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搭石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搭石》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
2、会用“假如……就……”说话
3、领会朴实的乡情,朴素的情感
4、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入手)
同学们,昨天我们预习了第26课《搭石》,首先看一下词语的掌握情况。指名读,然后再找一生领读。(词语掌握好了,这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二、题目质疑
最初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曾有过怎样的疑惑?(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开心中的疑团。
三、学习第一段
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搭石吗?(投影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请同学们对照屏幕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还能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人们很细心,能够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带来了方便。)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人们的善举。
这些搭石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引出最后一段,投影出示: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大家再读读这一句话,搭石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怎么还能联结着美好的情感呢?
四、学习二——四段
1、请同学们默读2——4段,画出文中表现人们美好情感的句子,画出后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才肯离去。
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想的很周到,时时处处为人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让我们再读这个句子,体会老人的一番心意。
(2)每当上工……美感。
这些句子让你有怎样的感受?(人们动作整齐,走搭石的声音动听,像画一样)人走搭石的声音为什么如此美妙?(这是一曲和谐生活的赞歌!)
语言训练:什么像画一样?(溪水荡漾,微波粼粼,人影倒影其中,真是一幅和谐静谧甜美的乡村生活图景!)
对照屏幕,情景音乐渲染,层次朗读:
晨光熹微,沐浴着晨光,人们上工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学生接读)
中午,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水面上波光粼粼。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学生接读)
暮色降临,金色的阳光洒满小溪,人们下工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学生接读)小结:这就是令作者怀念无比的乡村生活:温馨,祥和!
(3)如果……假如……的事。
这些句子让你有什么感受?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爱。)俯下是什么意思?
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小练笔仿写句子:
假如遇上----------来走搭石,----------就---------------------------,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小结:是啊,乡村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秉承着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和谐生活,幸福工作,友爱相处,善良为人。
五、总结写作手法
本课语言朴实无华,读着却感人至深。作者从生活中并不起眼的搭石发现了人性之美,作者想要歌颂的不是搭石,而是铺搭石的人们;作者想要赞美的也不是搭石,而是像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借物喻人。
六、小练笔
美无处不在,我们的周围同样有着美的影子,你能从身边找到美的足迹吗?请你写下来。
关心父母,这是美;体贴他人,这是美;保护环境,这是美;尽职尽责,这是美;尊敬师长,这是美;诚实守信,这是美;
……
小结: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很美,你身处的环境很美,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1篇精读课文,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这些美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落实大语文观。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以“美”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从看的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发现美,感悟、体会美,抒发、表达美。课堂上的三读中心句,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扎实落实字词教学。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词中认,放在句子中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握音形义,又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在教学“脱鞋绾裤”一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绰绰”时,又借助于字典突破难点。
3、注重激发兴趣。我在导入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者的家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美,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也就在这浓浓的美中开展起来了。而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模拟走搭石的一群人,通过朗读,来“身临其境”的体会,从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协调有序”。我还让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一次次地朗读、积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过程,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学生的想象还不够丰富,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2、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训练。
《房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绘画,体验成功的乐趣。
2、能大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造型独特的房子。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和各式各样奇怪的房子。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房子》ppt。
2、幼儿绘画:白纸,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丰富幼儿经验。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读本:《谁的房子最特别》,我们一起来看看。
2、和幼儿谈关于房子的话题,师:除了这些房子,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吗?(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刚才有些小朋友说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看到高楼大厦,平房,瓦房等等。
3、看《各式各样的房子》ppt,欣赏各式各样。
师:接下来,陈老师给你们看一些关于房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问:你们刚刚说的和这些房子一样吗?那你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小结:这些房子都非常的奇特有趣,设计师们设计的房子都很独特,也很有创意。可见现在的房子都是千奇百怪啊!看到这些房子,陈老师的灵感一下子就出现了,看看我设计的房子。(介绍房子)
4、幼儿自由想象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师:咦,你们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幼儿讨论)
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所以呢,给你们准备了蜡笔和白纸,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你们心目中最独特、最有创意的房子画出来。
5、作品欣赏与评价,结束活动。
师:你设计的这幅画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范画精美,语言简练,示范到位。但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加强:教师要多说房子的构图,各种线条的欣赏及画法。让幼儿想象画自己的房子给谁住,和谁一起住等。老师要示范各种线条的画法,通过启发幼儿,让幼儿画出最独特、最有创意的房子。
小百科: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读“茧、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概括作者在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理念:
阅读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其实结构严谨。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开合自如。文章以“小船”为明线,以“父爱的深沉、伟大”为暗线,将零碎的场景串联起来,寓厚重的父爱和真挚的父子之情于各个场景之中。教学时,先要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出课文叙述的场景,为下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蕴含的情感打好基础。接下来就是细致研读重点句子,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表达运用。 本文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平凡的小事恰恰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本文在选材上就给同学们的写作选材提供了典范。学习本文时,就要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练笔,学习从生活中选材,选择平凡的小事,从小事中挖掘大主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父亲》。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字典里只有坚强,他的骨子里只有脊梁,他的眼神里透着严肃,他的臂膀厚实得像堵墙,他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父亲。无论我们做什么,父亲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父亲给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去感受那深沉、真挚且永恒的父爱吧!
