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图形王国。(课件出示主题图:各种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认识哪些图形。
(学生汇报认识的图形,如: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把相应的图形展示出来。
二、互动新授
1.感知四边形。
(1)表扬:同学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用课件演示:可以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
(2)提问:观察图形,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有4条直的边,4个角。)
(3)小结:我们把由4条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4)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举例说明。
生1:我们用的方巾、围巾。
生2:窗户框、门框、黑板。
生3: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
生4:课桌的面、凳子的面,还有我们用的课本的封面……
(5)引导: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学生动手独立做四边形,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做四边形的方法。
②师:谁愿意把做好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呢?
找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学展示作品:
生1:用小棒摆;
生2:用铁丝围;
生3:用笔画;
生4:用纸剪……
(6)刚才我们不但找出了四边形,还动手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呢?
引导学生叙述: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圈一圈。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例1,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学生反馈时,把圈出的结果放在投影上,集体订正。
(3)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圈的原因。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3.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提问:在这些四边形中有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都有些什么特点?
(1)分小组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拿出你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动手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它们的角和边,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总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因此,我们可以说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叫做长方形的长和宽。
4.动手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方格纸,在上面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在小组内交流、订正,并说说自己的画法。
(3)小组代表展示,集体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师强调: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1题。
先说一说四边形的特征,然后独立画出四边形,再在班内展示、交流并订正。
教师强调: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1)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折法,先折一折。同桌互相检查。
(2)动手剪开。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剪,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强调:长方形的宽就是我们从中要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一条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
新知识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怕,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所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老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形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安安排:
面积和面积单位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1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生活问题中体会连乘解题的意义。
2、掌握连乘递等式计算。
教学重难点:
连乘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概念理解:什么是包装?(媒体演示)
板书:听盒箱
二、学习主题图例1
1、收集信息: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板书:4听1盒
2盒1箱两个条件
2、提出问题: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
板书:?听?盒3箱
3、分析过程: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
(3)说说你的理解:先算3箱里有几盒,在算有几听
板书:3×2=6(盒)6×4=24(听)答:一共装了24听。
4、练习:每层楼住3户人家,红星小区有2幢5层楼,一共居住了多少户人家?
分析:
(1)有哪几个量?板书:户层幢
(2)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生1:先算一幢有几户?再算2幢一共有几户?
板书:3×5=15(户)
15×2=30(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2个15是30。
生2:先算一共有几层?再算一共有几户?
2×5=10(层)
10×3=30(户)
(另外2×3×5的方法没有学生提出来,理解上也有困难,教师可以不提)
5、小结:刚才学习的几道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3个数量,都要分两步计算,都用乘法计算
6、学习“连乘”的表达:
(1)介绍(2)尝试
3×2=6(盒)3×5=15(户)
6×4=24(听)15×2=30(户)
7、计算
(1)观察什么计算顺序?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填空:
4×2×9 5×6×2
=()×9(8是哪里来的?)=30×()(为什么填2?)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师: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统计图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条形统计图。出示P、126统计图
2、问: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统计表的区别)
3、认识统计图
(1)让学生看刚才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的情况都是学生转圈的情况,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板书(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标题、制图日期……)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师: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生:数量的多少。
师:(画出竖轴)垂直射线也可叫做纵轴或Y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数。
师:(画出X轴)水平射线也可叫做横轴或X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统计的项目。
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师:这样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较大小。
小结: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具体,更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板书: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条形统计图?它们的Y轴表示什么?X轴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还有哪些数据可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可以怎样设计?(讨论后再回答)
三、自主练习
四、总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2、这些知识和方法你是怎样学会的?(观察对比、自学课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上一篇:《幸福是什么》教案精编4篇
下一篇:正规教案格式精编3篇