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汇总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铁匠波尔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1

总课时数:15上课时间:20xx年4月11日教学内容:

欣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来历,知道波尔卡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音乐体裁。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

2.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3.听乐曲并与人合作表现乐曲中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软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阶段目标:沟通、建立师生联系)

1.学习一首简短的儿歌《小小手》

师:老师带来一首《小小手》的歌曲,看谁学的象?示范唱并带着学生唱。生:先听再跟着老师唱

师:我们用手做什么呢?

生:劳动等

师: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看老师现在用手做什么?配上音乐做一做。

2.简单的律动

生:砸等配合音乐做。

师:你们觉得刚才那段音乐带出什么劲头儿了?

生:快乐等

师:谁想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铁匠波尔卡》,我们先完整听听,听听铁匠们干活时什么样(播放音乐)

生:举手初步欣赏音乐作品。

二.新授部分(阶段目标:聆听作品用不同的动作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1.介绍波尔卡及作品背景

师:铁匠是干什么的?波尔卡是什么?

生:打铁的

师:波尔卡是从捷克流行起来的,拍的一种舞蹈节奏。《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师:问问波尔卡是怎么回事?

生:反馈

2.欣赏第一部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主题,在主题开始之前通常有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叫做引子。

师:这首乐曲一开始有一个4小节的简短的引子。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播放乐曲的引子部分)

生;听乐曲的4小节引子。

师:引子过后,音乐进入主题,我们听听主题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乐曲的主题1)

生:听音乐主题并答问题(轻松的)

师:我们现在用轻轻拍腿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播放乐曲的主题2)(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一开始是轻的还是重的?这个主题在第一部分出现两次,请大家听第二次有变化吗?(播放第二次主题)怎样了?

生:后来变重的。

师:两个主题中间是我们听到的打铁的镜头,好我们完整听音乐的第一部分,请大家边听边跟着做律动。

生:跟着律动

师:你们来说说音乐表现了铁匠们对生活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生:乐观的

师:我想看到咱们班同学在听音乐时也表现出现这样的状态,谁行呢?生:我行。

师:我们现在分成两个组来表现音乐,布置各组任务一组负责表现音乐主题,另一组负责表现音乐的火热的劳动场面。

生:配合之后交换。

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3.欣赏第二部分

师:看来作曲家成功的用音乐抓住了来参加焰火大会人们的心,大家跟着音乐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这时出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队舞蹈者,没有狂热的舞姿,有的是优美而舒心的节奏,请大家听第二部分(播放音乐第二部分)你们感觉这部分音乐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段音乐与前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生:听并回答问题

师:我们用舒展、大方的动作来表现(再听)

生:可以与老师不同。

师:舒展的音乐过后,又听到了火热的打铁的声音,对吗?我们再来听一遍生:听音乐配合动作。

4.欣赏第三部分

师:听过第二部分之后,音乐该进入第三部分了,你们又将听到刚才熟悉的音乐主题(播放音乐)

生:跟着音乐表现。

师:音乐的第三部分就是我们曾经听到的哪个部分呢?

生:第一部分。

师:你们注意到音乐的结尾了吗?焰火大会进入了狂欢阶段,为了配合人们的情绪,音乐也进入了高潮,音乐在进入高潮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生:感觉更有力量了,更快了

师:我们再听(播放音乐第三部分)

生:听音乐表现高潮部分。

5.完整欣赏作品

师:我们现在完整欣赏作品,欣赏之前我们分工,全班分成三个组,一组负责表现一个部分。

生:听音乐用律动。(合作学习)

师:找六位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生:展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拓展部分(阶段目标:知识拓展欣赏另一首波尔卡音乐)

师:波尔卡这种体裁带有鲜明的舞蹈性,作曲家还有很多用波尔卡创作的作品,但是大多没有这首作品著名。谁帮助大家分析一下这个作品为什么受到大家喜欢呢?[

生:清楚欢快等。

师:小结,因为它明快的舞蹈节奏、热烈的气氛,以及传达出的人们内心深

处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吗?我们再给大家欣赏一首好听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当然还有《拨弦波尔卡》、《闲聊波尔卡》。生:观看作品。

四.小结部分(阶段目标:教学检测)

师:老师问大家些问题,如果回答上来了,说明你今天听课听的非常专心。

1.我知道乐曲的名字叫做《》

2.我还知道作者是()国家()创作的

3.我知道了波尔卡是()

4.我听到音乐主题时会()表现

A.轻松、欢快B悲伤、沉重

5.我知道音乐有()段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大家表现的非常出色,谢谢同学们。有机会老师还要给大家带来好听的音乐,下课。

生:再见。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2

一、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2、本课内容及知识、技能在学段、单元中的位置、关系和任务;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第二册第九课巧巧手第二课时中的欣赏作品;本课所涉及到的音乐音乐形象活泼有趣在本册的学习中突出一种乐观勤劳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在快乐的音乐节奏,欢快的喜悦与欣赏劳动成果的自豪心情;并为自己有一双能干的手感到骄傲;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爱劳动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应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通过聆听学习和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并能尝试把音乐融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或表现乐曲,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目标

1、;

1 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 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能听出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3 学生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简单分清乐曲段落;

4 学生能听出音乐变化并随之表演,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

5 简单介绍波尔卡及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波尔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简单分清乐曲段落;

学生能听出音乐变化并随之表演,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

难点: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

3、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

以乐曲中的强弱不同区分音乐形象,加上表演加深学生印象;这样乐曲的段落清晰而简洁的呈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同时也是用音乐形象的变化让学生关注到音乐的变化随着音乐愉快的表演;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水的碗、勺子

五、教学过程

二、导入

1、师:今天啊,我们将要随着音乐来听一个小故事;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课件说明:出示课件中老铁匠和小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和小铁匠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打铁的用什么工具来打铁的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设计意图:给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生:锤子;

师:哦他们是用锤子,有节奏的在敲打铁块儿;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打铁的声音

2、师:他们打铁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我们再来听一听;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

生答:有的声音非常的强烈,有的声音非常的轻巧;

评价:你的小耳朵真灵敏,表达的也非常准确

师:对了声音强烈的是老铁匠用大锤子,声音轻巧的是小铁匠用小锤子;