齐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检查预习,了解顺序
1、这是1篇回忆性散文,课前我们进行了整读和预习,生字和生词的学习中同学们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易错字,理解词语。
2、读文时,大家关注到开头和结尾了吗?灯片出示,齐读,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倒叙、时间顺序)板书
3、读文时,你有什么感受?(淡淡的忧伤)
父亲已经去世了,对父亲的点滴回忆只能在梦中出现,想来悲伤至极,泪流满面,所以全文充斥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三、初读课文,理清场景
1、(课件出示)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梦中回忆了哪些场景?概括大意。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总结,使概括更准确。
回忆的场景有:父母夜里喂蚕、卖茧;花钱住旅店,教训深刻;赶庙会;读初小时,父亲背“我”去上学;父亲送“我”去鹅山高小上学;父亲送“我”去报考无锡师范;父亲送“我”去无锡师范上学。
交流概括场景的方法。 小结:阅读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句,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关注时间、地点。
3. 从这些场景中,你发现了什么?
前三个是生活点滴,之后是支持读书,有详有略,相同的是饱含父爱。这些场景能进入梦乡,说明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表现父爱的真挚和深沉,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也更容易组织情节。
四、细读品悟,感受父爱。
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让作者印象最深的第三个场景。指明读,闭眼边听边想象画面,最打动你的是哪里?
2、指名回答,灯片出示,庙会热闹场景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对比、热闹、偏僻;凉粽子、热豆腐脑、太委屈)
3、再读课文,选择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播放相关的课件,并适当选择1~2个场景加以精讲。
示例1:“‘我’和父亲住旅店”这个场景最感人,虽然父亲用钱极为节省,但在旅馆住宿时,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却心疼得同意加钱换房间,这样相互映衬,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跃然纸上。 示例2:“逛庙会”这个场景很感人,盛大的庙会中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小吃和玩具多馋人呀!可是,作者逛庙会,只能饱眼福,不能买东西(仅仅喝了一碗豆腐脑)……回来后,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却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这也更能表现出父爱的真挚。 示例3:“父亲背‘我’去上学”这个场景最感人,因为这个场景表现了父亲对“我”寄予的期望,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知识,长出息。 示例4:“父亲摇船送‘我’到无锡上学”的场景很感人,因为这个场景写了父亲为“我”缝补被子的细节,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爱,更深刻地领悟到父亲的伟大。
4. 深沉的父爱就蕴含在这一个个场景和细节中,让作者记忆深刻,永难磨灭,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深厚。甚至多年后,父亲仍频来入梦。所以在梦的最后,吴冠中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至此点明题目,文章的主旨也得以揭示。从中,你体会到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板书 难忘的爱和深切的怀念
5. 本文写了许多父亲爱孩子的场景,在描述过程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小船)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它呢?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小结“父爱之舟”表面上指姑爹的小船,实际上指父亲的爱,以小舟比喻父爱,非常贴切,化抽象为具体。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父爱载着他度过艰难的岁月,到达理想的彼岸。“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五、学习写法,拓展运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如何才能使场景描写更感人吗?
