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优质10篇)

史莱克 分享 时间: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高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重难点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精讲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问题讨论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一。 小结: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三。作业:P80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事件的概念;

2、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

3、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

掌握古典概型这一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实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合作学习、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

二、学生活动

1.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抽到红心”这一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发现工作量较大且不够准确;

2.(1)共有“抽到红心1” “抽到红心2” “抽到红心3” “抽到黑桃4” “抽到黑桃5”5种情况,由于是任意抽取的,可

例1

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2张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用枚举法,列举时要有序,要注意“不重不漏”)

探究(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该实验为古典概型吗?(为什么对球进行编号?)

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反)、(正,正)、(反,反)3个基本事件,对吗?

学生活动:探究(1)如果不对球进行编号,一次摸出2只球可能有两白、一黑一白、两黑三种情况,“摸到两黑”与“摸到两白”的可能性相同;而事实上“摸到两白”的机会要比“摸到两黑”的机会大.记白球为1,2,3号,黑球为4,5号,通过枚举法发现有10个基本事件,而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个基本事件.

(设计意图:加深对古典概型的特点之一等可能基本事件概念的理解.)

例2

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

一次摸出2只球,则摸到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在运用古典概型计算事件的概率时应当注意什么?

①判断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

②找出随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教师示范并总结用古典概型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步骤

例3

同时抛两颗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问:

(1)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可能结果?

(2)点数之和是6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

(3)点数之和是6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如何准确的写出“同时抛两颗骰子”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

学生活动:用课本第102页图3-2-2,可直观的列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问题: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

(介绍图表法)

例4

甲、乙两人作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

(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的能力.

2.练习。

(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_.

(2)在20瓶饮料中,有3瓶已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为_________..

(3)第103页练习1,2.

(4)从1,2,3,…,9这9个数字中任取2个数字,

①2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

②2个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基本事件,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

2.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以及注意事项;

3、求基本事件总数常用的方法:列举法、图表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篇3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六)作业P99 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4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的二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基础相对较差些, 距离20__年高考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目前高考复习的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再有半个多月时间就要开始第二轮复习。在这3个多月里,我们将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 认真研究考纲,做有针对性的复习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认真研究考纲,把握高考考什么,哪些内容重点考,哪些不考,考试的题型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考纲中已经删除了的知识点,坚决不讲,而对于新增的知识点在复习时要强调突破。这样,复习就更具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二轮复习中分专题进行复习,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要专门抽时间出来做强化训练(规定时间最多少题),可能第一次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做完,或者说不适应,但经过多次这样的强化快速训练之后,学生的解题速度会明显提高,害怕做题,怯题的情绪就会消失,心理素质会进一步加强。

二、 教材分析

充分重视新教材教学内容改革,新教材内容与传统内容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新课程内容增加了“数学建模”、“探究性课题”等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这是对前几年“研究性”学习的继续和发展。

一是要细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以及它们的限制条件等要咬文嚼字地读,细细地体会与领悟;

二是要重视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想一想”、“实习作业”等的复习,不能在复习中留下盲点;

三是要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发生过程。如在求椭圆方程时,要知道是由定义推出方程,而不是公式推出公式。由椭圆定义推出方程是坐标法的核心,它有三个关键,这也是得分点:

①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

②利用两点距离公式、利用定义得出椭圆方程;

③定义中隐蔽了条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a>2c,令b2=a2-c2,这些都只有通过细读教材,耐心品味,才能真正领悟其中实质。

三、命题思路与试卷的总体情况分析

1、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

近几年,天津市数学高考试题难度比较稳定。试题难度适中,20__年的试卷感觉稍微有一点难,估计明年可能要略易一些。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为了有利于促进新课程目标的落实,命题题型、考试内容等略有变动如下:

2、试卷结构及题型

与往年数学高考试卷有所改变,由原来的总共22道题,其中选择题10道(每题5分);填空题6道(每题4分);解答题6道(共76分),改为20道题,其中选择题8道(每题5分);填空题6道(每题5分);解答题6道(共80分)。

3、考试内容

(1) 数学基础知识(新增了一些数学内容与删改了部分传统内容)

(2) 数学思想方法(基本保持不变)

