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精彩10篇】
通过观察四季变化,引导学生描绘自然景物,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细致观察与生动表达能力,如何让描写更生动?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1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摘录课标相关内容)
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②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③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④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角度比较单一,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但是他们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本堂作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描写景物。
3.教材分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 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本单元为自然山水单元,是写景的经典美文,从长江三峡高猿长啸,到苏轼与故友共赏明月淡雅;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奇异的自然山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3. 在写作与交流评改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方法。
2. 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
评价任务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评价任务3: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评价任务4: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方法导引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1.朗读品味《春》中描写春风春雨的段落。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讨论: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
学生交流发言: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春风图:作者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春雨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引导学生总结: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3.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
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学生朗读,品味探究: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感染人心?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结论:
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4.思考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总结:
①调动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③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补充:有些同学观察细致了,但找不到语言来描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词炼句。
三、小试牛刀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1.写作指导
细致观察校园景物,根据下列问题构思:
①校园中哪一处景色让你最难忘?
②观察此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是动态的?高处、远处有哪些景物?低处、近处又有什么?
④身临此景,你心中涌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维导图】
2.学生写作
提示:
①“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②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③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3.学生小组交流,互评与修改(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没有从多个角度写景,有没有融入感情),进一步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4.推荐分享,作品展示
5.教师点评
结语:
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才能成就一段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我们写作实践,预先全面考虑,再灵活运用,细致修改,才能点石成金。
四、实战演练
课后,请同学们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附:【板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
多种感官,抓住特征
多种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
融入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以四幅美丽的景物图片导入,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带入将要学习的内容当中;随后又用已学过的课文《春》《三峡》《雨的四季》中的三段文字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掌握方法之后,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个小片断,在学生写、议、评、展的过程中,再进一步领会、熟悉描写景物的方法;最后,再布置1篇课外写景的大作文,让学生再行巩固课内学到的方法。从总体上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基本上掌握了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从多个角度去写景、抓住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
不足之处是,课堂上给的写作时间和展示时间太少,很多学生的作品没得到展示,只能在课后点评。作文课重在多练笔,以后课堂上要多留时间给学生写作和展示。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景物,感悟生活,能有序地描写景物。
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感悟生活,能有序地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峻峭秀美的山峰,波澜壮阔的大海,五彩斑斓的花朵,轻巧灵动的云雀自然美景哪一样不触动我们的心灵?哪些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
二.环节设计
主问题一:想一想,你如何认识一棵树?
学法指导
1.自学探究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如何认识一棵树呢?
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3. 各组选定代表展示,其余组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主问题二:赏析下面语段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文段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文段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文段三:
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 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 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
学法指导:
1.默读一遍,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注意写景的角度,顺序,语言等任选一个文段来说说这段景物描写好在哪里?用“我认为 景物描写好,你看 ”的句式说话
3.总结写景的方法
4.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号先讲,3号和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5.各组选定代表展示,其余组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主问题三:运用学过的方法,你会写景物吗?
请同学们运用描写景物方法,从下面老师提供的自然景物的图片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二百字左右,时间3到5分钟。
多媒体显示:春雨、校园晨景、落叶、菊花、荷花等景物图片。
学法指导:
1.仔细观察图片,抓住景物的特征
2.运用上面学过的写景方法,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
3.写完1号和3号互换,2号和4号互换,交流好的地方,对不好的地方给予指正并提出建议
4.各组选出最好的1篇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及时评价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作文训练
题目:校园秋色
要求:
1、抓住秋的景物特征,写出校园秋景最美的一两个景点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4、要抒发自己的感情。
5、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6、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7、以描写为主,字数不少于600字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识记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会在记叙文中适当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心情。
教学方法:
自主与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会遇到很多有关景物描写的精美语段,读读这些句子,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受到一种人情美。这些景物描写能渲染气氛、衬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如果我们在作文时,能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那该多好啊。
2、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见上边)
二、自主整理:
(1)从你学过的语文课本上找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写景方法。
(2)同桌交流。
(3)交流展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却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4、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秃树枝丫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鲁迅《风筝》)
5、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莫怀戚《散步》)
6、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筒光照来照去。……“下来吧,孩子”。(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写作技巧:
景物描写:
⑴含义: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
⑵抓景物特点、多角度观察入手:颜色、形状、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⑶ 描景方法:动静结合、联想、想象和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为叙事服务,起衬托人物心情作用,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可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不宜太长。
四、佳作赏析:(小组合作交流,读读、评评)
提示:写什么景?怎么写?有什么作用?
