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教案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木兰辞》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木兰辞》与花木兰形象1
《木兰辞》与花木兰形象
在《木兰辞》和与花木兰相关的民间传说中,花木兰是一个浪漫传奇的英雄形象。
一。文艺作品中的花木兰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里,花木兰是一个英雄,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先后出现过多种以花木兰为题材的戏剧、歌舞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
文学作品《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传奇,塑造了一个忠孝智勇的英雄形象,成就了一个不朽的文学经典。
《木兰辞》所描写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忠大孝的奇女子。因为担心父亲年迈力衰,不再适合远戍边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之后,花木兰出生入死、英勇作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立下赫赫战功,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边疆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出对国家、对君王的赤胆忠心,并得到了君王的嘉奖――“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至此,花木兰可谓成全了大伦大礼大节,做到了忠孝两全,其形象高大完美。
更为难得的是,功成名就之后,花木兰并没有贪恋君王所赐予的荣华富贵,而是惦记着家中年迈的父母,希望君王让她回去尽孝。“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视富贵如浮云,奉孝义重千金的行为,不仅表现出她大孝的善良本性,更表现了她淡薄功名利禄的高风亮节,从而使她的形象在高大辉煌之上,更多了一层飘逸洒脱的浪漫气质。
当然,历来最为人们所赞叹的还不只是花木兰的大忠大孝,更有她的聪明智慧。花木兰从军多年,同行的战友们居然没有发现她女扮男装的秘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长期与一大帮男同志共同征战、共同生活,只要言行举止稍有破绽,就有可能泄露身份秘密,而花木兰却做到了滴水不漏。以至于当花木兰脱下男装换女装,“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这不只是靠细心谨慎就能够做到的,更加需要高超的智慧,才有可能从容应对、全身而退。
正是大忠、大孝的品格,大智、大勇的气概,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成就了花木兰的英雄传奇。
二。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
不但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她是一个浪漫的传奇,在各地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里,她也是一个传奇英雄。
河北当地传说花木兰曾戍边燕山。所以,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自古以来都有祭奠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碑文为元朝人达世安的《汉孝烈将军记》:“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好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
此碑立于1332年,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常被人们用以作为花木兰真实身份的佐证。
《河南通志》载: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载: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另据《黄陂县志》载:木兰山北双龙镇朱异(字寿甫)之女木兰,十八岁女扮男装,替父参军,英勇征战十二年,扫灭羌胡,功悬日月,晋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卸戎装归乡,侍奉双亲,成老阁九十寿终,葬于木兰山北,墓前竖碑曰“木兰将军之墓”。
各种传说,言之凿凿,似乎花木兰确有其人。然而,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在《木兰诗》的注解中却称“不知起于何代”。《古今乐录》则称:“《木兰诗》本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始得于民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花木兰究竟只是一个文艺形象,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到底是从现实走进文学的,还是由文学走进现实的?她到底是哪里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花木兰作为一个传奇英雄,已经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成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给予我们的生活以丰厚的营养。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河南虞城有一座木兰祠,祠堂有一副楹联:奇孝皆奇忠奇女直等奇男子;大伦全大礼大节堪当大丈夫。这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对花木兰传奇人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也是长期以来民间对花木兰形象的解读。
三、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
也许木兰从军的事件确实在某个历史时刻发生过,但却不一定像《木兰辞》所描绘的那样浪漫,也不一定像民间传说所描绘的那样成功。
长期以来,人们无论是对《木兰辞》中作为文艺形象的花木兰,还是对各地民间传说中的“真实”的花木兰都存在严重的误读。当我们穿越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迷雾,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态度来重新审视《木兰辞》和民间的花木兰传说,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命运迥异的花木兰――在真实的历史空间里,花木兰不是一个浪漫的传奇英雄,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角色。
首先,木兰从军是被迫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女子是应该谨守妇道,足不出户,一心相夫教子的。评价女子的标准是女工、才艺和妇道。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那样“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才称得上贤淑女子。所以女子不爱红妆爱武装,放弃才艺不学而去从军打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花木兰也不能例外。 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看以看出,花木兰之从军入伍,完全是为势所迫。“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她该怎么办?她能怎么办?“可汗大点兵”,无非就是摊派兵役抽壮丁――每家一个,谁家都不能少!
与传说中的花木兰生活的时代比较接近的真实历史事件是淝水之战。据史书记载,淝水之战前秦军阀苻坚的大军就是抽丁拉夫组织起来的。战前苻坚下令:“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这一段史料对于我们理解花木兰为什么要 差异网…放弃温软舒适的香闺生活而选择代父从军极有借鉴意义。
《木兰辞》说花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但她真的很愿意卸下红妆去从军打仗吗?细心的读者可以从诗文的开头“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看出,对于代父从军,花木兰的'内心其实很矛盾:让年迈的父亲去还是自己去?自己一个女子怎么去?去了之后会怎么样?……她真的十分无奈,十分挣扎!