设计意图:学生能分辨音乐中声音的强弱

3、模仿铁匠打铁

师:我们来看这是大锤子还是小锤子

课件说明:指着课件节奏图中的大锤子

生答:大锤子

好我们一起用大锤子来锤锤看;

师:那这是什么呢

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一小节中的小锤子

生:小锤子

师生一同模仿敲击前两小节;

师:这里是小锤子一起劳动,非常轻巧,节奏要快一点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三小节中的小锤子

我们一起来敲一下,丁当丁当

师:最后要大锤小锤一起敲;下面我要请男孩子来锤大锤子,女孩子来锤小锤子,最后大锤小锤一起,男生女生一起敲好吗

4、加上象声词,完整读节奏

5、跟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

课件说明:边播放刚才最后一句的音乐片段边让学生敲

设计意图:学生能按照图形谱敲击节奏,同时塑造音乐形象

三、欣赏铁匠波尔卡

一 第一部分

1、师:铁匠们打出的宝剑削铁如泥,打出的剪刀咔嚓咔嚓响,因为他们精湛的手艺,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他们每天都劳动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他们快乐的劳动,然后告诉老师老铁匠和小铁匠工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说明:课件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2、师:老铁匠和小铁匠是谁先开始劳动的

生:小铁匠

师:小铁匠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的工作,然后又是谁工作了

生:老铁匠,大锤子

师:最后呢

生: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

师:对了音乐的开头是小锤子在劳动,中间呢是大锤子在锤响,最后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合作打铁;如果我们用小锤子和大锤子来分段,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形象为乐曲第一部分分段,学生能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分清段落;

生:三段

师评价:同学们很聪明思路也非常清晰

3、师:第三段中是两位铁匠师傅一起配合着完成工作,我们请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下,如果你们都是铁匠师傅,你们要怎么合作一起打铁呢 你一下我一下,打打看;

课件说明:课件出示图形谱

好我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下;有节奏的,按照图谱上丁当丁当的敲击一下;

你先敲,我后敲,你是丁我是当,好不好

评价:哦我们合作得可真愉快谢谢你

设计意图:按图形谱打,为乐曲中表演做准备

我们请同位一起跟着老师的节拍来敲打起手中的锤子;请左边的同学先敲,右边的同学后敲;准备开始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一部分第三段

4、学生听音乐表演

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表现表现,当你听到有小锤子的声音的时候请你随着音乐轻轻的敲起来,当你听到大锤的声音的时候,请你站起来,抡起你手中的大锤来敲一敲,合作的时候看看你们配合的怎么样,好不好 恩我们来试试看课件说明: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二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听了乐曲的第一部分,我们再来听一听下面的中铁匠们在干什么

说明:课件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生:在烧铁

噢他们在烧铁,说得非常好你看这个铁匠打铁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劳动工具;

生:火

对了铁匠打铁需要火的帮忙;

在过去,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就靠拉风箱使火越烧越旺;我们也来帮忙好吗 让他的火苗越烧越旺吧;意图:引出与第一部分不同的音乐形象,区分段落

2、表演拉风箱

数拍子表演

谢谢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跟音乐表演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师评价:哎呀真是一群快乐勤劳的小铁匠;

3、欣赏第二部分第二段

火炉烧得越旺,他们打铁打的越起劲,你们听;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欣赏全曲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乐曲的一个片断,现在我们把乐曲完整的欣赏一遍,听一听刚才完整的打铁过程出现了几次

课件说明:播放全曲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倾听全曲,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3、完整表演

让我们跟随完整的表现一下铁匠打铁的场面吧;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认真听注意音乐的变化你们的动作也要跟着变化; 说明:播放全曲

四、介绍铁匠波尔卡以及波尔卡

1、欣赏和表演过这首乐曲后,相信你已经对乐曲内容很熟悉了,你能帮他起个名字吗

生起名;意图:进一步加深对乐曲形象的印象,引出铁匠波尔卡及波尔卡介绍

2、揭示课题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

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铁匠波尔卡是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100多首波尔卡当中流传较广的一首;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

3、谁知道什么是波尔卡

生答:铁匠的名字等;

“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活泼欢快;

3、拓展

除了铁匠波尔卡老师还带来了四首波尔卡任选两首让学生欣赏;说明:课件展示

啤酒桶波尔卡

波尔卡

雷鸣闪电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五、演示生活中的声音

生活中的声音可以被作曲家写成美妙的,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你们表演一下;

老师表演敲碗音乐小星星

音乐好听吗

下课了你们也赶快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妙的声音吧同学们再见

意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去寻找;

六、教学反思

1、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以乐曲中的强弱不同区分音乐形象,加上表演加深学生印象;乐曲的段落清晰而简洁的呈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同时也是用音乐形象的变化让学生关注到音乐的变化随着音乐愉快的表演;但是学生表演有时忘了关注音乐的变化;

2、本课成功之处

设计较为合理,学生能够达成目标,在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涨,能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主动参与表现,并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勾勒出音乐形象;音乐形象贯穿整节欣赏课为学生欣赏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据,让学生听得不枯燥,还很自然的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划分段落并准确表现;

在整节课结尾处给学生演奏小碗敲出的乐曲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学生体验了从生活中的声音到美妙的乐曲再到生活中的声音的过程,让他们明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实践他们也能把普通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正扣住了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声音;

3、本课失败之处

本课中的节奏练习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特别是两人配合完成的大锤子和小锤子的合作打铁,学生不能协调配合,教师给与指正后仍然有学生不能胜任;

4、生成问题

学生不知道打铁的过程,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了讲解;

5、今后调整思路

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在练习部分多花点时间让学生配合好,这完整的表演整首乐曲的时候,可以先按老师的要求表演一遍,再按自己的想法表现一下,可能会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

以上是关于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合集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3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七课《铁匠波尔卡》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巧巧手》中的一首欣赏乐曲。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乐曲采用D大调, 拍,复三部曲式。在乐曲中多次出现敲打铁砧时轻快的主题节奏,这是乐曲的独特之处。形成了轻松跳跃的舞蹈气氛,表现了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劳动的情景及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快乐。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欣赏课的学习相对比较弱,但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必须在活动中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用模仿动作来参与到活动中。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和情绪。

2、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普敲击节奏,能听出和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3、通过聆听乐曲能简单分辨出乐曲的段落。

4、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和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1.通过聆听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2.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普敲击节奏,能听出和表现音乐中的强弱变化。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大小铁锤、铁砧、节奏图形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激趣导入

感受打铁的声音

师:同学们,欢迎和我一起进入音乐世界。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劳动吗?你都喜欢做什么劳动呢?