(3) 数学能力(主要变化是“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地位问题)

4、关于样卷

充分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对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四、考查内容与要求的具体变化

1. 函数

主要变化有:

① 加强了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的要求,如要求了解指数函数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含义及其广泛应用;

② 加强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算法等内容的联系,如要求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能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③提升了对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要求,如要求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④增加了幂函数的概念和几个简单幂函数的图象的变化情况等知识; ⑤提出了“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的要求;

⑥降低了对反函数的考查要求,只要求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y=logax互为反函数( >O,且 1),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2.导数

理科中的主要变化有:

①降低了对复合函数的求导要求,对复合函数仅限于求形如 的导数; ②明确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最值时,其中的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③增加了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内容。

文科中的主要变化则是将“掌握函数y=C(C为常数)和y=xn(n∈N+)的导数公式”扩充为掌握“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C)′=0(C为常数);( )′=nx ,n∈N+;

(sinx)′=cosx;(cosx)′= 一sinx;(e )′= e ;

(ax)′=axlna(a>0,且a≠1);(log ax) ′=logae (a>0且a≠1)” 3.不等式

理科中的主要变化有:

①增加了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并要求会用它们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②对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除原来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外,增加了反证法和放缩法;

③降低了解不等式的要求,只要求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b|≤c;|ax+b|≥c;|x–a|+|x–b|≥c。

文科中的主要变化是删除了“不等式的证明”及“理解不等式|a|–|b|≤|a+b|≤|a|+|b|”的考试要求,降低了解不等式的要求,只要求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4.概率

理科中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随机数与几何概型、超几何分布以及条件概率的内容,要求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文科中的主要变化有:

①删除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的内容;

②降低了概率计算的要求,仅要求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增加了随机数与几何概型的内容,要求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5.统计

主要变化有:

①加强了对统计思想与运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

②增加了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以及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等内容;

③要求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6.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理科数学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基本没有变化,文科数学则删除了这部分内容。

7.立体几何

8.解析几何

9.向量

10.三角函数

五、具体复习措施

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20__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1.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说明》都把它列在诸项数学能力的首位,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算算,不能自己包办。

2.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充分重视新教材教学内容改革,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积极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授课不能再用老的模式“一言堂”,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收容器。教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育人于教书中, 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数学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成为数学化的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传统的“一包到底”的教师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如,在讲解不等式时,可设计如下实际应用题: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二种方案: A方案第一次打折销售,第二次打折销售;B方案买几赠多少销售,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可归结为比较与大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数学,喜欢数学,进而产生浓厚兴趣。这个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和创新思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3.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要克服学生解应用题有为难的情绪,只要看到应用题就有不想做,或思维活跃不起来了,萌生放弃念头,只有在平常适度训练训练,多阅读,加强审题的能力。

4.努力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数学是门很严密,很有逻辑性的一门学科,使我们务必答题要规范,百密而无一疏。

5.教会学生应试的常识与复习的方法

加强应试心理专题讲座,复习解决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分别展开专题训练,使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这些方法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5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 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

( 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

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 n 项和”与“等比数列”

。 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 表现欲较强 ,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

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 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

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

q = 1 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

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

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

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

---

-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

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

简洁美。

四。重点 ,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

q 与 1 的关系 。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 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 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

3 分钟)

[ 利用投影展示 ]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

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

64 个方格上,第一格放

1 粒小麦,第二

格放 2 粒,第三格放 4 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

64 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

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

课的主题与重点 ]

---

-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 1

2

222

326

3(二)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5 分钟 ] 提出问题 2:1+ 2+ 2 + 2 +

23

+2

63

究竟等于多少呢 ?