1、太阳高挂在空中,操场边的’树热得直冒烟,那片片绿叶就像一张张干渴的嘴巴。体育课上,一圈跑下来,我汗流浃背……
中考满分作文《四季的感动》
2、月儿缺了,豆角般,黄灿灿,亮晃晃的。明天我要离开大山,到城里上初中了。妈妈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和我谈着……
中考满分作文《心底深处的记忆》
3、窗外,风在刮着,豆大的雨点在敲打着玻璃,发出“啪啪…”的响声;窗内张帆同学正在参加初三月考……
中考满分作文《悔恨》
五、仿写创新:
试着为下面三段话加上适当的景物描写。(任选其一)
练笔一:今天我校召开特色体育远动会,这也是我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早晨,我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学校。
练笔二:吃过午饭,我和弟弟来到郊外田野放风筝。
练笔三:独立构思写景的开头或结尾。
六、评改提升:
1、组际交流。
2、师生共评。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完成。
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谈一谈。
课后反思:
这堂写作指导课,课堂流程为:自主整理——写作知识——佳作赏析——仿写创新,从归纳写作知识到赏析训练,知识与训练相统一,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采用自主和合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课堂效果较好。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4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了怀抱中。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春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3、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和其他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4过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二、巧设案例,抛砖引玉:1、老师和同学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事物,总会心存感动,然后想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写成文章。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请同学们大胆踊跃的鼓励或者提出建议。2、屏幕出示例文,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感悟优点,并指出缺点,由此复习已知的习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如,书写不够工整;表达缺乏条理性;不够生动具体,以及标点使用不当等,从而提请学生注意加强对文章的反复修改。4、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 5、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脉络清楚6、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板书: 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 大小 ……7、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形象 具体 8、怎样能使自己的表达力求生动、形象、具体呢?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事物写得灵动、鲜活。9、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巧妙地引出本次习作要求:(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移步换景)(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引导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发挥想象要适度,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空想来写。(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三、佳作赏析,积累运用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2、讨论范文:你认为文章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拟人 夸张四、欣赏美景,笔下生辉1、放录像,学生欣赏春天无限的美与生机。2、构思动笔写作。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并能巧妙地抒情。3、师巡视指导。4、讨论、分析、点评。板书设计: 写景(题目自拟)1、细观察:按一定顺序 脉络清楚2、抓特点 形态 颜色 比喻 生动 气味 声音 拟人 形象大小•••••• 夸张 具体 3、多积累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5
《景物细节描写 》教学设计(六年级第二学期)
安徽省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程 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3.通过学习例文,要求学生掌握生动、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明确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顺序。教学难点:
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有句话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都很向往这些美丽的地方,但是那里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天堂,因为那里没有我们的亲身感受,更没有我们的真情流露。那么,哪里才是属于我们真正的天堂呢?其实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看,(出示校园植被图片)这颗伫立在校园一隅默默陪我们成长的香樟树,这片躺在校园一角悄悄伴我们玩耍的青草地,还有静静绽放在枝头的姹紫嫣红的小野花,它们虽然不是名山大川,不是奇观异景,但他们却散发着独特而朴实的美,它们那坚韧而顽强的生命力,在我们班三十二个小作家的生花妙笔下,焕发出生命的熠熠光彩!(课件:欣赏同伴作品)
二、指导方法:
(一)细致观察, 抓住特点
细致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观察的细致与否,决定着认识事物的成败,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写好写景习作最主要的在于细致观察,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叫“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耳听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文思泉涌。也许有同学说,我写景前也作了细致的观察,可是一到写作时还是无话可说。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细致”二字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细致的观察呢?说白了,所谓“细致”就是要通过多种观察的手段,如(板书:目视——观其形状、颜色和姿态,耳闻——听其声响,口尝——品其味道,鼻嗅——闻其气味,手触——摸其质感,脑想——进行抒情,)等等。从不同的层面,来了解事物的特点,从而实现详尽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目的。