生:我喜欢扫地;我喜欢擦桌子……

师: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老师请大家走进一间神秘的房间,房间里的人也在劳动着,他们还发出了声音?谁能说出他们在做什么呢?(出示PPT,播放打铁音频)

师:你来说他们在做什么?

生:敲桌子、敲乐器等

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劳动呢?让我们走进房间里去看一看。原来是铁匠们正在打铁呢!同学们,你们见过打铁吗?

师:打铁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由两位铁匠共同完成。大铁匠用小铁锤、小铁匠用大铁锤,两人迅速敲打烧红的铁再放入水中淬火,它就会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你们想不想看看铁匠师傅们都能制作出哪些工艺品呢?(生回答)(播放图片)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PPT)

二、初听全曲

1、播放《铁匠波尔卡》乐曲

师:这些工艺品美不美?(生回答)接下来让我们随着一首奥地利的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走进铁匠们一天的生活吧!在我们欣赏乐曲之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一个问题来听: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小铁匠?生回答。

2、分段聆听,第一部分

师:回答的非常好。表现了活泼、热情的小铁匠。乐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了铁匠们上午的工作,太阳刚升起,铁匠们就开始劳动啦。听,他们干着活还唱着歌呢!(出示图谱)(播放音频教师范唱)

3、学习乐曲主旋律

师:小铁匠唱的歌好听吗?这首歌叫《铁匠歌》。是铁匠们干活时最爱唱的歌。他想邀请大家一起唱唱这首歌,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学习这段旋律。

4、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学生跟唱。

师:小铁匠干活的时候这么有劲,这段音乐速度是什么样的?(生回答快速的)

师:那就请同学们加快速度演唱一遍。最后我们跟着音乐演唱一次吧!

5、聆听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出现的次数

师:接下来,老师将播放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我想考考同学们的耳朵,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敏?请你听出《铁匠歌》在乐曲第一部分里一共出现了几次?(生回答三次)

6、聆听完整的第一部分并跟唱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这首歌在第一部分里的确出现了三次,每次演唱时都会出现一次铁锤敲击的声音。歌曲的前两次连着唱,在第三遍演唱时音变更得强了!说明了铁匠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越来越快乐!下面让我们跟着乐曲的第一部分演唱一次吧!

7、聆听第一部分中间,感知打铁节奏

师:同学们唱歌的声音真美,老师感觉你们的心情一定非常愉快,是不是?小铁匠们在演唱第三遍歌曲之前,在做什么呢?让我们单独来听一听这段旋律。谁来说!

生:跳舞、唱歌、打铁

师:这段旋律其实是铁匠们用力在打铁的声音。他们用了大、小两种铁锤敲击,大小铁锤发出的声响是一样的吗?(生回答)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出示大小铁锤对比敲击)

师: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来说。

生:大铁锤声音沉重,小铁锤声音轻盈。

师:他说的对吗?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是的,大铁锤更重,发出的声音是(当),小铁锤更轻巧,发出了(叮叮、叮叮)的声音。两种铁锤敲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变出了这美妙的音乐!但是他们的声音是有节奏的!你们看!(出示大铁锤节奏和小铁锤节奏)

8、师生共同练习节奏,熟练后分小组练习。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大铁锤的节奏,再请同学们读一读小铁锤的节奏。(注意休止符用握拳表示)

师:接下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读。我读小铁锤的节奏,你们读大铁锤的节奏,待会儿我们互换一次身份读。(“当”拍腿,“叮叮”拍手)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成大铁锤组和小铁锤组来配合一次。老师左手边的同学大铁锤,右手边的读小铁锤。老师带着大家读第一行的节奏。同学们跟紧咯!读的不错,下面让我们合着音乐再读一次吧!

9、探索用打击乐器,模仿大锤和小锤的声音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乐器加入到你们读的节奏中去,可是老师不知道哪个适合模仿大铁锤的声音,哪个适合小铁锤的声音,请同学们来帮帮老师。(出示三角铁、碰铃生回答)看来这两样乐器都只适合模仿小铁锤的声音,那大铁锤的声音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模仿呢?(生回答箱鼓)孩子们,你们太棒啦!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运用身边的物体来模仿所听到的声音。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乐器合作敲出铁锤的节奏好不好?(师先用箱鼓模仿大铁锤,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模仿小铁锤,再互换身份来一次)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分成六人小组组成一个临时的打击乐队,每个小组得中间都有三对碰铃和三副三角铁。请各组组长分配好乐器。等会儿我们用打击乐器敲出铁锤的节奏。最后让我们和着音乐敲击一次吧!

10、跟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11、完整聆听第一部分并表现乐曲师:同学们配合的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和铁匠们一起开始上午的工作吧!

三、聆听第二部分

1、完整聆听

师:老师要给你们刚才的表现点个赞!在和小铁匠一起体验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后,很快就到中午了!铁匠们又干什么了?让我们一起聆听第二部分。(生回答)

2、说说感受

师:谁来说说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感觉音乐更轻柔,更优美了。

师:跟上一段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变化呀?

生:更慢了一些。

师:那你觉得铁匠们在中午会干什么呢?(生回答)

3、再次聆听第二部分

师:下面就让我们变成铁匠铺里的铁匠再次感受这段音乐!你可以把你听到的铁匠形象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聆听第三部分

1、听辨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不同之处

师:中午过后,铁匠们又投入到下午的劳动中了,接下来的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是一样的,只是在乐曲的最后一句发生了一点变化。现在就让我们来听辨这段旋律,注意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地方不同哦!(生:多了打铁的声音)师:你们的耳朵可真灵。乐曲的结尾有铁锤发出的清脆的敲击声。这几声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东西做好了、完成了。

2、聆听结束部分

师:原来是铁匠们一天的工作就要结束了,工艺品也完成了。所以打铁时的声音也特别的清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的节奏。用乐器敲击出来。

3、跟音乐表现最后一句节奏。

师:让我们跟一遍乐曲的第三部分在结尾处记得用乐器敲击出节奏哦!