) 有学生会说:用计算器来求(老师当然肯定这种做法,但学生很快发现比较难求。 提出问题 3: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和式有什么特征?(学生会发现,

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 2

倍)

提出问题 4: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

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那么我们若在此等式两边同以

得到另一式:

[ [ 利用投影展示 ]

。.。S6463 1 2 2

2

3

2

2、。.。.。.。.(1)

2S64 22 2

2

3

2

46

42、。.。.。.(2)

比较( 1)(2 )两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比较发现:( 1)、( 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

提出问题 5:将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什么呢?。(学生会发现:

S 64

26

41

[ 这五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剖析了错位相减法中减的妙用,使学生容易� [ 时间设定: 10 分钟 ]

提出问题 7: 设等比数列 a a n 的首项为1, 公比为 q, 求它的前项和 Sn

即 S n a1 a2 a3

a

n

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 讨论交流,老师巡视课堂,发现有典型解法的,叫同

学板书在黑板上。

[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 ,从模仿到创新 ,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探索过程

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 ]

---

2,

-

(四)分析比较,开拓思维。 [ 时间设定: 5 分钟 ]

将不同的的方法进等行比分析数评列价。{根an据},学公生比的为认识q状,况它,的可前能有n如下项几和种方法:

错位相减法 1:

S

n

aa1 q a q

21

1

a q

n 2

a q

n 1

1

qSn

a1 q a1q

2

(1 q)Sn a1等比数列

a1 q a1q a1 qna1q

n2n1n

错位相减法2{ an },公比为

a2 a2

q

,它的前 n 项和

Sn a1

qS n

a3 a3

a n 1a

an an

n 1

an q

(1 q ) Sna1 an q

等比数列 {an },公比为

,它的前 n 项和

提出公比 q

qSn a

1a2 a3

2S a a q a q

n

1

1

aa1

n 1n

a q

1

1

n2

a q

1 1

n1

1 1

a

1

q(a a q

1a q

n 1n

n

3a q )

n2

aq

( Sn

a1q )

(1 q)Sn

a1 a1 q累加法

等比数列 { an },公比为 ,它的前 n 项和

q

aa

n 1

Sn a1 a2 a3

n

a2 a3 a4 an a2 a3

a1 q a2 q a3 q

an 1q

an q( a1 a2 a3

an 1 )

Sn a1 q( Sn an )

(1 q)Sn a1anq

可能也有同学会想到由等比定理得

---

-

Sn a1 a2 a3

a2 a3

a1 a2 a2 a3

an

aaan an

n 1

q

q

即 a1 a2 San n 1

1 an q Sn

(1 q)Sn a1 anq

设计意图:共享学习成果,开拓了思维,感受数学的奇异美 (五)。归纳提炼,构建新知。 [ 时间设定: 3 分钟 ]

提出问题 8: 由

(1- q)s = aq

1? q 1 时是什么数列?此时 Sn ?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提出问题 9: 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怎样 ?

a1 (1 q )

n

, q 1

a1 an q

Sn1 学生归纳出 Sn

, q 1

1 q

na1, q 1 q

na1 , q 1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加深对公式特征的了解 (六)层层深入,掌握新知 。[ 时间设定: 15 分钟 ]

基础练习 1已知 an 是等比数列 , 公比为 q

(1)若a=,q=,则S 1 3

3n(2)。则a1

2, q 1,则Sn

练习 2 判断是非

n 2 1

1 (1 2 )

n(1)。1-2+4-8+16-

+ -2

2 3

n

1 ( 2)

n

1 (1 2 )

(2)。1 2

2

2

2

2

3

8

1 2

8a(1 a )

1 a

(3)。a a

a

a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简单题来剖析公式中的基本量。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短、浅、快” 练习。通

---

-

过总结、辨析和反思,强化公式的结构特征。

例 1 已知数列 an 是等比数列 , 完成下表

题号 a1 (1) 1/2 (2) 27 q 1/2 2/3

n

8

an

Sn

8

( ) -2 -96

-6

33设计意图:渗透方程思想 。通过公式的正用和逆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求二 ”的题型

。掌握公式中 ”知

练习 3:求等比数列 1, 1 , 1 , ,

2 4 8 16

1 1 1

11前 8 项和;

63

变式 1、等比数列 2 , 4 , 8 ,16,

前多少项的和是 64 ;

111变式 2、等比数列

, , 1 , , 求第 5 项到第 10 项的和;

2 4 8 16

变式 3、等比数列 a,a,a,

2

3a, 求前 2n 项中所有偶数项的和。

n

(先由学生独立求解,然后抽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完成情况,寻找学生中的闪光

点,给予热情表扬。 )

