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精彩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一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请小朋友们用你的铅笔、文具盒,或者手来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量好之后把你的结果告诉我。
2.我们来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也可以写作cm。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有没有1厘米长的物体?集体讨论交流。
7.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去前面小的刻度,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1.书上想想做做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三题,男生测蓝线,女生测红线,再交流,小结: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表示。
4.第四题,今天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尺,那么你能照着书上的样子量量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量完之后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我们班那个小朋友的手掌最长。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长度单位厘米,回家后,请你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二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地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皮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入长度单位。
(一)情境导入 。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请四人小组合作,选用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学生操作:选用橡皮、大小回形针、硬币等量出“扶手”的长度)。
师:谁愿意大声告诉大家你量得“扶手”有多长?
生:我量得“扶手”有三张纸条那么长。
生:我量得“扶手”有四个1角硬币那么长。
生:我量得“扶手”比两个大回形针短一点儿。
生:我量得“扶手”比三个小回形针长一点。
……。
师: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选用的工具有的长,有的短,所以结果不一样。
(二)质疑。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数。
(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师:对,有数。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们看,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
生:是0。
师:0咱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课件闪烁“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闪烁0刻度并板书)。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
生: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
(二)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生:是2厘米长。……。
师:到底是多长呢?我们听听“小精灵”是怎么样说的。
(小精灵: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验证。
师: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呢?
生:从刻度1到刻度2。(师点击课件反馈)。
生:从刻度2到刻度3。(师点击课件)。
……。
师: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长。
师:对,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生: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厘米。
生:图钉的长是1厘米。
生:小方块每边条的长是1厘米。(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不是1厘米长)。
生: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
(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厘米,之后汇报,投影反馈。)。
师: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是多长呢?
(学生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
师:互相看一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呀?(生闭眼想像)。
师:(出示课件)那4个1厘米是多长?
师: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长的一段吗?
(生指出后汇报是怎么指的)。
师: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
(二)量几厘米。
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师:请大家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然后在括号内填数字。
师:请同学们按刚才的量法,赶紧帮助蚂蚁们量出“扶手”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扶手”的长度)。
师:大声告诉小蚂蚁,“扶手”长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
(出示课件)画外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桥比以前更漂亮了,从那以后,蚂蚁们深深体会到尺子的作用,于是蚂蚁王国举行了一个“测量大赛”。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如果你们认为选手量对了就举“对”牌,不对就举“错”牌。好,比赛开始了。
师:请1号选手来量,请评委亮牌。
生:对。
师:谁能说说你为什么举“对”牌。
生:因为1号选手把铅笔的左端对准了0刻度,右端对到了刻度7,所以铅笔长7厘米。
师:请2号选手来量,请评委亮牌。
生:错。
师:为什么举“错”牌?
生:因为2号选手没把瓶底对准尺子的0刻度。
生:不是。
师:那瓶口对着的刻度是更接近6厘米,还是更接近7厘米?
师:像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它高大约6厘米。最后咱们请3号选手来量,请评委亮牌。
生:对!
生:错!