五、完整聆听整首乐曲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太棒了。小铁匠们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铁匠波尔卡》欢快的旋律和铁匠们一起劳动好不好?Music! (如有时间就接以下内容)

六、介绍作者和欣赏管弦乐队演奏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铁匠波尔卡》吗?那你知道是谁创作出了这首乐曲吗?下面就让我一起来认识这位神秘的作曲家——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乐曲,其中有100多首波尔卡。这首乐曲创作于1869年。据说,乐曲的创作灵感是作曲家经过一家铁匠铺时听到了里面发出的“叮当”声而得来的。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技巧最高超的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为大家演奏《铁匠波尔卡》!让我们掌声欢迎!

七、小结

师:同学们,音乐家听到了打铁的声音就产生了灵感,写出了好听的波尔卡。老师相信,只要你有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你也能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波尔卡走出教室吧!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4

2019年4月2日,我校开展了一次校内音乐教研活动。我上了第二节音乐欣赏课《铁匠波尔卡》,《铁匠波尔卡》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乐曲。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用三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导入。让同学们从歌曲中了解身边的劳动人民。引出小铁匠。接下来,我把歌曲分为三部分教学。三部分分别运用不同的形式欣赏,打击乐器和声势动作运用在乐曲中,让同学们在欣赏乐曲中了解并学会使用打击乐器。最后以欣赏管弦乐版铁匠波尔卡结束。

在教学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课堂设计环节不够紧密,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今后我也会更加细心的发现这些课堂上的不足,尽量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更大的提升。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5

教材和学情分析

       《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乐曲采用D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在乐曲中多次出现敲打铁块的不同声响及轻快的主题节奏,形成了轻松跳跃的舞蹈气氛,表现了铁匠们快乐的劳动心情及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作者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设计本课,让学生通过图形谱感受音乐节奏特点,用打击乐器和身体律动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让音乐课堂成为快乐的享受。

教学目标设计

 1.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主题情绪,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2.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在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帮助学生听辨乐曲旋律的特点和变化。

 3.通过参与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主题情绪,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教学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主题。

   2.能模仿”打铁”时发出的声音,并能准确地加入三角铁伴奏。

教学

过程

一、课前导入

【活动目标】

        感受二拍子的音乐特点,熟悉音乐尾声的打铁节奏。

 1.走一走:播放音乐《铁匠波尔卡》,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走进教室。

 2.动一动: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随着音乐动一动。

 3.在律动和感受音乐后,屏幕出现节奏图(音乐尾声的打铁节奏)

 (1)刚才的音乐里听到什么声音?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2)学生看图片念节奏。

 (3)看图片发现什么?(有大锤和小锤)

 (4)配合音乐,模仿大锤和小锤的不同声音。男生模仿大锤”嘿”的声音,女生模仿小锤”叮叮当当”的声音。

【设计理念】

        课前感受二拍子的音乐特点,动一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熟悉音乐尾声的打铁节奏,这也正是A’乐段与A乐段的区别,为后面的音乐学习做铺垫。

二、”图””器”结合,欣赏A部分

【活动目标】

        感受A部分欢快愉悦的情绪,能听辨乐曲主题,并能准确地念出打铁节奏,并加入三角铁伴奏。

 1.初听A部分主题1,感受情绪

  (1)听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

  (2)师引出主题;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这里的小铁匠、老铁匠的手艺可了不得,为当地的人们做出了许多精美的铁制品,他们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却干得很开心,生活得非常快乐。

 2.复听A部分主题1,记忆旋律

  (1)配合音乐,在每个乐句末尾加入拍手节奏 XX X 。

  (2)配合音乐画图谱,加深主题记忆。

 3.聆听A部分主题2,表演打铁并加入三角铁伴奏。

  (1)认真听,在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打铁声)

  (2)打铁声速度是怎样变化的?(由慢到快)

  (3)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到打铁的声音用手指点出来。

  (4)配合音乐念打铁节奏,表演打铁动作。

  (5)加入三角铁伴奏

  请两位学生按照打铁节奏,配合音乐加入三角铁伴奏,其余学生在位置上表演打铁动作。

 4.完整欣赏A部分

  (1)分组表演: 一组画图形谱,并在每句末尾拍手 XX X;一组表演”拉风箱”;一组表演打铁动作,两位小朋友三角铁伴奏。

  (2)师总结:刚才这几段音乐组合在一起,有一个名字叫做”A”。

【设计理念】

        通过多形式的分段聆听表演,学生对A部分主题1和主题2已经非常熟悉,达到了能准确听辨音乐主题的目标。

三、加入舞蹈,欣赏B乐段

【活动目标】

   感受B乐段舒缓的情绪。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1)经过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我们再听乐曲的第二部分,想想:现在小铁匠现在在做什么?

  (2)学生发表感受,说音乐情绪的变化。

 2.再次聆听,加入波尔卡舞蹈

  (1)教师配合音乐示范舞蹈

  (2)简单了解波尔卡舞蹈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表演波尔卡

 3.这段音乐给它起个名字叫做”B”。

【设计理念】

        学生在A部分感受了欢快愉悦的情绪,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舞蹈律动感受B部分舒缓的音乐情绪。

四、对比区别,欣赏A’部分

【活动目标】

   能听出A’部分与A的区别

 1.初听A’部分,给音乐取名

  过渡语:快乐的舞蹈结束后,铁匠们又要打起精神进入工作。

  (1)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跟哪段相似呢?

  (2)请小朋友们给它取个名字。

  (3)总结:它与A相似,但不完全一样,我们给它取名A’。

 2.复听A’部分,对比区别不同之处

  (1)说说A’与A的区别

  (2)教师总结:结尾多了几下打铁声,小铁匠终于要完工了,听他最后的敲击声也特别干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把打铁声点出来。

  (3)回忆一下,音乐结尾的打铁节奏是否熟悉?