(二)层次分明,文辞优美
层次就是文章内容的写作顺序,这是我们习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有的同学想到哪写到哪,尽管词汇丰富语言优美,如果不注意表达顺序,这样写出的文章也会黯然失色的。(课件举例:修改同伴作品。)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以下几种顺序:
1、空间方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由远即近,从整体到局部等等。
2、时间变化顺序——可按一年四季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如《烟台的海》,早中晚如《夹竹桃》)
3、地点转换顺序——这是针对参观、游览的景点比较多的描写方法而言的。
优美的文辞,是指恰当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它们犹如女性的化妆品,厨师的调味料,有了它们,文章看起来才会优美生动、形象感人,品读起来才会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三)动静结合,尽情想象
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物时,既要写出它的静态美,也要写出它的动态美,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动态的美,往往要发挥想象所谓 “想象想象,越想越象”、“一处风景,三分自然,七分想象”。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比如《广玉兰》“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些动态描写,都是通过观察和想象,使原本静态的植物充满了勃勃生机。
(四)抒发真情,点名中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其实大自然的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本身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是作者自己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用笔去描摹的,因此,这些景物也就自然而然注入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写景也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课件:欣赏名家作品)
三、观图写作
1、看图说词,成语,短语,句子,引用诗句或创作诗句。
2、片段练习
四、评价作品
板书:细致观察, 抓住特点
层次分明,文辞优美
动静结合,尽情想象
抒发真情,点名中心
教学反思:我们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农村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实效性研究》正在日火如荼地开展着,十位成员中,有八位老师都上了课堂实例。大家的教学设计都是“国内首创”,因为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更因为我们的课题本身就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每位老师上的课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精致打磨,精彩呈现的原创。
我是这学期最后一位上课的老师,由于前面的老师课例上得太好,以致于越到后面压力越大,怎么办?怎么办!我胡乱地翻着一些教育书刊杂志,想从上面得到一些灵感,果然,我看到了一则“杜利奥定理”,这是美国作家杜利奥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失去热情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这个定理可以引申为: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的人,他们一学起来就像发动机般迫不及待,高速旋转,他们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对学习充满渴望,并且不断地把自身的热情传递出去带动周围的人鼓足干劲。这样的一群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一半。
看完定律,我心中有了定数,决定在上课之前,首先让同学们带着热情去操场上进行“热身训练”——对操场四周的植物(小草和香樟树)进行“写生”。第二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兴奋而又神秘地告诉大家:“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写作„„”话音未落,班里一阵唏嘘:“切,又是习作。”说到写作,大家都很反感。我笑着说:“不过,这次与往日不同,我们到操场上观察植物,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想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反正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耶!”大家高兴得“哇哇”直叫,一个个像自由的小鸟飞向了操场。
他们三五成群地挨在一起,一群站地上欣赏高大挺拔的香樟树,一群蹲在地上观察瘦弱矮小的青草。只见他们有的捡起树叶,仔细的翻看;有的轻轻地抚摸着叶片,边看边记;有的捏着樟叶,闻来闻去;有的撕开叶片,舔舔里面的汁液,又放进嘴里嚼一嚼,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很像李时珍品尝中草药的样子;还有的伫立在草丛边,久久凝神思索„„此时此刻,他们完全沉浸在这种轻松又愉悦的创作氛围中,他们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植物,他们要用自己纯洁的心灵为读者歌唱一曲植物赞歌。他们仿佛变成了草和树,草和树仿佛变成了他们,他们合而为一,此时此地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物„„
我把他们的作品收集上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写得太棒了!比我平时的命题习作好上一千倍。我兴奋不已,决定把文章打成电子稿,用课件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分享这顿“美文大餐”