其次,花木兰的军旅生活是艰难痛苦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十年的军旅生活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颇具浪漫色彩。但要知道,对于一个柔弱女子来说,从温暖舒适的闺阁走上刀光剑影的战场,去和凶顽的敌人搏命沙场,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且不说刀剑无情随时有生命危险,单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就足够令人难以忍受:长期曝露在漠北的烈日、寒风和雨雪严寒中;风餐露宿,迁徙不定;长期与一帮男人混迹在一起,生活十分不方便,还要时刻担心暴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这一切对于花木兰来说,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痛苦的煎熬。
其三,花木兰的后半生注定是凄凉孤独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退役后的生活只字未提。花木兰的后半生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只能凭空去想象。十年的漠北征战,花木兰的形象一定有了很大的改变:长期的战场厮杀格斗,使她的嗓门变得高亢了,腰身变得粗壮了,性格变得暴烈了;漠北的烈日、寒风和沙尘使她的面容变得黝黑了,皮肤变得粗糙了,她不复拥有当年的花样年华,不再拥有当年的花容月貌和曼妙身姿,甚至在心理上她都可能发生了性别认同的错位,很难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女子。
在古代中国,女子十五岁即被认为已经成年――称为“及笄”。“及笄”就意味着到了婚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女子结婚的平均年龄也就十六七岁左右。与花木兰大略同时代刘兰芝(《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就是“十七为君妇”的。而花木兰退役之后应该多大呢?保守估计她代父从军时大略十五岁,如果采信“壮士十年归”的说法,她服役时间是十年,那么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五岁;如果采信“同行十二年”的说法,她服役的时间是十二年,那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七岁。如果采信《黄陂县志》“十八岁女扮男装,替父参军,英勇征战十二年”的说法,那花木兰退役时就已经三十岁了。
不难想象,二十六七岁甚至三十岁大龄的花木兰,因为长年征战而不再漂亮的花木兰,在那个战乱动荡男女比例本来就不平衡的年代,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所以,《黄陂县志》载“(花木兰)成老阁,九十寿终”――即花木兰退役后终身未嫁,成了老闺女,直到九十岁寿终正寝――是很可信的。
作为一个女性,花木兰一辈子只为一个传奇而活着,她并没有享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没有享受过婚姻与家庭的温暖,直到九十岁还是个老闺女……血与火是她青年时代的主色调,孤单凄凉是她后半生的主旋律,这难道不是悲剧人生?有哪个女人愿意这样过一生呢?
花木兰的传奇是如此浪漫,然而,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却是如此悲催!
四、《木兰辞》折射了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的悲情人生,折射出的是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所在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以历史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木兰辞》之于南北朝时代兴起,既是文学对现实状况的艺术反映,也是文学对现实需要的及时表达:面对连年战乱,男丁大幅减员的现实,民间希望女儿能像男儿一样服兵役,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而面对兵源严重不足的现实,各路军阀政权也乐得鼓励女子从军,以扩充兵源。花木兰作为一个时代英模,正好符合了大家的期待,可作为先进典型来宣传,以制造“花木兰效应”――以大忠大孝的美誉,以“赏赐百千强”的诱惑,以保卫国家的名义,鼓动更多女子来为军阀政权卖命……于是,《木兰辞》应运而生。
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木兰辞》是如此华美,然而,它所折射出的那个时代却是如此悲情!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木兰辞》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木兰辞 教案2
一、导入新课二,背景解题
三。朗读
1、听范读,正字音
2、自由朗读机杼Zhù可汗kâ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âi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 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红妆zhuāng 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 3.请学生朗读并点评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串译文章)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古今异义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意是只(副词)
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 郭:古意是外城 今意是仅用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 走:古意是跑 今意是行走 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集市(名词) 愿为市.