设计意图:变式训练 ,深化认识,增加思维的梯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渗透转化思

想。

练习 4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私营企业去工作,试用期过后,老板对这位大学生很欣赏,

有意留下他,就让这位大学生提出待遇方面的要求,这位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让老板选择,其一:

工作一年,月薪五千元;其二:工作一年,第一个月的工资为

20 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是上月工资

的 2 倍,此时,老板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于是他们之间就订了一个劳动待遇合同。请你分析一下,老板的选择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 时间设定: 2 分钟 ]

(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2)用什么方法可以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设计意图:形成知识模块,从知识的归纳延伸到思想方法的提炼,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八)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 时间设定: 1 分钟 ]

必做:( 1)P66练习 1

---

-

研究性作业:请上网查阅“芝诺悖论”

选做:求和: 1 2 2 22 3 23 4 24

n

2n

设计意图: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布置了“必做题”

;“选做题”又为学有余力者留有自

。 由发展的空间,布置了“探究题”以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还特别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

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的乐趣。

---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p则q”,则逆否命题为“若┐q则┐p、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若原命题是“若p则q”,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怎样表示?请写在方框内?

学生活动:笔答

教师活动:

2、根据上图所给出的箭头,写出箭头两头命题之间的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填图,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7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 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A?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像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篇8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重难点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精讲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问题讨论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一。 小结: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二。作业:P80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9

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

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

(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0= —sin600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sin(—3000),Sin150 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0= —sin600,能否求出sin(—3000),Sin150 0)的值、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弄清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

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在尝试、探索求反函数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总结出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4、进一步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反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①函数的概念

②y=f(x)中各变量的意义

2、同学们在物理课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中位移S是时间t的函数;在t=中,时间t是位移S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t=是函数S=vt的反函数。什么是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板书课题

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了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拨去"反函数"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也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实例分析,组织探究

1、问题组一:

(1)这两组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两组函数有什么关系?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个函数?它与有何关系?

(4)与有何联系?

2、问题组二:

(1)函数y=2x1(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2)函数(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3)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有什么关系?

3、渗透反函数的概念。

(教师点明这样的函数即互为反函数,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特点)

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这两组问题,为反函数概念的引出做了铺垫,利用旧知,引出新识,在"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粗略印象,为进一步抽象反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归纳定义

1、(根据上述实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反函数的定义)

函数y=f(x)(x∈A)中,设它的值域为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j(y)。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j(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j(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j(y)(y∈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考虑到"用x表示自变量,y表示函数"的习惯,将中的x与y对调写成。

2、引导分析:

1)反函数也是函数;

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

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

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y)的值域、定义域;

5)函数y=f(x)与x=f(y)互为反函数;

6)要理解好符号f;

7)交换变量x、y的原因。

3、两次转换x、y的对应关系

(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是等价的,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

四、应用解题,总结步骤

1、(投影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y=3x—1(2)y=x1

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

(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后,由学生总结求反函数步骤。)

2、总结求函数反函数的步骤:

1、由y=f(x)反解出x=f(y)。

2、把x=f(y)中x与y互换得。

3、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3(1)有没有反函数?

(2)的反函数是________。

(3)(x<0)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反函数的定义,学生有针对性地体会定义的特点,进而对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反函数。在剖析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并对数学的符号语言有更好的把握。

通过动画演示,表格对照,使学生对反函数定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消化理解。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

五、巩固强化,评价反馈

1、已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求它的反函数y=f(x)

(1)y=—2x3(xR)(2)y=—(xR,且x)

(3)y=(xR,且x)

2、已知函数f(x)=(xR,且x)存在反函数,求f(7)的值。

六、反思小结,再度设疑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研究。

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七、作业

习题第1题,第2题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物理学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反函数,进而又通过若干函数的图象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

反函数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原因是其本身较为抽象,经过两次代换,又采用了抽象的符号。由于没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撑,使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去把握反函数的概念。为此,我们大胆地使用教材,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预先揭示,进而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程序是从问题出发,研究性质,进而得出概念,这正是数学研究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与形成。另外,对概念的剖析以及习题的配备也很精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动画演示,表格对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求欲,在探究与剖析的过程中,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

20 3877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