上完课以后,有收获也有失落。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想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主要是要激起他们有一种想写的强烈欲望,让他们有一个能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应该让他们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使创作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我们也要采用多激发、多鼓励、多展示、多交流、多肯定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建立写作的信心。当然,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我们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次品”,我们也不要批评。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低落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所以,首先要找出闪光点进行鼓励,然后再提出中肯的意见,这就叫变“纠谬法”为“评优法”。实际上,在作文课上,分析作文病例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修改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我们要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和“能写好”的最佳精神状态中,这样才能把课题《信息技术环境提高农村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实效性的研究》落到实处。
《景物细节描写》评课记录
安徽省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程 梅
李敏老师:
1、整节课教师围绕细节描写来引导,并适时总结协警的方法,有指导、有归纳,还有动手试写,重点突破。
2、栀子花图片的出示,源自生活,取之于平凡之物,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3、优点总结如下:评促写、发为先、图为源、练精彩、4、不足之处:学生参与点评,修改不够深入;开头出示的两组图片作用不大,没有老师的语言优美,既然语言可以替代图片,说明图片五利用价值,建议删除。
王飞老师:学生的习作水平较高,老师的语言优美;让学生练习习作的图片目的性较强,图片中呈现的四种形态的栀子花,为学生的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夏华老师:环节清晰,开篇较好;幻灯片中呈现的学生作品应做个评价,比学生自己读出来效果要好。
陈燕老师:设计的环节清晰,教师的语言优美,特别是第一环节呈现的很好,但是学生的作品讲的过多。
程晖云老师:取的景很好,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景物(香樟树、小草、栀子花),学生的作品水平也较高。有瑕疵的作品,应让他自己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其修改,在让其他同学修改。
李亚玲老师:教学相长,师生皆出口成章;不足之处:教师预设的较多,孩子说的较少。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6
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基础较差,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作文平铺直叙。七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写景的经典美文,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为“走进四季,我心中的美景”,据此我决定从景物描写入手布置一次作文:家乡的秋天。我知道,初学写景作文,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是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农村学生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但却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本课题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感观,让他们耳听、手动、心想。结合季节环境,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创新,学以至用。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感情。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一定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写景的方法,能运用多种感观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征和多种修辞方法写景。
课前准备:观察校园秋景和家乡秋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体会古人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学习和积累古诗写景的名句)
1、多媒体出示下列几句古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问:以上几句古诗各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导入:在作家眼里,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3、出示课题: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二、学生互动(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激活课堂,提高赏析能力)
1、多媒体出示下列语段描写,要求学生从修辞、语言方面进行品评。
深秋到了,今天早晨我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秋天的校园别有一番风彩。绿化带的树依旧那么翠绿迷人,它们随风摇动,好象在向你招手,欢迎你的到来。一些不知名的花儿竞相开放,招来了蝴蝶在那儿翩翩起舞。跑道上的一些树开始飘飘落叶……
2、检查几天前布置的任务:以组为单位观察校园秋景,并将其用文字描述出来,小组共同协商,将其修改到最好。
3、每组选一名代表朗读自己的作品。
4、交叉评价:他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怎样描写的?用词恰当吗?
三、合作探究(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习描写方法)
1、学生朗读品味《春》中描写春风春雨的段落
讨论: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
学生交流发言后教师总结:①调动多种感观(视觉、触觉、嗅觉、听觉)。②动用多种修辞手法。
2、什么是描写?(多媒体出示)
它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3、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多媒体出示)
①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②要观察细致,用词准确,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补充:有些同学观察细致了,但找不到语言来描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词炼句。
四、美文欣赏:《家乡的秋天》(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和描写)
本文抓住了家乡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品味练笔:(能力迁移)
1、多媒体出示几幅秋景的画面,学生认真观察,试选取其中自己的一幅进行描写。写好后进行交流。
2、品味下列写景的句子。
看到:所有结满籽粒和果实的植物都谦逊地向大地低头,因为是大地养育了它们。
听到:晴朗的天空中传来阵阵大雁的叫声,它们是在商量南飞的路线吧!