【设计理念】

        A’部分与A部分相似,这一环节的目标是检测孩子对A部分主题的记忆,并且在这基础上能区分出不同之处。

五、完整表演乐曲

【活动目标】

    能听辨音乐主题并配合音乐表演。

 1.揭题

  把A、B、A’三段音乐组合起来,就成为一首完整的音乐,叫做《铁匠波尔卡》。

 2.集体表演《铁匠波尔卡》

  A部分:一组画图形谱,并在每句末尾拍手 XX X;一组表演”拉风箱”;一组表演打铁动作,请两位小朋友三角铁伴奏。

  B部分:随着音乐跳波尔卡舞蹈。

  A’部分:一组画图形谱,并在每句末尾拍手 XX X;一组表演”拉风箱”;一组表演打铁动作,请两位小朋友三角铁伴奏

【设计理念】

        学生对三段音乐都已经非常熟悉,这一环节把三段音乐连接起来组成一首完整的乐曲,把握好分段精听与整体聆听的合理性。

六、拓展延伸

【活动目标】

   1.了解约瑟夫施特劳斯。  

   2.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

 1.介绍作曲家

 2.你们喜欢这首《铁匠波尔卡》吗?说说理由。

 3.欣赏《铁匠波尔卡》合唱视频,说说它和乐曲有什么区别?

 4.课堂小结

  (1)师小结:勤劳的铁匠师傅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也要做一个勤劳、快乐的孩子。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生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整齐有节奏地走出教室。

【设计理念】

        通过了解作曲家背景、不同音乐表面形式鉴赏,培养孩子对乐曲的感知力,拓展孩子的视野。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6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首管弦乐欣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 于 1869 年。同年 3 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 100 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为 2/4 拍,旋律轻快流畅、诙谐活泼、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让孩子们感受到铁匠们打铁时快乐的劳动场面,了解打铁时颇有趣味的场面及打铁辛苦的劳动特点。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开展轻松活泼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

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铁匠们的劳动的场面。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好动、爱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学生掌握的概念绝大部分都是具体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教学中应以活动表现为主,抓住学生模仿性强、

好动的特点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设计理念:

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主动练习,听辩听唱,参与游戏等学习方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 本节教材的特点,采用生动的情境启发诱导,自发的练习巩固。音乐想象的演示点拨指导,自编自创的活动灵活运用,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

快地学习,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音乐的变化,有情感的表现及演唱,聆听乐曲《铁匠

波尔卡》感受旋律特点并表现乐曲。

2、过程与方法:按照图形谱准确地听音模唱旋律。辨听乐曲主题旋律的特

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在演唱、聆听、表现

活动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现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乐曲,体会劳动的愉快。熟悉乐曲的主

题旋律,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难点:能准确跟着音乐模仿打铁的声音,并用课堂小乐器演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铁砧、铁锤、碰铃

教学学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

①课件出示情境画面

②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体验一种古老的、特别有意思的劳动。我们一起坐上开往世界劳动主题公园的大巴车,在旅途中驾驶员叔叔会给我们播放一段不一样的音乐,同

学们仔细听一听,跟着老师动一动,猜一猜我们要去哪里?

3、要求学生起立,结合课件情境,聆听音乐,做简单律动。

①课件出示。

②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律动《铁匠波尔卡》

说明:世界劳动主题公园大巴车动态,加上铁匠波尔卡主题音乐,开往铁

匠铺。

设计目的:高度锤炼音乐中的情境元素,通过短暂的聆听唤起学生的音乐感知,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及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新知新觉、探究学习

(一)铁匠欢歌

1、课件出示情景画面:铁匠铺。

①情景。

师:乘着欢快的歌声我们来到了奥地利,你们看得出这里是做什么工作的

吗?(停顿)这里奥地利的铁匠铺,他是一个小铁匠。你看他喜笑颜开,看似打铁也是一项开心的工作呀。

②课件出示铁匠铺主要事物

师:铁匠铺里有一座火炉,火炉的旁边有一个控制火的大小的手拉风箱, 当铁块被烧红后,铁匠就会将它拿出来,先用大锤将它打成大致的形状,再用小锤精细的敲打成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项特别的工作,注意看一看它们怎么

打铁?听一听打铁发出的声音。

③课件播放打铁视频,学生赏析。

④反馈:

A 打铁这项工作最主要的工具是什么?

B 打铁发出来的声音,好听吗?该怎么来打铁?(或需要用什么方式来打

铁)

策略:目标答案群“有节奏的打铁”“一人一下”“有轻有重”等,教师适时点评。

2、揭题

①课件出示简介

师:有一位奥地利的音乐大师约瑟夫施特劳斯还专门为铁匠们创作了一首

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聆听,感受这首美妙的音乐。

②课件播放:铁匠波尔卡交响乐现场演奏画面。

③过渡小结。

师:第一次听说打铁也能打出优美的音乐,音乐中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秘密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对照音乐进程图再次欣赏这首特别的音乐。

设计目的:结合音乐内容及特色,交织聆听和表现,通过直观画面与音乐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引导性语言把音乐形象隐喻在实践中帮助学习。

(二)曲式结构、激活表现

1、曲式与结构

①课件出示聆听要求:你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想象到一副怎样的场景?

②教师强调。

③对照聆听

课件说明:伴随动态进程图,学生对照听赏。

④反馈,指名回答。

A 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B 你能想象一下怎么打铁吗?比一比、学一学动作。

C 除了打铁小铁匠好做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拉风箱,火烧的旺旺

的)

⑤过渡小结。

师:同学们都具备一个小铁匠的基本功,小铁匠们,在刚才你们劳动的过 程中,老师发现你们打铁的动作各有不同,不同的动作敲打的时候力度不一样, 发出来的声音会一样吗?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乐曲,一边听一边对照旋律线,

同学们仔细对照音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复听比划旋律线

①策略:对照旋律线,教师带动学生比划,注意体现主题的高低与轻重, 在打铁、抡大锤、拉风箱等环节,做出对应的肢体表现。

②师生一起初涉表现。

③反馈:

A 师:想一想这首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三部分) B 指一指哪些部分听起来好像一样?(1 和 3)

C 不同段落的音乐,体现了不同的打铁环节,说一说他们都在干什么?(1

开始打铁、敲ft小锤;2 火不旺,小铁匠加油拉风箱,把火烧旺;老铁匠和小铁匠快速打铁)

3、过渡小结。

师:小铁匠在打铁的时候听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开心的唱起歌,他唱的是

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三) 分段聆听、综合表现

1、聆听第一段

①课件出示第一段旋律,复听主题音乐。

策略:教师在其带动学生对照旋律线,比划。特别注意 4 小结音乐的异同。

②课件分别出示旋律节奏及歌词。

A 教师教唱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跟老师的钢琴学唱小铁匠的歌,注意声音要轻声高

位置,有弹性,像这样注意第二句和第四局的音高和节奏有所不同,让我们跟

着音乐唱起来。

B 加入身势动作伴奏

有没有同学观察到刚刚老师在唱歌的时候加上了什么动作?你能跟着老师

一起做一做吗?(配合音乐,边唱边加入声势动作伴奏)

C 随音乐表现 A 段D 过渡

师:打铁开始了,可是没过一会就发现了新问题,打铁工作进行不下去了,

老铁匠催促小铁匠做一件事,我们一起听听第二段音乐,想一想小铁匠在做什么?

