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 8125=( )

620=( ) 24125=( )

6200=( ) 72125=( )

(1)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2)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1)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804=( ) 25160=( )

404=( ) 2540=( )

204=( ) 2510=( )

(2)引导学生讨论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P59、3

(2)举例说明积变化规律。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5、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2、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笔算,提高一次计算的正确率。

2、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笔算下面各题。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为防止丢进位数,在没有达到熟练之前可以标出进位数的方法,但必须在练习中逐渐锻炼用自己的脑子记住进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学习中更容易出错,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在订正时可以增加对比。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问清学生,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进行简便运算。以1200×40为例,可以这样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这就是”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的道理。

二、综合练习。36页第1题。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谁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课堂作业设计

36页第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体育场

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材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来探索加法运算特点,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找出它的规律,要示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规律,用字母表示这些规律,并能够理解及运用。教材在教学安排上由浅入深,加法运算律的学习是探讨乘法运算律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占据着重要的篇幅。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出了乘法运算律的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在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和独立自主、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

学情分析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并归纳出运算律。

2、重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引入实际事例,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的情况下逐步学会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课前谈话。

2、情景引入。(出示课件)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师: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口答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那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板书:28+17=17+28)

2、师:求“女生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

(生答,师板书:17+23=23+17)

3、师:你能照样子说出几个这们的等式吗?

4、师:(1)请你仔细观察上面的等式,你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所有的等式呢?

5、交流:我们以前用过这样的规律吗?想想在哪儿用过?(加法验算)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师:刚才同学们不仅解决了2个问题,而且还学会了加法交换律。那你会解决第三个问题吗?请你用一个综合算式来表示。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师:你是怎样列式的?(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跳绳的人)

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女生人数)

师:(28+17)+23算出来的是什么?28+(17+23)呢?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8+(17+23)=(28+17)+23

2、师:如果让你来算,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师:请你算一算,下面的O里能填上等号吗?

4、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等号的左右两边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5、师:(1)三个数相加,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2)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3)写得完吗?你会像加法交换律一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

板书:(a+b)+c=a+(b+c)

6小结。(板书: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

2)24527=、53048=、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2020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背景: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统计与概率”,并且指出在教学“统计”要从传统上比较注重统计图表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转向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课(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4页例2)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和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正“字的统计方法。

情境描述:

方案一为:按照课本例2提供的情境进行。统计喜欢哪种颜色的花的人数。导入过程: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正在用鲜花来装扮他们的教室,这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花?你喜欢哪种颜色?然后对喜欢各种颜色的花的人数进行统计。(评析: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喜欢哪种颜色的花进行统计,学生兴趣并不高。)

方案二为:统计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教学片断如下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搞一个活动。这里有四项活动,它们分别是“强凳子、拍皮球、夹弹子、考考你”(这是我了解到的孩子喜欢的一些活动,为了激起孩子的兴趣,我选了一些他们普遍喜欢的活动让他们选择。我把这些活动写在黑板上),这些活动你喜欢吗?

学生一下子来劲了,齐刷刷的说:喜欢

师:你最喜欢哪个活动呢?

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说出口。

我停了停又说: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写在老师发的纸条上,注意只能写上你最喜欢的一个。孩子们很快写好了,然后由组长收起来。(评析:给孩子神秘感,使得孩子更期待下面的学习活动,由“要他学”一下子转变成“他要学”了。)

师:现在老师想利用手里的这些纸条来知道,选哪个活动的人最多,那么这个活动将作为我们班六一儿童节时的一个活动。我该怎么办呢,请你帮老师想想办法吧!

怕几个孩子没能听清楚,我又说了一次:我怎么利用这些纸条知道,选哪个活动的人最多?

孩子们开始动起了脑筋,他们也遇到了问题。过了一会,一个孩子举起了手。

生1:你可以看一看纸条,看看哪个选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师:是一张张看过来吗?

生1:嗯

师:唉!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好吗?

生2:我觉得不太好,这么多纸条怎么看得清楚,可能看了就忘了。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生3:我们可以做一下记录。

师:怎么记录?

生3:用打钩的方法。看一看选的是那个活动就在哪个活动下打钩。

师:你这个方法真不错。其他小朋友呢,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呢?请小朋友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记录。学生开始讨论。(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中享受到自己学会知识的愉悦)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

方法有:打圆,打三角形,打五角星,划横的,写正字。

讨论好了,我叫孩子们在准备好的草稿纸上跟着我把这几个活动写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组。然后叫了三个分别是用打钩,划横,写正字的学生上黑板统计,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统计。老师将纸条上的活动念一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

师:记录方法和符号没有统一要求,同学们喜欢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那谁能用更直观、更形象的方法来表示呢?

学生小组活动:每组拿出一张空白虚线框图,进行制作统计图。小组汇报并展示统计图(评析:通过学生实践经验来学习知识,更体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引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总结:

方案二的课堂气氛明显好于方案一。方案一中,孩子们的反应显得非常被动,纯粹是为了学数学知识而在上课,孩子们显得难以接受。而方案二,学生就显得非常活跃主动了。方案一的导入,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呢?追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统计这些喜欢不同颜色的花的人数,教材提供的情境不够贴近实际,没有展示出为我什么要进行统计,统计了是干什么,纯粹像是为了要学习统计这一内容而设计的一个情境。再次:虽然课本的例题提供了具体的情景,但孩子们兴趣不大,因此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在选择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花时,可选性不大。因为这些花看起来都差不多,因此孩子们不知道到底选哪个好,选的时候也只是随便定了一个。而方案二就不同了:首先,这些活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看到六一节要搞这些活兴趣一下子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大家。其次:孩子们清楚统计的原因,要选出六一节的活动就要选择喜欢的人最多的那个,所以要进行人数统计。并且可选性要比例题的大。

20 219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