闻到:累累果实飘散缕缕清香,醉倒了如蝴蝶般飘落的黄叶。
触到: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它是最纯净的,凉爽地轻轻掠过了脸颊。
六、总结,布置作文(学以至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景,那么请同学们回去后认真观察自己家乡的秋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用心灵去感悟,写出家乡最美的风景。
板书设计:景物描写方法 按一定的顺序,适当引用诗句
抓住景物特征(形、色、味)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调动各种感观
融情于景
反思:通过这堂作文课,一些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也有内容可写,而且还有条理。平时写作好的学生还真写得不错。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需要教师精心投入,耐心引导。教师要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兴趣,作文题材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才会写出有真情的文章。但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思维还是很单一,未能产生更好的联想和想象。很多学生语言缺乏精炼和生动,今后在阅读上还要加强。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7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 谷业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提炼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领学生调动真情体悟融情于景,提升发现与感受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提炼方法,生动描写景物特征。教学难点:调动情感,体悟学习融情于景。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景物开展观察活动。
2、教师准备好纸片、树形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激趣,明确景物含义
(微视频)导入:悬空白瀑、雨后彩虹、醉人花香、恋花玉蝶、穿空乱石、嶙峋奇岩、锦绣名城、精巧建筑、彤云密布、四时更替、润物雨水……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名胜、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
明确: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统称景物,它可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致。
过渡语:无论何种,惟有写出特色,才能流芳百世。(图文展示)纵情第三单元的优美篇章中,我们饱览了奇山异水的变幻之趣,领略了鸟鸣鳞跃的蓬勃之气,也沉浸于如水月华的空明之境。掩卷回味,大千世界,无限风光,似尽收眼底。而这份真切的感受源于历代文人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二、校园聚焦,初试描写景物
1、播放景拍,学生试写。(就课外学生在“发现校园之美”观察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点——“校园一景”拍摄成小视频,作为课内训练“描写景物”的素材展示。)
2、交流评点,曝光问题。(组内互评: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评评。)
预设:学生“裸写”中可能暴露出“描写不生动、特征不够鲜明”等问题。
过渡语:怎样才能把景物的“特征”描写出来呢?让我们从名家经典中借鉴一些方法吧!三、经典共析,引导提炼写法 1、析读课外名著片段
出示课外同步阅读的《昆虫记》片段,指名读。(1)这段文字写出了小田螺们的什么特点? 明确:沉静、稳重等。
(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特征写出来的啊?
预设:①作者用“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等语言赋予小田螺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可爱和好奇的情态。②透过“轻轻地、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慢慢、沉沉的”等词写出它的沉静与稳重。
小结:恰当使用修辞手法,灵活运用修饰语,可以使语言生动起来,也可以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过渡语:第三单元的山水美文可谓描写景物的“标杆”,让我们大声诵读回味你觉得精彩的描写语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炼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等会儿能一睹各小组的风采。
2、回味课文精彩描写 ①小组合作,提炼技法。
明确记录员(及时记录,字迹工整,写在卡片上等),发言人(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落落大方等),其他人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
②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交流并展示成果(实物投影,粘贴叶纸)。预设:动静结合,如《答谢中书书》中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静景与动景互相辉映,呈现勃勃生机;发挥联想和想象,使表达出彩,使内涵丰富,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结:描写景物,要做到绘形绘声绘色,就要或多或少用到上述归纳出来的方法。
过渡语:有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大家再来观赏石榴树,这次可以在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如平日对这株石榴树认真观察过的经历,从文章里间接认识到的石榴树形象,然后运用至少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来修改此前的句子,努力做到描写更加生动,让石榴树的特征得以鲜明。四、自主修改,习得融情于景
1、初改,生动描写景物 ①运用方法,修改完善。②毛遂自荐,当堂交流。过渡语:语言就像树的叶子,生动的语言就像茂盛的树叶。但是,生动的语言还要靠真挚的感情来支撑。情,是文章的根。就像作家碧野说的那样(生齐读)。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融情于景”,怎样才能做到呢? 2、再改,习得融情于景 ①再析经典探融情于景
(1)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昆虫记》的片段,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喜爱、热爱。
小结: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融情于景”。
(2)作者是如何将对小田螺的这份喜爱表达出来的呢? 明确:可从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小结:融情于景,可以是把情感蕴藏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中,含蓄地流露出来。还可以透过词、句直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种融情更加直接。
过渡语:融情于景,可以是将情感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中,也可以直接透过词语来抒发感情,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是交织在一起的。接下来,大家再来修改修改之前的片段,做到“融情于景”。
②学生自主修改后交流。
小结:描写景物,一要抓特征,二要炼语言,三要融真情。做到这些,也就做到了“物色尽而情有余”,即形貌写尽而情味有余,所谓的文质兼美。
五、放宽视野,记录更多美好
1、课外作业:大家不妨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以“校园里的 ”为题,写1篇描写景物的作文。要求:用心观察;抓住特征;丰富语言;融入真情。
2、老师寄语:同学们,当迈出校门,环顾宜昌,放眼世界,我们便置身更为广阔的天地,有机会接触更多五彩缤纷的景物(视频)。当你为大千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所触动,不放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这份美好……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8
本文简介:写作课《学习描写景物》教师导学案课型:写作课主备人:张艳玲参与人:张艳春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会有序地观察景物。2、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各种感官,借助多种手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3、
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写作指导课
一、口语表达
二、写作内容及指导