2、聆听第二段

①出示意境画面,独立聆听。

②学生描述情景。

目标答案群:火越来越小,铁烧的不够红,没法打铁了,老铁匠催促小铁

匠,赶快拉风箱,小铁匠一下一下的拉,火越来越旺。

③课件出示第二段旋律,复听主题音乐。

策略:教师在其带动学生对照旋律线,比划。B 段音乐需要剪辑成两段,主

题一拉风箱,主题二是抡大锤,两个音乐都要重复使用。

④肢体表现

A 师:在打铁的过程中,小铁匠要通过拉风箱的方式使火越烧越旺,让我

们一起学一学拉风箱的动作。我们一组一组来比一比哪一组的火最旺。

⑤重点表现:抡大锤

A 师:小铁匠快速拉风箱,火少旺了,当铁块被烧红后,铁匠就会将它拿

出来,用铁锤将铁块敲打成型,请你们再次竖起小耳朵仔细听,音乐后半段是

小锤的声音还是大锤的声音?(播放第二主题)

B 自由模仿大锤敲ft声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可以怎样来模仿大锤的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力

C 互动表现

师:我们配合节奏来试一下,老师把它变成了一个小口诀跟老师一起来念

一念 123 当|123 当|1 当|2 当|当当|当当D 完整表现 B 段

策略:第一小主题表演分组拉风箱模拟动作,或给小铁匠们加油助威,第

二小主题自由模仿大锤敲ft的声音及动作

⑥小结

师:老铁匠带着小铁匠,“叮叮当当”打出了锋利的剪刀和生产用的多种农具,他们一只手来着铁锤,另一只手握着签字夹住铁块,火烧的更旺了,他们

又你一锤我一锤的开始打铁了。

3、聆听第三段 A1

①课件出示第三段旋律,复听主题音乐。

师:火炉烧的越旺,他们打铁打的越起劲,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跟哪段

相似呢?是小铁匠的歌声还是小铁匠在拉风箱呢?(A 段)

策略:教师在其带动学生对照旋律线,比划。特别注意 2 小结音乐的异同。

②辨听A1 段,与 A 的异同。

A 师:这段音乐与刚才学的第一段相似但是又有不同?你发现了那些不同

的地方?

B 指名回答。

C 师:这段音乐音乐更短了,他们的强弱不同,下面这段非常热闹,好像

大锤小锤都敲起来了

4、师生互动齐欢乐

①师:老师把铁匠铺里的打铁工具搬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看这个是铁砧, 大锤、小锤,老师想让小朋友们用碰铃模仿小锤子的叮叮声,老师来敲打大锤子

的当声,我们一起配合一下。

②组织活动

A 老师想邀请一个小朋友当小铁匠,拿起大锤小锤。B 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做动作。

③表现尾声

A 课件出示尾声节奏图谱B 对照图谱播放音乐。

C 师:铁匠的工作终于快要完成了,最后的敲ft声也特别干脆利落,我们一起来配合一下,老师是大锤,你们是小锤,我们一起来拿出碰铃合作表现,

完成最后的打铁工作。

D 师生表现尾声。

4、完整表现、齐欢乐

①角色分配。

A 师:打铁这项工作分工明确有的拉风箱、有的敲打,还有的得一起敲打你一下我一下,我们根据一幅情景图和乐器,请您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你觉得那一项工作可以用对应的乐器来表现,这项工作的动作该怎么做?老师根据

你们的表现会把你们分成表演组和演奏组,我们一起完成这项光荣的打铁工作。

B 学生讨论及尝试自由表现。

②反馈及练习。

A 学生对照乐器及情景分配。

B 教师制定打ft组和表演组、演唱组。打ft乐器:碰铃。(课件标注)

表演组:打铁、拉风箱。(先模仿动作、后伴随音乐) 演唱组:根据主题唱词适当配和声。(教师指挥)

C 练习。

D 播放音乐,师生同乐。

设计目的:综合感受乐曲,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乐曲情景与肢体表现、聆听等方式结合,指导学生从节奏、曲式方面了解乐曲。关注学生对乐曲的直观反映,把乐曲赏析放在综合的情境中一起表现。

三、拓展视野、综合累积

1、走进音乐厅

①课件出示音乐厅完整背景

②师:今天我们欣赏的管弦乐合奏《铁匠波尔卡》只是整首音乐的第一部分

下面让完整欣赏。

③课件播放管弦乐合奏版本的《铁匠波尔卡》的视频,学生赏析。

2、波尔卡简介

①课件出示背景及介绍

师:《铁匠波尔卡》的作者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了一百多首波尔卡,有没有

同学知道“波尔卡”是什么意思呢?

②课件出示情景图师简介。

师:波尔卡其实是 19 世纪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轻快、活泼,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跳舞的时候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跳舞狂欢的时候肯定需要音乐,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波尔卡”。很多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

的音乐风格,“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③预备方案

A 师:我们伴随一小段波尔卡音乐一起欣赏一下这种欢快的舞蹈。B 波尔卡音乐及舞蹈视频赏析。

策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调整及决定。

设计目的:综合了解乐曲及做相关补充,形成不一样的音乐感受,关注音乐主题及内容表现,适当扩张情感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情感。

四、总结,授课结束。

1、总结。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经历关于劳动的音乐旅程,这趟旅程中我们认识了不同国家的劳动及特色音乐,劳动创造音乐、音乐缓解劳动的疲惫和辛苦,这真是一趟难忘的旅程,老师期待着和同学们再次学习,让我们伴随铁匠的歌声

跳着波尔卡舞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同学们,再见。

②伴随音乐,授课结束。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7

教材解析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主题轻快活泼,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地劳动的情景。中间部分主题是轻松跳跃的舞蹈气氛。乐曲最后再现第一部分,在简短的结尾中用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响效果和活跃快乐的气氛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演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在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

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们喜爱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在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乐曲《铁匠波尔卡》音乐文件。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场音乐会,音乐家们为我们准备了一首有趣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播放乐曲《铁匠波尔卡》。

【设计意图】结合本课乐曲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把课堂打造成一场音乐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代入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

1.教师播放乐曲并提问:大家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欢乐活泼。

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提问:大家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旋律特点?

