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所见》教案(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语文《所见》教案(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一篇】

目标:

1、 在欣赏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2、 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图画。

准备:

相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

过程:

一、 引导讲述

1、师:今天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

2、提问:认识吗?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服饰、头发上辨认)。教师讲解: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们的穿戴都不一样。

3、(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教师解释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

4、他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你开心了会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开心,大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

6、出示第四幅,师:突然,牧童看见了什么?认识蝉(播放蝉鸣的声音)。哎呀,鸣蝉唱得这么好听,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

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天天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办法?(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幼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闭口立。

二、学念古诗

1、师: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刚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

2、师完整念古诗,引导孩子一起念2—3次。

三、情景游戏

1、(播放鸣蝉叫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树林背景图,上面也有许多鸣蝉。

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引导幼儿说出轻轻的没有声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

3、师幼一起边念古诗边把椅子当黄牛游戏,念到最后一句时下椅子站立,没有声音,轻轻地走向背景图去抓鸣蝉。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悦。

《所见》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3、介绍作者:

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

c、师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5、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1所见

骑黄牛

牧童歌振林聪明可爱

欲捕蝉

闭口立

《所见》教案【第三篇】

一、看图导入,找趣。

复习背诵《寻隐者不遇》(指名背诵、齐背)

师:(板书“见”)同学们,能给这个老朋友组个词吗?

生:所见。

师:这里的“见”可以用上什么方法去“见”呢?

生:可以用上眼睛去观察。

师:对,这是“看见”。

生:可以用上耳朵去聆听。

师:说得好!引说,这是——“听见”。

(教师ppt出示课文插图。)

看这幅图,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发现什么呢?

学生观察。

生:我看到了牧童。

(教师板书“牧童”)

师:牧童是指——

生:牧童是指放牧的小孩子。

生:我看到了黄牛。

(教师板书“黄牛”)

生: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

(教师板书“骑”,学生书空)

生:我看到了树。

师:几棵树?

生:很多棵。

师:数得清吗?

生:数不清,是一片树林。

师:树长得怎么样?

生:是参天大树。

生:是高大挺拔的树。

生:树的枝叶很茂密,郁郁葱葱的。

师:树叶的颜色呢?

生:绿油油的。

生:树叶的颜色青翠欲滴。

师:像这样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树林我们可以成为——

生:齐答“林樾”。

师:仔细观察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木”字旁,都跟树木有关。

师:拿出你们的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记住字形。

师:你还有其他的所看,所听吗?

生:我看到了蝉。

师:“蝉”是什么?

生:“蝉”就是“知了”,是一种昆虫。

生:我还听到了蝉的叫声。

师:正在叫的蝉就叫——

生:齐答——“鸣蝉”。

二、初读古诗,读趣。

师:以上是同学们看见、听见的,是“我们”的“所见”。在两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袁枚,他是个善于观察、描摹细致的人,他也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了这画中的美景,并把这些“所见”写成了一首诗,请你们仔细读读袁枚的《所见》,看看他比我们多看见、多听见了什么?

出示《所见》一诗,并范读古诗。

师: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诗。

师:我们一起来读吧!我先读,你们接。

教师读“牧童——”,学生接“骑黄牛”。以此类推。

师生交换读。

指名读,齐读。

三、情景感悟,品趣。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袁枚的所见比我们的所见多了什么?

生:袁枚听到了歌声。

生:这歌声是牧童唱的。

师:这歌声怎么样?

生:这歌声很响亮。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振”字看出来的。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生:这歌声也可能很悠扬,悠扬的歌声也会在树林里回荡。

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嘹亮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美妙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欢快的歌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清脆的歌声。

师:谁能用朗读表现出牧童放声歌唱的样子?

指名读。

师:你还从诗中发现了什么?

生:小牧童忽然不唱歌了。因为诗人写到“忽然闭口立”。诗人发现小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不再唱歌,而且站立不动。

师:小牧童怎么突然不唱了呢?

生:因为他想去抓树上的知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诗人说“意欲捕鸣蝉”。“意欲”就是想要的意思。

师:看来诗人的确观察细致入微,能发现我们发现不了的东西。不仅如此,诗人还特别会表达。你再读诗,看能不能发现诗人抓住什么把小牧童写活了?

生再读古诗,思考。

生:诗人抓住了小牧童的动作,把他写活了。

师:你也有一双火眼金睛。你能找出描写小牧童动作的词吗?

生:“骑”、“振”、“捕”、“闭”、“立”。

师: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把小牧童给读活了。

学生练读。比赛读。全班伴着音乐齐读。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田老师,因为他能把每一首小诗都编成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你能把今天的这首古诗也编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吗?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句编编看。

学生编故事,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反馈。

四、同题拓展,说趣。

师: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形象呢?

生:活泼可爱。

生:他唱着动听的歌,无忧无虑。

生:他聪明机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呢?

学生背诵,如《小儿垂钓》《四时田园杂兴》《村居》《池上》

师:这里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首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师:比较这两首诗,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首诗都是写牧童的,都写出了他们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我觉得《村晚》里的牧童更加无拘无束,因为他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牛背上,而是“横”在牛背上。

师:你猜猜他在牛背上可能是什么样的姿势?

生:可能是半躺在牛背上。

生:可能是趴在牛背上。

生:也可能是倒着坐在牛背上。

师:多么自由的小牧童呀!哪里还能看出他的自由自在?

生:他吹的曲子也是想吹什么就吹什么,想怎么吹就怎么吹的。

五、课后创作,想趣。

师:多么令人羡慕的小牧童呀!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快乐自由的小牧童,你心中的那个小牧童是怎样的呢?请你课后学着诗人的样子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所见》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20 335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