本次习作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审题。窗外可以指窗外的景色的一部分或仅能看到的全部景色,也可以指视野扩大到窗外更远处的景色。
2)、角度。在写景物时,可以选取一个主要观察视角,再以其它的观察角度灵活描写;也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按照地点的转换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在描写时,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重点。在描写窗外景物时,要注意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给所描写的景物确定一个基调,如美丽、忙碌、欢乐等,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抓住所写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如春天溪水融化、小草泛绿,夏天蝉儿乱鸣、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落叶飘零,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凛冽。
2、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一个景物在某个季节的特点。
3、要注意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写作课
一、布置写作内容,明确写作要求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1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3、写作时间,40分钟完成
二、学生开始写作
三、教师巡视,小结。
第三课时
作文评改及讲评课
一、回顾上次作文的题目及要求。
二、学生自评
讲作文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行修改完善。
三、学生互评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选出组长
2、教师出示互评标准
1)本组内成员作文互评
2)每个作文要经过二到三批
3)每经过一个批改人都要给出分值及评语,写明批改人和时间
4)作文评改后。小组长要计算本组同学的平均分,然后展示作文
四、作文讲评
1、每组展读作文并说出该作文展读的理由
2、其他各组针对所展评的作文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最好给出改进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评,给出相应的意见,并对每篇作文进行简单的总结。
4、讲评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附:作文互评标准
1.格式是否正确
2、是否有错别字
3、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准确—
4、是否有错词病句
5、语言表达是否明确
6、内容具体、充实
7、中心是否明确
8、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9、字迹是否工整
10、是否有创新
总
分:50
实际得分:
评
语:
评
分
人:
4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程序 一、导语 本单元我们沿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了旖旎的春光,我们踏着老舍的脚步走进过济南的冬天,夏天在辛弃疾的眼中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秋天在刘禹锡的笔下则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放。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精美的篇章。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揣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二、教学板块 1、 指向景物描写 ①比较景物叙述和景物描写 ②明确描写的含义 内涵: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外延: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定向: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2、展示景物描写 ①赏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讨论:这段描写中,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了那些妙招来突出这些特点的? ③归纳: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了一种景物——春花,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等多个角度,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放的特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 ④明确: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呢?请学生阅读课本中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讨论明确 A、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B、注意把握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事物的特点。 (比较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 透视景物描写 ①欣赏: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己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那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②讨论:下面老师把这段文字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③归纳 抓住特点观察和景物描写的方法:加修饰语,用修辞,融入感受,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4、 练习描写景物 ①从下面选一题,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然后写一景物片段 A、看图作文(课本上的彩页《西陵峡》或自备的景物彩图) B、开展一次“用我的眼睛看校园”的文字写生活动:三五人自由成组,选择校园的一角观察,每人写1篇观察日记。 C、多媒体出示优秀摄影作品(以具有地方色彩的风景为主),要求学生细致观察,选一个画面写1篇写景语段。②写后评述,要点:描写了那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具体用了景物描写的哪种方法?用得恰当吗,能否提出改进意见? ③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认真誊写到自己的作文本上。 [附佳作示例] 校园一角(节选) 春天,节节高抽出嫩芽,随着天气变热,节节高一节一节地长大了,也越长越块了。尤其是夏天,节节高开的最茂盛。节节高的径分成几节,每节之间有两片叶子隔开,茎上还有茸茸的毛。它的花盘很美,有红的、黄的、白的等等。最漂亮的是红白相间的,下面是一层红的,中间被花托连接着。秋天,节节高的花纹收拢起美丽的花盘,形成了一个个“小草莓”,在这些“草莓”里藏着黑黑的种子,好像好几个小男孩躲在树后面,露出了黑亮的眼睛。 每到谷雨时分,花圃里的牡丹花便一展风姿。它们有朱红的、粉红的,淡黄的,浅紫的,个个斗艳争芳,舒展着绿色的枝叶,炫弄着烂漫的姿态,向一个个俏丽华贵的公主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点评:选段写了两种花,详写节节高,略写牡丹花。每写一种花,大体写了花朵、花枝、花茎,着重写了花朵的色彩、姿态,特别注意描绘每种花与其他花的不同之处。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又适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特点,给读者一种美的愉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景物描写教学课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设计 篇10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多方面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寓情于景,尝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4.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观察图片来绘景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课件出示:
设问1:同学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预设:湖水、植物、太阳。
追问:还有吗?大家往远处看。
预设:房屋。
再问:请大家注意,当问你看到了什么时,一定要说具体。可以说你看到了什么植物,它的形态是怎样等。
预设:蒲苇好像在摇动;黄昏前阳光温暖昏黄;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房屋静默着。
设问2:哪位同学能描绘一下这幅图画的景物特征?
