国社会的文化共

识,融入了文人的潜意识。考生要能准确理解不同诗歌所寄寓的情怀,按照同一性将其进行归宗。

高考链接(20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

坞:山坳。②

山翁:此处指隐者。

相关试题: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本题选项涉及的四个句子依次取自教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考生准确解答本题的前提是对教材相关文本要熟悉。本诗题为“访隐者”,描写隐者的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寄寓的情怀是一致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叹蜀中战祸之烈,表现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国忧民,感时伤世;“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寄寓贬谪后的孤寂情怀。

参考答案A。

五、结缘――比较相同题材主旨句情感的异同

命题人将诗歌中所要考查的某一句与课文中学过的相关句子“结缘”,要求考生从思想感情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比较,这种题型既能检测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又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一举两得。

高考链接(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相关试题: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析“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教材秦观的《鹊桥仙》,本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夜雨寄北教案3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家”之一。其诗词清新豪放,文章挥洒畅达。他的诗文被后人编为《苏轼诗集》《苏轼文集》等。

苏轼一生坎坷,却仍不忘对弟弟和侄子、侄孙的教育。作为一个文学家,苏轼的家训多为诗文、书信形式。在晚年所写的《并寄诸子侄》一诗中,苏轼勉励子侄们努力学习,勤读诗书,莫做腹中空空、不学无术的人。同时,教育他们学习耕织,自食其力。苏轼还希望后代像他一样,以写出“昭世”文字为己任。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汝如黄犊却走来,海阔山高百程送。度己门户有把慈,不恨居邻无二仲。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蹈破瓮。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从。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但令文字还昭世,粪土腐余何足梦。

与他自己豪放刚直的性格相一致,风节的教育也是苏轼家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给侄子的信中,他说“独立不惧者,惟司马君实与叔兄弟耳!万事委命,直道而行,纵以此窜逐,所获多矣。”在给侄孙元老的信中,谈到被贬海南,过着“饮食百物艰难”“药物酱酢等皆无”的“苦行僧”般的生活时,仍然表示“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苏轼的确如此,即使是屡次遭贬,仍然特立独行,宁折不弯,这就是苏轼的风格,他要求子孙们像他一样秉持信念,“不改其度”。

在许多诗文中,苏轼还注意向弟弟苏辙和晚辈们传授做学问的心得。他要他们多读史书(),从中得到教益 ;他要他们为学不要“趋时”,不要将读书只作为取得功名的手段,“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实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所学便为弃物也。”

苏轼对家人的教育是持之以恒的。元v四年(1089)八月,其弟苏辙(字子由)受朝廷委派出使辽国,苏轼写诗送行。诗中写道:

云海相望寄此生,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R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夜雨寄北教案4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一名有文学素养的地理老师可以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提升地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地理文学素养。只要我们平时注重积累,在这两大方面体现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诗词歌赋都可以为我所用、为地理教学服务。

一、诗词歌赋与气候的联系应用

案例:“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语文意境是:秋空中的阴云终日不散,飞霜的时节也迟了。留得凋残的荷叶,让人们在夜里去听那雨打荷叶的秋声吧!完全是一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境界,令人心酸而又别出心裁。作为语文老师,我想大多只关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意,很少会挖掘其中所蕴藏的地理学原理。所以即使学生能参透其中的感情,我认为仍是不求甚解。

“秋阴不散”四字表明当时的天气现象是连续几天阴雨不断,“霜飞晚”则是“秋阴不散”的结果。用地理专业术语来讲,如果夜晚阴天且云层密度大,那么大气逆辐射就较强,能较多地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大气的保温效果就强一些,所以阴天时的夜间降温速度与幅度较晴天时都要小得多,地面温度不至于很快就降到0℃以下,自然也就形成不了霜了。“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是对降雨天气的描述,因为连续的阴天不仅会延迟霜的到来,还会产生降雨。

二、诗词歌赋与地形的联系应用

案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从语文的角度来讲,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此诗所描述的降雨属于对流雨,这种现象在气象上称为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夏季尤为突出。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导致地面上空热空气的上升运动强弱不一,受热较多的地方空气上升运动强烈,遇冷成云致雨,相反受热较少的地方则不会产生降水,因此就形成了局部小范围内此时此处有雨而不远的彼处却是晴天的现象。诗人巧借地理现象明确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少女微妙的感情。

三、诗词歌赋与水文的联系应用

案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讲水循环的时候可以引用该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其地理内涵及其严谨性。

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本组诗反映了水循环的原理。海水经蒸发变成水汽,水汽通过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补给黄河水,这就是所谓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然而,根据水循环原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即跟海水混为一体的黄河水会重复以上水循环过程,再次成为黄河水的补给水源。如果黄河水真的“不复回”的话,我想黄河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四、诗词歌赋与地球运动的联系应用

案例:“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夜雨寄北教案5

一。“窗”见证勤学苦读

宋真宗赵恒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在古代,多少读书人的悲欢就在窗内窗外上演。“十年寒窗无人问”写出了多少读书人的酸甜苦辣,“两耳不闻窗外事”道出了多少读书人的专注,那“萤窗雪案”的典故更诉尽了穷书生的辛酸。有人“一举成名天下知”了,走上了飞黄腾达的仕途。但也有很多“苦心人”失望了,像蒲松龄、张继,好在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所说:“1200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二。“窗”体现丰富情感

亲情、友情、爱情,思念、牵挂、孤独,在一扇扇“窗”前展现地淋漓尽致。

王维的“窗”道出了不尽的思乡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其二》)一个人对故乡的思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接在一起。窗外寒梅、窗内人,这窗前的那株寒梅可能就蕴含着当年作者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则把相思的愁苦与甜蜜展现出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西窗剪烛”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何等的温馨!何等的甜蜜!

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则道出了无尽的凄苦。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的她此时,窗内,零丁一人;窗外,看到的是“旧时相识”的雁、“憔悴损”的“黄花”,听到雨打梧桐的残声。其处境是何等的凄凉!其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和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半死桐》)则让人感到两位诗人对亡妻无尽的思念。在苏轼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是坐在窗前梳妆打扮的王弗。曾经耳鬓厮磨,如今阴阳两隔!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撕心裂肺呢?再看贺铸,面对故居和新坟,回忆妻子生前的温情细节(挑灯、夜补衣)。一个“听”,一个“谁复”,何等的哀婉凄绝!

三。“窗”象征博怀

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只有胸怀博大,才敢打开窗户,吞吐日月。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云: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按常理,大江是不可开窗放入的,但是,开窗北望,目光掠过林莽千峰,壮阔的长江卷起拍天之浪,恍如向窗奔腾而来。这正表现了曾公亮这位以年老自请罢相,力荐王安石的贤相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这与清代学者朱彝尊的对联“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何其的相似!

四。“窗”代表精神家园

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释名》中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钱钟书在散文《窗》中也说“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通过窗,窗内的主体精神和窗外的客观物象完成了水融。

这里不得不谈到陶渊明了。“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倚南窗看到了白云出山,飞鸟投林。他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属“无心”;又像那归飞之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而且“倚南窗以寄傲”与“审容膝之易安”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陶渊明曾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五。“窗”比喻阴谋罪恶

20 1079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