师:看来大家有不同意见了,为了公平,请评委们相互商量商量。(学生讨论,之后汇报。)。
生:我们可以把刻度1看做0刻度,再往下数,所以3号选手量对了。
生:小刀刚好有4个1cm长,所以3号选手量对了。
生:想。
(二)测量。
师:(课件展示)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量出正方形纸片的边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和墨水瓶的高,比比哪组量得又快又准。
(学生合作开展测量比赛,反馈测量结果。)。
(三)拓展。
生: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行了。
生:也可以用绳子先量手腕的长度,再来量绳子的长度。
生:可以用软尺量。
师: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皮尺、卷尺等(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子。在你们抽屉里都有一把软尺,拿出来看一看。下面你们可以用软尺,也可以用直尺,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可以离开座位,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着量。
(学生开始测量,有的量自己鞋底有多长,有的量同伴的肩宽,有的量自己的腰围,有的量手臂长,有的量桌子的长,有的量椅子的高……之后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五、布置课外练习。
师:同学们都特别能干。最后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个小知识: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他们有时是有手和脚来量。(课件展示:一拃、一步图样)今天的课外练习,请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长。
教学设想。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进行了以下处理。
1.创设童话情境,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如果把一堂课比做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好比是悠扬的和弦。由于厘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所以我创设了一个以蚂蚁王国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贯穿于整堂课中,不论是用不同工具测量“扶手”的长度,还是担任蚂蚁王国测量大赛的评委,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在教学设计上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软尺或直尺选择最感兴趣或最想量的物体量一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杨薇。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三篇】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四篇】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二、新授。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分享的“实用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精彩8篇)”,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板书设计。
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五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纸条、小棒、各种尺子、钉子、图钉等。
过程。
复习导入 。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 :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cm)。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问:找找看,分享的“实用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精彩8篇)”,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汇报)。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活动:先从自己带来的学具中任选一件,举给同学们看一看,大概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有几厘米.然后实际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看是否与估计的数值相等.
3.师:通过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
1.回家后,以厘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
设计。
cm。
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点评:
导入 时先让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随后通过一个“为什么结果都不一样”的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认识厘米时,先让学生发挥想象,随后通过实物来感受1厘米的长度,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六篇】
教学内容: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教学目标:
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3、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 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3、 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4、 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 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 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 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五、随堂练习。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七篇】
第66页的全我3,完成第66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的第4—8题。
使学生进步掌握“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指名板演。
在尺子上指出2厘米、4厘米。
例3。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图见书本)。
本题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了进行教学的。
要让学生量出纸条的长度,在量之前,师要向学生说明量的主法。量时要把纸条左边的端点对准尺上标有“0”刻度线,然后再看纸条另一个端眯所对着的尺上的刻度是几厘米。提误码“这纸条是几厘米?指名学生回答。
根据师的示范,再让学生操作一遍。
师注意学生在量的过程中的步骤和重点处。
第66页“做一做“、第1题的看一看这支铅笔长()厘米。
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看铅笔的左端对着尺子的什么地方?右端对着哪里?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先让学生按照步骤量出长度。并指名学生板演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实际操作一遍,师要注意学生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1、课堂作业:第5、7、8题。
2、课外作业:5—8题。
最新认识厘米教案大全【第八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量课桌用的东西不一样)。
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量课桌的结果一样呢?
(用同样的工具去量)。
新课教学,我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知1厘米。分3部教学。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有什么发现。不同的数,长短不同的竖线,以及厘米(cm)。(在学生回答有数字时,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告之学生:这些数字在尺子上叫刻度数,最小的是几?(0)我们又可以叫刻度0。刻度0表示起点。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指出: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你们看一看刻度线之间的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的?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国际上也用cm表示厘米。)这样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让学生了解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并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实际长度,闭眼感受一下,再到尺子上比划一下,加强1厘米的感觉。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引导学生总结出其实一大格就是1厘米。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让学生自己在直尺上探索2厘米、5厘米有多长,汇报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同时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2厘米里有2个1厘米,5厘米里有5个1厘米。
第二阶段:学习测量方法。分4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2)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在学习了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不急于让学生测量,先让学生估计课本宽多少厘米,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量一量进行验证。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用电脑显示测量方法。(即要把刻度0和物体或线段的一端对齐,使直尺和物体保持一致的摆放位置,在看物体或线段的另一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几,从而得到结果。)。
(3)矫正测量方法。
(4)画线段。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先让学生独立画,再全班交流,明确方法。提醒学生及时标出线段的端点。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分三个层次来练习。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
完成练习1,2,6。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习。
完成练习3,4,5。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
电脑出示断尺量小刀。量课桌的长,教室的长。
下一篇:小猴请客教案反思热选(优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