预设:夕阳徐徐落下,水面上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一抹一抹的橙红似乎都溶解在湖里了。湖边的蒲苇随风摇曳、向前铺展,远处的房屋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默着。
追问:此种景色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我想要拥抱它,拥抱这一天里最后一抹灿烂!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感受画面的景物之美,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描绘美的兴趣与欲望。
三、诵读推敲学写景
师:同学们赏读下列语段,推敲推敲,学习其写景方法。
1.善用修辞抓特征
课件出示: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预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明确描写景物需先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抓住景物的特征—一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更生动形象。
2.多感官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预设: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眼、耳、鼻等各种感官,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景物色、声、味等特点,并将其表达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写之有序,条理清晰
课件出示: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预设: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一石井栏一皂荚树一桑椹),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一黄蜂一叫天子)。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即空间顺序)写景。
3.虚实结合有意境
课件出示: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老舍《济南的冬天》
预设:把济南城外山坡上积雪与草色错杂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联想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进而别出心裁地想象到“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意境更深远。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联想、想象的画面,并体会其作用。
4.情景交融情韵美
课件出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预设: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然后借景抒情,既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又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说到底,写景是为了抒情、达意。
课件出示: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视觉,正面写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视觉,侧面突出水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水急的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从视觉、触觉写树林的苍翠茂盛)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形态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对偶句,以动衬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句式相对,富有节奏美)
师小结:山川之美,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我们笔下情感的绵延和寄托。当我们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在写作过程中把情感融入描写,我们的景物描写就能开出一朵个性之花。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之懂得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让学生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
四、升格片段展身手
师:请同学们赏析下面片段,说说修改后的文段比原文好在哪里。
原文:我看到灯发出耀眼的光,边上呈现出一圈淡紫色的光晕。
改文:最吸引我的是那浅紫色的光晕,一层层地晕染在灯光的周围,像轻纱,像雾霭。定睛细视,又像一朵盛开在黑色天幕上的莲花。紫色的花瓣不断地往前伸展、伸展,好像要穿透黑夜似的。花香也活跃起来,氤氲在花瓣上,弥散在整个夜空中。那光晕又像一圈圈密密匝匝的文字,一环又一环的,那是路灯说给黑夜的悄悄话……
预设:修改后的片段除了使用形容词修饰外,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摹,比原文更生动形象,更有画面感。
原文:我呆呆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天上的月亮……我和妈妈又吵架了,我伤心地哭了。
改文:我呆呆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天上的月亮,它升起来了,冰冷地挂在枝头,月色淡白,月影斑驳,月光凄凉地洒向大地……我和妈妈又吵架了,我伤心地哭了。
预设:修改后的片段把干瘪无味的语句变得生动形象。选取月亮展开描写,运用“冰冷”“淡白”“斑驳”“凄凉”等冷色调词语来渲染气氛,衬托“我”吵架后沮丧、失落、难过的心情。写作时可以恰当选用词语,运用多种手法写景,以达到渲染氛围的作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升格扩充,让学生小试牛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实战演练绘家乡
家乡,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人生起航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必然印在我们的脑海,烙在我们的心上。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以《家乡一景》为题,描写出这处景物的特征及给你的独特感受,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以作业的形式,巩固所学,引导观察生活,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
善用修辞抓特征
听触嗅味多感官
写之有序条理清
虚实结合有意境
情景交融情韵美
【设计亮点】
这堂课,从学生写不好写景文章的根本原因一一不会观察,抓不住景物特点,文字空洞出发,结合已学过的经典文章片段,师生一起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此外,还教学生如何将情感融入文字之中。掌握方法之后,让学生升格拯救失误文,在学生写、议、评、展的过程中,再进一步领会、熟悉描写景物的方法。最后,再布置1篇课外写景的大作文,让学生继续巩固课内学到的方法。如此一来,经过学练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写景作文的技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