师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一、三部分旋律相似,轻松愉快,第二部分给人以欢乐活泼的感觉,整首乐曲的结构为ABA’。

3.教师第三次播放乐曲,让学生握拳模拟铁锤,随着音乐节奏做出打铁的动作。

【设计意图】在反复聆听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熟悉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表现的情绪。

三、艺术实践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随音乐做出打铁的动作,另一组学生随音乐比划旋律起伏,交替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比划旋律,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情绪,领略音乐课程的快乐。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听赏了由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根据铁匠们的劳动场景和打铁的声音创作的《铁匠波尔卡》,体验并感受到了劳动的愉快,希望同学们也热爱劳动,感受到劳动最光荣。

【设计意图】对课堂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再次强调乐曲欢乐的主题,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乐趣,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8

一、教学内容:

大班音乐律动《铁匠波尔卡》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乐句,理解乐曲ABA结构。

2、学习按音乐的乐段律动,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3、学习协调地合作表演,并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三、教学准备:

1、请爸爸妈妈丰富幼儿的知识:帮助幼儿了解铁制品的制作过程,了解铁匠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

2、录音机、磁带。

3、图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区分乐句,并用动作正确表现乐句。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讨论、练习巩固、设问导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过程:

意图一、出示图片,谈话:

1、朱老师这里有张图片,你想不想知道是谁?那就请你睁大你的眼睛,看看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2、小结:那些把铁块打制成各种各样的铁制品的人,我们叫他铁匠。1、看图片,了解和认识铁匠的工作。

2、请个别幼儿模仿铁匠打铁的动作。通过谈话导入活动,而做一做打铁的动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一、欣赏乐曲,体验乐曲的愉快的情绪,感受乐段ABA的结构:

1、完整播放歌曲,提醒幼儿安静欣赏。

(1)哎,朱老师这边正好有一段铁匠打铁的音乐,想听听看吗?

(2)请你仔细听听看,这段音乐有几段,哪里是一样的,哪里是不一样的?

2、提问:

(1)音乐的开头和结尾是一样的吗?

(2)中间呢?中间和前面后面一样吗?

(3)你觉得这段音乐一共有几段?

(4)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它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这段音乐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中间又是一部分,这样的’音乐我们就叫它ABA音乐结构。

3、再次完整播放乐曲。

(1)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铁匠在干什么呢?(打铁)

(2)怎么打?你来试一下。

4、请2到3位幼儿来做做打铁的动作,教师提醒幼儿要有节奏的打铁。1、幼儿安静倾听全曲,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根据教师的提问讨论交流,理解乐曲ABA的音乐结构。

3、有节奏的练习打铁动作。

通过欣赏乐曲和教师的提问,感受和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三、组织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1、A段:

(1)铁匠打铁的时候会做很多事情,刚开始会做什么准备呢?我们来听听A段,铁匠做了哪些准备?

(2)出示图谱:朱老师把这段音乐做了图谱,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铁匠先拉风箱,先轻轻的有节奏的拉,一下两下,火小小的,再用力的也是有节奏的拉,一下两下,火大大的。然后小铁匠要打铁啦,他先轻轻的有节奏的打了四下,再重重的还是有节奏的打了2下。

(3)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提醒幼儿要有节奏:好,小铁匠们,我们一起来做准备吧,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哦。

2、B段:

(1)揭开图谱B段,引导幼儿观察空白:这里为什么是空白的呀?原来这个地方小铁块们被铁匠打成了各种造型,我们来看看,要变几次造型呀?这个时候铁匠是不动的,在那观察小铁块各种好看的造型呢,然后才是铁匠在那用力的有节奏的打铁一下两下。

(2)那小铁块们快来准备好,我来当回小铁匠。那铁匠还没打到小铁块的时候,小铁块会动吗?铁匠打到哪里的时候,那个地方会怎么样?(缩进去)。好,那朱老师喊“12”的时候请小铁块们摆好一个造型,“叮叮”(敲打)的时候我敲到小铁块的哪里,那个地方就缩下去。再喊”12”时候,请小铁块们很快的再换另一个造型,准备好了吗?。

(3)组织幼儿听音乐进行律动:刚才朱老师当了一回小铁匠,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回小铁匠,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你们商量一下谁来当小铁匠,谁来当小铁块,等一下再交换,54321,请当小铁匠的小朋友起立;再请当小铁块的小朋友起立。

3、A’段:

(1)出示图谱:看好多小锤子呀,说明快做完了,小铁匠要快点哦。最后,小铁匠好累呀,但是欣赏自己做的那么漂亮的铁制品,他心里怎么样啊?(开心)

(2)组织幼儿听音乐进行律动:和刚才一样,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小铁匠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快速的打铁哟,小铁块慢慢的越打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漂亮的铁制品。1、分段欣赏歌曲。

2、大胆创编动作,随音乐表现铁匠和铁块的动作、形象。通过欣赏乐曲,根据自己的认识,猜测乐曲中铁匠的动作,进行动作的创编。然后欣赏教师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愿望,在学习按音乐的段落和句子做动作和变换动作,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四、组织幼儿表演,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并能协调地合作表演:

1、还记得我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好,现在我请小铁匠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铁,第一段A段的时候,是干什么啊?B段的时候是做什么?第三段呢?我们完整的来一遍,要有节奏的打铁,打出来的铁制品一定是最漂亮的。

2、组织幼儿完整随音乐表演,提醒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律动,语言提示幼儿各种动作要点。

3、请幼儿交换再次表演,教师简单提示。

4、小结:小铁匠们真棒,打了许多好看的铁制品,我们整理一下,回去休息休息吧。

1、请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愉快表演。

2、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通过表演,巩固幼儿对乐曲的了解,并引导幼儿在合作表演中进行表情交流,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喜爱音乐,并形成一定的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2、学生在聆听、体验、律动等活动中,充分体验音乐实践的快乐。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乐段的衔接处,并连贯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采用了视频、律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根据音乐的特点,我还结合了哼唱和表演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小朋友们看看视频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

师“其实他们是铁匠,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铁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

“那你们有看到视频中的人用着怎样的工具在打铁?大小一样吗?声音是怎样的,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听听大小铁锤的敲出来的节奏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进而说到大小铁锤的速度)

2、出示节奏谱

师“现在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大小铁锤”出示节奏谱,并分组。

“你们为大铁锤,大铁锤的动作是怎样的?”