学生讲述,教师总结。
选材要真实;要以小见大;要运用一些手法,如相互映衬等;要有细节描写。
2、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激发感恩之情。用手中的笔,写一个你与父亲相处的场景。完成小练笔。
搭石优质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准备:
拍摄搭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开文本之面纱。
1、看大屏幕: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非常美丽。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21 搭石),齐读课题。请同学翻开课文103页,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读课文)2分钟左右
二、初读文本,相约便民之搭石。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师:同学读书都非常的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请一生说)你找的很准确。
(2)、师质疑: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大屏幕出示:“挽”。“挽wǎ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那脱鞋挽裤呢?(生:脱掉鞋子卷起裤子。)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我觉得总要脱鞋挽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还会很麻烦。(师评价:都有自己的体会)
……
师: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可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师:了解什么搭石,读了课文后,搭石又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预设生: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细读文本,欣赏美丽之风景。
1、出示搭石的图片,师:大家请看,这就是搭石。其实搭石就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可作者却给予搭石很高的评价,谁能从文中找出作者的这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这么不起眼的石头,也会是一道风景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欣赏搭石的美吧!
2、默读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风景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师:同学们找到了好多写风景美的句子,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感到这里的风景很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请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自由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3)、理解词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走搭石才叫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走过搭石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一走搭石。引导学生读走搭石的句子。(一、三排读:前面的抬起脚来,二、四排读后面的紧跟上去。)人们为什么能走得这么协调有序?是有人在指挥吗?(没有)那是为什么?因为作者的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什么叫紧走搭石?(就是快走搭石)谁来读出快走搭石的感觉。什么又叫俗语呢?俗语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话,文中有没有介绍快走搭石的道理呢?谁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快走搭石的道理。正是因为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人们走搭石才走得那么协调有序。来,让我们再来走走搭石。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一、三排读:前面的抬起脚来,二、四排读后面的紧跟上去。
(4)、发出踏踏的声音像什么?(轻快的音乐)那就让我们和着这轻快的音乐再来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乐齐读。这美妙的音乐中,仅仅只有踏踏的声音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来读一读。
(5)、文中除了能听到音乐,还能看到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漾”在字典中有两个意项,在文中应该选第几项?“绰”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谁来读一读这两词。
(6)、学生闭目听老师读(大屏幕播放音乐)并想像,这给人以美感的画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还有什么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带着我们的想象,再来美美地来读一读。
(7)、这哪里欣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在吟唱一首轻快的小诗,看大屏幕齐读。
总结: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美丽的,漂亮的,优美的……)指名板书:美丽。
过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四、演绎文本,感受纯朴之民风。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说说面对面走搭石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谦让、)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对我们来说做起来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们会怎么去读呢?指名读。
3、假如面对面走来的是一位老人,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伏下”是什么意思?从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
(2)、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师现场采访。
师:说得多好呀!年轻人背老人无需感谢,老人接受年轻人的帮助后也无需感谢。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什么?这是故乡的一处民风。板书:一处民风。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残疾人,故乡的年轻人又会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 ,年轻人总要 。
师:故乡的年轻人又是跟谁学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话是写老人的,谁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
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的负责),作者又是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老人的?(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来采访你:老人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需要人们感谢吗?为什么?(理所当然)这种以老带小,以老传小,以小学老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形成了作者家乡一处独特的、纯朴的民风,请学生板书:纯朴。
过渡:我在阅读课文时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纯朴的民风,还隐约感觉到作者想表达些什么?
五、齐读文本,感悟难忘之乡情。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
(3)、作者仅仅是在表达对搭石的赞美吗?(作者同时还表达了对故乡纯朴民风的向往,对故乡的一份思念。这份思念就叫乡情)板书:一份乡情。
(4)、作者时隔多年还在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搭石,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份乡情?(难忘)
(5)作者在这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同学们先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教师点评。请同学们在课后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结:同学们,有谁走过搭石?(没有或很少)是呀!可能一个人的一生都不曾走过搭石,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搭石,他们是 ,他们为我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朋友、陌生人等等)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作者刘章爷爷故乡的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了这一处纯朴的民风,回味了这一份难忘的乡情。同时也成为了你们学习之路上的一块搭石,希望你们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踏出你们的亮丽人生。
浓缩文本,浮现板书:
一道风景 美丽
21 搭 石 一处民风 纯朴
一份乡情 难忘
上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感恩教师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