鞍马 买 (动词) 数词运用 军书十二卷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翻译时注意以下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梳理诗歌展现的木兰的传奇经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2、六、详略分析:(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学生讨论明确:(1)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准备――详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2
八、拓展延伸
1.每一年,中央电视台都会有一个晚会叫“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我们今天读到的木兰的事迹,绝对有资格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如果你是评委会委员,请你参考下面的颁奖辞,也给我们的木兰写一段颁奖辞吧: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
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 翻译时注意以下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梳理诗歌展现的木兰的传奇经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4)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还朝辞官,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7) 比喻作答,赞美木兰。 教师总结:本文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万里转战、凯旋而归、不贪功名、解甲归乡、全家欢聚的故事,洋溢着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木兰在非常时期女扮男装,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与才华,着实
木兰诗优秀教学教案3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的鉴赏水平,对于诗歌的写作手法不宜深究;时代背景略知即可;重点是理解人物形象,读背诗歌。
教学方法:
问题法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内容,理解叙事的详略,体会诗歌对我国古代女英雄的赞美。
2.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以及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叙事诗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后代文人作了加工润色,但基本上保留了易诵易记的特色。
二、根据预习回答问题(出示小黑板)。
1.A木兰之歌B木兰出征C木兰从军
由此你认为本诗重在表现人还是表现事?
(板书: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2.文中那些文字表现了木兰的少女特点?哪些文字表现了她是一位女英雄?哪些是正面写她的?哪些是侧面写她的?(板书:诗歌内容)
3.你认为诗中哪些语言体现了本诗是北朝乐府民歌?
4.指两名同学一个读加点字的音,一个写。(见“阅读提示”。)
三.领读两遍课文,学生自渎一遍,然后明确:
1.“唧唧”注释说是“虫叫声”,大家说可能是什么虫叫的?(蟋蟀)这种虫叫声表明了什么季节?(蟋蟀古人叫它“促织”,意思是天气开始冷了,它催促人们快点织布做寒衣,在这种情况下“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更加突出了事体的重大。)下文哪一句诗与这里照应?(朔气传金柝)
2.“问女”四句看似赘文,实则细腻地表现了木兰当时心事重重的样子。“昨夜”如换成“昨日”,意思有什么变化?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军的`?“从此”二字表达了她的什么心情?
3.“十二卷”与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都怎样理解?
4.东南西北各句排比互文,怎样解释?
5.“旦”、“暮”二字表明了什么?“不闻”、“但闻”句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
6.第四段六句以极其凝练和谐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木兰从离家出征到凯旋回朝的全过程。为什么这部分不做大肆渲染?(因为这里不是重点)
7.诗里是怎样描述战后人们对木兰的热情?木兰的表现怎样?
8.“问所欲”可否换成“问所需”?“愿”为什么不说“欲”?“千里足”是什么修辞?(借代)“儿”为什么不说“女”?
9.“相扶将”说的谁扶谁?
10.第七段以兔为喻,赞美了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11.诗中对偶句与排比句有几处,请找出来。
四.如有时间,教师说白话,学生说原文;然后教师说原文,学生说白话。
五.结课,作业。
本诗通过对木兰离家从军—征战沙场—胜利归来的生动叙述,塑造了一个为国立功而又不图名利富贵、叱咤风云而又感情细腻的女英雄形象。反复诵读后,在练习本上抄写全诗,翻译成白话;做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设计
木兰诗
人——女人——少女——少女英雄
1.代父从军(详),征途思亲。
2.艰苦征战,十年凯旋(略)。巾帼不让须眉
3.辞官回乡,亲人团聚。
4.吟唱附文,隐喻赞颂。
木兰辞作文500字4
皎洁的月光照在院子里,映到木兰的身上,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她独自在院子里织着衣服,也不知是为什么,她口中传出一声比一声沉重的叹息,甚至盖住了织布机的声音。
原来是因为皇上令每家派出一个男子参军,可是木兰家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的父亲已经年老了,这可怎么办呢?木兰一边织布,一边思索,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邻居王大娘今天起来的早,正想去东边集市买几条新鲜的鱼吃,因为他儿子要参军啦,提前给儿子补一补。木兰坐在院子里,若有所思,一动不动。
王大娘走上前问问木兰发什么愣,木兰抬起疲惫又忧愁的双眼淡淡地回答道:“没什么。”王大娘叹了一口气,说到:“我知道,你一定是因为征兵的事儿发愁呢!你要是个男儿就好了!”对呀!木兰心想,我可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啊!
木兰赶紧向王大娘道谢,马上回到屋里,剪下了她的长发,洗去了脸上的妆,穿上弟弟的衣服,站在铜镜前一端详,还真像个血性男儿。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已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去集市上买了打仗用的马匹和马具,与父母挥泪告别后,便踏上了为父从军的道路。
兵戈铁马,刀剑相碰,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一敌百,毫不畏惧,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凯旋,回家!
长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皇上在大堂当中召见了木兰和众将士。皇上注意到凯旋归来的木兰虽然一脸英气,却有几分女孩子的模样,心中不免疑惑。木兰泰然自诺,拒绝了天子的高官厚禄,只要了一匹千里马,快马加鞭回到故乡,想见见朝思暮想的亲人好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 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1、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下一篇:洛阳诗韵优质教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