“你们为小铁锤,小铁锤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大小铁锤们,我们一起合作试试吧,记得带上你的动作”。

3、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如果要用打击乐器为我们伴奏,应该用怎样的乐器比较合适大小铁锤呢?”

师“那我请两位同学来做代表为我们呢伴奏好吗?”选择学生为其伴奏。

师“其他同学继续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50年前,奥地利有位作曲家就是听到了这美妙的打铁声,于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听完告诉老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找到铁匠打铁,铁匠也非常高兴每天都能帮助到大家,你听,铁匠美好工作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正哼着歌儿朝铁匠铺走去”。

三、分段聆听

(一)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乐段,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接着指着旋律谱用“叮”哼唱,并在每句最后一拍拍手。

2、“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老铁匠去铁匠铺看看?”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手指随着铁锤的路线一起唱唱吧”。

3、师“我们刚刚唱了几句?”“你是怎么发现的”“拍手是在每句的什么时候出现?”再随音乐做一次。“也就是说我们走了四条路才到铁匠铺,现在,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我们先朝右手边方向走,每当我们唱完一个乐句后,请你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好吗?”带领学生走了一次后,请学生自己完成一次。

4、师“欢迎各位来到铁匠铺,老铁匠托我考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坚硬的铁块才能被我们敲出想要的形状?”

5、当学生说出有关火的答案后,师“你真聪明,其实铁匠铺一般都有一个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都有一个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谁可以来模仿下拉风箱的动作?”

请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12,12,12)提示学生面对圆心做动作。

6、“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在打铁声出现时在黑板画出旋律线。

7、师“刚刚在拉完风箱后,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打铁声”

师“根据老师所画的旋律线你能知道哪里是大铁锤和小铁锤的声音吗”?在学生描述完答案后,老师进行旋律线的讲解,并带领学生随这部分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和做打铁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用声音和动作再来表现一次吗,面对圆心拉风箱,准备~”

8、师“其实我们刚刚所表现的‘走路去铁匠铺’‘拉风箱’和‘打铁’是《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现在你们可以将这一部分完整的表现一次吗?我要请出几位同学为我们伴奏”。

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并随之引导学生表现动作。

(二)第二部分

1、师“小铁匠们表现的真棒。你听,老铁匠满意的看到你们的工作成果,他们在用怎样的方式庆祝呢”生

师“其实老铁匠们正在随着美妙的打铁声舞蹈着,这种舞蹈就叫做‘波尔卡’,小铁匠们要不要跟老师学一学”

2、师“我们手拉手,同样的还是朝右手边开始走,12345678,反方向22345678,换32345678,再换方向42345678,;接着男生请伸出你的右手,绕着你右手边的女生面前转一圈123456刚好回原地拍拍手,接着,女生在刚刚的男生面前跑一圈223456回原地拍拍手;再自己转一圈323456面对中间拍拍手,然后右脚、左脚、右脚、左脚”。

3、师“记住了吗,那我们完整跳一次”接着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第三部分

1、师“小铁匠们跳的’真好,刚刚我们听得是乐曲的第二部分,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接下来这一部分和那一段相同呢?”播放乐曲第三部分。

2、在学生说出与第一乐段相同,并且结尾处不一样时,师“原来在我们跳完舞后,铁匠们又回去铁匠铺继续工作了,让我们再听一次,数一数大铁锤出现了几次,小铁锤出现了几次”。

3、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表扬并进行第三乐段的表现。

师“原来在两声大铁锤和五声小铁锤中,铁匠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现在我们把这一乐段再表现一次好吗,谁来为我们伴奏?”

四、完整聆听

师“铁匠这一天的工作真的是充实而又高兴的,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将这一天的情景再完整表现一次吗”?

师“那老师要选出几位同学给我们表现的同学伴奏”。

表演完后请学生依次放好乐器并回圆圈位置坐好。

五、介绍作曲家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管弦乐作品来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他有一百多首管弦乐作品,这首《铁匠波尔卡》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很多他的作品,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铁匠波尔卡教案及反思 篇10

这是新学期以来我第一次在各位教师和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课,心里有些许的期待,还有一丝丝的紧张。

活动前我做了比较多的准备,设计了图谱、录制了音乐,在磨课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很忙碌,但是师傅和大班年级组的各位老师还是抽出时间,很用心的指导我,连吃饭的时候师傅都还在教导我哪个环节应该如何处理会更好。

活动一开始,我比较成功的把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图片上来,引导孩子们对铁匠有个初步的认识。欣赏音乐时,我通过一些问题让孩子们有目的去欣赏,引导幼儿知道ABA的音乐结构,并且根据音乐联想铁匠是如何打铁的。在分段欣赏与创编中,教师充分的利用图谱,引导孩子们根据图谱中的手、火、锤子的大小和数量来分辨动作的轻重和节奏的快慢,在图谱和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孩子们基本上能够按音乐的乐段律动,协调地合作表演。在音乐结束后,我还请小铁匠们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请孩子们完整表演时,我引导孩子们去邀请一位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们都很开心与老师一起表演。

活动中,我的情绪相当高昂,也带动了孩子们的情绪,与孩子们相互感染,使活动有很好气氛。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了许多不足:我抛出的一些问题,到最后并没有解决,如我在欣赏音乐前提问孩子们:“听听看,这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但是最后我只是强调孩子们这段乐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中间不一样的这种ABA的.音乐结构。还有,活动中我的声音比较高,其实有的地方可以用肢体语言来代替。另外,我在提问时礼仪表现还不够,有时一不注意就会用手去指孩子。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对于作为工作才半年多的我来说,能够敢于尝试有难度的课,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尝试和挑战,在磨课的过程中更是我学习、前进的过程,更是谢谢师傅对我的鼓励。

20 4025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